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福字碑,釉里红

也要承认覃老先生说得有理,如果冥器真的晦气,那么千百年来,盗墓贼为什么孜孜不倦地开挖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陵墓?

说镇墓兽晦气,究其原因,肯定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

其实说实在话,从一开始的时候,盗墓在民间根本不成风气。真正敢盗墓的,往往是乱世的军阀、草头王之类。比如说曹操,他设立的摸金校尉,直到现在还让人“津津乐道”。至于普通百姓,根本没有珍贵文物的观念,而且心思十分纯朴,根本不可能主动去挖坟掘墓。

只不过是在洪水冲刷时、沟塌时、挖窑取土时,偶然会在地里发现一些比较破旧的东西,乡下人就把这些模样古怪的旧东西带回去,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三瓜俩枣地卖给了来乡间收旧货的人。然后发现这些东西居然真能卖钱,一来二去的,自然知道了地里有值钱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民间盗墓的风潮自然开始了,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一个行业。有了行业,肯定会诞生行业文化。

另外由于这个行业的独特性,文化自然与鬼神之说联系起来。就算人为财死久为食亡,敢于在夜里挖坟,但是心理肯定十分畏惧。特别是看到狰狞恐怖的镇墓兽,不管是谁恐怕都要大骂一声晦气。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觉得这东西真晦气。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心理作用,覃老先生不信晦气。更喜欢用这东西来镇宅,别人也管不着。至少镇定下来之后,王观等人看了两眼,也不觉得害怕,就直接绕过去进去厅中。

话说覃老先生的客厅,除了门口位置那个比较狰狞吓人的石兽以外,厅里的布置却十分雅致。大鱼缸、常青树,另外还有一些盆景。几件东西井然有序。围在茶几四周错落有致,看起来十分养眼舒适。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墙壁上悬挂的书法字画。图画比较大幅,占据了一整面墙壁,绘画的是清山绿水的场景,水墨云雾相间,淋漓尽致。也有几分恢弘气势。

至于书法,则是一个福字。这福字也不简单,却是天下第一福。能够能够天下第一福,说明这福字肯定不简单。福是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过年贴个福字门心,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连皇帝也不能例外。

据说在康熙十二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时,康熙皇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

基于这个理由。康熙皇帝决定为太后请福,沐浴斋戒三日后,一气呵成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世人就把这个福字,称为天下第一福。

当然,也不是说皇帝写的福字,就是天下第一福了。主要是这个福字的结构也不普通,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也算是不可多得的巧思。

书法结构取巧,再加上是出自康熙皇帝之手,这个福字肯定流传开来,成为了唯一一个不用倒挂的福字。一般来说,福字倒挂,寓意为福到了。不过这个天下第一福字,则是五福合一,福寿合一,又是皇帝御笔,自然要挂得堂堂正正。

眼下墙壁上悬挂的天下第一福字,肯定不可能是康熙皇帝的真迹。康熙御笔真迹已经失传了,倒是留下了一个福源碑,现在就在京城恭王府。游人到恭王府参观,必然要去摸一摸福字碑请福,以便沾一沾福气。

所以这个福字碑的拓帖卖得很好,也是恭王府管理单位的重要财源之一。其他人摸了福字碑有没有福运不知道,反正这个管理单位托了福字碑的福,肯定是吃香喝辣,油水十足。不过悬挂墙上的福字却不是拓本,而是书法高手临摹的,字体十分舒展,自有一番韵味。

尽管不清楚是谁写的,但是从字韵来看,作者应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之所以说是小有名气,而不是名家之作,可以从悬挂墙上的细节上判断出来。毕竟作品真是名家之作,那么仔细珍藏都来不及了,怎么可能随便摆出来悬挂,不怕沾了灰尘啊?

