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1

“尊敬的元帅阁下,我不知道为何您当初代表陆军支持了德皇陛下对南亚次大陆的战略计划,无论从战略上来讲,还是从对陆军来说,将目标瞄准远在万里之外的南亚次大陆远不如瞄准近在咫尺的法国。我认为,德意志陆军最大的敌人就是法国,而不是亚洲的某块殖民地。”鲁登道夫直言不讳的问道。

“法国和德国接壤,而且拥有强大的陆军,拥有强大的工业,而且和我们是世仇,我们没有理由放过他们,同样法国也不会和我们握手言和。更何况法国是协约国在欧洲最后一个堡垒,我说的没错吧?”小毛奇看着自己这位心腹爱将没有丝毫的不满,只是平静的叙述一个事实。

“那么好了,现在请各位告诉我,你们,谁有把握能够摧毁法国?或者说谁能摧毁在英美全力支持下的法国?在华夏的帮助下,我们和法国人打了5年,在西线损失了数百万的军队。法国倒了吗?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大量的步兵,强悍的远程火炮,装甲突击,空军的轰炸甚至是毒气。可是结果呢?从士兵的勇气上来说,法国人并不亚于我们,从工业来说美国一家就比我们和奥匈之和还要多,从人口来说协约国可以调集殖民地人口。我们所占据的优势不过战略战术优势而已。但是协约国也不笨,我们已经用上了所有的战术,在未来,也不会有更多的花样了,难道你想再和协约国在欧洲死拼5年?然后大家继续原地踏步?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后无法获得任何利益?”小毛奇反问道。

小毛奇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即使法国对德国的威胁最大,那么下一步战略扩张的方向也绝对不能选择法国。因为那样一来就等于再次和协约国发生大规模交战,战争是残酷的。不仅仅是对协约国,对于同盟国来说同样是这样,如果按单纯人口和物资损失的话,出了崩溃的俄国,德国是所有参战国中损失最大的!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让德国人同样有心理阴影。如果不是俄国的失败,以及最终能够和协约国和谈,这个位面的德国依然会步历史上的后尘。作为德国陆军的当家人,小毛奇清楚的认识到了这次胜利是多么的侥幸,“没有华夏的支持。我们最多坚持道1918年,随后就会因为缺乏各种资源而被迫投降,”小毛奇曾经在陆军高层的会议中这样说道。

而且从小毛奇和马肯森等人的分析来看,即使德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再打法国的话。同样也很难获得胜利,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盟友少了,意大利在海军问题上趋于自守,那么在陆上更不可能得罪法国,西班牙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还是算了吧,真正能参与到对法作战的只有德奥两国,如果再打的话,不仅英国会全力支持。同样美国也不会像上次那样在开始作壁上观了。

美国为什么接受了海军军备限制条约?除了不想进行一场徒劳的军备竞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意识到了他们陆军的孱弱。按照潘星的话说那就是美国陆军完美不能和美国的工业和实力相匹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甚至不能提供足够武装自己军队的武器!而意识到这一点的美国开始大力整备陆军,他们从法国照搬不少成熟的东西来武装自己,同时也开始研发新的装备,扩充兵员。“我们至少要在和平时期保持100万以上的陆军部队以便应对欧洲可能的战争。其中装甲部队和炮兵建设将是重中之重!”在战争结束后,威尔逊总统的发言在国会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而美国人的举动自然逃不过德国人的眼睛,于是乎德国人在未来制定陆军战略的时候必须考虑美国大举援助法国的情况。然后德国人就悲催的发现,如果欧洲战端再起,德奥联军自保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想打下法国那实在是有点困难。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1次世界大战的翻版。

小毛奇等人的想法在陆军中还是有不少反对意见的,其中尤其是以鲁道夫为首的一线指挥官为主,他们认为法国人的战术是粗糙笨拙的,德国完全可以依靠战术上的优势来在短时间内击败对手。并且断言,如果德国主力在开始的时候集中优势兵力闪击法国的话,法国很可能会撑不住。甚至认为德国陆军部制定的先东后西的战略是完全错误的,让法国有了动员的时间。

那么如果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鲁登道夫的想法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否实现吗?华夏陆军也曾经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徐杰,这位开了挂的穿越者也不认为在这个位面上德国可以再次闪击法国成功。因为这个位面上已经不存在闪击法国的各种条件了。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法国人到底怎么输掉的吧。看看德国在历史上战争开始之前拥有什么,军队一线陆军兵力270万,后备兵力100万,有11200门反坦克炮,4624门迫击炮,近3000门75mm加农炮,4845门105mm榴弹炮,2049门150mm榴弹炮,410门150mm加农炮。3195辆坦克,其中3号98辆,4号211辆,其它的几乎全是1号和2号。而法国呢,纸面上看一线兵力和德国比差了一些,陆军只有243万。火炮方面拥有14428门火炮,从数量上看,明显少于德军,更重要的是作为远程支援的火力的野战炮方面,法国大量装备的75mm火炮远不如德国的105mm榴弹炮。坦克3100辆。

当然有人会说光算法德是不对的,英国人同样也要算上。那么好吧,我们看看英国人的家底,英国在开战时。本土拥有的陆军不过是9个正规师和16个地方部队师。8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和9个装甲旅。再加上英国不可能全力援法,所以说英法两国一线陆军可以动用的兵力也就和德国持平。而陆军装备水平上来看,火炮方面不如德国,而坦克方面如果看硬件性能,英法其实是有优势的,毕竟德国大部分坦克都是1号和2号。

