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虎雏(二)

中央大帐内的官员很多,见到李旭进门,众人齐齐地侧过了头。审视、猜疑、甚至带着轻蔑的目光令人很不自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旭不由地感到自己的口有些干,心脏也不争气地狂跳个不停。好在来时途中,那几个皇宫侍卫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已经仔细叮嘱过了他所有晋见皇帝时的礼节,旭子才硬着头皮将武将之礼行完,然后长身肃立,等着皇帝陛下的问话。

“朕听说去年大军战败之时,你曾领着三百将士在辽东杀了个来回,可有此事?”皇帝陛下的声音从正前方传来,听上去很是焦躁。

李旭不知道皇上此时怎么又想起了自己去年的功绩,犹豫了一下,决定据实回答:“启奏陛下,去年前往辽东救人的行动,是受唐公李渊大人指派,由鹰扬郎将刘弘基大人带领。末将当时只是刘将军麾下的一名校尉,其实没立下什么功劳!”

“没立下什么功劳,就是说朕不该赏你了?”皇帝陛下似乎正在火头上,说话的语气很是挑剔。

“末将不敢!”李旭吓得又行了个军礼,大声回答。

“哦,能在万马军中杀进杀出的壮士,也有不敢为之事么?”前方传来的声音稍显平和了些,带着些笑意追问。

“末将对着敌军,怕也没用,所以就不怕了。但,但此刻,此刻是……”李旭听到自己的声音开始结巴,也听见了百官们在窃窃私语。他知道自己又出丑了,想狠狠掐自己一把,耐着大隋皇帝陛下还在身前,只能努力振作精神,把心头的紧张硬压了下去。

“是朕的天威让你害怕么?你抬起头来,仔细看看朕有何可怕!”见到李旭额头上已经有汗水开始滚落,御案上那个声音愈发柔和,带着几分玩笑的口吻命令道。

“末将,末将尊旨!”李旭把心一横,用力抬起头向前望去。“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心里默默念叨着,目光和御案后那个中年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然后又低了低,落在了对方的脸上。

皇帝陛下脸色有些苍白,身子骨明显地瘦了。即使此刻身穿着华丽的锦甲,也掩饰不住他肩膀的单弱。位于他肩膀下的手臂有些软,拳头无力地攥着,几根青黑色的血管,逐一从苍白的皮肤下跳将出来。(注1)“皇帝陛下老了!”李旭差一点就把这句带着怜悯意味的问候说出口。这不是去年手指辽东、意气风发的那个大隋皇帝陛下。去年那场出乎意料的战败对皇帝陛下打击很重,甚至一下子从他身体上抽走了大半自信。

“朕看上去令你害怕么?李将军?”杨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大隋朝平民出身的将领中最年青的郎将,微笑着追问。

“臣不是怕,臣为陛下天威所惊!”李旭望着杨广,低声回答。当将一颗心横下来后,他的头脑反而变得清醒了许多。典故中的马屁词也很自然的从口中滚了出来。

即使无所畏惧,此刻也必须说三分畏惧。史书上曾记载过钟氏兄弟见主君,一个“汗出如浆”,一个“汗不敢出”的巧妙回答。虽然眼前的皇帝不是晋朝的皇帝,但古往今来,皇帝的喜好应该差不太多。

“嗯,你很好!”杨广在鼻子里“嗯”了一声,对李旭的回答还算满意。自从登上皇位以来,他破格接见过很多低级官员、武将还有百官的子侄。那些人或者一进门就低头哈腰,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或者故意装出一幅大咧咧无所畏惧的模样,举止失礼。像李旭这般嘴巴上诚惶诚恐,但身体站得笔直的年青人,在位这么多年来,杨广还是第一次遇到。

心中的好奇让杨广的话在不知道不觉中就开始变多,探讨完了自己面相是否凶恶之后,这位圣人皇帝笑着补充:“你不必谦虚,每个人的功劳失,朕都记得。每个人犯的过失,朕也都知道。朕听人说在生死关头,你一次次返身救自己的袍泽,可有此事?”

“启奏陛下,末将当时只是不忍心看着同伴战死!”李旭的回答干脆利落。他忽然发现皇帝陛下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息怒无常,至少到目前为止,站在自己面前的皇帝陛下和一个普通中年官员没什么太大差别。

“如果去年朕麾下的将军个个像你,朕的三十万精锐就不会尽没于辽东了!”杨广苦笑着摇头,不知道为将军抛下部属独自逃生的行为不满,还是心疼被人割下头颅累塔的三十万老府兵的性命。

听了这话,李旭脑门上刚落下去的汗登时又冒了出来。“末将,末将当时只是蛮性发做,蛮性发做!不知道进退,不识大体!”他即便再自视清高,也不敢踩到所有其他将军头上,只好前言不搭后语地解释。

“朕倒是希望我大隋将士多一点这样的蛮性!”杨广一摔袖子,低吼。

“陛下,臣等知罪!”大帐中其他文武同时躬身向皇帝请罪。有人羞愧地把头低了下去,有人却用怨毒地目光扫视了李旭几眼。

“哪来的野小子!居然还有人夸他识大体!”御史大夫裴蕴心里暗骂。今天帐内这名郎将据说是自己的本家黄门侍郎裴矩亲自举荐给皇上的,裴矩一向有识人之名,这次恐怕是着实看走了眼。

正当百官心中腹诽的时候,御案后又传来了皇帝陛下的命令:“算了,朕都说这事儿不追究了,你们还告什么罪。李将军,兵部新颁发的辽东地图据说是你所绘,此事当真?”

