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五节 办班(一)

呼罗珊行省总督!

乌利希大喜过望,假惺惺地道:“岂敢当,没有这样本事哟。”

“我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韦晞讲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让大家都深有感悟。

最终乌利希接受下来,他立即表现道:“萨布泽瓦尔城、塞姆南城、太阿巴德城三座城池的城主与我有旧,若是王爷相信我,让我派个人带信回去,让他们举城归正。”

“甚好。”韦晞当即就同意了。

这三座城池都算是中等以上的城池,防范还算坚固,要打下去,可能花费不少的军力。

暂缓进攻三城,先让乌利希派人到城里送信,讲述唐军对他的、对城里军民的待遇,恐吓要不归正的话,那就是木鹿城的结局!

之后,唐军分遣诸将进军三城。

韦晞暂停在尼沙布尔城,参观了一下城池,见到城防坚固,仅投石机就有百部以上,对史万超和乌利希大加赞赏。

若果攻城,哪怕能够打下去,也要死伤不少人!

接连数日,捷报频传,乌利希发信劝降的三城,皆杀了前去监督的大马士革方面的人员,军民臣服!

唐军兵不血刃,连下三城。

韦晞大喜,下令约束军队,严格按照之前对待军民方法,好生爱护百姓,勿要滥杀无辜。

收起库房,军队集中学习,维持秩序。

这三座城池都是进军途上的重要关隘,三城城主肯降,主要是信服乌利希,畏惧唐军军威,他们为了保住荣华富贵,立作墙头草。

不则于唐朝地方是郡县制,甚至有本地人不能出任本地主官的制度要求,但白衣大食的地方官则没有大唐的严谨,多是地方实力派充任,在白衣大食统治牢固时,他们对大马士革方面是俯首贴耳,当白衣大食危机时,他们势必为了保住家族势力,就抛弃了大马士革。

占据三城,韦晞的游骑兵即进至先前参谋长姜咨所画出一条线道:“里海边往南,到达纳马克湖、伊斯法罕(波斯中部地区)和阿巴丹(波斯湾)”,与白衣大食军队相接触。

得到了伊郎高原的一半,另外一半,则是白衣大食所有,再往西,是富饶的两河流域、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

……

呼罗珊总督府位于尼沙布尔城的城主府里,但只是暂时,新的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大的总督府在紧张地施工当中。

会客室里,竖起了一块黑板,可以上面用白垩(碳酸钙沉积物)做成的粉笔书写东西。

一位儒雅的文官,举止十分从容淡定,站在以总督乌利希为首的大食高级降官面前侃侃而谈,由翻译将他话一一翻译出来。

除了翻译,每位官员面前都有一份已经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的“学习材料”,还有一份则是中文的,与阿拉伯文相同,那个文官用中文,可以很方便地对照翻译,因此,跟上进度不难。

除开归顺官员,还有汉官,即归顺地方主官的副手。

由韦嗣立主持,将汉官们一一介绍下去,大家坐一起,将会与归顺官员同舟共济,共同把工作做好。

“我叫韦嗣立!太平府从事中郎(从四品官),我代表王爷千岁和公主殿下给诸位开课,讲解我们官府治理之道,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一起进步,有什么讲得不到的,希望大家指出来。”

韦嗣立,字延构,郑州阳武人,以进士入仕,追随韦晞西进,有殊功。

他现在的行动,没错,就是富有天/朝特色的办班学习!

由于韦晞主张融合政策,因此地方官员不设傀儡,照样给权,而如何行使权力,对上是治国的理念,对地方官员则是施政的方向,必须学习。

大家鼓掌后,韦嗣立讲开了。

首先是政治结构。

皇帝最高,现任皇帝是武则天,女帝!