然后大家看看空军。英国空军在2战开始时,不过有78个大队,总共有1456架飞机。法国拥有3335架飞机,而德国空军是4093架。不过这个里面有个十分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法国人的空军数量只有11万人,而德国人的空军数量则是37万人。那么为何飞机差的不多。而兵力差那么大呢。原因很简单,德国还有大约10万多人的高炮部队。这支高炮部队拥有1217个高炮连,拥有2600门88mm和105mm中口径高炮和6700门20mm和37mm高炮。

考虑到英法空军较为落后的技术,以及更落后的战略战术,比如说法国空军其实是有不少被分散给了各个集团军,而法国战斗机的性能和德国比还是差一些,即使比较先进没有量产的d520和109e打最多也就是半斤八两。再加上英国人还要留下了守老家,能够动用的空军力量面对德国其实不占优。考虑到性能劣势。德国空军打此时的英法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2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其实已经具备了能一压二的能力,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德国陆军也许会赢的比较费力,但是奈何法国又一次做死了。首先法国并没有做好和德国死磕的准备,在德国打波兰的时候没有动手也就算了,但是军备生产没上去算怎么回事?

看看法国1939年10月和1940年3月的军工产能变化吧,重型坦克在39年10月产了11辆,到了40年3月是40辆,轻型坦克从90辆增加到130辆,47mm反坦克炮从70门增加到151门,飞机从285架(8月)增加到301架(2月)而德国呢,虽然德国同样没有全力,但是情况却比法国好多了,德国除了弥补原有的坦克损害之外,增加了680辆坦克,陆军增加了1368门75和75mm以上口径的火炮,以及1630门反坦克炮。而飞机总量也增加了1500架。

也就是说法国的战败其实很正常,军力上本来是德国占优,再加上英法错误的战略以及祸水东引的企图,再加上糟糕的指挥体系和战略上的失误,德国击败法国其实很正常。但是现在呢这个位面上,德国能否再续辉煌呢?

德国实力比历史上更强,看似有机会,但是关键是协约国也比历史上更强,法国不会再有什么绥靖政策出现了,德国的强悍只能刺激法国接近一切能力自保,而2战德国赖以成名的闪电战法在1战中已经用过一次了,就算法国人再笨,对于从东北方面突入的装甲集群也不会没有防备。战略战术也不会想历史上那样死板。同时英国人也不会逗比到一线空军只有德国一线空军的一半左右!要知道历史上德国在东北方向上集中了3824架飞机,而英法在这个方向上一共才3791架,而且这还是算是了英国本土的全部飞机。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表示自己不会再坐视欧洲战事了,美国人大肆扩充陆军的目的是什么?是个人都十分清楚,而如果美国陆军和空军全力支援的话,你让这个位面的德国陆军怎么打?至少在英美一开战就全力支援法国的情况下,德国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快风的月票支持~~~。

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191章 后续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1085章 斗牛士vs蛮牛第786章 各种不足第810章 贝蒂和托马斯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62章 丰岛海战(二)第1286章 华夏的努力第1073章 担忧第1396章 对攻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637章 愚人节大屠杀第913章 陨落第491章 折中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25章 信任危机第96章 阳谋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879章 血火丹泽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435章 幕后交易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1章 设计师or厨子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198章 华夏制导武器第294章 进京第1327章 抉择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448章 欧陆最后一战第742章 地震了?!第279章 大布局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1051章 交换第884章 风暴第133章 日本人的决断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337章 季风之后是海啸第1437章 大西洋启示录1第1055章 唇枪舌剑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917章 波云诡异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509章 工人问题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战过后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277章 虎、豹!第427章 突击虎特遣队第70章 绝路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1500章 不为己甚第1389章 激战第1330章 呼啸长空3第461章 消耗战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438章 逐渐收拢的大网第788章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342章 见到熟人了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249章 截击第1341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1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124章 谋划第87章 天津机械制造局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1274章 太凶残了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07章 目标东非第1474章 突破与落幕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1010章 谈判第126章 反间谍!!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226章 失误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98章 友好访问??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522章 英国人不要德国人要第96章 阳谋
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191章 后续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1085章 斗牛士vs蛮牛第786章 各种不足第810章 贝蒂和托马斯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62章 丰岛海战(二)第1286章 华夏的努力第1073章 担忧第1396章 对攻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637章 愚人节大屠杀第913章 陨落第491章 折中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25章 信任危机第96章 阳谋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879章 血火丹泽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435章 幕后交易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1章 设计师or厨子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198章 华夏制导武器第294章 进京第1327章 抉择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448章 欧陆最后一战第742章 地震了?!第279章 大布局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1051章 交换第884章 风暴第133章 日本人的决断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337章 季风之后是海啸第1437章 大西洋启示录1第1055章 唇枪舌剑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917章 波云诡异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509章 工人问题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战过后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277章 虎、豹!第427章 突击虎特遣队第70章 绝路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1500章 不为己甚第1389章 激战第1330章 呼啸长空3第461章 消耗战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438章 逐渐收拢的大网第788章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342章 见到熟人了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249章 截击第1341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1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124章 谋划第87章 天津机械制造局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1274章 太凶残了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07章 目标东非第1474章 突破与落幕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1010章 谈判第126章 反间谍!!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226章 失误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98章 友好访问??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522章 英国人不要德国人要第96章 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