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落花诗册(续)

因为一部人们杜撰出来的唐伯虎点秋香,使得唐寅成了现在妇孺皆知的明代著名画家和才子,而他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也历来为世所重。

不过嘛,唐伯虎既然这么出名,赝品当然也不少,再加上现如今真迹又大部分进入公家的博物馆,流传于社会的真品甚为罕见,可谓凤毛麟角。

因此,大家对眼前的这本册页相当的重视,观察的也都非常细致,足足过了一个小时,大家才把这本册页里里外外的看了个遍。

等大家回过神来,楚琛就笑着问道:“各位前辈,你们觉得这本册页怎么样?”

几位老人先是对视了一眼,朱大富先开口道:“老安,咱们这几个中间,就数你对书画研究的最透彻,你先谈下你的看法,如何?”

“行,那我就先说一下我的浅见。”

安功士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认为,这幅册页应该是真迹,其创作时间,很可能晚于苏市博物馆、辽省博物馆和米国所收藏的版本。”

《落花诗册》现如今一共有四个版本,其中只有国家美术馆中所收藏的版本,有明确的纪年,为唐寅病故的前一年所作,其他三个版本,都没有署年。但经过研究,除了辽版还有些不确定外,另外两版本应该都是在和诗的那几年之间完成的。

“怎么说?”乔庆泰插话问道。

“我先说说为什么我认为这本册页会是真迹。”

安功士说道:“首先一点,大家想必应该都知道落花诗的由来吧?”

大家全都点头,表示知道。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写了不少桃花诗。其代表作正是《落花诗册》。

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和诗的时间为明弘治十七年春,也就是唐寅三十四岁左右的时候。当时。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

史载唐寅的和作为七律三十首,再加上他后来的创作。据统计。一共有一百多首《落花诗》,而那段时间。正是他陷入科场舞弊案之后的那几年。

安功士接着说道:“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桃花诗中,才充斥着唐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情绪。而眼前这本册页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那种郁闷不得志的情绪。也正符合当时唐伯虎的境况。这种意境,我觉得仿者或者作伪者是很难体现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发现大家同样也没有意见,才又接着说道:“咱们接着说一下唐寅的书法风格。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他的书风不离赵孟俯的影子,故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

“其实,唐寅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均注意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面貌也很多样。只是享年不永,尚未达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界。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

一般认为,唐寅的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徵明交善,甚受文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俯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就极似文徵明。

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离异,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

而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之作,就是他所写的《落花诗册》。

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这时的唐寅正值壮年,此时的他生活自得,创作也达到顶峰……

第四时期是46岁至54岁去世,已属唐寅晚年,自45岁从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他进一步看透了世事,思想更加消沉,行为也更颓放,书法亦变为率意……

仔细说了唐寅的书风,安功士又接着说道:“而这本《落花诗册》的书风,从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等等特点,可以明显的看出,它正是书写于唐寅书法第二期。”

听到这里,孟义先就有些不同的看法,他说道:“但我觉得,这本册页上的用用笔,明明有娟秀流转味道,我觉得应该算得上是三期了吧?”

安功士点了点头:“你要说三期到也可以,但我觉得二期的风格还是要浓重一些,还是算作二期比较好一点。至于这本册页写作的时间,应该是他36岁以后,书风即将发生改变的那个时候。”

此时,季浩良开口问道:“那为什么说,这个册页的版本完成的时间,应该晚于博物馆收藏的那三个版本呢?”

安功士微微一笑道:“一个原因是基于刚才说的书风的变化,第二个则是因为,这个版本为三十六开版,上面一共写有三十二首落花诗,除开十三首为原集落花诗作外,十四首为补遗之作。”

“而其他五首,则是苏市和米国收藏的那两个版本上的补遗之作,从唐寅的习惯来看,基本可以断定,这个版本应该是晚于那两个版本的。而辽省博物馆的那个版本,我比较倾向于杨仁恺先生的判断,应该是和诗那年所作……”

“这一点我不赞成!”