其下分了十八等级的官员阶级,中央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设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尚书(亦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他稍稍展开来讲。

官员的来源分两大类,一类是科举,亦即考试,现正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官员出身科举。

“另一种来源则是非科举,有门荫(世袭制度),亲贵、高官(五品以上)子孙的入职方式、杂色入流(六品以下官员子孙,通过轮流担任三品以上亲贵的侍从、亲事、帐内或者交纳品子课钱,十年期满,再通过铨试,授予官职。”

“未来,官员非考勿入,中央执政大臣非进士不可任职!”韦嗣立自豪地道,他就是进士出身。

“所以,大家多多珍惜现在两府殿下打江山时代,等于开国功臣,可授予爵位,传之子孙!”

韦嗣立环顾大家道:“王爷亲口说过,将来平定江山以后,非军功者不得封爵。”

“而目前,文官亦能封爵!”

“爵位是每代减一等,功劳大者则可世袭罔替,世代相传!”韦嗣立鼓励道:“大家要努力啊!”

他这是诱惑大家努力办事,开国之时,百战余生,高风险带来高收益,封爵的机会不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地方行郡县制,军政分开,战争年间,为方便计,部分地区行总督制,统一军权。

郡县长官为刺史和县令,任期最长不得超过十年!

听到他这句话,下面的降官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不得任职十年,意味着不可能当土霸王了。

他们之前往往是世代任职,其实唐代也有不少边境地区是这么办,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但在韦晞控制的西方,他决定绝不让任何一个家族长期霸占地方!

不从者,杀之!

开国皇帝的豪气,让他不会将难题交给后代,就在他手里解决。

大不了就将地方清空,杀光!

事实上,他清楚地看到了大唐到武周的许多问题,比方说均田制的被破坏,因为人越来越多,地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权贵逃税,它的瓦解就敲响了唐代衰落的钟声(没钱不倒才怪),所以他干脆一步到位:摊丁入亩!

管你有多少人,反正有多少地,就得交多少税。

再有调高商税,不干什么三十税一,而学习天/朝,来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百分之十七增值税,还有百分之二十计起的奢侈税,够狠!

但他保证了生产环境和商业环境,交税后,正常的生产和商业受到官府保护,不被骚扰。

很多新制度是得罪人的,在他手里实行开来。

凭借着他的军队,他不怕得罪人,倒是人怕他。

而长于深宫妇人之后的皇帝,岂能够有他这等强硬态度:“劳资大不了就重炼地水风火,换个世界!”

此乃强者语,洪荒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所言。

大有红朝太祖气概:“你们都不听我的话,我就上山打游击!”

