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不嫉妒,不嫉妒……才怪。

“别抢,弄坏了你赔不起……”这个时候,周老惊叫起来,也担心王馆长把书册扯坏了,所以只能松手,让他抽了一本书册过去。

“大观太清楼帖。”

王馆长看到写在封面的文字,就顺手翻开书册打量起来。片刻之后,他脸上出现了几分不以为然的神情,显然也是觉得临本的水平不怎么样。

周老见状,立即说道:“不是早告诉你了吗,这是普通的东西,你偏不相信……”

“嗯?”

所谓人老成精,王馆长可没有糊涂,转念一想,就轻笑道:“你才说我弄坏了赔不起,现在又说是普通的东西,这样自相矛盾,肯定有猫腻。”

“哪有什么猫腻,是你多疑了。果然当官的人就是这样,满肚子都是弯弯绕绕。”周老埋怨起来,可惜他毕竟是比较传统的学者,撒谎的时候表情不自然,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周兄,你越是顾左右而言他,越是说明了问题。”王馆长畅笑道:“不要隐瞒了,难道说我还会抢你的东西不成?”

“你没抢,但是你借,然后就像刘备借荆州,一借就不还了。”周老嘀咕道,却是让王馆长颇有些尴尬。

“周兄,那是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你还提它干嘛。”

咳嗽了下之后,王馆长转移目标,改问旁边的钱老:“钱兄,你给我说道说道,这是些书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竟然让周兄这样重视。”

“书册里夹带了私货。”钱老笑了笑,直言不讳道:“表面看起来是民国时期文人的临帖,实际上有几篇是古代名家的手稿。我们怀疑是蔡京的临帖,不过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王兄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正好帮忙作个鉴别。”

“蔡京手稿?”王馆长十分吃惊,意外之余,也急忙问道:“在哪?”

“就在书册里。”

看见钱老说开了,周老也不再掩饰,立即笑道:“你们别告诉他,看他能不能找出来。”

“周兄,你这是在考我呀。”

王馆长一笑,也不以为意,反而兴致勃勃的翻找起来。

一本书册也不算厚,而且王馆长的实力也不是吹捧出来的,所以也没费多长时间,就发现其中一页纸的手感有异。

刹那间,王馆长停顿下来,定神观看字帖:“月半哀感,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月半帖。”

乍看之下,王馆长的表情也变得不再平静了,有点儿激动道:“笔势流畅,体态圆丽,果然有大王的风范。”

“合着你刚才不信呀。”周老笑道:“以为我和令希在合伙骗你?”

“没有,怎么会呢。”

王馆长连忙摇头,随即半是好奇,半是抱怨道:“周兄,你藏得真够深的,我从来不知道你手头上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

“我倒是希望是我的,可惜不是。”周老摇头道。

“不是你的,那你藏什么呀。”

王馆长有些哭笑不得,然后猜测道:“那是钱兄的东西?”

“别瞎猜了,是王观的东西。”

周老笑道:“他凌晨去潘家园逛了一圈,就带回来了这一套大观太清楼帖。没有想到在字帖之中,居然夹有这些手稿。说起来临本的原主人,估计也是一位心思缜密的人。把古人字帖夹在自己的临帖之中,一般人根本不会细看,自然发现不了端倪。”

“也就是说,他又拣漏了,而且是大漏。”旁边,俞飞白揪住头发,十分苦恼道:“为什么每见看见宝贝,总是他拿走了,我却错过了呢?”

萧山连连点头,十分明白俞飞白的心情。要知道每次去那家店,他都看到大观太清楼帖摆在那里,却从来没有想到里面夹带了私货。白白错过好多机会,现在才后悔莫及。

无视俞飞白的哀叹,王观虚心问道:“周老,除了那个兴化鲁公的钤印,还有别的证据能够证明这几篇字帖是蔡京的手书吗?”

“还有别的几篇啊?”王馆长闻声,急忙向周老讨要,逐一观察研究起来。

与此同时,周老答道:“在没有明证的情况下,那么只有从字迹上着手了。要知道临帖手书,不是复印描摹,难免会带有自己的风格,不可能完全和原帖一模一样。蔡京怎么说也是书法名家,就算是临书二王字帖,也一定是略有不同。这是一个书法家的自傲,也是鉴别他书法手迹的证据。”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理解。

毕竟就像现在许多人说的,我要做某某第一,不做谁谁第二。有能力的人,肯定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说,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都死,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书法。

蔡京也是这样,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那么就算是临帖,也必然有自己的风格韵味。然而,怎么辨识这些风格韵味,就需要仔细的斟酌了。

