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

自从杨广继位以来,连年大兴土木,工部尚书宇文恺就没有闲下来过,常年奔波在外。

正常来说,皇帝真该与民休养生息了,不能再这么胡闹下去,但是杨坚留下来的家底实在是太厚了,以至于杨广脑子里的盘算,就没有停下来过。

家底,不只是钱和粮食,还有稳定的赋税政策、府兵制、健全的行政制度,稳定的国祚,以及有待开发的富饶南方。

如果到此为止,什么都不要干,那么杨广在历史上绝对属于明君行列,只是一条大运河,就足以让他超过很多皇帝。

可惜没有如果,修驰道的事情,再一次被提了出来。

还是绝大部分人反对,三千里的驰道,那不是开玩笑呢,而且驰道在北方,也就说修驰道的话还是得从北方征调民夫,北方都成什么样子了?

杨广修驰道的理由,很充分,高句丽没有来大隋朝贡,而他在突厥的时候,是对高句丽使者发出过最后通牒的,但是人家没有当回事。

这让杨广颜面扫地,番禺小国竟然敢无视天朝皇帝,这是找死。

南北运河已经开通,取名永济渠,可以承载中原地区及南方兵员北上,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大隋的精锐,在关中。

所以杨广要修一条西至关中,东抵涿郡的驰道,以方便关中精锐可以快速支援边境,对境外用兵。

驰道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可以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类似于国道。

修路这种事情,从来都是政治和经济来决定的,不会无缘无故去修一条路,既然修,肯定有它的用处。

但这一次,杨广还是没有得逞,因为各部衙门都在哭穷,真没钱了,征调民夫可以不花钱,但粮食供给总得花钱吧?

现在的问题是,在北方,你有钱也不知道去哪买粮食。

朝会上,杨广将目光看向高颎,他希望高颎能站出来支持他。

“独孤公觉得,朕的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简直是天方夜谭高颎站出来道:

“臣以为,修驰道这件事,于国有利,但是眼下这个时机,是不是不太合适?陛下既然有意亲征高句丽,那我们至少都需三年的准备时间,如果驰道分为三年来修,国家尚可勉强承受。”

高颎现在学乖了,绝不和杨广硬怼,但是他又不能不顾及当下形势,所以他的回答既照顾了杨广的面子,也给眼下的局面留有余地。

“以我天朝国力,收拾一个高句丽,真的需要准备那么久吗?”杨广皱眉道。

高颎点了点头:“征讨高句丽,河北必为大后方,可是眼下的河北百业俱废,人心思稳,想要恢复生产是需要时间的,后勤保障不稳,前方用兵势必艰难,为稳妥计,确实应该准备万全,再徐徐图之。”

让杨广将这口气憋在肚子里三年,显然不可能,他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去打高句丽,可眼下的情形,不允许他这么做。

正如高颎所言,河北还没安抚呢,别到时候他御驾亲征坐镇河北,结果高句丽还没打,河北又反了。

那么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安抚河北了,安抚,就要算账。

但洛阳,不是算账的地方。

只见杨广道:“元褒本为齐郡太守,然年事已高,朕准他在洛阳休养,提拔齐郡通守张须陀为太守,收回旌节。”

旌节这种东西,不会一直让你拿着,它代表的是一种临时权力,过时就要收回,毕竟使持节权力太大。

接着,杨广又道:“封元褒为金紫光禄大夫。”

这是给元褒一些补偿,毕竟人家刚刚把闺女嫁给了老二。

杨广又道:“鱼俱罗平叛有功,加封左光禄大夫,食邑一千户,乔钟葵、史怀义,进封银青光禄大夫,赏绢五千匹。”

他这次只有赏,没有罚,只要不在赏赐行列的,基本可以等着皇帝跟你秋后算账了。

阎毗已经慌了,运河完工,他已经跟着皇帝南下返回洛阳,而他心里也清楚,这次肯定是要获罪的,就看是多大的罪了。

所以他也希望皇帝返京之后,再论罪,因为京师有秦王,秦王必然会针对齐王,而他的罪名大小,完全取决于会替杨暕背多大的锅。

而秦王是唯一能帮他减轻罪名的人。

在大隋,过年没有上元节热闹,而今年洛阳的上元节,又是一场极为铺张浪费的盛大庆典。

庆祝什么?庆祝运河开通,同时还得谢神,谢黄河水神。

这些事情,都是太常寺去做。

河北的战乱,丝毫没有影响到洛阳的繁荣,在这里,你能看到的,就是一派繁荣已极的盛世景象。

正月初三,东边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做小野妹子,他可不是妹子,而是个汉子,汉名叫苏因高。

