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罗纹石

“邵伯,这些信该如何处置?”看完信,贞娘问邵管事道。

“怎么处置自然听贞姑娘的,最好是能留下,这些师傅都是有着好技术的。”邵管家斟酌了一下道。

“那怎么才能留下?这里面有好些都是抱怨咱们家的工钱低的,有的甚至拿田家新开出的工资做比较。难道要给他们加工钱?”贞娘沉思着又问。

“这就端看贞姑娘的意思了,不过,按徽州墨业的水平来说,他们的工钱已经不低了,当然,最重的要是,账房上没什么钱了,再高的工钱也付不起了。”邵管家脸sè有些沉重的道。

一场松瘟,使得徽州墨业都处于艰难境地,李家又是多事之秋,自然更不例外了。

“既如此,那要怎么做?还请邵伯教导一二,贞娘今日离家时,爷爷曾吩咐过,贞娘初涉墨道,本着学习的态度,坊中事情还是要请邵管事和景东叔做主的。”

贞娘姿态放的很低的道。而她说的也是真心话。她不认为自己刚一入行,就能掌握全局,边学边做才是她应有的态度。

邵管事听着贞娘的话,第一次用心打量着贞娘,还是那个日日在四宝街口卖墨的姑娘,只不过今天打扮的更稳重了些。

再看她此时的神情,墨工师傅一起辞职,这等大事,要叫一般的人遇上了,怕是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了。

别的且不说,这些辞职信他也看过,不但有对工钱不满,还有直接表达出对贞姑娘一个女人掌柜墨坊不满的。可观如今贞姑娘的神情,倒是淡定平静,请教之话听得出诚心但却无卑下之气。

值此这一份处事态度就颇得邵管事的欣赏,踏实,沉稳,这对一个十五岁的女子来说,殊不容易,老夫人看人总是有她独到之处。

想到这里,邵管事倒是渐收起了原先的不平,毕竟他为墨坊工作了一辈子,这墨坊可以说是他一生心血,不忿贞娘掌柜是一回事,但他同样不希望墨坊出事。

更何况此时,贞娘诚心的态度倒是让她心里舒服了不少,虽然心中或许仍有些不甘,但那只是sī下的不甘,不至于影响的墨坊的事情上。

于是道:“那要不,我舍下这张老脸再跟他们说说,只是这人心总是不足的,有着田家的工钱对比,这些师傅的心就不宁了,再加上李墨如今混乱的情形,这些师傅怕是本身就有了求去之心。”

贞娘想了一下,摇摇头:“邵伯你跟师傅们太熟了,有些话怕是不好说,这样吧,你把大家叫来,还有坊里的墨工都一起招集起来,我说上几句,最终是去是留那便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

贞娘心里明白,邵管事的虽然有些sī心,但他一辈子为着墨坊,却不是那等不顾墨坊之人,否则七祖母也不会那么看重他。所以,若是邵管事的话有用的话,那么这些辞职信就不会出现在她面前了。

“这……贞姑娘,坊里的工人都是些粗鲁的汉子,你一个姑娘家……要不,有什么话贞姑娘跟我说,由我跟大家说。”邵管事皱着眉头道,他这倒不是看不起贞娘,而是怕到时群起而哄,反而让贞娘下不来台,所以才有些提议。

贞娘摇摇头:“没事,我就说几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态度,决定的事情还要等到下午再说,不会有什么的。”

“那好吧,就招齐在东仓怎么样?”,听贞娘这般说,邵管事在也不在多说。

“好的。”贞娘点点头。

于是,邵管事去招齐人去了。

不一会儿,大家便招齐了,贞娘站在东仓的石阶上,她的脚边放着一只铜盆,盆边放着一盏油灯。

“大家好,贞娘得老夫人看重,接手墨坊,此时心情是诚惶诚恐的,不过贞娘亦不能让老夫人失望,必竭尽全力经营墨坊,当然这一点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不过,人各有志,在场的人,有些人不信任贞娘,亦有些人另有他求,于是,今天我便收到了这些辞职信……”

贞妨说到辞职信的时候,便扬了扬手里的信继续道:“说实话贞娘很难过,但亦不能阻了大家的前程,不过有些话不吐不快。如果是不信任贞娘,那为什么不多给贞娘几天的时间呢,坐其言,观其行,总要看看再说吧。至于另有所求的……”

说到这里,贞娘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众人一眼,才又继续道:“虽然有些墨坊开出了高工钱,可我想大家还是要深思一下,这些墨坊开出的高工钱是不是能真实兑现,这是其一。其二,大家都冲着高工钱去,却要想想,那家墨坊是不是都能容得下大家?如今可是松瘟之时,若是那家墨坊容不下了,那又何去何从?”,