反正,王观自认没有这样的学术修养,所以非常自觉的少说多看。

“刚才我说过,传说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周老沉吟道:“实际上,两人的书法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以这篇鹅群帖为例,米芾就曾经临写过鹅群帖,并且让他的朋友附马王诜误以为是真迹收藏起来。”

“我曾经有幸见过米芾临写的鹅群帖,其中笔力雄健,线条轻重,字体大小悬殊多变,纵敛交互的姿态,气势不同凡响。”周老娓娓而谈道:“不过,与米芾的字势峻傲相比,蔡京的笔法却多了几分姿媚,而这几分姿媚恰恰是融合了大王书风的神韵。”

“鹅群帖是王献之的行草作品,他是王羲之最有天赋的儿子,初承家法,而敢于革新,转师张芝,创上下相连的草书。他的草书笔势连绵不断,往往是一笔连续几个字,这就是所谓的一笔书。”周老仔细点评道:“米芾的笔法主要是学王献之的,所以米芾临写的鹅群帖,章法大开大合,数字一笔的挥运令人赞叹,颇得小王的精髓。”

“然而,你们看眼前这篇鹅群帖,用笔挥洒自然,字字笔划轻重不同,特别是在整个作品的布局方面,每字每行,无不经过精心安排,做到左顾右盼之中求得前后呼应,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地。”

周老感叹起来:“起笔收笔,神态自如,从容不迫,寓刚健于妍丽之中,寄情思于笔端之上,这分明是大王的书风啊。小王的鹅群帖,居然出现了大王的神韵,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说明一切了。”

这个时候,王观等人除了叹服,也只剩下叹服了。什么书风笔法,他们半知半解,但是却感觉周老分析得非常的透彻,完全可以肯定字帖就是蔡京的临书手稿。

“没错,就是这样。”

与此同时,钱老赞同道:“蔡京书法姿媚,痛快沉着,独具风格,颇有王羲之的风采。所以在临书王献之字帖的时候,就显露出许多痕迹。但是在书临大王快雪时晴帖、月半帖、谢生帖的时候,却是显得非常的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滞涩。”

适时,发现王馆长也观赏完了,钱老转头问道:“王兄,你怎么看?”

“你们都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王馆长苦笑了下,然后指着鹅群帖夹缝中的钤印道:“不过,从这个印色来看,确实比较符合宋代印色的风格特点。要知道宋代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只有到了南宋未期,才出现了极少数油印。”

“如果说这枚钤印的印色鲜艳夺目的话,我倒是要怀疑是不是后人的伪作。但是想一想,却也不太可能,毕竟要到了在明代,才有为蔡京辩护的事情发生。期间蔡京可是和秦桧并列,受人唾弃辱骂,应该没人会仿他的印章和作品吧。”

王馆长笑着说道:“至于到了明代,类似这种珍贵的澄心堂纸几乎绝迹,更加不可能有人剪裁成册页,临写几篇字帖,又故意盖上蔡京的钤印……种种迹象表明,这几篇字帖就是蔡京的手稿。而且,从没有任何修剪的状况来看,应该是残页……”

“也就是说,当年蔡京应该是临了一套大观太清楼帖,可是由于在流传的过程中,许多卷册都损毁了,只剩下最后的几篇残页字帖。不过,可能是由于蔡京的名声不太好,或者是害怕怀璧之罪,所以得到了残篇字帖的人不对外声张,只是私低下收藏观赏。”

说到这里,王馆长脸上也有几分羡慕之色:“还是小友的运气好,居然是普通的临本之中发现了这样的好东西。”

“他的运气不是好,而是已经逆天了。”俞飞白嘟喃起来,自我安慰道:“还好,我已经习惯了,不嫉妒,坚决不嫉妒……才怪。”

在俞飞白抓狂之前,王观连忙抢先道:“周老,这些字帖夹在书册总不是回事,不知道您认不认识经验丰富的装裱师傅,我想请他帮忙把字帖取出来,再重新整理裱好。”

“王兄弟!”

