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北线局势

就在中部的德国忙活着准备来一记右勾拳的时候,在北线加里波第港和威尼斯地区登陆的奥匈陆军也忙得不可开交。和财大气粗的德国人不同,当奥地利人需要独自一人承担一个方面的作战任务的时候,其捉襟见肘的国力和内部臃肿低效的办事效率就显出了劣势。跟在德国人后头打秋风和自己挑大梁可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尤其是当领导者好大喜功,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时候,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在海军被重创,以及在进攻利比亚和意属东非的情况下,又悍然发动了对意大利东北部的地面作战,即使已经做了一番准备,但是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情还是让奥匈帝国感到相当棘手。

别的不说,单纯是物资运输和消耗就让本来打算跟在德国人后面捞便宜的奥地利人措手不及,按照威廉二世开始给奥皇所说的,协约国三国身陷金融危机无力顾及意大利,华夏虽有心但是鞭长莫及。内有黑衫党左侧应,外有德国人打主力,奥匈帝国只用摘桃子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意大利首先发难,先打了同盟国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在协约国和华夏的支援下让同盟国打的有些纠结,虽然大势不改,但是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超以往的估计。而更为悲催的是,当准备并不充分的奥匈帝国需要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们碰上的是华夏、英国和意大利的联手抵抗。

不过虽然代价昂贵,但是在施拉格上将的指挥下。奥匈帝国陆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正被方向南下,而另一路则是踏海而来。在空军和舰队的掩护下,南下军团已经围住了布尔扎诺,主力则放弃攻城想南部继续攻击,目前兵锋已经抵达了特伦托。而南线从海上而来的奥匈帝国登陆部队已经抵达了维琴察,两支部队只要能完成汇合,那么整个意大利东北部就被孤立出来,随后再配合从菲拉赫方向出击的奥匈军队就可以将这里彻底纳入到奥匈帝国的版图中。

无论从地图上看。还是从前线获得的战报上看,自己的计划被很好的执行了,在经过的过程中虽然碰上一些硬茬。但是最终还是在预定的时间里攻下了目标。作为一名参加过1战的宿将,施拉格很清楚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在欧洲列强中除了打打意大利之外,连俄国人都打不过。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他避开了诸如威尼斯、波尔扎诺这些防御坚固的城市。一方面是攻坚消耗巨大。损失惨重。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施拉格需要的是速度,自己直接指挥的山地部队和从海上登陆的部队长于机动却不利于攻坚,攻城战交给后面的大部队就可以了,自己只负责分割合围。目前来看,自己的计划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是正因为计划太过顺利,反而让施拉格感到一丝不妥,除了一些关键要点之外,对方的抵抗并不激烈。虽然施拉格战略了一些地方。但是并没有歼灭对方太多的部队。尤其是英国陆军,除了在意大利东北部的之外。剩余其它的英军似乎蒸发一般。从登陆战开打到现在,奥匈帝国在加里波第港已经有了4个师加一个旅。而北部自己带的3个山地师和一个步兵旅也进入了意大利,后面还会有更多的部队涌入。部队已经展开了,怎么对方还不采取行动呢?对方在等什么呢?施拉格有些想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越来越多的奥匈军队进入了意大利,那么对于英国人来说时间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应该尽早发动反击啊。

虽然有些疑惑,但是施拉格并不十分担心,因为根据航空侦查和情报显示,北部并没有发现大量的英军存在。南部倒是发现了一些迹象,但是奥匈帝国也从德国盟友那里要来了一支独立重装甲营,这支部队原本用来弥补奥匈帝国攻坚不足的问题,即使碰上英国人,施拉格也不认为英国人那些步兵坦克可以挡住德国的新锐重型坦克。

“根据威尼斯方面的情报,奥匈舰队今天炮击的力度似乎差了一些。”一名军官走到蒙哥马利面前,将文件送到他手中。“还有攻击维琴察的空军,力度也降低了不少,原以为奥地利人这几年应该有些长进的,结果看了不过如此。”

“再过几天,他们海空军就应该接近极限了吧?前不久刚刚和意大利海军打了一仗,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还要负责整个两个登陆场的火力支援,还真难为奥匈帝国了。以三流的海军规模支持了这么久,这些战舰是时候回去了。”蒙哥马利摸摸下巴,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登陆战打响以来整整一周多的时间,英国人并没有采取大的行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对方的海空军。不过到现在,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奥匈舰队和空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次海军战舰回去可不是加点炮弹稍微保养一下就可以出来了,按照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推算,奥匈舰队的主炮和副炮的火炮寿命应该已经接近极限了,一般而言,主炮的寿命在180发全装药左右。而副炮的寿命(6寸级别火炮。)在500发左右。虽然打高爆弹会比较节省,但是关键是,这些火炮也不是开战前刚刚换的新火炮,所以这回回去,奥匈舰队想要再出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于空军方面吗?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的空军表现比之前还不济!开始还以为奥匈帝国在保存实力,但是随后,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空军是真的不行了。而造成战场颓势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概括来说的话,基本上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外因是因为奥匈空军经过长时间的空战也消耗颇重,虽然开始的时候费迪南抱着摘桃子的心理参与这场战争,但是空军方面还是十分尽力的。经过长达2个月的空中较量之后,奥匈帝国因为各种原因彻底损失的飞机总数已经有800多架!损失机组600多个。受伤的飞机也达到了400多架。而这段时间里补充的飞机数量不过500架左右。这让国力本身就比较有限的奥匈帝国大呼伤不起。飞机损失先放到一边,600多个机组的损失可谓是真的伤筋动骨了!飞机花点时间就造出来了,飞行员怎么办!

