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终于把王师盼来了

“燕京阖城百姓,恭迎大明天子,恭迎汉家王师,大明万岁,吾王万岁,万万岁!”

几十个穿着儒服没有戴帽子,头上梳着汉式发髻的家伙,在燕京施仁门外,对着一身戎装钢甲,坐在马背上的陈德兴手舞足蹈,大礼拜服,口中还念念有词。称陈德兴为“大明天子”,还管北明军叫“汉家王师”。一边山呼万岁,一边热烈盈眶!

当先一个胡子拉碴的儒者情绪最为激动,跪在地上不住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大呼:“吾等北人,年年南望王师,今日天随人愿,终于把王师给盼来啦!多少年啊,多少代人了,终于让某等着王师了……”

他话音方落,那些北地儒者纷纷抬头,七嘴八舌的嚷了起来。无非就是他们“身在蒙营心在汉,南望王师又年年”,统统都是有志恢复汉家江山,但却无力实行的“有志草包”。

“你叫什么?”陈德兴扬起马鞭,指着情绪最激动,眼泪流的最多的大胡子便问。

大胡子抹了抹眼泪,恭谨垂首:“罪臣姚燧。”

罪臣?蒙古大汗的臣?你刚才不还说“年年南望王师”,怎么又是蒙古的官儿了?

郭侃凑了上来,笑呵呵指着姚燧道:“大王,此员乃是逆元丞相姚枢的侄子,关西夫子杨奂的女婿,逆元新科进士,在逆元这边也算赫赫有名的才子。”

“是姚枢的侄子?”陈德兴淡淡动问,“姚枢在元国为相,尔又何故背元降明?”

姚燧微微苦笑。道:“罪臣的伯父糊涂,以为忽必烈实心汉化。殊不知此獠最善作伪。一旦行汉法、开科举之策无法收揽入心为用,必然会弃汉用胡。到时候吾姚家在蒙便无出头之日。臣不甘就此沉沦。欲附汉家明主,重振汉家天下,因此不离燕京,相投于大王。”

这话倒是实在。姚枢和刘秉忠给忽必烈想出的办法是假装汉化来赢得北地汉人的拥护至少是中立。这招儿如果奏效,姚家自然是蒙古一统四海的功臣,姚燧来日也能位极人臣。如果这招没用,忽必烈被陈德兴、李璮撵出中原。那姚家还能有啥好下场?

而看如今的形势,似乎对忽必烈不大有利啊……

陈德兴嗤地一笑,这汉奸倒是能说会道!不过有没有真本事就不知道了。若是真有两下子。便是当过汉奸又如何?郭侃、郭守敬、刘孝元不都当过汉奸?

“既然相投,可有建言?”陈德兴问。

姚燧道:“罪臣是书生,不敢与闻军国大事,但是臣自幼随在伯父身边,除了学习经义,便是协助伯父处理政务。自觉长于民政,可为大王治理燕京数十万生民。”

“数十万生民?”陈德兴回头看了看跟在身边的赵复,政务上的琐事,陈德兴向来是依靠黄智深、赵复和邓明潮等人处理的。计划之中。赵复会在收复燕京后担任知燕京府一职。

赵复就在马上提问:“姚端甫,你可知燕京城内有多少户口?”

“燕京原有户两万五千一百二十,口十五万一千二百八十。其中色目三千二百十二户,口一万八千一百五十五。蒙古人各有所属千户。不入燕京户籍,因此不知多少人口。自王师西来,鞑子又从开平、通州、涿州、蓟州、易州、雄州等地及燕京四乡迁入五万五千余户。口三十一万七千六百。其中色目户有八千三百户,口三万六千余。另有自行入城之各地商民约有两三万人。前日随蒙古撤离的百姓约有三万余人。多是色目人。在城中骚乱中送命的也不下三千,同样是色目商人为多……如今燕京城中有汉人、色目百姓合计约八万余户。口约四十八万有余,其中色目人约有万人。”

这个姚燧本就是管户籍的官,又是个仔细做事的人,所以说起燕京户口来还真是头头是道——北地的文官和南宋不一样,都是能做事会做事的。因为他们要和色目人竞争上岗,那种道德文章一流,做起事情一窍不通的文士就算有个官也不会有差事。

八万余户,四十八万人口!

这个数字放在后世就是个便宜小县的人口数量,放在拥有七八千万人口的南宋也不算什么。可是陈德兴听来,却有一种中头奖的感觉。

入关前北明的人口顶天八十万,其中正宗的汉人最多就四十多万。这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哦,要算上在平滦州的收获,一倍半都有啊!

看来等到打完燕云之役,大明就该是拥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大国”了!

