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交易

此时,张世杰也板起了脸,“方大人谬矣,大将军征战日久,如今得胜还朝,面君之时正应自谦自抑,为众军之表率,如何能于君前擅言科举之事,岂非给朝野上下骄狂之感?方大人又欲置大将军于何地?”

这样的指责,已是非常严重了,话里的意味,往轻了说,会让君臣离心,往重了说,便是故意陷大将军于不义,两条,皆是人臣之大忌。

这话私下里说出来,已满含警告之意,若是上了奏折,必定为朝争之开端,风波所及,结果很可能比科举案要严重的多的多。

张世杰就是张世杰,一句话,不但让方谦脸色变了,不安的扭动着下身体,连赵石听了,也有些别扭。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方谦,赵石都明白,但这么个说法,若是传出去,吏部,礼部不好受之外,赵石这里恐怕也要多些麻烦出来。

不过张世杰为大理寺少卿,掌握着都察院,可以说,此时前程已经极为明了,正在向言官刑判的最高峰攀登。

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不是掌御史台,便是要做大理寺卿正的职位,这两个地方,不管哪一个,都要讲究一个秉持公义,不徇私情,这么说话也是理所当然,可以说非常恰当。

但无论御史,还是大理寺这样的地方,对于朝廷文武来说,可都不是什么讨喜的地方。。。。。。。。

“张大人怕是误会了,你我皆知,朝廷正用人之际。朝廷屡开恩科。皆缘于此。然值此之时,科举案发,方才谈及周大人,非是老夫对周大人有何成见,而是其人有误国事,更阻了士人晋身之途。”

“本来,西夏方定,今科士子。多要前去西北地方任职,但如今已成两难之局,今科进士,若再赴西北,必有流放之嫌,若不去西北安置,后患也是无穷,所以说,周清此人,实是罪该万死。”

“若只如此也就罢了。也不至于让吾等为难至此,但无论吏部。还是礼部,甚或中书诸位大人皆以为,此非一时之难也。。。。。。”

“士子哗乱,裹挟朝廷,此例本不可开,此风更不可涨,然今时今日,朝廷为安蜀人之心,为平秦人之怨,处置已然略偏软弱,之后士子职位,再为此事所扰,定然遗毒于后世子孙。。。。。。”

“所以,诸位大人商议,恳请大将军在陛下面前说句话,要知道,大将军于蜀中,素有威名,蜀人皆。。。。。。。敬畏莫名,如今又有西北诸事处置之权,向朝廷讨要些人手,治理地方,也算名正言顺。”

“如此一来,可立解朝廷之忧也。”

这话说的就极为明了了,换句话说,朝廷就是想借大将军赵石的名字,来震慑一下蜀人,显然,这也是无奈到了极点的选择,恐怕,这不但是中书的意思了,而且,皇帝陛下也应该知晓此事才对。

赵石心里掂量了一下,他是真的没想到,回到京师碰到的第一件麻烦事竟然是这个,心里实在有些腻歪。

要知道,他开口说一句并不打紧,但这话必定是要传出去的,这么一来,他是实实在在的当了一次恶人。

秦人士子未必有多感激,蜀人士子那里必定要怀恨在心。

当然,对于他来说,名声好坏已经无所谓,反正从当年入京到现在,他的名声在士人眼中,本就不好。

但这次本来就是读书人自家的事情,却要赖在他的头上,怎么想都有为人刀柄的味道在里面,让他很不舒服。

于是,他脸上挂着的笑容顿时没了踪影,目光在张世杰和方谦脸上来回扫过,百战方还,征尘未去,一旦冷下脸来,顿时便有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威严和肃杀,张世杰和方谦两人脸色立马便白了几分。

良久,赵石才冷笑了一声,“我要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不管左右都成,趁着年根儿,赶紧让人腾位子,放心,不分户部之权,但侍郎职责所在,户部做的要好看些,这人之后要兼国武监祭酒,给齐子平找个差不多的职位安置,转告那什么诸位大人,别耍心眼儿,又给我这个大将军扣什么帽子。”