听到这里,乔庆泰就反驳道:“我觉得辽版创作的时间有待商榷,不说别的,如果真是和诗那年所作,那这个版本的书风又为何与国家美玉馆的那个版本相近?”

“好了,好了!”

看到安功士准备争辩,朱大富就笑着挥了军手道:“现在咱们是来鉴定小琛这本册页的真伪的,至于学术上的探讨,还是以后再说。不过我觉得吧,既然这几幅作品都没有署年,真要确定到底谁先谁后,那也是自讨苦吃。”

“老朱这话说的有理!”

孟义先笑着说道:“咱们毕竟不是研究历史的,需要搞得这么清楚干嘛。当然,研究出来肯定更好,如果小楚你想要研究的话,我也是非常赞成的。”

楚琛笑道:“这事还是等我退休之后再说吧!”

此时,安功士好奇的问道:“小楚,这本册页你是怎么看到的?”

楚琛挠了挠头,笑道:“就是很平常的,翻翻书就翻到了。”

“这么简单?”安功士闻言非常惊讶,他一脸羡慕的说道:“那你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朱大富笑道:“小楚的运气一向都这么好,在他的那些藏品中,唐伯虎的这本《落花诗册》,还算不上最好的。”

“不是吧,这还不算最好的?”孟义先等人闻言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觉得朱大富说的实在太夸张。

朱大富微微一笑,并没有辩驳,说道:“你们以后见到小琛的藏品,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

听朱大富这么说,安功士就有些好奇了,他说道:“小楚,方便的话,你能否透露一下,最近得到的是哪位名家的作品,也让我们开开眼?”

楚琛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如果说最近的话,那就是前几天,我去武城时,收到了一幅赵孟頫的楷书《洛神赋》。”

“什么?赵孟頫的《洛神赋》?”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朱大富就猛的站起身,大叫了一声。

其他也此时也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色,要知道那可是赵孟頫最为著名的《洛神赋》,别说是《洛神赋》,就算是赵孟頫的一幅小尺寸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东西了。

见楚琛又点了点头,朱大富笑骂道:“我说你小子,得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先欣赏一下?”

楚琛嘿嘿一笑道:“那几天我不是有事嘛,没来的及到您那去,而且那幅《洛神赋》上周被我爸带去参加协会的聚会了,如果您去的话,估计早就看到了吧!”

朱大富可惜的摇了摇头:“哎!可惜啊!早知道这样的话,我就晚来一天了!等回去后,我一定要到老吴那好好欣赏一番才行。”

孟义先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老朱,我好久没去你那玩了,等你走的时候,咱们一起去京城,你看如何?”

“同去!同去!”乔庆泰和安功士也异口同声的说道。旁边的季浩良同样也想去见识一下,不过除了孟义先之外,其他人他都不熟悉,他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见此情形,楚琛就笑着说道:“各位前辈,你们去的话,我欢迎之至,只是等回京之后,我还要去武城一趟,之后还要去缅甸,估计没时间招待你们了,还请您几位海涵啊!”

