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木版水印

接下来,郑秋达拿出几件祖传的东西请楚琛点评了一下,不过这几件东西都比较普通,只有一件乾隆山水彩瓷瓶,还算不错。

可惜的是,这件瓷器并不是官窑,只是一件做工都比较精致的民窑作品,市场价值也就一两千而已,但如果换个官窑的身份,这件瓷器的价值估计就能上万,这也算是民窑的一点悲哀之处吧。

虽然自己的东西并不是精品古玩,不过对郑秋达来说,就算它连古玩都不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物件,自己必须好好的保存下来,争取能够完好的留给下一代,算作家族历史的见证。

这时,郑秋达把一只箱子拿了出来,打开之后,楚琛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个玻璃罩起来的小箱子,箱子内部展现的是旧时京城市井胡同的场景。

古朴典雅做工精细的手工四合院围墙,将热闹的市井与幽静的院落悄然分开,而院外则展现了洋车、冰糖葫芦、磨刀师傅、脚夫、下围棋、遛鸟、抖空竹等等您所了解与不了解的京城民俗。

整个场景虽然小巧,但从任何一个角度来欣赏都值得玩味,特别是那些艺“人”,还都是一只只看起来活灵活现的小猴子,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而这正是京城的传统手工艺品“毛猴”。

说起毛猴,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不多,这种京城独有的民间艺术品,相传出现在清代同治年间。

当时,京城有家药铺的小伙计受到帐房先生欺负。他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

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就这样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现在这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眼前这些玻璃箱里的这些小猴子,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制作的非常逼真,不但把猴子的机敏和活泼都表现了出来,也体现出了作者非常高超的手艺。

看到这些袖珍小猴,楚琛就笑着说道:“大爷,您这套毛猴制作的非常不错,取景设计等方面,都把握的非常到位,是我这些年之中看过的做的最好。最有味道的毛猴作品了,很有收藏价值。”

陈大爷闻言一怔,原本他拿出这件毛猴作品,只是为了逗大家一乐。没想到居然也是件藏品,他挠了挠头,说道:“这件作品是我五年前。从一位制作毛猴的老艺人手里买来的,平时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个乐,我还真没想到。它也有收藏价值。”

楚琛笑着说道:“一件东西只要有艺术价值,当然可以收藏,更何况您这件毛猴作品还制作的这么有特点和韵味,当然更值得收藏了。说实在的,我现在也起了购买的心思。”

陈大爷有些遗憾的说道:“那实在不巧,那位老艺人去年夏天的时候,中风去世了。既然楚老师您喜欢,要不我这一件就送给您吧?”

“这怎么好意思!”楚琛连连摆手,表示不能夺人之好。

陈大爷先前也是头脑一热,才说出了这番话,话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现在见楚琛这么说,他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也就不再劝说了。

就着毛猴的话题,聊了几件趣事,陈大爷就叫上老伴,准备刚才拿出来的东西收回去放好。

见此情形,楚琛就有些奇怪的指着桌上的一幅材质应该是绢的卷轴,说道:

“大爷,这幅还没看呢!”

陈大爷摆了摆手:“嘿!这是一幅赵佶的《柳鸦芦雁图》赝品,当初买的时候我看它画的逼真,也是财迷心窍,再加上那时我也不知道真迹在泸市博物馆收藏,就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下来,后来给朋友一看,才知道自己上了大当。”

楚琛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说道:“我觉得应该是仿作,不应该是赝品吧?”

陈大爷呵呵一笑道:“真的是赝品,当初我去沪市博物馆看过真迹了,我这幅和那幅一模一样,根本不可能是仿作。”

“一模一样?”楚琛听了这话有些疑惑起来。

这时,郑秋达开口问道:“小楚,你刚才明明都没看过这幅画,怎么就说它是仿的呢?”

陈大爷夫妇闻言一怔,对啊,刚才楚琛看都没看,怎么说这是仿作呢?

“因为材质。”

说着,楚琛把卷轴拿到手中,说道:“你们看,这幅绢本看起来非常疏朗,光洁度也很差,说明这是用一梭一丝一压紧的操作方法织出来的,试问,又有多少人舍得用手工绢来作假?”

