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筹谋布局

bookmark

梁无忧也知道这是实情,无法推脱,道:“那么请萧大侠,这位彩凤姑娘暂留必舰只上,往下一同筹谋布局吧!”

彩凤宫主也上了舰之后,忽闻海中一股儿啼般撒娇的声音,众人转头看去,见是空海竟翘首看着无法更一步接近的萧云,萧云对这等局面,倒完全没有经验,一时呆住。

唯一还留在那扁舟之上的汉钟离大笑道:“空海这是舍不得主人啊,不过,让这小蛟兽上了船可了不得……萧兄弟大概还没有掌握向它发令的方式,也罢,老汉我就独自领着它,悄悄跟着舰队,平常仅让它藏身于水体之下,到关键处出场,好反过来杀倭奴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汉钟离打了几个手势,又辅以人言,空海果然乖乖地潜身不见了。

梁无忧此刻颇不好意思道:“这位神仙也是我等大恩人,也请上船来吧,不然就显得梁某怠慢了。”

居高临下,却是不够敬重。

汉钟离却是一笑,指指脚下扁舟,道:“此舟之材质为我岛上特殊‘浮木’制成,浮动性、韧度都是极上珍,说来比你们的舰船还要好上许多,何况,我也操持它习惯了,诸位,且请不要管我,哈哈——”

大笑声中,汉钟离蒲扇一扇水面,浮木的扁舟就箭鱼一般的速度和机动性游移出老远,显然所言不虚。

客套完毕,该入正题了,梁无忧面向众船只,道:“其下,就是倭奴海贼搜寻大作战了,虽有萧英雄、汉神仙帮忙,咱们也要竭尽全力了!”

“是,将军!”

舰船之上的声音果然洪亮。

此下,细处就不用赘述了,反正不仅这些舰只,岸上多日未有入海的东海渔民们,也将各自的渔船行驶了过来,青壮年们载满一船,入海,分布开来,以配合战舰们搜寻海面,捕获倭奴,可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作战开始了。

有了渔民们的加入,搜索效果加倍了起来,不过搜寻到的东西也让萧云梁无忧他们大吃一惊。

倭奴们竟然已经侵占了好几个海域内的岛屿,而且,布防严密,每个岛上都被经营得像一个铁桶一般,配备守岛重炮,人量估计不下千。

没有料想到这种情况的东海方,被岛上的炮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一条军舰被击沉,舰上官兵被转移营救到了其他舰只上,经验丰富的梁无忧马上命令前线后撤,更严谨渔民们的小船靠前,一时停下了攻势,围而不奸。

萧云梁无忧等人则在主舰之上商议。

梁无忧道:“不想形势倒严峻到如此情况,原以为倭奴们全是海贼,最多盘踞一个据点,一知咱们围剿的大部到来,估计更多是会紧急撤退,而咱们就可以救助他们的尾巴,追击痛歼,但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

他旁边的严副官也道:“将军说的不错,一般来说,作为海贼的倭奴,最多也就数百人,而且倭贼们也是有流派的,但现在他们统御数个岛屿,每个恐怕都有大量人手固守,这就有一种可能,要么所有奴寇们已经联合起来,要么,有本来并非海贼的倭人加入了进来。”

萧云补充道:“他们先前既然有胆量图谋东海城,并可能进一步向内陆攻击,估计后备兵员也不会少了,而且现在看来,他们之所以将空海调来,封锁东海海面,恐怕真实目的就是要掩藏侵占了这几座岛屿之后的经营动作,防止泄密,其打算也肯定是以长远计的。”

旁听的官兵们都对三人分析赞同称是。

同样上了船的汉钟离也道:“他们利用空海的目的,恐怕是想来对付我方军舰,但是空海既然被我们降服,算是倒了戈,底牌被我们反过来用了,还敢留驻海上,明显是对那几座岛屿的防护能力大有信心,毕竟,空海暂时是不能陆行的,若我老汉所料不错的话,那几座岛上已经囤积有大量物资,足够他们坚守很长时间了,才如此有恃无恐。”