姚燧看到陈德兴露出喜色,他的表情却凝重起来了:“大王,燕京的人口虽多,但是粮食却很少。四十八万百姓每日所耗惊人,必须尽快整理户口,搜集存粮,实行按户配给。如此才能将粮食消耗减少到最低……”

现在是深秋,万物肃杀的季节,燕京周遭都是战场,想要种些什么都来不及了。如果算得宽裕一些,陈德兴必须要为四十八万人提供最少十个月的口粮!按照一天一斤米面算,需要1.44亿斤,或是120万石!

另外,包括塘沽守军、平滦守军和随军民伕在内,陈德兴还带来了近十二万人。他们每天至少要消耗一斤半的米面,还有二十多万头牲畜需要喂养。如果燕云之战打到明年春天,起码要消耗三十万石米面和精料,即便将辽东带来的民伕换成燕云本地的民伕,最多也就能省下两三万石。

也就是说,陈德兴需要准备大约150万石粮食,才能把燕京这颗沉甸甸的胜利果实吞下肚子!

“行啊!”陈德兴举起马鞭一指姚燧,“看来你也是精通政务的,燕京城内设一县,知县就给你做。”他又回头对赵复道,“赵卿,不管怎么样,这燕京城又是咱们汉人天下了,任谁也别想再夺去了!我大明燕京府的第一任知府就给你了。走,咱们进城去看看,这座南望王师三百多年的燕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

“大汗万岁!大汗万岁!”

就在陈德兴进入金代所建的燕京城的时候。在六百多里外的集宁路大草原上,站在高台上的大蒙古大汗兼大元皇帝忽必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他的周围,是仿佛无边无际是蒙古包。他的十万嫡系蒙古兵,还有东道四王的几十万部民和将近十万大兵,都拥挤在集宁路的大草原上。

蒙古东道四王现在已经团结在以忽必烈为核心的大蒙古第五代领导集团周围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燕京已经落到了陈德兴手中。便是末哥敞开居庸关的大门,四王也不敢南下去送死——他们的军队没有火器,没有钢刀,没有坚甲。战斗力比忽必烈的嫡系可差远了,南下去和北明的士爵兵、八旗兵较量的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和忽必烈干上一架,同样没有半分胜算。而且忽必烈只是想遣散四个兀鲁斯,并没有想剥夺下面的千户长、百户长的利益。除了四个兀鲁斯的汗王和继承人之外,别人并没有在这次改革中受到损失,自然不会陪着四个汗王去送死。

当然,忽必烈现在也只是勉强把东道四个兀鲁斯合并进中央兀鲁斯,这种公然违反成吉思汗分封法的行为铁定是会让西道、东道的诸侯宗王们反感的。便是原东道宗王麾下的千户,也肯定会心存芥蒂——虽然这次改革没有触动他们,但是谁知道有没有下回呢?

忽必烈可以废掉东道四兀鲁斯,难道就不能废掉成吉思汗开创的千户制?

如果在接下去的战争中他不能打败陈德兴、李璮,重整大蒙古的雄风。只怕原东道的千户们早晚会弃他而去,逃亡西道去依附西道四兀鲁斯了。

到时候,他的蒙古大汗地位多半会受到某个因为收编东道诸千户而崛起的西道宗王的挑战!

不过现在的忽必烈也管不了那么多。大战在即,而且必是一场损失惨重的大战!哪怕陈德兴被燕京的几十万人拖累,但是北明军的火力、战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足够让蒙古人死伤惨重。

按照忽必烈自己的盘算,为了击溃陈德兴的六万左右的大军,蒙古人就要做好死伤超过六万人的准备!

如果他不拆散四个兀鲁斯,将上百个千户直接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和中央兀鲁斯的千户混编成了二十个万户。到时候又怎么能让东道的那些蒙古骑兵去冒着北明军的炮火冲锋陷阵呢?

忽必烈猛地一挥拳头,下面的欢呼声渐渐停息。忽必烈大声喊道:“大蒙古的勇士们!成吉思汗的骄子们!现在,是我们用弯刀、弓箭和铁蹄向全天下证明,蒙古人才是天下之主宰的时候了!

我,勃尔只斤.忽必烈,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孙子,将带领你们越过燕山,踏过黄河,将整个中华富庶之地,全部踩在脚下!让全天下的汉人,都成为大蒙古的奴隶!将所有汉人的财富,都变成大蒙古勇士们所有!”