第69章 一刀地狱,一刀天堂(上)第475章 玉琮第394章 蓝精灵第679章 紫铜罗汉像第231章 买卖第533章 拍卖会捡漏(上)第999章 收藏的理念第713章 线索第825章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第746章 到达密近那第865章 都义乐也被骗了第554章 找茬(续)第547章 袭击(上)第51章 揭画(中)第174章 拜师第284章 欣喜若狂第735章 三人比试(一)第1107章 杀人利器第1112章 又遇丁老怪第1011章 青花料的问题第1051章 发病第1147章 又见夏志成第273章 善后第374章 坑你没商量(续)第1148章 “大荒”的线索第1082章 黄玉刚卯第655章 多行不义第924章 疑心病太重第682章 毛料拍卖会(上)第829章 马小强的邀请第100章 疯狂的石头(六)第1039章 红印圆茶第375章 坑你没商量(续二)第850章 总算出现第852章 青铜鹰鼎第390章 大红袍第1036章 金蝉脱壳第1101章 墨玉刚卯第211章 成套银币第486章 吹毛立断第227章 好事成双第48章 败家子(上)第610章 掌眼(中)第777章 皆大欢喜第311章 加入第245章 讨说法(续)第454章 羞恼第73章 鬼市(下)第973章 找他算账去续第490章 街头偶遇第857章 绢花第507章 舍利第1050章 木版水印第417章 情迷第1105章 赵学义的运气第807章 安排(下)第998章 卢传佑的遭遇第796章 唐琴?第322章 机关盒第266章 又升一级第93章 配方第427章 集市第72章 鬼市(中)第678章 石扒皮第203章 意外收获(续三)第185章 赵齐瑞的郁闷事第847章 纠纷第235章 母子相见第602章 罗汉钱(续)第989章 二蛋的疑惑第1124章 啃老第64章 瓦当砚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宝藏第250章 检查第281章 刘志清的消息第832章 小心翼翼第744章 突发情况第413章 礼物第684章 毛料拍卖会(下)第592章 救人(上)第649章 谋财(上)第547章 袭击(上)第470章 做客第427章 集市第11章 自取其辱第1044章 出力不讨好第961章 又是老常?(续)第514章 意外相遇(续)第683章 毛料拍卖会(中)第709章 绝处逢生第164章 傻眼第576章 又见藏宝图(续)第914章 沙浦石第55章 危急第894章 孔雀蓝釉盘第909章 古玩店里的毛料第1025章 黑市上的线索(上)第32章 美味佳肴(下)第786章 达?芬奇仿画?第606章 诊疗
第69章 一刀地狱,一刀天堂(上)第475章 玉琮第394章 蓝精灵第679章 紫铜罗汉像第231章 买卖第533章 拍卖会捡漏(上)第999章 收藏的理念第713章 线索第825章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第746章 到达密近那第865章 都义乐也被骗了第554章 找茬(续)第547章 袭击(上)第51章 揭画(中)第174章 拜师第284章 欣喜若狂第735章 三人比试(一)第1107章 杀人利器第1112章 又遇丁老怪第1011章 青花料的问题第1051章 发病第1147章 又见夏志成第273章 善后第374章 坑你没商量(续)第1148章 “大荒”的线索第1082章 黄玉刚卯第655章 多行不义第924章 疑心病太重第682章 毛料拍卖会(上)第829章 马小强的邀请第100章 疯狂的石头(六)第1039章 红印圆茶第375章 坑你没商量(续二)第850章 总算出现第852章 青铜鹰鼎第390章 大红袍第1036章 金蝉脱壳第1101章 墨玉刚卯第211章 成套银币第486章 吹毛立断第227章 好事成双第48章 败家子(上)第610章 掌眼(中)第777章 皆大欢喜第311章 加入第245章 讨说法(续)第454章 羞恼第73章 鬼市(下)第973章 找他算账去续第490章 街头偶遇第857章 绢花第507章 舍利第1050章 木版水印第417章 情迷第1105章 赵学义的运气第807章 安排(下)第998章 卢传佑的遭遇第796章 唐琴?第322章 机关盒第266章 又升一级第93章 配方第427章 集市第72章 鬼市(中)第678章 石扒皮第203章 意外收获(续三)第185章 赵齐瑞的郁闷事第847章 纠纷第235章 母子相见第602章 罗汉钱(续)第989章 二蛋的疑惑第1124章 啃老第64章 瓦当砚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宝藏第250章 检查第281章 刘志清的消息第832章 小心翼翼第744章 突发情况第413章 礼物第684章 毛料拍卖会(下)第592章 救人(上)第649章 谋财(上)第547章 袭击(上)第470章 做客第427章 集市第11章 自取其辱第1044章 出力不讨好第961章 又是老常?(续)第514章 意外相遇(续)第683章 毛料拍卖会(中)第709章 绝处逢生第164章 傻眼第576章 又见藏宝图(续)第914章 沙浦石第55章 危急第894章 孔雀蓝釉盘第909章 古玩店里的毛料第1025章 黑市上的线索(上)第32章 美味佳肴(下)第786章 达?芬奇仿画?第606章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