如果仅仅是外因的话,还不至于让奥匈空军如此虚弱,真正釜底抽薪的是德国人对奥匈帝国的飞机发动机供应出现了问题!飞机发动机自从面世后就一直是工业技术的最高代表,试问历史上2战中能造好发动机的国家能有几架?也不过英美德三家而已,苏联发动机是凑合,日本、意大利的发动机就比较悲催了,和前者根本没法比。(法国是没发力就被灭了,但是论技术的应该也超不过德国。)虽然这个位面奥匈帝国活了下来,但是工业本身只能用一般来形容的奥匈帝国在高性能发动机方面的短板却是没法弥补的,所以先进发动机只能进口德国。

正常情况下发动机供应却是没问题,但是奈何德国人也在打仗。发动机消耗了也十分巨大。尤其是那不勒斯战役和刚刚结束的班加西外海海战,德国空军损失都不小,急需补充大量的飞机,不少损毁的发动机也需要更换。而德国并没有转入战争动员之中,所以情急之下想要扩大发动机产能也是很困难的。到现在,各种配件和发动机吃紧让德国人自顾不暇,哪还有多余的产能给盟友?结果在最近的一周中,奥匈帝国获得的发动机不过才200台左右,一周的空战中平均损失的飞机就有100多架,再加上更换受损的发动机和正常消耗,这点发动机根本就不够用。出勤率大减也是很正常的。

除了发动机之外,燃油和润滑油的供应问题也日渐突出,红海航线还是受到了意大利东非航空队的影响,罗马尼亚和外高加索的油田被优先供应给德国人,奥匈帝国除了奥地利有点小油田之外,所需燃油只能进口。战争打到了现在这种程度,奥匈帝国已经进入了吃库存燃油的情况了。出勤率自然进一步下降。而正因为空军的严重瘸腿,加重了海军的火力支援负担。在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后,奥匈帝国的海空力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而英国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周宣少将的部队到了什么位置?他们对付这些山地步兵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蒙哥马利问道。华夏还是很讲信用的,最终决定介入地面作战,一个师级编制的战斗群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来到了法国,然后再进入意大利在热(百度)那亚港登陆之后顺着铁路线到达前线,按照双方的约定,华夏部队将作为北线进攻的矛头,从巴戈利诺出发攻击位于特伦托的奥匈帝国北线部队。而英国陆军将负责南线的攻击。而英国人将从博洛尼亚、伊莫拉一线向北攻击在加里波第港登陆的奥匈部队。

感谢书友ranky、飞跑的小猪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未完待续。。)

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423章 出发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339章 反击计划第1352章 总攻第1章 穿越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509章 工人问题第525章 快速战舰风靡全球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1055章 唇枪舌剑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477章 两线作战的德国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华夏海军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680章 继续打下去第84章 清日海军(一)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97章 血战(二)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7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233章 主权换援助第464章 单挑第678章 收官之战第1109章 亚丁湾上空的鹰第824章 意大利海军出击第560章 无与伦比的龙兴级战列舰第1053章 钻空子第1213章 雄才大略罗斯福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224章 大战前最后一次预演第1197章 制导武器的必要性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1056章 最后的合作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37章 极限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964章 协商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646章 鏖战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571章 矛与盾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746章 如果德国赢了第409章 德国人也来搀和第739章 南线会战第1330章 呼啸长空3第107章 和解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997章 试探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438章 大西洋启示录3第185章 后院起火第184章 大计划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1140章 败退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254章 不彻底?接着轰!第1217章 快速机群3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304章 船厂之行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444章 落幕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634章 铁锤砸鸡蛋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71章 没有陆军是不行的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904章 交换第1191章 后续第548章 陆军作战计划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659章 会猎巴达维亚第844章 意外第890章 突围第163章 丰岛海战(三)第850章 凶手
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423章 出发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339章 反击计划第1352章 总攻第1章 穿越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509章 工人问题第525章 快速战舰风靡全球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1055章 唇枪舌剑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477章 两线作战的德国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华夏海军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680章 继续打下去第84章 清日海军(一)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97章 血战(二)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7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233章 主权换援助第464章 单挑第678章 收官之战第1109章 亚丁湾上空的鹰第824章 意大利海军出击第560章 无与伦比的龙兴级战列舰第1053章 钻空子第1213章 雄才大略罗斯福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224章 大战前最后一次预演第1197章 制导武器的必要性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1056章 最后的合作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37章 极限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964章 协商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646章 鏖战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571章 矛与盾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746章 如果德国赢了第409章 德国人也来搀和第739章 南线会战第1330章 呼啸长空3第107章 和解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997章 试探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438章 大西洋启示录3第185章 后院起火第184章 大计划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1140章 败退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254章 不彻底?接着轰!第1217章 快速机群3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304章 船厂之行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444章 落幕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634章 铁锤砸鸡蛋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71章 没有陆军是不行的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904章 交换第1191章 后续第548章 陆军作战计划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659章 会猎巴达维亚第844章 意外第890章 突围第163章 丰岛海战(三)第850章 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