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

就在徐杰忙着在意大利,德国之间周旋的时候,北洋的战备也在1891年初全面展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从1889年末,徐杰离开北洋前开始。)。天津机械局枪支生产部终于决定除保留部分其它已经大量服役枪支的维修能力外,全部转产徐杰发明的1889年式系列轻武器。并且开始生产手雷,地雷等爆炸品。而新成立的火炮生产部门在引进了德国克虏伯75MM行营炮生产线后,在德国技师和从江南局抽调的部分技工的帮助下,北洋火炮生产部终于可以批量生产75MM行营炮,并且开始试着生产舰用12磅速射炮。而设在天津威海的苦味酸炸药厂和无言火药厂也在经过1年的准备后,在1891年年初终于开始小批量试生产。

而与北洋遥相呼应的是,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总局也开始转型。当丁摺谦把徐杰换炮的建议稍加润色发给刘坤一后,刘坤一也绝对很有道理,为啥说这个不懂洋务的封疆大吏也会认同徐杰的观点呢?首先,刘坤一有一种跟风倾向,在看到北洋有定镇2艘铁甲舰后,自己也想有这么一艘,至少觉得好看,而当看到北洋大规模换装英式阿姆斯特朗火炮后,刘坤一一看自己还是清一色的落后的架退火炮,自然十分不满,而看到丁摺谦的折子后也觉得这些膛线都快磨平的旧炮是该换了换,然后一拍脑门,就这么定了。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北洋的订货来了,由不得这两大设计局不改弦更张。当丁汝昌把北洋各舰的备弹呈递上去后。当张佩纶把天津机械局为北洋生产的炮弹质量评估送到老李手中后,一个折子上是写的极度缺乏高爆弹,一个折子上写的是天津机械局生产的炮弹不合格。这两个折子直接就让老李的血压跳了不下30!!一方面是战争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响,一方面是自己的舰队连炮弹都不足!!这如何能让老李不生气。一气之下,老李一方面决定利用换炮的时机,为北洋舰队新炮储存一部分炮弹,另一方面,老李直截了当的高速新上任的天津机械局帮办两件事,(会办是徐杰挂的名,虽说是帮办却直接指挥天津机械局国内的生产。)第一件事是,天津机械局上任帮办在狱中“染病而死”。第二件事是,北洋最近要从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制造局订购一批弹药,如果天津机械局拿不出更好的产品,从帮办到员工就准备回家看孩子吧!!而当北洋的订单下到江南局的时候,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制造总局的会办仿佛被金块砸晕了,一面满口答应,一面立即调整产能,在加上刘坤一的南洋水师也换炮了,所以果断将弹药产能全转成生产英式舰炮炮弹。

而在军工厂大张旗鼓热火朝天的建设和生产时,大清国各大舰队却也没闲着,北洋8大远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定镇的12寸25L火炮最终将被江南制造总局的12寸35L长炮所代替。火炮已经运了过来,设计图也已经完成,就等施工了。船首尾的150MM克虏伯火炮被拆解下来换成了英式6寸速射炮。而原先放置鱼雷艇的地方,则计划安装3门6寸速射炮。虽说施工难度大了一点,但是考虑到战力需求,老李还是决定加装这3门6寸炮。这样一来定镇的侧射火力就达到了5门6寸炮,2门12寸,同时还将战舰上的75MM舢板炮换成了75MM速射炮。虽说改进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吧,但是战力确实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还更换了部分锅炉,将航速提高到14节左右。致远和靖远作为北洋最先进的防护巡洋舰,也是此次改进的重点。除了将首尾的210MM克虏伯火炮换成新式的阿姆斯特朗8寸40L管退炮,侧弦还各增加一个耳台,并且全用6寸速射炮,侧弦火力达到了惊人的3门8寸炮,2门6寸炮,同时减少了舰上57MM,47MM炮的数量,换装成了12磅75MM速射炮。相对于致远2300吨的排水量,这个火力已经相当强了。当然因为8寸炮是露台炮而非炮塔炮的缘故,射速没法和北洋新订购的巡洋舰比。而经远和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则因为有了过于厚重的装甲,而没法再增添武备,也只是吧210MM和150MM克虏伯火炮换装成了阿姆斯特朗型8寸炮和6寸炮。同样改进的还有济远号和平远号,改装完成后,北洋舰队的战斗编组也发生了变化,定镇和济远一组,而致远级和经远级将单独编成纵列阵发挥侧弦火炮。

