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

就在华夏、美国和英国的新式16寸战舰开始下水,德国人开始考虑下一级战列舰的时候,其它的所有对海洋有兴趣的国家也不得不拖着已经被战争拖的半死的躯体跟上前进者的步伐。而其中又有两个国家最为积极,一个是法国一个是意大利!法国的原因很现实也很悲催,经过这场战争之后,法国海军已经可以用名存实亡来形容了,最终主力舰只剩下2艘了,要知道,在开战之初,法国海军可是世界第五啊,排名比意大利都靠前,但是经过多次血战之后,法国海军损失多达几十万吨的战舰,可以说把积年的老本都扔进去了。不过作为一个拥有广袤殖民地,并且与意大利这种地中海海权国家相邻,法国不得不拥有一支强悍的海军,虽然现在的法国海军已经没有了争雄大洋的野心和实力,但是至少也不能被在家门口的意大利人欺负吧!

同样是没钱的法国虽然不至于立马建造,但是依然在进行着相关准备工作。总体而言,法国人对于布列斯塔尼级战列舰还是比较满意的。连带着对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也比较满意。再加上法国海军的任务已经从争霸大洋变成了保证地中海和殖民地的安全,所以对续航力和航速要求也不是很高。于是乎,法国海军对新式的战列舰要求着重在装甲和防护上。不过即使这样,法国海军对于美国人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还是颇有微词。速度低的实在可以。而且防护和火力上还稍微差点,他们觉得华夏的天津级战列舰火力布置方式。以及各方面性能非常的均衡,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是够用。也是着重火力和防护。

不过考虑到法国和华夏的关系一般。很难获得想要的技术和设计。同时美国人对科罗拉多级也不是很满意。所以法国人还是决定走布列斯塔尼级的老路子,和美国人一起研制新的一级战列舰。

法国人计划在1921年开工两艘装备16寸炮的战列舰,这级被命名为敦刻尔克级的快速战列舰保准排水量被定在3万8千吨左右,航速约为25节以上。武备为9门16寸l45舰炮。装甲防护要求强于英国人的胡德级战列舰。除了这级快速战列舰之外,1战中的空军的表现同样也引起了法国海军中部分高层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海上扩军计划中,法国人也提出来自己的航母设计。不过随后在海军部高层会议中。有人提出了疑问,既然法国海军主要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作战,那么在大西洋方向没有太过强大的敌人。而地中海过于狭小,几乎就在法国空军的作战半径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造航空母舰吗?于是乎双方争执不下各执一词。航母建造计划被暂时搁置。

而法国人的扩军计划必然会影响到意大利。虽然相对于法国海军来说。意大利人还剩下不少家当,但是除了一艘从华夏购买的龙翔级战列舰之外,剩下的3艘卡拉乔诺级战列舰在各国的排名并不靠前,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两艘约克级战列舰,英国人的复仇级战列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以及美国的田纳西级战列舰从性能上来讲其实优于卡拉乔诺级战列舰,而且因为历次战争带来的伤害,给这级战列舰留下了相当多的隐疾。所以说意大利海军也打算更新一下自己的舰队。而法国海军新的扩军计划又让意大利感到了紧迫感。意大利人不会忘记。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可从法国捞到了不少好处!

意大利的国力虽然不如法国强,但是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也远小于法国。再加上这场战争结束后,意大利除了4艘主力舰和一些驱逐舰之外也没剩什么了。所以补充战舰也是需要的。不过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意大利扩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意大利已经不再信任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了!信誉只能有一次!既然上一次,德国能听从奥匈的意见用给意大利下绊子。那么就绝对会有下一次,这一次意大利是运气,由华夏出面帮助解决了问题,那么下一次呢?而且从战略上来讲,意大利对现在的形势很满足,获得了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和北非的部分领土后,意大利没有太多的进取心了。所以对于德国旨在成立统一的同盟国舰队的意见并不上心,意大利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保住眼下的胜利果实,必要地时候用实力保证自己的中立。

而在战舰设计方案上,已经年事已高的维托里奥建议意大利仿制华夏的天津级战列舰,考虑到两国之间的海军合作,多少还是可以弄到一些资料的。所以决定以此为基础设计新船,因为经济情况并不好,所以意大利决定和法国开工相同数量的战舰即可。而在航空方面,意大利海军要比法国海军走的要超前一些,其中原因在于意大利高层意识到了能够真正对其它大国构成一定震慑的就只有海军,陆军方面意大利不要说和英法德相比了,连奥匈和俄国人都不如!不过好在有北部的山地作为阻挡,压力也不是很大。所以为了保持这支海上长剑的震慑力,意大利高层会竭尽全力来加强海军航空兵力建设,包括航空母舰。

而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奥匈帝国也在考虑自己的海军重建计划,毕竟现在的奥匈帝国只有1艘主力舰,而和德国战略情况类似的是,自从俄国倒台之后,奥匈的地面压力也变的很小,对陆军的需求也会降低,同时为了响应德国提出的东进印度的战略,奥匈帝国也急需对舰队进行扩编。这不仅仅是因为战败后的恢复性增长,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扩张倾向。