唯有稍微有些名气,又不是大名家的作品,才方便摆出来悬挂。一是彰显自己有品味,二是弄赃也不怕,反正不怎么值钱,不用担忧心痛。

就在王观欣赏字画之时,覃老先生也沏好了茶,招呼大家品尝。

与一般茶叶不同,覃老先生沏的是牡丹花茶,在热水冲泡下,牡丹花香气就飘逸出来,确实有几分沁人心脾的清新感。

王观稍微抿了口茶汤,也觉得花茶十分润喉爽口,真正的唇齿留香。不过大家可不是来喝茶的,赞许了两句就言归正传。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知道唐清华过来的目的,覃老先生也十分自觉,聊了几句就主动起身返回房间拿东西出来了。王观顺势看去,只见覃老先生捧着一个大托盘出来,盘上搁了几件东西,确切的说是几个瓶罐碗盘之类的器物。

元代的瓷器,不过没有元青花,但是却有青白瓷、卵白釉、釉里红等珍贵品种。

青白瓷瓶,卵白釉碗,釉里红盘,还有蓝釉高脚杯。一件件东西,就算单独拿出来,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现在集中在一起,光芒闪烁的模样,更加夺人眼球。

当然,真品才是宝贝,如果是赝品,那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东西都在这里了。”此时,覃老先生有几分不舍,轻轻叹声道:“你们看看吧,如果觉得还行,那就拿走吧。”

“嗯。”

唐清华点了点头,却没动那些东西,而是看向了王观和俞飞白。其实决定亲自来谈这笔生意,他应该带专职鉴定师过来的,但是想到与两人同行,他也懒得多此一举。

实际上看到唐清华没带鉴定师的时候,郑老板心里还有几分嘀咕,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只在意买卖能不能成功,至于唐清华会不会上当受骗,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釉里红,好东西啊。”

适时,俞飞白直接上手,把釉里红盘子小心翼翼拿起来观赏。

釉里红是用氧化铜在坯胎上绘画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一次高温烧出的白地红花瓷器。这种工艺对于火候的要求极高,如果火候不行,那么直接能把釉里红烧成釉里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主要是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这样的东西,动辄在百万元以上,如果是品相极佳的珍品,那么达上千万也不稀奇。

说起品相,这个盘子的品相确实稍微有几分不尽如人意。说是釉里红,实际上却呈现出灰黑之色,颜色十分黯淡,不像是珍品釉里红那样明亮鲜艳。

然而也就是这个情况,却使得俞飞白对这个盘子多了几分信心。毕竟釉里红在元代属于创烧的阶段,还在摸索炼制的工艺,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不是没有,而是这样的珍品属于国宝级的物件,一般人想收藏也收藏不了。

比如说王观,尽管手头上的珍宝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件元青花、釉里红。不是他买不起,而没有这个机缘,所以一直没能收藏。

机缘真的很重要,王观入行以来,自然也见过釉里红,有元代的、明代的,甚至有清代民国的。其中的品相也是有好有坏,好的品相可谓是鲜明艳丽,堪称一绝,坏的品相烧得就好像是灰黑木炭一样,不堪入目。

诸如此类,自然也是鱼龙混杂。品相差的,就算是真品,王观看不上眼,品相好的吧,又偏偏是赝品,他怎么可能买。就是这样,细数历代的珍品名瓷,抛开清代三代官窑不提,王观手上只有一个北宋黑定而已。

这样看来的话,王观在瓷器上面的收藏真是不多,要知道这可是他的强项呀。当然,就是一件黑定名瓷,也足够横扫一大片了,一件东西能够抵其他人几百件。

“飞白,你看完了吧?”

与此同时,唐清华提醒道:“也给王观看看啊。”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信任俞飞白的眼力,觉得还是王观比较可靠。对此俞飞白肯定要翻白眼,愤愤不平地瞪眼:“我看好了,而且可以肯定是真品。”

这不是气话,俞飞白敢说这话,肯定是有几分把握。

“肯定是真品啊。”

