第16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

(第179条~第262条)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讲解:本条论述发生阳明病的不同原因。阳明病,有太阳病传入阳明病位,而太阳病未罢,即太阳阳明并病;也有少阳传里,并发阳明病;还有一种是正阳阳明。此处以设问形式解释三者关联:太阳阳明,脾约是也,胃肠消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一部分精微物质入于血脉而为血,另一部分需上输于肺,与天气相合而为气,由于当时不可能认识到血管吸收,古人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可使津液、气血得以上输,若胃中燥,无津可输,则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能受到制约,故名“脾约”。太阳病以发汗为法,汗出过多,亡失津液,而致里实,大便不通,而发为脾约,称为“太阳阳明”;“正阳阳明”,没有太阳、少阳证候存在,只是阳明病,胃家实,即病邪充实于胃,心下部满,按之疼;由少阳病转属阳阳者,称为“少阳阳明”,少阳病,禁汗、禁通利小便太过,若发汗、利小便皆为误治,误治伤津,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结实、大便难、胃中燥则心烦。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讲解:阳明病,即里阳证,病邪充实于胃肠,无论是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均要有胃家实的表现。

按:赵·成本把本条置于篇首。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讲解:本条论述为何会发生阳明病。太阳病阶段,经过发汗、或下、或利小便,津液损伤,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则转属阳明,大便干燥而难解,古人大便时需更换衣服,故更衣即是大便的互词。

182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讲解:本条论述阳明病外在症状。阳明病为阳热证,热由里及外,笼罩全身,热入组织,蒸化津液而为自汗出。阳明病身热,应当感到外界寒冷,但是热性刺激过于强烈,对大脑皮质影响很大,而对于寒冷的感觉则相对受到抑制,故“不恶寒,反恶热”。临床上“胃家实”者属于阳明病,若胃实症状不明显,而“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症状出现,仍当归于阳明病。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讲解:根据文意及《玉函经》当将“不发热”改为“不恶热”。阳明病初得一日,不恶热而恶寒,与阳明病外症不符。原因在于热势初起尚未到达一定程度,故恶寒感觉仍有,但随着热性刺激加剧,很快恶寒感就被掩盖,代之以汗出、恶热。此种情形在温病时也是存在的,但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以桂枝汤治疗,是错误的,此证非是表证,不可服桂枝汤。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讲解:太阳病恶寒,表证不解则恶寒仍在,为何阳明病恶寒可以自罢呢?古人认为阳明居中,属土,土为万物所归,寒邪一入阳明经则化热,故开始恶寒,很快便自罢转为恶热。实际上仍是热刺激尚未到达一定程度所致。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讲解:太阳病,法当发汗,汗后病未解,现在很多重症的外感或流感,也不是一汗可解的,病未愈而传入少阳或阳明。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说明病已传少阳,此论“少阳阳明”;而汗出濈濈然,濈濈然,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阳明病法多汗,是转属阳明,此论“太阳阳明”。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讲解:太阳伤寒三日,若转属阳明,因内热盛,而脉大,故太阳病二三日时,突现脉大,当考虑是否已转入阳明。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讲解:太阳伤寒表实,体液充实于体表,脉应浮紧,现反而浮缓,即体液不足于外之因,还可能里有留湿、留饮之故。太阳病当发热,今手足温而外无热,当是表邪已陷于里,就脉与热颇似转属太阴病了,故谓系在太阴。若真转属太阴,则湿热结合,当发黄疸。若上证而小便自利者,为里热迫使津液下泄之象,为转属阳明而非太阴,故亦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而难通,则肯定为阳明病了。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讲解:伤寒本无汗,若已转属阳明,则里热蒸腾津液外出而见连绵微汗出。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讲解:阳明中风,即指里热外邪的证候而言。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虽病发于里,但里不甚实,当先解表,此为定法,宜大青龙汤。此处增加口苦、咽干这一少阳症状,则不宜使用汗法,至于腹满而喘,仍当是由于表邪未解,气机不利所致,如果攻下,则致胃虚而腹满更甚,水谷不别,水走肠间而小便难,故可知“腹满微喘”非胃肠结实之满、向上压迫之喘。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讲解:本条以能食与否区分中风、中寒。阳明病,若能食,说明胃中有火,火可消食,而风为阳邪,故名“中风”;若不能食,说明胃虚停水,而寒为阴邪,故名“中寒”。阳明病临床上有两个阶段,因胃中热而开始能食,到一定程度,里实显著,腑气不通,而不能食,单以能食,不能食而区分风寒、水火于临床无大意义。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讲解:阳明中寒,水停于内则不能食,小便不利。阳明病法多汗,而手足汗出连绵不断,津液越发丧失,大便当硬,结实成硬谓为固,成形固定不移之义。内有水饮,大便可溏,此为瘕,时聚时散之义,故大便初硬后溏,其原因为胃中有冷饮,水谷不别,水走肠间。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讲解:阳明病,欲食,说明胃中无饮,小便当利,大便当硬,此时因水谷不别,反而小便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痛,翕翕如有热状,说明本病原为太阳病,转属阳明而太阳表邪未罢之证,故虽因欲食而冠以阳明病,但实为太阳表实证。能食而补充机体精气,驱邪外出,发为“奄然发狂”之瞑眩状态,濈然汗出而病解,故后言“脉紧则愈”并非奄然发狂之后脉紧,当在翕翕发热之时脉已然见紧。“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水指水谷不别,谷气,指胃气增强,胃气一强,则水谷不别与太阳表邪一并得解。本条说明保护胃气的重要性。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讲解:由申至戌,为土旺之时,阳明病,在此时欲解,此为附会运气学说而做之照例文章,缺乏考据。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讲解:阳明病不能食,当考虑胃虚停饮里虚寒的可能,若胃本虚,切不可撤热,若以大承气汤类攻其热,胃中虚弱,冲动水饮而哕逆。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讲解:阳明病,脉迟主于有寒、有饮,胃虚有饮,当不能食,若多食饱胀,与水饮夹杂而停积故心烦、目眩、小便难,称为“谷疸”。古人将黄疸分为“酒疸”,“谷疸”、“女劳疸”三种,“谷疸”由于消化不良引起,《金匮要略》言:“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与此条所言相同,概由于胃虚不能消谷,亦不能运化水湿,水谷杂合,郁久生热,湿热相搏,发为黄疸,此皆由于胃虚,故不可攻,攻之腹满依旧。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讲解: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以法当多汗,若反无汗,原因很多,本条所言为因虚而致。精气虚,虽欲汗而无汗可出,热向外蒸而无津随行,故出现身如虫行皮中状。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讲解:阳明病法多汗,此条无汗,则是与少阳病有关。二三日,非言无汗,小便利之后二三日,其病仅在二三日,为由表传半表半里之时,少阳病虽传向阳明,但小便利说明热尚未深,热未到一定程度则汗仍不出。少阳病水饮停聚而呕,热壅于上而咳,手足厥为热厥,津液因热结而不能旁达,发为热厥,热向上攻而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则不为少阳病,不会头疼。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讲解:头眩,多与胃中停饮有关,如前文提到苓桂术甘汤证。但阳明病不恶寒,说明这时头眩乃因于热,热攻冲于上亦可头眩,有热为阳明中风,故曰能食。热上亢于头,必经于肺,肺受熏灼而咳,咽喉因咳而伤,故咽痛,如果不咳则咽不伤而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