此人是倭国遣隋使,也就是小日本子,他这次来带了一批倭国僧人,还有日本国主的国书,希望能从大隋学习一些佛法。

众所周知,日本佛教就是从华夏传过去的,后来传入日本的还有儒教和道教,前者被统治者拿来使用,后者的影响力远不如佛教。

但是道教却直接改变了日本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天皇”一词,就是道教名词,而代表天皇地位的剑和镜两件神器,也是受道教影响。

直到后世,仍将中日韩戏谑的称之为儒家三宝。

负责接待外宾的,是鸿胪寺,杨铭还兼着这个部门呢,他不在,负责接待的自然是苏夔和陈叔明。

正月初四,小野妹子被带进了紫微宫,觐见大隋皇帝。

这小子会汉语,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会的,虽然蹩脚,但大家勉强也能听懂,只见他站在大殿中,手捧国书,道:

“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我奉倭国天皇之命,求见大隋皇朝天子,请求大隋天子准许倭国僧人在这里学习佛法。”

“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这是倭国对杨广的称呼,因为对日本来说,大隋在海的西面。

而倭国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在骂人,但这个时期的日本,确确实实叫倭国。

他们这个倭,在日语中的发音,与“大和”相同,所以日本后来也自称为和人,大和人,大和民族。

咱们叫起来是有贬义的,倭寇倭寇说的就是他们,但他们自己叫起来可没有贬义。

杨广是知道这支使团的目的的,名义上是学习佛法,实际上是倭国打算对新罗用兵,也就是棒子。

而新罗就在高句丽南边,眼下迫于高句丽的压力,是讨好大隋的,倭国这是提前跟大隋打个招呼,他们不想和大隋有冲突。

杨广本来是准许的,新罗那边一乱,高句丽必然趁火打劫,也会顺势拖累国力,对大隋有好处。

但是当他打开这封国书之后,脸色瞬间难看。

因为国书的第一句话,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这尼玛一看口吻,也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日没天子,我大隋蒸蒸日上,怎么就日没了?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一个海中小国,在我面前也敢称天子?

杨广直接就动火了,冷冷道:“蛮夷书有无礼,勿复以闻。”

意思是这种无礼的国书,以后不要再让老子看到。

于是小野妹子碰了一鼻子灰,被鸿胪寺的人给请下去了。

等人走后,裴矩赶忙道:“倭国打算对新罗用兵,于我有利,臣以为,当派使团回访,以示我大隋乃礼仪之邦。”

杨广皱眉道:“朕何须交好蛮夷?倭国不过是海中岛国,一隅之地耳。”

裴矩笑道:“我们派出回访使团的目的,是要告知倭国国主,他打新罗,咱们不插手,同时,我大隋还需派人前往新罗,知会真平王金白净,告诉他们倭国有意对新罗动武,而我们则是坐观虎斗。”

杨广一愣,顿时笑道:“世矩多谋善断,每解朕忧,就按照你说的办,只不过,谁为使者?”

裴矩道:“鸿胪卿掌客裴世清,通晓倭语,可由他率领使团,东渡大海,传递陛下圣意。”

“把这个人叫进来,”杨广道。

不一会,老裴家的裴世清懵里懵逼的就来了,他真的懂倭语吗?略知一二。

他懂汉语,就能差不多理解日语的意思,听不懂没关系,看字就能猜个大概。

欲求不满兄嫁三日间,义母的诱,不要告诉我你们看不懂啊?