一瞬间,郑老板也在旁边笑道:“这工艺,这纹饰,还有胎釉,完全符合元代的特征。这些年来,许多人开口向覃老先生求购这件宝贝,他都没有松口。只不过是在最近相中了一件名珍,急需资金周转,这才同意拿出来拍卖……”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第825章 赤霄剑线索第566章 海鲜宴第17章 不如让给我吧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间第1036章 五大名窑一网打尽第124章 险死还生,满载而归第670章 出人意料的宝贝第971章 碑刻深意第58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第851章 书成鬼神惊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第632章 天上掉馅饼?第912章 奸商!第469章 有灵性的作品第44章 举世皆醉我独醒第216章 这是谁在说话?第911章 逐渐浮出水面第922章 投资,消息第1037章 金碑第868章 六瑞?玉璧第163章 来一场比试第47章 上清古镇第936章 一票难求!第545章 庞大的地下迷宫第128章 铁匣子第396章 黎明之前,兑现承诺第375章 潘家园“鬼市”(3)第377章 潘家园“鬼市”(5)第717章 摇钱树第571章 百寿第477章 好像是找到了第927章 希夷博物馆第289章 意外的来客第1002章 门道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来历第262章 职业病第160章 厉害的斫琴师第156章 陈年藏茶第614章 把人埋了,东西归你第344章 矢车菊蓝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89章 编故事!第61章 交流会的目的第41章 怦然心动的感觉第456章 昌化田黄第546章 不对,少了一个!第111章 露一手绝活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第994章 大计划!第268章 百试百灵的一招第77章 低吟浅唱虞美人第598章 幸中副车,小小收获第353章 天下江山第304章 黄花梨马扎第664章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第789章 发现了端倪第287章 我要坦白!第93章 年少慕艾第497章 炉火纯青的厚黑学第82章 揭开你的面纱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352章 礼物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210章 好久不见,一切安否?第480章 发现什么破绽?第64章 不出风头不行了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1044章 地摊上的瓷片第1章 如意金钱第454章 理由是什么?第517章 狗皮膏药似的人第626章 神补刀第622章 半山善缘第551章 又一次满载而归第581章 寿第825章 赤霄剑线索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683章 佛塔中的秘辛第467章 软玉法第387章 贪图名利?第545章 庞大的地下迷宫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炼第293章 让人惊喜的访客第800章 红拂女第444章 一代奇人,贵重礼物第885章 伐纣?伐周?第864章 地宫不简单!第505章 大小虽异皆君宝第961章 吴道子追随者第93章 年少慕艾第1035章 赑屃第737章 五色土、五色泥第499章 换不?换!第879章 明光铠第663章 明珠暗投第133章 吴楚湛卢,大夏龙雀第594章 一片紫金灿烂的宝光第960章 孔子圣迹第987章 细腻的心思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第825章 赤霄剑线索第566章 海鲜宴第17章 不如让给我吧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间第1036章 五大名窑一网打尽第124章 险死还生,满载而归第670章 出人意料的宝贝第971章 碑刻深意第58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第851章 书成鬼神惊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第632章 天上掉馅饼?第912章 奸商!第469章 有灵性的作品第44章 举世皆醉我独醒第216章 这是谁在说话?第911章 逐渐浮出水面第922章 投资,消息第1037章 金碑第868章 六瑞?玉璧第163章 来一场比试第47章 上清古镇第936章 一票难求!第545章 庞大的地下迷宫第128章 铁匣子第396章 黎明之前,兑现承诺第375章 潘家园“鬼市”(3)第377章 潘家园“鬼市”(5)第717章 摇钱树第571章 百寿第477章 好像是找到了第927章 希夷博物馆第289章 意外的来客第1002章 门道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来历第262章 职业病第160章 厉害的斫琴师第156章 陈年藏茶第614章 把人埋了,东西归你第344章 矢车菊蓝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89章 编故事!第61章 交流会的目的第41章 怦然心动的感觉第456章 昌化田黄第546章 不对,少了一个!第111章 露一手绝活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第994章 大计划!第268章 百试百灵的一招第77章 低吟浅唱虞美人第598章 幸中副车,小小收获第353章 天下江山第304章 黄花梨马扎第664章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第789章 发现了端倪第287章 我要坦白!第93章 年少慕艾第497章 炉火纯青的厚黑学第82章 揭开你的面纱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352章 礼物第874章 节操掉了一地第210章 好久不见,一切安否?第480章 发现什么破绽?第64章 不出风头不行了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1044章 地摊上的瓷片第1章 如意金钱第454章 理由是什么?第517章 狗皮膏药似的人第626章 神补刀第622章 半山善缘第551章 又一次满载而归第581章 寿第825章 赤霄剑线索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683章 佛塔中的秘辛第467章 软玉法第387章 贪图名利?第545章 庞大的地下迷宫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炼第293章 让人惊喜的访客第800章 红拂女第444章 一代奇人,贵重礼物第885章 伐纣?伐周?第864章 地宫不简单!第505章 大小虽异皆君宝第961章 吴道子追随者第93章 年少慕艾第1035章 赑屃第737章 五色土、五色泥第499章 换不?换!第879章 明光铠第663章 明珠暗投第133章 吴楚湛卢,大夏龙雀第594章 一片紫金灿烂的宝光第960章 孔子圣迹第987章 细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