说着,他又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随后说道:“而且绢本的经线用的是双丝绢,纬线是单丝,绢丝粗细均匀,织得也紧密,这应该是明代绢本的特征。另外……总而言之,我认为这应该是一幅明代的绢本画,而且绢的质量非常高。”

听了楚琛的解释和结论,陈大爷夫妇不禁目瞪口呆。什么意思,难道这是不是赝品,真的像楚琛说的那样,是幅仿作?

郑秋达也显得非常诧异,过了片刻,他说道:“小楚,可是刚才大爷说过,明明和真迹一模一样,要说这是揭二层,但这明明是绢本画,想揭也揭不出来啊?”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楚琛哈哈一笑:“老郑,你难道忘记‘木版水印’了?”

“对啊,我怎么忘记还有这种工艺了!”郑秋达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陈大爷连忙问道:“楚老师,什么是木版水印啊?”

楚琛笑着解释道:“木版水印字画是我国特有的复制工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字画。”

说起来,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出现“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由于这项工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我国目前纯粹作为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惜工本的,但从取得的成果来说是巨大的。

楚琛接着说道:“木版水印字画的制作是一个极为专业,也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它分为勾描、刻板、水印、装裱这四个步骤,前三个步骤就是重之中重,而且非常的费工费时。”

“它不仅涉及制作人员把握原作的素养,也涉及其描绘、雕刻功底。在套色印刷时,更涉及制作人员的精湛技巧,材质、颜料、水分,甚至气温、湿度,稍有掌握不慎,都会导致前期劳动白费。”

“正因为如此,一幅木版水印字画的制作成功率相当低,以明代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为例,光一套木版就耗费了几十个专业人员前后十年的劳动,堪称工程浩大,投入不菲。此外,一套木版的使用次数也相当有限,通常情况下,整套有效使用不过百余次。”

听到这里,陈大爷就说道:“那也就是说,如果我这幅画是木版水印字画的话,很可能现在还存有不少幅,但如果真有的话,也早就传出来的吧?”

楚琛说道:“我是说使用次数不下百余次,但只印了一次或者几次也是有可能的。您要知道,赵佶的《柳鸦芦雁图》虽然分为上下两部分,不过在明代那会都是内府收藏的,不是皇帝本身或者皇族,怎么可能拿出来水印?”

“而对这些人来说,做许多事情往往都不惜工本,就算刻好了模板,只用一次就丢掉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您说和沪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模一样,不也正好证明水印模板的制作水平高吗?这更能够从侧面证明这一点了。”

听了楚琛的解释,陈大爷激动的搓着手,兴奋的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老太太说道:“行了,你心脏不好,就别激动了,还是先看看到底对不对吧。”

“刚才楚老师都说是明代的绢本画了,肯定错不了!”

陈大爷哈哈笑着把桌子小心的清理了一下,随后戴上手套,小心的展开了画卷。

只见,前段表现的为楼鸦在柳树上休息喜戏的场景,柳和鸦采用没骨画法,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粗壮的柳根,细嫩的枝条,姿貌丰腴的楼鸦画得都很精细工整。楼鸦双双休息喜戏,形态自在安详。点睛用生漆,更显得神采奕奕。画面在黑白对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后段为四只芦雁在芦草蓼花边栖息,以浅赭设色,增强了秋天萧疏的气氛。组合起来,正是著名的宋徽宗赵佶所作《柳鸦芦雁图》。

