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章 大隋建筑集团

河南郡,上上郡,郡守从三品。

下辖十八个县,河南、洛阳、阌乡、桃林、陕县、熊耳、渑池、新安、偃师、巩县、宜阳、寿安、陆浑、尹阙、兴泰、缑氏、嵩阳、阳城。

眼下的河南郡太守,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五年,姓独孤,名纂(zuan),独孤皇后亲大哥独孤罗的长子,袭封赵国公。

也就是独孤凤儿的养父。

杨铭从河阳县下船,渡黄河后,走陆路抵达洛阳,独孤纂率领百官相迎。

“殿下及诸位寝居之所,已然备下,请容臣在前引路,”独孤纂今年已经快五十岁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这个闺女就是独孤凤儿。

独孤家在洛阳一带,势力极大,虽然族内眼下,还有独孤皇后的七弟独孤整,接了李安留下的左领左右府大将军,但是听说独孤整已经抱病在家休养。

朝内中枢,快没有姓独孤的了,但是在河南,这一家算是最横的。

当年的杨勇,跟母亲独孤加罗的娘家交往不深,但是杨广就不一样了,他一直和独孤家保持着联系,何况中间还有杨铭这层关系。

所以独孤家在杨广登基之后,似乎有重新崛起的迹象。

事实上,这家子在唐朝时期也非常吃得开,进入唐中枢者,不在少数。

冀州刺史韦圆成的老婆,就是独孤家的。

如今的洛阳,没有北魏时期规模宏大,但也是相当繁华,在大隋,属于大兴之下,晋阳之上,城内常住居民达四十万之巨,乃中原腹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独孤纂只是收拾出了家里几座私宅,就足以安顿杨铭他们了。

而且为了方便众人议事,这些宅子距离非常近。

当天晚上,免不了有一场接风宴,是在赵国公府上。

办事,也是要吃饭的,洛阳菜给杨铭的最大印象,就是分量足,以面食为主。

别以为亲王就不吃馍馍,馍馍可是好东西,虽然因为加工水平不行,没有后世那么白,但捏起来手感很不错。

杨铭做为东都营造大监,自然是坐在主位上,宴会厅内,满满当当的数百人,非常热闹。

期间,独孤纂做为地主,以敬酒为由凑了过来,小声道:

“凤儿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孩子的后半生,就托付给殿下了。”

说着,独孤纂瞬间眼眶就湿了,虽然这个闺女不是亲生的,那也是自己从小养大的,跟亲生的没有任何区别,何况本来就是他们独孤家的血脉,所以他一直以来,就是当亲闺女养。

杨铭安慰的:“赵国公放心,凤儿在我那里,诸事无忧,而且病情亦有好转,将来有机会,我让她回来探望你。”

“好好好,”独孤纂擦拭了一下眼角,点了点头:“殿下初到洛阳,很多事情都不熟悉,需要不需要臣给安排几人?方便殿下随时询问。”

杨铭顺水推舟道:

“这种事情,终归是自己人可靠,东京营造,是头等大事,地方事务可暂且放一放,不如就让独孤寅来我身边吧。”

独孤寅,是独孤纂的长子,现任河南县县令,今年三十六岁,据说四柱八字都带寅,和唐伯虎一样,所以取单字寅。

独孤纂心知杨铭这是有意提拔自己儿子,这是一番好意,但是长子独孤寅,骄纵惯了,不会来事,所以怕平日怠慢,以至于惹怒杨铭,所以道:

“长子愚笨,不如由臣下次子独孤薪代劳?”

杨铭点了点头:“可以。”

不大一会,独孤纂便领来一名青年,模样周正,颇为顺眼。

“臣,洛阳主薄独孤薪,拜见殿下。”

杨铭抬手笑道:“自家人无需拘礼,今后还需二郎,时时为本王解惑,今晚收拾一下,明日便来大监府,听候安排。”

独孤薪走后,杨铭又和独孤纂聊了一会,旁敲侧击的打听粮食储备。

河南郡的官仓,要是出了问题,这事可就难办了。

“赵国公勿怪本王多心,半路上,已经收到河内张定和禀报,当地官仓出了不少问题,犯事者已经被押送京师,我不希望河南郡也有这种问题,咱们是自己人,所以提醒你一下。”

独孤纂连忙道:“殿下放心,河南郡官仓,除了正常损耗之外,足额足数,臣任上十五年,粮食没有出过任何问题,独孤家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给圣后丢人。”

杨铭点头笑道:“若关东皆是河南郡这般,陛下无忧矣。”

他在探独孤纂的口风,独孤纂也在探他的,别看人家差点成了杨铭的老丈人,但最后不是没成吗?