几个问题一抛,原先有些吵杂的现场就沉寂了不少,一些墨工一脸沉思,当然亦也有一脸不屑的。

但不管如何,贞娘的话大家听进去了。

“好了,话就是这些话,大家不防再仔细想想,若是想清楚了,还是要离开,那再来找我辞职就是,到时,我就在墨坊门口,摆一张桌子,要走的人,一杯水酒一个红包,好聚好散。要留的人,贞娘没有别的只有一个鞠躬,以后大家同甘共苦,总之有贞娘一口吃的,必少不了大家的。”

贞娘说完,就把手上的那一叠辞职信丢在脚边的铜盆里,然后用油灯点着,将所有的辞职信烧了个干净。

“这些我就烧了,如果大家想清楚还是要辞职,那再写一份也不算什么,咱们墨坊不缺墨和纸。”贞娘又打趣了一句。

底下一干众人也都悻笑了起来。

不过,邵管事同秦师傅两个却是相视一眼,这丫头这一手漂亮啊,这一手既表现了墨坊的诚意,同时又表现的不卑不亢,要走的人却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而此时,几个打算要走的师傅那脸上表情就有些让人回味了。

随后众人散去,俱是沉思的表情,显然是要好好想想。

“邵伯,秦师傅,墨坊里就拜托你们盯着,我出去一趟。”贞娘这时又冲着邵管事和秦师傅道。

“嗯,有事你尽管去吧。”邵管家和秦师傅点点头。

贞娘出了墨坊,她自然是要去见景东叔。

景东叔自前天晚上她答应接下墨坊后,便请假在家里,说是要照顾九叔婆,但贞娘明白,经过九叔婆那一场火,景东叔怕是不好再跟自己争,但他亦不甘心听自己的,因此,怕是有另起炉灶之心了。

只是如今的墨坊却离不开景东叔。所以贞娘要努力一把。

踩着木鞋底,贞娘又一路‘扣扣扣’的到了景东叔家。

“婶子,我九叔婆身子骨好些了吗?”贞娘进了门,把顺路买的几提点心还有梨膏糖递给黄氏。

“好多了,昨天你叔的姨家来人了,跟老夫人说了会儿话,老夫人心里宽解了不少,昨晚吃了一碗饭呢。睡了一个好觉,一早上精神倒不错的。”黄氏微笑的道。

“那就好。”贞娘应和着,随后黄氏进了内屋,先求见金氏,这晚辈上门,拜见长辈是少不掉的。

“不见。”九叔婆倒是干爽的很,直接两个字打发了贞娘。

“贞娘别在意,这段时间家里发生许多事情,你叔婆心里难受。”黄氏道。

“没事,婶子,我理解。”贞娘点点头,说实话,既便是九叔婆对自己有偏见,既便九叔婆做出烧墨坊这等事情。贞娘却是能理解她的。

毕竟九叔公是为墨坊而死,再加上九叔婆这般年纪,难免执拗钻牛角尖,做出一个过jī的事情不奇怪,前几天,她还听知家奶奶说过,当年景奎大伯过世,奶奶也恨不得一把火烧了墨坊,想着的是,若是没有墨坊,景奎大伯便不会死。

这种形为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发泄。

“我景东叔呢?”贞娘这才又问。

“在后院里,陪他姨家兄弟在说话,我带你过去。”小黄氏道。

贞娘随着小黄氏进了后院,入目的是一株老石榴树,石榴树下几张石凳子。景东叔就陪着一个身着蓝布轻袍的中年人在那里说话,手里还捧着几块石头在看。

不用说了,这位穿蓝布轻袍的中年人应该就是景东叔的姨表兄弟,姓蒋,叫蒋来运。

“顶级的婺源泥浆石,瞧这细罗纹,不慢不枝的,就这一块石头,没有一丝毫的筋。看这长度,八寸为宝,七寸为珍,这一块雕出来,不说八寸,七寸总有吧,那绝对会是珍品。表兄,别犹豫了,咱们一起把这批石头吃下。”蒋来运一脸兴奋的道。

李景东沉吟着。

“相公,贞娘来看你了。”黄氏这时招呼道。

李景东才抬起头,看了看贞娘一眼,没接话,又继续看他手上的石头去了,神情很冷淡。

黄氏有些歉意的看了看贞娘,心里些叹气,虽然家里婆婆和相公对八房的人不待见,但黄氏心里却是感jī着八房。

别的不说,就正身那孩子,以前不懂事,就mí着修道炼丹的,如今虽然不归家,但跟着八房的正良却是在做着正经的生意。前些日子还偷偷的塞给她不少钱,一个长歪的孩子硬是被八房给扭了过来。