而在遥远的南方,刘铭传和李翰章也终于开始有了行动,从荷属东印度殖民地迁徙而来的华商,不仅仅带来了现代化的产业。更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与税收。因为兴建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所带来的收益是让李翰章和刘铭传这两位比较传统的清国大员都无法想象的,刘铭传曾经在台湾搞过一些洋务,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政府为指导的洋务产业根本不能改变原有的经济架构,而现在,当腰缠万贯的华商们“空降”到大清的几个特定的区域后,在当地巡抚提督的帮助下,其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使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而突然有了钱的两广和台湾。则按照当初与李鸿章达成的协议,开始了新式陆军和水师的建设。刘铭传首先在福州船政局订购了2艘1570吨级的巡海快船。这种轻型穹甲巡洋舰就是当初严博勋的作品,这款1570吨的小船虽然远不如北洋在意大利订购的战舰,也无法和北洋已有的致远改进型相比,但是这毕竟是老刘手下澎湖水师的第一批较为先进的战舰。而根据徐杰的设定,将来一旦有事,这些1570吨级的战舰将是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舰队可靠的侦查前卫。另一个则是在必要的时候对对方受创退出战线的战舰进行打击。扮演草原上鬣狗的角色。随后,广东水师的老板李翰章也不甘示弱的订购了2艘该型战舰,而广东水师和刘铭传麾下的澎湖水师的1570吨级轻型穹甲巡洋舰则成为了日后甲午战争中清国主力舰队得力的辅助。而在刘铭传的默许与推动下,彭海丰等人的以南洋华人为主体的准军事组织也开始登上了晚晴的舞台,在两广,在台湾,这些华人武装以连为单位分散在各地,进行基础的战术训练,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组成营甚至团级单位,虽然这些华人武装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由于出资筹建的华商首领家中都不缺钱,所以他们的装备反而比练军要强上不少,甚至有不少人专门订购了自用的武器。

而大清北洋体系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则通过日本在华的谍报网络,被传输到了东京,而这种各地藩镇同时整备的举动,引起了日本高层的关注。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序幕逐渐拉开,在日本人看来,今后的日清战争中南洋水师,或者两广是否会投入战斗不太确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日本人必须将这些变数算进去!

准备开战了~~,大家等待了30多万字侯终于准备开战了!!大家支持一下吧~~。本人构思的甲午战局与其它书绝对不一样的!!今天双更,因为电脑有问题,所以更新可能不稳定~~但是少了的章节,绝对可以补上的!~!

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14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1023章 巡洋舰谈判第156章 血战月峰山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强,不是纸老虎!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国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316章 战备进行时第1160章 质询第77章 分歧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748章 屈服的俄国第1537章 摊牌1第1156章 交锋2第263章 决战!第191章 战争背后的鹰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62章 丰岛海战(二)第336章 黎明第266章 落幕第1401章 虎啸法兰西1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576章 高峰会议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41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二)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74章 最强舰队!第467章 崩溃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156章 交锋2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451章 多点开花第97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第851章 交易与善后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1056章 最后的合作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848章 急了第584章 快速战列舰VS战列巡洋舰第1283章 雷霆万钧第515章 俄国海军第一期扩张计划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852章 爆发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909章 惊变第1419章 海基VS陆基1第254章 不彻底?接着轰!第443章 伪装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780章 优化策略第1320章 虎狼之战2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28章 相持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308章 铁血宰相第285章 变数第466章 巨兽的对决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938章 接战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769章 俄国的军事改革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696章 碰撞第400章 内乱开始第989章 余响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367章 破局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680章 继续打下去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势第445章 变局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
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14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1023章 巡洋舰谈判第156章 血战月峰山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强,不是纸老虎!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国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316章 战备进行时第1160章 质询第77章 分歧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748章 屈服的俄国第1537章 摊牌1第1156章 交锋2第263章 决战!第191章 战争背后的鹰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62章 丰岛海战(二)第336章 黎明第266章 落幕第1401章 虎啸法兰西1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576章 高峰会议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41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二)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74章 最强舰队!第467章 崩溃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156章 交锋2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451章 多点开花第97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第851章 交易与善后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1056章 最后的合作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848章 急了第584章 快速战列舰VS战列巡洋舰第1283章 雷霆万钧第515章 俄国海军第一期扩张计划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852章 爆发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909章 惊变第1419章 海基VS陆基1第254章 不彻底?接着轰!第443章 伪装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780章 优化策略第1320章 虎狼之战2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28章 相持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308章 铁血宰相第285章 变数第466章 巨兽的对决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938章 接战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769章 俄国的军事改革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696章 碰撞第400章 内乱开始第989章 余响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367章 破局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680章 继续打下去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势第445章 变局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