“东京建成之后,河南郡应该会重新更改治区,不知会改成何样?”

杨铭算是听出来了,你还想当洛阳地区的一把手呗?

可能性倒是存在,但是将来的洛阳是东京,是都城,老大是皇帝,下面各部官员都在,你就算混个洛阳尹,上面还有豫州牧呢。

实际上,东京洛阳建成之后,会改为洛州,最大的官叫刺史,治所还在河南县,东京那地方将来都是大老,关中贵族势必会早早在这里置办府宅,开辟领地,洛州刺史在这些人面前,没什么牌面。

老爹杨广在洛阳的时候,他说了算,外出巡游的时候,还会设置一个东都留守,所以独孤纂最幸福的时刻,应该是眼下,而不是将来。

“赵国公放心,将来若有变动,本王这边当会为你谋划,”杨铭笑道。

被人家窥破心意,独孤纂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臣唐突了,殿下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来,喝酒,”杨铭微笑举杯。

皇帝杨广喜欢喝绍兴黄,以至于上行下效,但凡重要宴会,必然是以绍兴黄为宴酒,民间叫做女儿红。

但其实洛阳这边,大家都不喜欢喝,还得是北魏时河东人士刘白堕所酿“春醪”最是盛行,杨铭也比较偏爱这种酒,喝多不容易醉。

宴会过后,杨铭返回住所。

这是一座大宅子,规模其实逾制了,基本和郡王府的规格差不多,但在洛阳,没人会操心这些。

府内收拾的一尘不染,显然精心准备过,但是独孤纂准备的侍女下人,都被杨铭打发走了。

这里,不能有外人。

翌日,杨铭在独孤纂等一众当地官员的引领下,与杨素他们前往洛阳新址。

临近晌午时候,众人抵达目的地,尹阙山,尹阙山因两山对峙,尹水中流,如同天然门阙,所以叫尹阙山,不过现在得叫龙门了,杨广改名了。

站在龙门山上,向北眺望,杨铭就算不懂风水,也能看得出,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北邙山,南龙门,夹出来的一块中央平原,洛水从中流淌而过,端的是藏风纳气的一块宝地。

众人于一座视线最佳的山腰上,居高远眺,因为只有这里,才能窥见全貌。

眼下的洛阳,已经开挖地基,眺望远方,人群彷若蚂蚁般大小,密密麻麻。

“建城先建郭,东城墙长约十五里,南城墙十四里,北城墙十二里,西城墙十四里,总长五十五里。”

“洛水由西向东穿城而过,共设桥五座,皇城以南,为疏通河水以免阻塞,所以需开渠分作三股水流,设北、中、南三道桥,居中为天津桥,意为天河渡口,北为黄道桥,南为皇津桥。”

“城中设桥两座,居中为中桥,居东为东桥”

宇文恺手握图纸,为众人讲解。

这些桥都是浮桥,没有石桥,杨铭对于天津桥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唐双龙传里面,这里有过一场大战,寇仲徐子陵和师妃暄第一次硬碰硬。

而且这座桥,在历史上常常出现在一些名家的诗词当中。

史书对天津桥的形容: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

这是一座铁索浮桥,行车走马如履平地。

“洛水以北,西为皇城,东有二十九坊,设北市一座,洛水以南,以定鼎门大街为中轴线,东有六十七里坊,设东市一座,西有十六坊,设西市一座”

整个下午,众人都在聆听宇文恺所描述的基本概况,

东京事关重大,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但是杨铭关心的,还是施工问题,洛阳营造,是昼夜不停的,夜间的照明,主要依靠篝火,火油是用不起的。

于是他看向杨达,问道:“那个叫武华的,来了没有?”