讲解:阳明病法多汗,若无汗则热不得外越,郁于胸膈而心中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湿热相合,瘀热在里,身当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讲解:阳明病,为阳热证,此时再用火攻,火更助热,额上微汗,余处无汗,其热在里而不得外越,小便不利水湿不得去,亦当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讲解:阳明病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转属阳明,太阳乍传阳明,脉仍浮紧,虽发潮热但仅是定时发作,而非始终发热不休。若为阳明病,脉当沉实、沉大,脉但浮而不紧,病仍在表,但津液有所丧失。热势更迫津外出,发为盗汗,故临床上切勿一见盗汗,辄用黄芪之类,可以考虑以小柴胡加石膏汤,清其里热,盗汗可止。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讲解:阳明病,热盛而口舌干燥,但仅仅只想漱水而不欲吞咽,说明热在血分而不在胃,血分有热迫血妄行,多发为鼻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讲解:“自汗出”、“重发汗”、“病已差”几句,说明此为太阳病中风邪未解,汗之乃解,绝不是真正的阳明病,若真为阳明病,断无汗后病差之理。表解病差,理当不烦,但仍微烦不了了,乃由于重汗后伤津,胃中干燥,故大便硬。此时不可以阳明病治法治之,当问其小便一日几行,若平时小便三四次,今日两次,可知其津液得以积蓄,还入胃中,津液回复则大便正常,本条因自汗出一症状类似阳明,故冠以“阳明病”。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讲解:伤寒呕多,当属少阳柴胡证,虽有阳明证,亦无非少阳与阳明的并病,若呕多,则说明少阳证明显,不可汗、下,虽有阳明证,当治从少阳,不可贸然服承气汤。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讲解:胃虚则邪热、水气聚于胃,而呈心下痞硬。仅有心下硬满,并无其他热证、实证,当属人参证,不可见心下硬满便认为是阳明病而攻下,若攻之,虚者更虚,下利不止,致使人亡。若幸而胃气尚存,下利可止者,尚有病愈的可能。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按:《集注》色黄后无“者”字)

讲解:“面合色赤”即前文所提到“缘缘正赤”,这是阳气拂郁在表,欲汗而汗不出之证,必与小小发汗之法,不可服泻药,若攻之,邪热内陷,胃虚水谷不别,小便不利,则必发黄。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讲解:本条为相对第76条栀子豉汤证而言,栀子豉汤证经吐、下之后而烦,是为虚烦,此条有阳明外证,不吐、不下而烦,是为实烦,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在三承气汤中作用最为和缓,调胃者,调其胃不和也,大黄泻下,刺激胃肠蠕动,芒硝软坚去热,可稀薄坚块之物,芒硝、大黄相伍,作用强大。古人有云:“大黄无芒硝,如快刀无刃”。配合甘草一味,可缓其药力,使药物作用缓缓发作。方中芒硝用量应将半斤改为半升,大黄用量四两,顿服虽有甘草调胃,亦属泻下峻剂,用之当慎,可少少与之,亦不必拘于方中药物用量,一般用量:大黄9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若遇轻证,可再减量。

第8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4)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46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18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3)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1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2)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第10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6)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49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 (2)第54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1)第1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17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第35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9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34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8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4)第26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第46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52章 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27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1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4)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9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20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18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3)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40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42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21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24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第1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4)第39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48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 (1)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第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21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0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7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40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第8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4)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46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18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3)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1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2)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第10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6)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49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 (2)第54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1)第1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17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第35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9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34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8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4)第26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第46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52章 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27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1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4)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9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20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第33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53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第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28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18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3)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40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第37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第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42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第41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第1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第21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24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第1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4)第39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第29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30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1)第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第32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第48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 (1)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第45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第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第31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2)第4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第21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0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7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40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