实际上赵石这是狮子大开口,他并不太熟悉政治上的妥协和交换,长安之变时小试牛刀,效果还算不错,但那个时候毕竟那个时候有大军在侧,朝廷重臣们都要顾忌良多。

现在却有不同,更像是纯粹的交易,他不太明白自己的筹码有多重,便先试探一下,也好讨价还价,这个时候,他已经确定,这根本不是户部或者吏部自己的意思。

那便好说了许多,读书人谈交易,总是遮遮掩掩,就像眼前这位礼部尚书,他不是什么读书人,便摆明车马,看看他这位大将军开一次到底价值几何。

在这个事情上,他也不怕旁人攻讦,安插私人,朝廷上下都在干,只是看时机妥不妥当,位置合不合适而已。

方谦这里却是一下松了一口气,这位大将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本事,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至于户部侍郎的职位,虽然有些为难,但大将军灭夏还朝,安插私人其实算是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大将军赵石近两年,可能没有领兵在外的机会了,除非前方战事出了什么大变故。

这对于朝廷来说,其实是好事,现在大秦无论内外,皆乃多事之秋,有一位大将军坐镇京师,可以震慑军前将校,可以稳固朝堂政局,尤其是对于景王府旧人来说,这更是一个好消息。

既然断时日内,大将军赵石要在京师任职,那么,这么做也就更无可厚非了。

不过,户部侍郎,四品文官,这样一个显要职位,也不是说能腾出来就腾出来,说能任命谁就任命谁的,这要经过中书议决,还要经过陛下圣裁。

往往,这样一个职位的产生,都要经历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才能定下来。

幸好,大将军的要求好像并不算高,意思更像是先将官衔提上来,主要的职责,还在国武监祭酒这个位置上。

户部侍郎,兼任国武监祭酒,想到这个,方谦也不由苦笑,这样的官职,许是自古以来,也不曾有过。

对于这样面对面的讨价还价,拿朝廷官职作为筹码的事情,显然无论是张世杰,还是方谦,都耻于为之,所以并不擅长。

最终,方谦才苦笑道:“将军应该知道,户部今后有重责在身,中书瞩目,不若。。。。。。以工部侍郎,兼国武监祭酒如何?”

张世杰这个时候实在听不下去了,两个人将朝廷官职当做了什么,如此,同市井小贩又有何区别。

偏偏这还涉及到朝廷大事,不得不慎重再慎重,连他插嘴的余地都没有。

张世杰于是干脆起身,“世杰有酒了,不若归去。。。。。。。”

赵石,方谦起身相送,两人都无挽留之意,不过送走了张世杰,方谦心里不由对其人生出了些钦佩之意。

如果换了是他,和大将军赵石联络有亲,又恰逢其时,他定要将事情听个明白,不定对自己将来便有好处,而张世杰却毫不犹豫的离开,显然,论起德行操守来,他不如张世杰。。。。。。。

不过此事摊在头上,已不容他置身事外。

回来坐定,继续方才话题,赵石干脆的道:“转告李圃李大人,我这也是为他好,就户部侍郎,少拿什么工部之类的来糊弄人,本来打算要向陛下开口,没想到有这么一出在等着,到是省事了不少。”

赵石的话虽然鲁直的有些过分,但方谦却已经顾不上这个,身上寒意未去,却已经被赵石话里的意思所惊,不由打了几个冷战。

这是要拿长安李氏来开刀?

不由得他不这么想,长安大阀王氏才倒下不久,正是记忆犹新的时候,他毫不怀疑,若是大将军赵石有这么个意思,大阀李氏会不会就此倒下,真的是未知之数。

不过转念一想,他便知道自己恐怕是吓唬自己了,李氏和大将军赵石素无间隙可言,如果大将军赵石对李氏不满,应该不会只要一个户部侍郎的位子,而不要实权。

这么一想,也就豁然开朗了,李氏把持户部已久,插进去个人,恐怕无论陛下,还是朝臣们,甚或是李氏自己,都很乐意接受这么一个结果吧?