杨达点了点头,朝山下远处招了招手,不一会,便有一个年近五十的富家翁拎着下摆跑了上来,

“草民武华,见过殿下。”

杨铭微微点头:“木料供应,不可迟缓,暂封你为土木副监,负责此事。”

“草民必不让殿下失望,”武华大喜退下。

“云定兴可在,”杨铭问话道。

不一会,云定兴来了,这位曾经的太子老丈人,已不复往日荣光,眼下一举一动都表现的非常卑微,当年杨勇得势的时候,可是非常骄横的。

“陛下既然令你来督造冶炼诸事,汝当不负圣恩,但需知陛下节俭,不可耗用无度。”

“臣领命,”云定兴赶忙点头。

杨铭和杨素他们,是不会在施工地久呆的,像他们这样的,多为遥控指挥,统筹全局,真正在工地上的,是工部那帮专业选手,其中很多姓宇文的,他们不是北周皇室,而是宇文恺这一支。

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宇文恺家里,就连门房的狗,都会自己做窝。

宇文恺家族=大隋建筑集团。

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54章 杨约,你污蔑我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第724章 传染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四二四章 将相命格第668章 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二九七章 突厥鹰犬八三章 皆大欢喜四五章 未雨绸缪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三九章 江南陈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八四章 又保一个第592章 水车轴承第762章 主动请辞第768章 值这个价第739章 隔代亲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一零章 请假借口一七三章 龙子龙孙二一二章 千秋大业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一零七章 检校卫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节三六零章 各怀心思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2章 四大关系四四章 说和四三二章 七贵一三六章 智谋第一第659章 将功赎罪四三五章 河东闻喜第499章 羁縻政策第749章 君臣相合四七零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599章 尽善尽美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03章 如嫡一五四章 大忌第545章 双眼皮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五八章 生他十个八个二五六章 两人有问题第668章 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第532章 一触即溃第727章 吃亏是福三零零章 燕归王府四三四章 通达干练第632章 田亩新制四六五章 营防堡垒第611章 就是这么不客气二四零章 秦王嫔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来第729章 可称神仙矣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三九章 江南陈七九章 负荆请罪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07章 尊师重道三三六章 百合沙参三二章 以后再说一九二章 杨氏观王房第733章 狼头大纛第478章 倚老卖老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一二章 千秋大业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十七章 纯属意外第730章 杀心起第578章 旧时父女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六一章 两封奏疏三二四章 谈判四二二章 启民之死一六七章 燕国后裔第556章 改换门庭第745章 谕齐王暕一八五章 仁寿宫之变(二)四五三章 苦肉计第767章 猫哭耗子二六零章 八关都邑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五一章 求助玄学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九四章 换防三三二章 大闹朝堂二零五章 东京洛阳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杨坚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六六章 齐王丑事三七章 我会等你
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54章 杨约,你污蔑我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第724章 传染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四二四章 将相命格第668章 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二九七章 突厥鹰犬八三章 皆大欢喜四五章 未雨绸缪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三九章 江南陈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八四章 又保一个第592章 水车轴承第762章 主动请辞第768章 值这个价第739章 隔代亲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一零章 请假借口一七三章 龙子龙孙二一二章 千秋大业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一零七章 检校卫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节三六零章 各怀心思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2章 四大关系四四章 说和四三二章 七贵一三六章 智谋第一第659章 将功赎罪四三五章 河东闻喜第499章 羁縻政策第749章 君臣相合四七零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599章 尽善尽美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03章 如嫡一五四章 大忌第545章 双眼皮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五八章 生他十个八个二五六章 两人有问题第668章 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第532章 一触即溃第727章 吃亏是福三零零章 燕归王府四三四章 通达干练第632章 田亩新制四六五章 营防堡垒第611章 就是这么不客气二四零章 秦王嫔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来第729章 可称神仙矣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三九章 江南陈七九章 负荆请罪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07章 尊师重道三三六章 百合沙参三二章 以后再说一九二章 杨氏观王房第733章 狼头大纛第478章 倚老卖老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一二章 千秋大业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十七章 纯属意外第730章 杀心起第578章 旧时父女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六一章 两封奏疏三二四章 谈判四二二章 启民之死一六七章 燕国后裔第556章 改换门庭第745章 谕齐王暕一八五章 仁寿宫之变(二)四五三章 苦肉计第767章 猫哭耗子二六零章 八关都邑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五一章 求助玄学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九四章 换防三三二章 大闹朝堂二零五章 东京洛阳一一八章 两朝外戚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杨坚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六六章 齐王丑事三七章 我会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