彩凤宫主也加入道:“小女子也算读过几本兵法,也掺加几句吧。”

众人道:“彩凤姑娘请讲。”

彩凤宫主道:“现在的处境是,我们的舰只无法接近了,他们在岛上配备的陆炮,射程大于我方船炮,而且看来门数不少,又利用岛上的密林进行了隐蔽,随时也可以转移阵地,所以,咱们的舰炮即便接近了,恐怕也很难攻击到目标,海攻的方式恐怕于他们无效,反而是将我方自身送到了炮口上,而他们再惧怕空海坚守不出的话,我们是半点方法都没有了,唯一可图的,就是登岛陆战,但是,那几座岛之间又互为犄角,岛上炮火也将其中夹杂的海带也覆盖了,我们甚至也没办法在海面上对单一岛屿进行包围,反过来,倭奴们却可以根据形势,在岛屿之间自由调兵,增加咱们登岛的难度。”

众人听得大大点头,佩服道:“姑娘说到点子上了。”

彩凤宫主由此总结道:“所以,若想攻破倭奴,只能筹谋陆战,但是,登岛的行为又不能被其事先察觉,调兵重防,因之,关键就是,怎么在瞒天过海之下,忽然登临其中一岛上,将其突袭攻破,让其他岛上的海贼们来不及调守,我们再以此岛为据点,对其他几岛进行攻伐,就容易多了。”

于是,众人开始整体商议神兵天降那类登岛的办法。

方法很快就出来了。

首先,要改变登陆或者攻击方式,不再是利用大的舰船,而是利用小舟分散于海面上,运载兵员最终登岛。

其次,采取兵法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或者说,是声东击西,虚虚实实,明面上安排一组兵员于小舟之上想大规模登一岛,吸引此岛上炮火以及兵力、关注,真正的登岛部队,却会突然现身于邻近的另一座岛,突然杀至!

策略并不稀奇,不过对于倭奴当可一试,但难度还是有的。

其一,执行“明修栈道”,也即佯攻的部队,要想起到最佳效果,就要让其看起来真于像是己方全体部队,那么,真正能被分配到“暗度陈仓”到另一面攻击另一岛屿的兵员可用量就极其有限了,即便皆是精英,想用如此少人快速攻下且控制一座岛都是极为困难的。

这时候,舰上有人说话了,竟是一些先前由跟随的船只中渔民们的代表,以前强烈要求登上了主舰,以参与对倭奴的攻伐与决策,其中就有最初留宿萧云的那老伯父子俩。

他们说,既然是除倭,最终是为了东海子民,为了大众,渔民们就不能不出力,所以他们建议,和官兵们互换衣装,伪装官兵,登上小舟来佯攻,虽然并不具备真正战斗力,但是渔民们操舟技术是没问题的。

当然,即便是佯攻,危险还是存在的,所以梁无忧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在渔民们“唇亡齿寒”的道德理由攻势下,才不得不答应。

这样,佯攻人手充足了,但是,第二个问题就来了。

舰船上的小舟,也仅能保证大部分官兵搭载其中,且这些船只与渔船是不同的,专为战斗速行之用,即是说,佯攻若用掉全部这些船的话,暗处换上百姓服饰后的登岛部队就只好借用后方渔民们的渔船了,肯定会影响战斗力与进军速度,达不到突袭效果。

这种险最好还是不冒的好。

怎么解决?

“用浮木!”

汉钟离忽然指着海中绑跟在主舰上的自己那水上少有离脚的扁舟,道:“我八仙门蓬莱岛上,有很多此类浮木,浮性好、韧度强,可在水上速行,最适合做舟船了,半天时间内,人手足够的话,简易造出那么上百艘不成问题。”

众人当即大喜,梁无忧派出两艘舰只,以及大量百姓,由后方随同汉钟离前往蓬莱岛。

一个时辰之后,两舰满载归来,舰上,皆是累叠起来的简易战舟,很快的,这些舟就投放进了海中,依靠前缘一字排开的战舰的挡护,佯攻队开始内部遴选。

不久之后,选出的千余百姓,就分载于那些新造出的的多数浮舟之上,不仅是服饰换上了官兵的,人人身上还挂着战弓、佩刀,当然,这些多是造舟时用寻常木材粗略制成的,远看起来,似模似样就够了。