随后,楚琛连忙拿起放大镜一点点的仔细观察起来,足足二十多分钟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面带笑容的点头道:“对,确实是‘木版水印’制作的,而且水平非常高超,在当时,应该不是一般的工匠所能做得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248章 德化观音像第449章 捡了大漏第546章 砥柱铭(下)第611章 掌眼(下)第547章 袭击(上)第589章 缂丝挂屏第80章 刘老的认可第1053章 如愿第387章 沉香第950章 成立实验室第450章 捡了大漏(续)第824章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上)第24章 小赚一笔第917章 斗宝开始第714章 会同通宝第154章 问题妹妹第22章 请客第248章 德化观音像第45章 刘老的欢心第351章 赌局(中)第631章 有争议的青铜鼎(续二)第383章 暗标(下)第319章 拍卖会(二)第831章 知识盲点第1070章 谋财害命?第845章 等待第180章 看破第45章 刘老的欢心第16章 “时壶”第846章 突发意外第1094章 金星小叶紫檀第364章 以小博大(下)第1013章 变数第1017章 出发寻宝第529章 竞争(中)第401章 心得第938章 人贩子第2章 异变第1057章 隐情第604章 奇迹第1120章 叔侄俩第770章 商谈(下)第184章 四合院第644章 交学费第228章 好事成双(续)第529章 竞争(中)第1109章 帮人帮己第754章 去矿区第368章 公盘开幕第243章 核桃第110章 毛料仓库(一)第732章 明标拍卖(一)第198章 意外收获(上)第1089章 狗血的情节(上)第811章 费喻第753章 结束第60章 珐琅彩(下)第601章 罗汉钱第960章 又是老常?第1100章 琉璃乐俑第708章 非常意外的发现第447章 玉雕师傅第274章 蓝釉陶俑第616章 春节鉴宝节目(中)第540章 报复(下)第814章 司马院长的激动和疑惑(续)第612章 玩雪第286章 造化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95章 疯狂的石头(一)第440章 柴窑(续)第568章 鉴宝活动(五)第300章 堂兄妹?第143章 惊闻第952章 突然的想法第58章 玉蝉第27章 约定第1005章 又见奇葩第6章 赵学义第843章 捡便宜?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288章 出名(续)第76章 藏宝第110章 毛料仓库(一)第62章 游玩第565章 鉴宝活动(二)第833章 有些后悔第1089章 狗血的情节(上)第794章 古琴第36章 吴叔一家第537章 谢礼(上)第304章 宵小(续)第220章 泼皮第1080章 奇怪的行为第644章 交学费第62章 游玩第1146章 做内应第412章 家人第954章 浅绛彩瓷第568章 鉴宝活动(五)
第248章 德化观音像第449章 捡了大漏第546章 砥柱铭(下)第611章 掌眼(下)第547章 袭击(上)第589章 缂丝挂屏第80章 刘老的认可第1053章 如愿第387章 沉香第950章 成立实验室第450章 捡了大漏(续)第824章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上)第24章 小赚一笔第917章 斗宝开始第714章 会同通宝第154章 问题妹妹第22章 请客第248章 德化观音像第45章 刘老的欢心第351章 赌局(中)第631章 有争议的青铜鼎(续二)第383章 暗标(下)第319章 拍卖会(二)第831章 知识盲点第1070章 谋财害命?第845章 等待第180章 看破第45章 刘老的欢心第16章 “时壶”第846章 突发意外第1094章 金星小叶紫檀第364章 以小博大(下)第1013章 变数第1017章 出发寻宝第529章 竞争(中)第401章 心得第938章 人贩子第2章 异变第1057章 隐情第604章 奇迹第1120章 叔侄俩第770章 商谈(下)第184章 四合院第644章 交学费第228章 好事成双(续)第529章 竞争(中)第1109章 帮人帮己第754章 去矿区第368章 公盘开幕第243章 核桃第110章 毛料仓库(一)第732章 明标拍卖(一)第198章 意外收获(上)第1089章 狗血的情节(上)第811章 费喻第753章 结束第60章 珐琅彩(下)第601章 罗汉钱第960章 又是老常?第1100章 琉璃乐俑第708章 非常意外的发现第447章 玉雕师傅第274章 蓝釉陶俑第616章 春节鉴宝节目(中)第540章 报复(下)第814章 司马院长的激动和疑惑(续)第612章 玩雪第286章 造化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95章 疯狂的石头(一)第440章 柴窑(续)第568章 鉴宝活动(五)第300章 堂兄妹?第143章 惊闻第952章 突然的想法第58章 玉蝉第27章 约定第1005章 又见奇葩第6章 赵学义第843章 捡便宜?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288章 出名(续)第76章 藏宝第110章 毛料仓库(一)第62章 游玩第565章 鉴宝活动(二)第833章 有些后悔第1089章 狗血的情节(上)第794章 古琴第36章 吴叔一家第537章 谢礼(上)第304章 宵小(续)第220章 泼皮第1080章 奇怪的行为第644章 交学费第62章 游玩第1146章 做内应第412章 家人第954章 浅绛彩瓷第568章 鉴宝活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