“是,臣,臣的确根据附近猎人的描述胡乱画过一幅辽东地图,去年大军东征时尚未完工,所以不敢拿出来献丑。后来此图被薛世雄大将征用,后来去了哪里,臣亦不知!”李旭想了想,小心翼翼地回答。有了刚才的教训,这回他无论如何不敢把绘制地图功劳据为己有。虽然今年军中颁发的地图的确就是去年他画的那一幅,但他可不想皇帝陛下再来一句,“如果我大隋武将都像你……”云云。嘉勉的话,皇帝陛下说了估计很快也救忘了,但万一其他朝庭大佬中的任何一个较了真儿,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注1:绵甲:隋唐时期军服,轻盈华丽,防护效果很差,只做武将礼服用。

第2章 壮士(五)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背弃(一)第3章 何草(四)第5章 无名(七)第3章 扶摇(一)第4章 故人(五)第7章 盛世(十三)第5章 君恩(四)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吴钩(五)第4章 补天(三)第4章 干城(四)第3章 扶摇(一)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变徵(六)第2章 背弃(二)第5章 归途(二上)第2章 吴钩(五)第4章 故人(四)第7章 盛世(八)第4章 变徵(六)第2章 出仕(六)第4章 变徵(六)第4章 故人(五)第3章 争雄(四)第5章 猎鹿(一)第2章 虎雏(六)第3章 无衣(一)第3章 无衣(六)第2章 展翼(三)第4章 干城(四)第4章 国殇(三)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锦瑟(二)第2章 背弃(六)第3章 烽火(一)第2章 背弃(四)第4章 醉乡(四)第5章 无家(三)第3章 烽火(四)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吴钩(七)第2章 壮士(五)第5章 无家(六)第1章 羽化(三)第4章 国殇(一)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无衣(三)第1章 击鼓(四)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摇(二)第4章 故人(五)第2章 出塞(一)第6章 持槊(七)第6章 持槊(三)第1章 大贼(二)第3章 浮沉(六)第3章 何草(六)第3章 旷野(二)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击鼓(一)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锦瑟(三)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醉乡(四)第2章 出仕(二)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取舍(二)第5章 诺言(五)第5章 归途(一)第2章 壮士(三)第3章 无衣(三)第1章 大贼(四)第4章 干城(六)第2章 吴钩(二)第2章 出仕(二)第2章 出仕(六)第6章 锦瑟(四)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无衣(二)第2章 吴钩(七)第5章 归途(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补天(一)第2章 虎雏(二)第1章 羽化(二)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何草(五)第5章 诺言(五)第4章 国殇(三)第3章 无衣(一)第5章 诺言(三)第1章 羽化(五)第2章 虎雏(五)第3章 旷野(二下)第3章 浮沉(八)第8章 叠唱(三)
第2章 壮士(五)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背弃(一)第3章 何草(四)第5章 无名(七)第3章 扶摇(一)第4章 故人(五)第7章 盛世(十三)第5章 君恩(四)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吴钩(五)第4章 补天(三)第4章 干城(四)第3章 扶摇(一)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变徵(六)第2章 背弃(二)第5章 归途(二上)第2章 吴钩(五)第4章 故人(四)第7章 盛世(八)第4章 变徵(六)第2章 出仕(六)第4章 变徵(六)第4章 故人(五)第3章 争雄(四)第5章 猎鹿(一)第2章 虎雏(六)第3章 无衣(一)第3章 无衣(六)第2章 展翼(三)第4章 干城(四)第4章 国殇(三)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锦瑟(二)第2章 背弃(六)第3章 烽火(一)第2章 背弃(四)第4章 醉乡(四)第5章 无家(三)第3章 烽火(四)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吴钩(七)第2章 壮士(五)第5章 无家(六)第1章 羽化(三)第4章 国殇(一)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无衣(三)第1章 击鼓(四)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摇(二)第4章 故人(五)第2章 出塞(一)第6章 持槊(七)第6章 持槊(三)第1章 大贼(二)第3章 浮沉(六)第3章 何草(六)第3章 旷野(二)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击鼓(一)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锦瑟(三)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醉乡(四)第2章 出仕(二)第3章 何草(三)第4章 取舍(二)第5章 诺言(五)第5章 归途(一)第2章 壮士(三)第3章 无衣(三)第1章 大贼(四)第4章 干城(六)第2章 吴钩(二)第2章 出仕(二)第2章 出仕(六)第6章 锦瑟(四)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无衣(二)第2章 吴钩(七)第5章 归途(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补天(一)第2章 虎雏(二)第1章 羽化(二)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何草(五)第5章 诺言(五)第4章 国殇(三)第3章 无衣(一)第5章 诺言(三)第1章 羽化(五)第2章 虎雏(五)第3章 旷野(二下)第3章 浮沉(八)第8章 叠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