而装成了百姓的少量可称为敢死队的精英官兵,则搭乘其余少量浮舟,从另一个方向,绕行过去,目标是临近的另一个判断为较好进攻的岛屿。

战略次序是这样的:

首先,将诸岛依照甲乙丙丁这样的名称进行战略命名。

梁无忧坐镇主舰不动,操控全局。

到两支浮舟部队布好位置后,擂响战舰上的战鼓,命令百姓伪装的千人舟队由十多条战舰罗列形成的缝隙间,喊杀着出动,向佯攻的甲岛进发,如此,就会第一时间第一视线吸引到甲岛之上的倭奴注意力,若所料不错的话,不久就会受到甲岛陆炮的分散打击,不过,浮舟目标小,机动好,中弹的可能不大,但也不能过度显示效率、靠近岛岸,重点是如何在海中磨耗时间。

闻听到针对甲岛佯攻的喊杀声后,已经布局到乙岛附近稍微藏身的真正攻岛敢死队,就会突然现身直线向乙岛海岸快速进发,即便在未登陆之前,就被乙岛岸边火炮发现,受到打击,也不会有大的受损,到更接近时,乙岛火炮已经根本无用,这时,就是**裸的肉搏登陆了;这之中,如果够幸运,乙岛上部分倭兵有比率被调往甲岛,至少,反势增多的可能性不大。

当乙岛攻岛队成功登陆,并控制了岸上火炮后,向天发信号弹。

看到信号的东海城甲岛海域主部,就会在梁无忧带领下,率所有战舰以及其上剩余真正官兵转往乙岛海域,在有敢死队等到在先,已经没有了陆炮炮火威胁的情况下,首次真正靠近诸岛之一的乙岛,或者随后登陆,汇入敢死队,或者于海中利用战舰上的火力,向乙岛陆上炮攻,摧毁倭奴的布防,加快攻岛效率。

当然,甲岛方面佯攻的百姓部队动作不停,甚至,所有先始未参加的广大渔船,都可以转往剩余岛屿,进行靠近、迷惑攻击,最大限度影响诸岛上倭奴对于己方兵力以及攻击目标的判断。

当真正攻下第一座岛乙岛之后,就容易多了,向剩余岛屿逐步渗透夺取即可。

当然,遭遇失败的可能还是有的,那就是进攻乙岛的敢死队行动失败,以及倭奴们洞悉了东海方的所有目的后,调度有针对性。

至于萧云与汉钟离,则共同坐乘在微微浮出水面的空海身上,加入敢死队的一方,部署到了乙岛附近。

这里面还有小小细节。

乙岛附近的海域并不比甲岛那里好隐藏,所以,精英敢死队只有区区百人,且是不敢明面搭乘于新浮舟之上的,而是将舟弄翻,数人沉于水中,以手臂搭住舟缘,仅露口鼻以上的头部。

萧云远观乙岛岛岸,看不到具体部署以及炮基,但岛上肯定是有倭兵具体潜伏监控的,只要己方稍稍靠近,行藏就会立刻暴露。

他不由皱眉,对汉钟离道:“汉兄,虽说咱们不必真做到在靠近海岸之前绝对不被岛上倭兵发现,但是,能晚一刻暴露,就会加强一分突袭的效果,增大整个行动的成功率……你是海上行家,可有什么好计策?”

汉钟离看了看水域状况,又看了看天上太阳,沉吟道:“若在早上,海中雾气会比较浓,形成自然屏障以助潜藏,不过现在,太阳已经升起到很高了,海面雾气已很淡薄,格挡视线的作用确实不足,待我想想……有了!我师门因处海岛,所以对监测操控大海状况多有研究,典籍颇多,其中有一招行云布雨之策,对于变幻海上天候最有效果。”

“不过,这一招也要看功力的,如果是我八位师傅使来,可能真的能做到翻云覆雨,至于我,倒真没试过……看看效果吧!”