所以,许多方面的势力,哪怕心中不满,在他不断打胜仗的时期,根本无力反抗他,只能看着他一步步地按照他设计的道路,达到他的目的。

第四一三节 大相归天第一八八节 阿壹破城第九节 圈套第七九八节 军纪测验第四一六节 吃饭、马车和方法第三七九节 千寻来访第三六九节 论家三律第九五五节 御前会议第二六四节 老小狐狸第三七八节 小宝也怕了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三一四节 收麦第二六九节 坚持就是胜利(一)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七四九节 大决战(一)第二十九节 命中的邂逅第四八六节 不战而逃第五五五节 新朝伊始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五八四节 营救程务挺第千五三节 我来自后世!第三六五节 捷报(一)第三三九节 龙夷之战(二)第八百四节 见势不妙就溜第五九四节 议西征第八十四节 后世与前尘第五二八节 去职、就职第七七三节 吃鱼第六九十节 铁路大建设第一百零八节 打大部族(一)第千六一节 儿子的婚事(二)第三八三节 关多他一个月好不好第八四六节 张家兄弟得圣宠第九四九节 天时在我第一六六节 老兵不死第五三九节 女特务头子第一百一十节 打大部族(三)第九二二节 来俊臣劳而无功第五八二节 裴炎倒也第三三十节 举猛士(二)第九一八节 与武承嗣狗咬狗第一九二节 我还没热身呢第七四二节 死亡之河第六八四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二)第九四十节 备战欧罗巴第八十五节 眼神相对第九十四节 功名军中取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五七七节 契丹之战(二)第五佰节 苦乐两重天第七四三节 过河第二百四节 李谨行的客气第三四三节 李敬玄的野望第七九七节 灭大食主略第八五十节 水战(一)第二四九节 处俊之死第一百十二节 青海湖边第四十一节 学以致用(一)第九六七节 阿瓦尔汗国第四一五节 暗潮汹涌(二)第一九五节 三板斧半第三六五节 捷报(一)第六五五节 战曹国第一百零五节 进军青海湖第二三八节 山地师之争第七零九节 血麦第一三八节 玄清的神算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千十三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三)第三九十节 公主大婚(一)第三八九节 冯小宝改名韦晞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第六三四节 科举改革第三百九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一)第四六三节 庄小强第二四六节 破寨(一)第六二七节 武三思欲泡婉儿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八九五节 唐甜出动第七五九节 大决战(十一)第五三七节 议立军情司、两司马第八九二节 优素福降唐第二七七节 马路和过路费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四六五节 他不是人第二六五节 暴力橄榄球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五四二节 幸福的韦晞第一百零一节 双箭合璧第四八一节 出发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第千二三节 战后必作总结第八六六节 炮击敌船第二四四节 阵战(二)第九六二节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第六八七节 轻易平乱第四七九节 战前准备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二九七节 助人为乐(一)第三五六节 唐吐大战(六)
第四一三节 大相归天第一八八节 阿壹破城第九节 圈套第七九八节 军纪测验第四一六节 吃饭、马车和方法第三七九节 千寻来访第三六九节 论家三律第九五五节 御前会议第二六四节 老小狐狸第三七八节 小宝也怕了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三一四节 收麦第二六九节 坚持就是胜利(一)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七四九节 大决战(一)第二十九节 命中的邂逅第四八六节 不战而逃第五五五节 新朝伊始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五八四节 营救程务挺第千五三节 我来自后世!第三六五节 捷报(一)第三三九节 龙夷之战(二)第八百四节 见势不妙就溜第五九四节 议西征第八十四节 后世与前尘第五二八节 去职、就职第七七三节 吃鱼第六九十节 铁路大建设第一百零八节 打大部族(一)第千六一节 儿子的婚事(二)第三八三节 关多他一个月好不好第八四六节 张家兄弟得圣宠第九四九节 天时在我第一六六节 老兵不死第五三九节 女特务头子第一百一十节 打大部族(三)第九二二节 来俊臣劳而无功第五八二节 裴炎倒也第三三十节 举猛士(二)第九一八节 与武承嗣狗咬狗第一九二节 我还没热身呢第七四二节 死亡之河第六八四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二)第九四十节 备战欧罗巴第八十五节 眼神相对第九十四节 功名军中取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五七七节 契丹之战(二)第五佰节 苦乐两重天第七四三节 过河第二百四节 李谨行的客气第三四三节 李敬玄的野望第七九七节 灭大食主略第八五十节 水战(一)第二四九节 处俊之死第一百十二节 青海湖边第四十一节 学以致用(一)第九六七节 阿瓦尔汗国第四一五节 暗潮汹涌(二)第一九五节 三板斧半第三六五节 捷报(一)第六五五节 战曹国第一百零五节 进军青海湖第二三八节 山地师之争第七零九节 血麦第一三八节 玄清的神算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千十三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三)第三九十节 公主大婚(一)第三八九节 冯小宝改名韦晞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第六三四节 科举改革第三百九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一)第四六三节 庄小强第二四六节 破寨(一)第六二七节 武三思欲泡婉儿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八九五节 唐甜出动第七五九节 大决战(十一)第五三七节 议立军情司、两司马第八九二节 优素福降唐第二七七节 马路和过路费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四六五节 他不是人第二六五节 暴力橄榄球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五四二节 幸福的韦晞第一百零一节 双箭合璧第四八一节 出发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第千二三节 战后必作总结第八六六节 炮击敌船第二四四节 阵战(二)第九六二节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第六八七节 轻易平乱第四七九节 战前准备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二九七节 助人为乐(一)第三五六节 唐吐大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