第282章 新生总是从阵痛开始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547章 寻找带路党第72章 集中火力 ,第625章 好学的日本人第888章 终于礼崩乐坏了第723章 阿兹特克火枪兵第577章 十万火急第45章 打炮的学问 、推荐第798章 天竺,必须要变成焦土!第269章 火炼真金 上第185章 争川夺利 下第831章 还有轻骑兵第810章 “大洋洲”号战列舰第748章 纸牌屋 ,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378章 宿命之敌(三)第354章 神仙,凶猛 四第696章 咱们一起闹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593章 陈德兴是讲礼的 奉上第590章 军粮不够怎么办? 奉上第789章 上了贼船第653章 流放还是杀掉?第569章 飞狐口第870章 我们当求知,哪怕远在中国第551章 热爱和平的天方教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246章 山雨欲来第244章 才子真金第452章 忽必烈的推恩令第497章 如何当皇帝 满!第878章 耶稣好汉爷来了第40章 铁证如山 、第652章 吃斋念佛的阿兹特克人第138章 洗脑进行中 下第258章 大火,魔教,兵变第299章 英雄所谋略同 狂第574章 刘阳遇险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372章 刀枪不入?第358章 都是亲戚第537章 天堂很近,南番很远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789章 上了贼船第501章 米粮是小盘股第209章 统战第490章 打肿脸充胜利第174章 杀汗 十一 奉上第854章 贩奴贩出和平第890章 大清要完第895章 民族主义的大挂第11章 可愿随某赴黄泉!第244章 才子真金第743章 在澳门第305章 嫡长子第378章 宿命之敌(三)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齐第417章 唯有读书高 狂第603章 一手弓箭,一手天道第122章 儒生是这样的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118章 变数 ,第134章 黄埔军校的节奏第678章 老忽在干啥呢?第155章 大汗南下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625章 好学的日本人第672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六)第702章 种姓制度的优越性第569章 飞狐口第371章 飞天火箭第360章 虎有伤人意,人有害虎心第672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六)第652章 吃斋念佛的阿兹特克人第531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690章 会十死其九吗?第495章 粮战始 ,第664章 出路在哪里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上)第669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三)第728章 他乡有故交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136章 洗脑进行中 上第116章 漂亮小宦官第251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四第103章 认人和后手第219章 南北一家三等汉第410章 看天说地争道统(一)第191章 比吃苦,比坚韧第475章 现在是非元即明了第543章 印第安社会在进步第829章 天竺盟主第752章 投降派爱德华 ,第267章 讲道理 下第226章 赴宴第790章 封了美国第449章 郭侃方阵 ,第450章 香饵和人质 ,
第282章 新生总是从阵痛开始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547章 寻找带路党第72章 集中火力 ,第625章 好学的日本人第888章 终于礼崩乐坏了第723章 阿兹特克火枪兵第577章 十万火急第45章 打炮的学问 、推荐第798章 天竺,必须要变成焦土!第269章 火炼真金 上第185章 争川夺利 下第831章 还有轻骑兵第810章 “大洋洲”号战列舰第748章 纸牌屋 ,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378章 宿命之敌(三)第354章 神仙,凶猛 四第696章 咱们一起闹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593章 陈德兴是讲礼的 奉上第590章 军粮不够怎么办? 奉上第789章 上了贼船第653章 流放还是杀掉?第569章 飞狐口第870章 我们当求知,哪怕远在中国第551章 热爱和平的天方教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246章 山雨欲来第244章 才子真金第452章 忽必烈的推恩令第497章 如何当皇帝 满!第878章 耶稣好汉爷来了第40章 铁证如山 、第652章 吃斋念佛的阿兹特克人第138章 洗脑进行中 下第258章 大火,魔教,兵变第299章 英雄所谋略同 狂第574章 刘阳遇险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372章 刀枪不入?第358章 都是亲戚第537章 天堂很近,南番很远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789章 上了贼船第501章 米粮是小盘股第209章 统战第490章 打肿脸充胜利第174章 杀汗 十一 奉上第854章 贩奴贩出和平第890章 大清要完第895章 民族主义的大挂第11章 可愿随某赴黄泉!第244章 才子真金第743章 在澳门第305章 嫡长子第378章 宿命之敌(三)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齐第417章 唯有读书高 狂第603章 一手弓箭,一手天道第122章 儒生是这样的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118章 变数 ,第134章 黄埔军校的节奏第678章 老忽在干啥呢?第155章 大汗南下第391章 未来的本愿寺 奉上第625章 好学的日本人第672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六)第702章 种姓制度的优越性第569章 飞狐口第371章 飞天火箭第360章 虎有伤人意,人有害虎心第672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六)第652章 吃斋念佛的阿兹特克人第531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690章 会十死其九吗?第495章 粮战始 ,第664章 出路在哪里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上)第669章 忠臣是怎样炼成的(三)第728章 他乡有故交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136章 洗脑进行中 上第116章 漂亮小宦官第251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四第103章 认人和后手第219章 南北一家三等汉第410章 看天说地争道统(一)第191章 比吃苦,比坚韧第475章 现在是非元即明了第543章 印第安社会在进步第829章 天竺盟主第752章 投降派爱德华 ,第267章 讲道理 下第226章 赴宴第790章 封了美国第449章 郭侃方阵 ,第450章 香饵和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