想清楚这个,他也不再掩饰什么,而且这里也只有他与赵石两人,遂干脆的点头道:“既然将军决意如此,那么老夫必会竭力促成此事,不过事关重大,还需经中书议之,过些时日,想来必有答复。”

赵石终于笑了笑,“想来诸位大人德高望重,也不会出尔反尔,赵石这里静候佳音便是。。。。。。”

两件大事,都已经办了,结果嘛,马马虎虎,大将军胃口不小,想来中书有人会头疼,但那不关他方谦什么事,方谦终于放松了心情。

至于还有人让他试探大将军这次回京有意于何职,是想也不用想了。(未完待续。。)

第1365章 滑头第190章 相交第814章 内衙第389章 绝顶第788章 惊异第122章 顽劣(二)第596章 其人第752章 大火第828章 小人第628章 人来第621章 陛见(三)第447章 大胜第1490章 行路第1086章 震撼第1297章 皇帝第171章 厚礼(一)第287章 平静第422章 杂事第1544章 余波第577章 激战第849章 侯府第1272章 两军第247章 归家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785章 议和(七)第272章 开拔(二)第1409章 布局第603章 孩子第383章 商人第908章 兵乱第586章 宴饮第1344章 纷扰第540章 宫城第1438章 旧情第319章 夜谈(一)第1263章 韦州(九)第823章 天妖(五)第1561章 碰撞第527章 比武第490章 劳军(二)第1543章 激战第242章 劝语第552章 接战第621章 陛见(三)第1388章 兄弟(二)第96章 计划第3章 盐监第249章 长史第1390章 河洛第1174章 宫饮第373章 毡帐第492章 风起(一)第125章 打斗第297章 先锋第1380章 邀请第1384章 教诲第856章 中书(四)第443章 楼台(二)第1200章 祭祖第913章 屠杀第24章 定计第893章 闭门第893章 闭门第914章 安达第1187章 酒楼第853章 中书第488章 老道第783章 议和(五)第1139章 使节第1037章 献策(三)第1254章 突击(二)第728章 变故第112章 夜宴(三)第1135章 私军第376章 蒙古第723章 偏师第745章 春来第594章 自污(四)第721章 开端(十)第1332章 对议第1417章 汉阴第1556章 拜会(六)第910章 草原第721章 开端(十)第123章 顽劣(三)第1446章 文楼(六)第1205章 平凉第847章 百态第567章 混乱豪三百零一章溃敌二第1390章 河洛第1381章 进军第1402章 纠结第1458章 北上第1207章 少年第270章 进京第1420章 压服第463章 洞房第1463章 亭会第295章 解州
第1365章 滑头第190章 相交第814章 内衙第389章 绝顶第788章 惊异第122章 顽劣(二)第596章 其人第752章 大火第828章 小人第628章 人来第621章 陛见(三)第447章 大胜第1490章 行路第1086章 震撼第1297章 皇帝第171章 厚礼(一)第287章 平静第422章 杂事第1544章 余波第577章 激战第849章 侯府第1272章 两军第247章 归家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785章 议和(七)第272章 开拔(二)第1409章 布局第603章 孩子第383章 商人第908章 兵乱第586章 宴饮第1344章 纷扰第540章 宫城第1438章 旧情第319章 夜谈(一)第1263章 韦州(九)第823章 天妖(五)第1561章 碰撞第527章 比武第490章 劳军(二)第1543章 激战第242章 劝语第552章 接战第621章 陛见(三)第1388章 兄弟(二)第96章 计划第3章 盐监第249章 长史第1390章 河洛第1174章 宫饮第373章 毡帐第492章 风起(一)第125章 打斗第297章 先锋第1380章 邀请第1384章 教诲第856章 中书(四)第443章 楼台(二)第1200章 祭祖第913章 屠杀第24章 定计第893章 闭门第893章 闭门第914章 安达第1187章 酒楼第853章 中书第488章 老道第783章 议和(五)第1139章 使节第1037章 献策(三)第1254章 突击(二)第728章 变故第112章 夜宴(三)第1135章 私军第376章 蒙古第723章 偏师第745章 春来第594章 自污(四)第721章 开端(十)第1332章 对议第1417章 汉阴第1556章 拜会(六)第910章 草原第721章 开端(十)第123章 顽劣(三)第1446章 文楼(六)第1205章 平凉第847章 百态第567章 混乱豪三百零一章溃敌二第1390章 河洛第1381章 进军第1402章 纠结第1458章 北上第1207章 少年第270章 进京第1420章 压服第463章 洞房第1463章 亭会第295章 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