和历史上一样,奥匈帝国这一次也是决定抱德国的大腿,德国下一级战列舰如何建造,那么自己就如何建造。考虑到地中海其它两个海军强国都是计划开工两艘主力舰,自己开工一艘吧,实在没有面子,开工三艘吧,经济上又十分吃紧,所以干脆也开工两艘的了,至于航空母舰,奥匈帝国可是没什么想法。这东西德国人没搞过,奥匈没什么借鉴,更重要的是也没那么急迫。

除了这些国家之外,还有一个沉寂的国家也再次蠢蠢欲动,这个国家就是在沙皇俄国尸体上诞生的俄国。在德国的扶持之下,原俄国临时政府最终还是扫灭了国内一切的反对势力,虽然此时的俄国已经失去了北亚,整个中亚地区也纷纷独立,甚至就连俄国最精华的部分东欧都被啃掉了一大块,乌克兰也被从中分裂了出去,到现在,原本在世界上也算二流强国的俄国最终沦为了末流列强。不过仅看国土总面积的话,新诞生的俄国依然是一个欧洲大国!

在意大利出现反常举动后,德国认为需要弥补意大利海军缺失造成的影响,于是乎俄国变成了顶替意大利的绝佳选择,不过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拥有海军的必要了,波罗的海是德国的内海,而黑海沿岸也基本和俄国无缘。不过作为德国一手扶持的政府,俄国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而考虑到此时俄国元气大伤国内纷争刚刚摆平的原因,德国对俄国的要求也很简单,主要是提供一些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以及潜艇就可以了。

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各大强国却为下次战争做着准备,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力不从心,英法两国已经在1战中流干了血,而德国奥匈意大利虽然获得了战争红利,但是消化这些红利也需要时间。短时间内资金?...

也十分紧张。而美国和华夏虽然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都想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自己的优势,无休止的军备竞赛的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对于美国和华夏来说,目前经济情况最好的就是这两个国家了,而这两个国家从地理上来看出现直接对抗的可能性极低,广袤的太平洋让双方都不能把对方怎么办,既然这样的话,那倒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肌肉有的时候只是为了震慑对手,为下面的和谈做准备。

至于英法德奥意等国早就希望可以通过谈判来限制对手的军备了,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没有数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巴不得大家都不造战舰,然后等到实力恢复后再展开军备竞赛,虽然各国的实力有强弱,但是最终都还是接受了通过一场谈判来终结军备竞赛的办法!

而这一次提出海军军备谈判的是美国总统纳尔逊,随后英法表示响应,华夏表示支持,而同盟国集团在经过研究后也表示可以接受,与历史上不同,这次参加海军军备谈判的国家更多,有华夏,美国、英法德奥意西班牙和土耳其一共九个国家参加谈判,当然了,后面两个国家是协约国集团强烈要求下加入的,因为对方是敌国,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为了能彻底堵死漏洞也被要求加入谈判,而德国也要求英国的自治领的战舰吨位也加入英国海军之中。至于谈判的地点吗?双方约定后决定在唯一一个中立国华夏首都北京进行谈判。于是乎,在后世影响巨大的北京海军军备限制谈判缓缓拉开了序幕。

第628章 相持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164章 丰岛海战(四)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667章 新“施里芬”计划第86章 清日海军(三)第238章 大杀器!!第1396章 对攻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1139章 重创第1161章 争论第517章 杰里科的选择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139章 重创第1519章 迎难而上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331章 杨用霖的决断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896章 狼群中的狮子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1185章 外援第36章 把船卖到北洋去第839章 拿还是不拿?第1045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1第884章 风暴第587章 清醒者第755章 地方工业化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480章 双保险第107章 和解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1243章 “伊朗舰队”的准备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1456章 报复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738章 最后的战斗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334章 血火蓝天4第294章 进京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436章 混乱的日本海第1181章 风暴来袭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478章 炮击海参崴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587章 清醒者第652章 取舍第1245章 战争临近第1140章 败退第189章 悲催的后勤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1413章 一击致命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603章 如果英国倒了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857章 意外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1538章 摊牌2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368章 定海神针第1307章 宿敌2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246章 与中枢谈生意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155章 日本海军战略第372章 异动第969章 撞上了第1438章 大西洋启示录3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1380章 空中压制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312章 巡洋战争第385章 整合陆军
第628章 相持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164章 丰岛海战(四)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667章 新“施里芬”计划第86章 清日海军(三)第238章 大杀器!!第1396章 对攻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1139章 重创第1161章 争论第517章 杰里科的选择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139章 重创第1519章 迎难而上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331章 杨用霖的决断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896章 狼群中的狮子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1185章 外援第36章 把船卖到北洋去第839章 拿还是不拿?第1045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1第884章 风暴第587章 清醒者第755章 地方工业化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480章 双保险第107章 和解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1243章 “伊朗舰队”的准备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1456章 报复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738章 最后的战斗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334章 血火蓝天4第294章 进京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436章 混乱的日本海第1181章 风暴来袭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478章 炮击海参崴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587章 清醒者第652章 取舍第1245章 战争临近第1140章 败退第189章 悲催的后勤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1413章 一击致命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603章 如果英国倒了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857章 意外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1538章 摊牌2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368章 定海神针第1307章 宿敌2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246章 与中枢谈生意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155章 日本海军战略第372章 异动第969章 撞上了第1438章 大西洋启示录3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1380章 空中压制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312章 巡洋战争第385章 整合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