忽然,萧山有些迟疑道:“其实,我也懂一些装裱……”

第550章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第364章 百辟龙鳞第550章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第371章 文玩葫芦第66章 一代新人胜旧人第106章 小人的行径第429章 一切只是开始第1002章 门道第236章 你脑壳坏掉了第216章 这是谁在说话?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6章 冷兵器大藏家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641章 病态与天趣第781章 这不科学!第1054章 国家宝藏(4)第480章 发现什么破绽?第65章 方老板要发财了第822章 龙的地位第409章 闷得想要吐血第199章 代沟呀,分明就是代沟第34章 内有乾坤第489章 良好的开端第929章 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简单第748章 鉴赏家的素养第860章 一个大收藏家第243章 王观的坏习惯第671章 雍正遗宝第680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第529章 逢人只说三分话第274章 危宅探宝第299章 新古玉,鸡心杯第752章 快看,惊呆了!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281章 不像是在盗墓第1022章 八大山人第396章 黎明之前,兑现承诺第104章 你怎么看?第721章 花钱、宫钱第782章 奇怪的事情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103章 耄耋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560章 羡慕嫉妒恨第598章 幸中副车,小小收获第622章 半山善缘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8章 来玩拼瓷吧第472章 金山胜迹第50章 三足金蟾(1)第654章 振奋人心的大事第566章 海鲜宴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492章 请您做个裁决第146章 九成九,不看好第121章 扑朔迷离的宝藏地点第1032章 写生珍禽第31章 重返集古斋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650章 温柔甜腻的笑意第468章 视力错觉第762章 串词,撇清第325章 出家人不打诳语第744章 杯子有玄机第571章 百寿第194章 一箱碎瓷片?第605章 唐后行从第602章 五峰船主,晋阳面食第471章 冰山一角第246章 合香之道第214章 你没机会了第255章 声名鹊起⑧感觉有些不对第905章 撞大彩了第308章 赚了一千倍第619章 令人赏心悦目的宝贝第4章 仿古瓷第708章 赌石界的神话传说第573章 五大名窑,黑定珍品第856章 洛阳行第726章 前后赤壁赋第929章 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简单第403章 好大的八卦第1054章 国家宝藏(4)第976章 寻龙第187章 阴谋论第335章 唐寅鸦阵图(上)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501章 拾遗?拣漏!第1023章 禁忌!第838章 一语定乾坤第368章 风险与收益并存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0章 古玉不如新玉第271章 一口缸,六百万第735章 独乐不如众乐第1018章 摩西十诫第958章 清点收获第869章 有人跟踪?杜甫陵园第882章 不能白便宜他们第736章 直接傻眼了
第550章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第364章 百辟龙鳞第550章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第371章 文玩葫芦第66章 一代新人胜旧人第106章 小人的行径第429章 一切只是开始第1002章 门道第236章 你脑壳坏掉了第216章 这是谁在说话?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6章 冷兵器大藏家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641章 病态与天趣第781章 这不科学!第1054章 国家宝藏(4)第480章 发现什么破绽?第65章 方老板要发财了第822章 龙的地位第409章 闷得想要吐血第199章 代沟呀,分明就是代沟第34章 内有乾坤第489章 良好的开端第929章 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简单第748章 鉴赏家的素养第860章 一个大收藏家第243章 王观的坏习惯第671章 雍正遗宝第680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第529章 逢人只说三分话第274章 危宅探宝第299章 新古玉,鸡心杯第752章 快看,惊呆了!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281章 不像是在盗墓第1022章 八大山人第396章 黎明之前,兑现承诺第104章 你怎么看?第721章 花钱、宫钱第782章 奇怪的事情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103章 耄耋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560章 羡慕嫉妒恨第598章 幸中副车,小小收获第622章 半山善缘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8章 来玩拼瓷吧第472章 金山胜迹第50章 三足金蟾(1)第654章 振奋人心的大事第566章 海鲜宴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492章 请您做个裁决第146章 九成九,不看好第121章 扑朔迷离的宝藏地点第1032章 写生珍禽第31章 重返集古斋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650章 温柔甜腻的笑意第468章 视力错觉第762章 串词,撇清第325章 出家人不打诳语第744章 杯子有玄机第571章 百寿第194章 一箱碎瓷片?第605章 唐后行从第602章 五峰船主,晋阳面食第471章 冰山一角第246章 合香之道第214章 你没机会了第255章 声名鹊起⑧感觉有些不对第905章 撞大彩了第308章 赚了一千倍第619章 令人赏心悦目的宝贝第4章 仿古瓷第708章 赌石界的神话传说第573章 五大名窑,黑定珍品第856章 洛阳行第726章 前后赤壁赋第929章 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简单第403章 好大的八卦第1054章 国家宝藏(4)第976章 寻龙第187章 阴谋论第335章 唐寅鸦阵图(上)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501章 拾遗?拣漏!第1023章 禁忌!第838章 一语定乾坤第368章 风险与收益并存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0章 古玉不如新玉第271章 一口缸,六百万第735章 独乐不如众乐第1018章 摩西十诫第958章 清点收获第869章 有人跟踪?杜甫陵园第882章 不能白便宜他们第736章 直接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