所以,黄氏心里如何能不感jī。

“婶儿,你忙去吧,我留下来给叔他们续茶水。”贞娘冲着黄氏道。

“嗯。”黄氏鼓励的看了贞娘一眼,拍了拍她的手背,便转身离开了。

贞娘也不在乎景东叔冷淡,拿起一边小火炉上的茶水,给两人的茶杯里续满,那眼睛却盯着景东叔手里的石头看。

看着,贞娘不由的就微皱了眉头,又干脆的蹲了下来,看着地上的一块石头,这石头刚才蒋叔说是顶级婺源的泥浆石。贞娘看着却不尽然,若是她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祁门的细罗纹石。

宋人曹继善在《瓣歙石说》上,对婺源的泥浆罗纹石和祁门的细罗纹石做过详尽的分析,虽然祁门的罗纹石跟婺源的罗纹石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但祁门的罗纹石不坚,颜sè要淡一点,石理很燥,上墨易干,实在不是好的砚石材料。

只是婺源的罗纹石采掘不易,为难得之货,价格便高,因此,一些不良商贩,便常以祁门罗纹石充婺源罗纹石卖。

在后世,中招者赔尽家财都有可能啊。

想着,贞娘不由的想起族谱上记载,七祖母过世后,景东叔突然撤出了九房在墨坊的股份,而这时,李进财注入的资金,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李进财轻易将墨坊拿到手。

只是对于景东叔为什么会撤出墨坊的股份,族谱上并没细说,贞娘不得而知,但显然应该有内情。

Wωω¤тt kán¤C〇

难道跟这一批石材有关?

……………………

继续求粉红支持!!!!RS!。

第一百五十章 父女谈心第五章 叙往昔,李景福悔过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盘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转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职和胡氏第六十四章 试墨会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荣耀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田荣华的招数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八十六章 葛巡栏的算盘第四十六章 大浪淘沙(二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布局和反转第四十七章 征用松材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二百一十二章 当街武斗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布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黄府门前的大戏第三十七章 松瘟第八十章 墨坊的发展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八十章 墨坊的发展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库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景易的心思第十一章 竟价第二百二十三章 布局和反转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六十二章 生活智慧第六十五章 远方的来信第七十八章 八房回归第五章 叙往昔,李景福悔过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田二的大棋第二百零七章 胶不粘煤第九十六章 搅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六十八章 初见王翠翘第一百三十三章 关外的福爷第九十一章 当年内情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章 孙家的消息第十八章 端砚的问题第六十九章 隔墙有耳第三十五章 树老成精,人老成妖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谢你的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六义墨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自找没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五十五章 献墨和诚心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后的婚约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账册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争辩第二百零六章 后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变故第八十八章 韩熙载夜宴第三章 唇枪舌箭,刀棍齐上阵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转第八十三章 意外无处不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孙家的打算第二百零四章 千年松烟煤第六十三章 闲谈再谋发展第二百零六章 后路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爷第一百六十章 开海禁的推手第二十四章 约定和郑氏第五十五章 李进财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八十八章 韩熙载夜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来第一百五十二章 账册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遗嘱第一百四十六章 筹谋和发展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十九章 煤炉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来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冯保倒了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七十九章 一个很深很深的坑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试墨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婆来历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贵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松心第一百零一章 问责第九十六章 搅局第四十六章 大浪淘沙(二更)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荣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七十章 磨砺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
第一百五十章 父女谈心第五章 叙往昔,李景福悔过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盘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转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职和胡氏第六十四章 试墨会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荣耀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田荣华的招数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八十六章 葛巡栏的算盘第四十六章 大浪淘沙(二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布局和反转第四十七章 征用松材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二百一十二章 当街武斗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布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黄府门前的大戏第三十七章 松瘟第八十章 墨坊的发展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八十章 墨坊的发展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库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景易的心思第十一章 竟价第二百二十三章 布局和反转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六十二章 生活智慧第六十五章 远方的来信第七十八章 八房回归第五章 叙往昔,李景福悔过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田二的大棋第二百零七章 胶不粘煤第九十六章 搅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六十八章 初见王翠翘第一百三十三章 关外的福爷第九十一章 当年内情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章 孙家的消息第十八章 端砚的问题第六十九章 隔墙有耳第三十五章 树老成精,人老成妖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谢你的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六义墨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自找没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五十五章 献墨和诚心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后的婚约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账册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争辩第二百零六章 后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变故第八十八章 韩熙载夜宴第三章 唇枪舌箭,刀棍齐上阵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转第八十三章 意外无处不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孙家的打算第二百零四章 千年松烟煤第六十三章 闲谈再谋发展第二百零六章 后路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爷第一百六十章 开海禁的推手第二十四章 约定和郑氏第五十五章 李进财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八十八章 韩熙载夜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来第一百五十二章 账册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遗嘱第一百四十六章 筹谋和发展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十九章 煤炉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来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冯保倒了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七十九章 一个很深很深的坑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试墨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婆来历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贵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松心第一百零一章 问责第九十六章 搅局第四十六章 大浪淘沙(二更)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荣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七十章 磨砺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