汉字是从汉末三国时期传入日本,南北朝时期,日本才正式将汉字与本土日本语融合,创造出他们自己的语言方式。

裴世清半吊子水平,完全能胜任,他一个河东人,跟日本交流的困难程度,和与岭南人交流的难度差不多。

当他知道自己被委以这个重任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点不爽的,这特么跑的也太远了,还得跨海,鬼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

但是他也清楚,阀主裴矩这是在给他机会,只要能顺利完成任务,回来就能升官。

毕竟像他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想要往上爬,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于是裴世清痛快道:“臣当不辱使命。”

二五七章 一代权臣第520章 大柱国二四八章 风流天子第621章 还轮不到你三三八章 输了一局一五四章 大忌四五七章 别给我丢人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第523章 掘墓人卫玄也一三五章 文人优点第760章 右仆射第597章 木棉花第596章 关税三三八章 输了一局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五六章 两人有问题第616章 刘皇叔的眼泪三四章 造化弄人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三八八章 软弱皇后三一二章 西域图记二一八章 年年有贪官第611章 就是这么不客气二二七章 杀人灭口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二六八章 京郊约战二九一章 荥阳王第488章 军驿夜话二一九章 免课税,免授田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08章 郁郁不得志一四八章 巫蛊之术二二四章 齐王幕僚第723章 三十岁整四四三章 忠孝一体第549章 家宴二八九章 一条破船三五四章 尔虞我诈三八四章 和亲公主第745章 谕齐王暕第501章 指桑骂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五七章 贼军势大第620章 明军不满饷一百章 金镶玉观音四五七章 别给我丢人第766章 体面第639章 举个例子三六三章 辽东粪土臣元四七四章 一儿两女第667章 正前方来人皆为敌第653章 江淮群贼四四一章 没爹没妈四二四章 将相命格四三二章 七贵第528章 武侯八卦阵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第759章 盐池四面监四三四章 通达干练第480章 太师李穆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二九七章 突厥鹰犬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零三章 问罪民部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七一章 裙带关系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六一章 官办官督第619章 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二二章 慕容灭族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479章 任人唯亲一五六章 薨二一零章 十六条草案二一四章 黄河淮河第620章 明军不满饷二七八章 当然满意七五章 舐犊情深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538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二六一章 寡妇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九一章 终于见面第580章 家规六条一零六章 上嫁二五五章 东宫,太子四五章 未雨绸缪二三三章 麦秋二五五章 东宫,太子一零五章 所谋者大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台省三八三章 骂人的国书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八七章 接受挑战
二五七章 一代权臣第520章 大柱国二四八章 风流天子第621章 还轮不到你三三八章 输了一局一五四章 大忌四五七章 别给我丢人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第523章 掘墓人卫玄也一三五章 文人优点第760章 右仆射第597章 木棉花第596章 关税三三八章 输了一局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五六章 两人有问题第616章 刘皇叔的眼泪三四章 造化弄人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三八八章 软弱皇后三一二章 西域图记二一八章 年年有贪官第611章 就是这么不客气二二七章 杀人灭口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二六八章 京郊约战二九一章 荥阳王第488章 军驿夜话二一九章 免课税,免授田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08章 郁郁不得志一四八章 巫蛊之术二二四章 齐王幕僚第723章 三十岁整四四三章 忠孝一体第549章 家宴二八九章 一条破船三五四章 尔虞我诈三八四章 和亲公主第745章 谕齐王暕第501章 指桑骂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五七章 贼军势大第620章 明军不满饷一百章 金镶玉观音四五七章 别给我丢人第766章 体面第639章 举个例子三六三章 辽东粪土臣元四七四章 一儿两女第667章 正前方来人皆为敌第653章 江淮群贼四四一章 没爹没妈四二四章 将相命格四三二章 七贵第528章 武侯八卦阵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第759章 盐池四面监四三四章 通达干练第480章 太师李穆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二九七章 突厥鹰犬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零三章 问罪民部第606章 自己人才骂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七一章 裙带关系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六一章 官办官督第619章 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二二章 慕容灭族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479章 任人唯亲一五六章 薨二一零章 十六条草案二一四章 黄河淮河第620章 明军不满饷二七八章 当然满意七五章 舐犊情深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538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二六一章 寡妇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九一章 终于见面第580章 家规六条一零六章 上嫁二五五章 东宫,太子四五章 未雨绸缪二三三章 麦秋二五五章 东宫,太子一零五章 所谋者大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台省三八三章 骂人的国书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八七章 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