第202章 盾牌第138章 任务圆满完成第224章 投降第326章 结交的目标第373章 万分重要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265章 功力尚在第176章 俯视良久第216章 发挥的余地第280章 内外攻陷第354章 换种活法第151章 习惯了安逸第196章 归顺了月魔教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410章 继任掌门第17章 山风四起第204章 逐出师门第361章 绝不放过第253章 机密揭晓第31章 亲自请来第101章 棺材车第215章 第章 天牢第139章 昆仑山第22章 轻功不错第426章 非同小可第397章 一如初见第38章 放肆第387章 骨怪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3章 脉门一探第18章 七年不见第75章 骨傲气正第60章 聚散不趋利第127章 弟子愚钝第3章 背叛第380章 卿为何人第266章 魔剑剑法第249章 师姑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强第50章 迟早也是死第39章 交情第117章 彩凤宫第107章 无语寻对策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207章 天魔山上热闹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第253章 机密揭晓第22章 轻功不错第68章 护将不满第301章 龙队首领第6章 你们干什么第272章 首脑第101章 棺材车第258章 考量第70章 结交江湖人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00章 气怒与嫉妒第268章 妖怪第336章 再胜一次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强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334章 筹谋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101章 棺材车第112章 渔翁得利第354章 换种活法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413章 灵药第377章 寻求联盟第252章 面面相觑第214章 择局而观第414章 赠药第352章 视觉感受第352章 视觉感受第45章 匆匆走了第191章 恶名之人第339章 观者第34章 无可挽回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430章 不可思议第107章 无语寻对策第121章 藏经阁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64章 敲山震虎第92章 缉月联盟第381章 非同一般第179章 把握应对第82章 好生之德第117章 彩凤宫第255章 赤炎复活第275章 剑刃视而不见第273章 八百亡魂第395章 攻击人类第386章 骨魔第320章 兵久必疲第159章 一峰之顶第49章 共闯天下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
第202章 盾牌第138章 任务圆满完成第224章 投降第326章 结交的目标第373章 万分重要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265章 功力尚在第176章 俯视良久第216章 发挥的余地第280章 内外攻陷第354章 换种活法第151章 习惯了安逸第196章 归顺了月魔教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410章 继任掌门第17章 山风四起第204章 逐出师门第361章 绝不放过第253章 机密揭晓第31章 亲自请来第101章 棺材车第215章 第章 天牢第139章 昆仑山第22章 轻功不错第426章 非同小可第397章 一如初见第38章 放肆第387章 骨怪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3章 脉门一探第18章 七年不见第75章 骨傲气正第60章 聚散不趋利第127章 弟子愚钝第3章 背叛第380章 卿为何人第266章 魔剑剑法第249章 师姑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强第50章 迟早也是死第39章 交情第117章 彩凤宫第107章 无语寻对策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207章 天魔山上热闹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第253章 机密揭晓第22章 轻功不错第68章 护将不满第301章 龙队首领第6章 你们干什么第272章 首脑第101章 棺材车第258章 考量第70章 结交江湖人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00章 气怒与嫉妒第268章 妖怪第336章 再胜一次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强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334章 筹谋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101章 棺材车第112章 渔翁得利第354章 换种活法第181章 正式盟主第413章 灵药第377章 寻求联盟第252章 面面相觑第214章 择局而观第414章 赠药第352章 视觉感受第352章 视觉感受第45章 匆匆走了第191章 恶名之人第339章 观者第34章 无可挽回第296章 魔鬼,魔鬼第430章 不可思议第107章 无语寻对策第121章 藏经阁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64章 敲山震虎第92章 缉月联盟第381章 非同一般第179章 把握应对第82章 好生之德第117章 彩凤宫第255章 赤炎复活第275章 剑刃视而不见第273章 八百亡魂第395章 攻击人类第386章 骨魔第320章 兵久必疲第159章 一峰之顶第49章 共闯天下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