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赚钱的几件事

钟进卫于是给崇祯皇帝介绍了八大汉奸以及边境的形式,然后说道:“如此大规模的通敌卖国行为,要说宣府总兵没有一点关系,打死臣都不信。”

崇祯皇帝早已怒形于色,听钟进卫讲完后对孙承宗道:“孙师傅,宣府总兵就在勤王军中吧?把他给朕拿了!”

“陛下,臣以为,暂时还是不要动他为好。”孙承宗劝道。

“为何,就算他没有关联,在他辖区发生如此骇人听闻之事,也得拿下他。”崇祯皇帝怒气冲冲地道。

“陛下,宣府总兵毕竟有来勤王,而且还是收复遵化等地的功臣,要是这么逮捕他的话,对其他总兵会有不好的影响。因此臣和孙大人的意思是,尽快派人摸清边军的参与程度到底有多深,而后再行处罚宣府总兵。”钟进卫也在一边劝解道。

崇祯皇帝见两位股肱大臣都这么说,不得不深思了下,然后才说道:“也罢,就先放过他。不过严惩汉奸,彻查边军之事,须得两位师傅去,朕才放心。不过孙师傅要坐镇京师,这事就唯有劳烦钟师傅了。”

按照钟师傅所说,那些汉奸的财富必然无比巨大,如果旁人去了,会不会中饱私囊还真没有把握。崇祯皇帝的人选中,一开始就选定了钟进卫。

“臣去没问题,在之前臣已经派臣的护卫先去摸情况了。只是此去边关,对汉奸和边军参与人数的处罚情况,需有临机专断之权。”钟进卫提出了要求。

“朕赐钟师傅尚方剑一枚,另给圣旨一份,有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崇祯皇帝想都不想,直接说道。

他在话说出口后,马上又想到事涉边军,钟进卫的安危也不容忽视,就又说道:“钟师傅此去,还得带一支军队前去才行。”

于是,崇祯皇帝和两个臣子进行商议后,决定钟进卫就带一千白杆军以护送之前答应的边军饷银为借口,前往张家口处置大小汉奸和调查边军。

孙承宗则在京师坐镇,由秦良玉协助,进行京营步军的整编。

其实也不算是借口,洪承畴已经多次派人回京求饷求粮食,甚至透露出说,要是没粮没饷的,就不得不以剿为主了。

后来崇祯皇帝派信使向各拖饷边军说明已准备军饷,只待京畿之战一结束就运送军饷过去。这事答应了就得做,否则边军反弹起来将会更猛烈。

这事商量完了之后,终于轮到崇祯皇帝说他的事情了:“钟师傅,眼下各处缺钱,国企的事情还得尽早实施起来才行。这些是目前你不在京师期间的各项报告,你先看看。”

一边侍立的内侍听崇祯皇帝一说,急步过来转呈御案上的资料给钟进卫。

孙承宗看了下内侍把资料递给钟进卫,然后笑着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这次从建虏身上缴获了不少钱财,或者可以缓解下朝廷缺钱的状况。”

崇祯皇帝其实也是说说而已,上次的赎罪银还有好多,各地的税银也马上就会押送到京师。但花钱的地方也太多,必须要有更多的生财之道才可以。

现在听孙承宗一说又有来钱,真是大喜过望,钱这个东西,对目前的大明帝国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嫌多的。

孙承宗所说的这些钱,只是永平全城损失钱财的很少一部分而已,但就是这样,也已有很多了。

钟进卫很快看完了手中几份报告,他想了一会,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水泥的产量暂时可以出售一些了。臣回头写个操作方略出来,让人操作便是。”

“能得多少银钱?”崇祯皇帝比较关心这个。

“陛下,目前的水泥还需满足修路所需。只有这路修好了,第一有了示范作用,第二从水泥厂运到京师的路也就不怕下雨,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出钟进卫话里的意思是说眼下不会有很多水泥拿来卖,微微有点失望,不过因为孙承宗这里突增一笔横财,因此对钟进卫所说的修路优先的话虽有失望,却并不反对。

“至于玻璃,可以拨出大部分产能用来出售,销售方式和水泥不同,臣也会事先写一份出来。”钟进卫对玻璃的产能不是很满意,但因为水泥大部分产量要自己用,所以只能挪用这玻璃产能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道:“钟师傅,这水泥、玻璃的售卖到底是何种方略?”

孙承宗一遇到经济问题,特别是这种新鲜的事情,没办法发言,就用欣赏的心情听着钟进卫所说。

以前的时候,孙承宗认为,中兴侯应该专注这块内容,多多为大明赚钱。但经过京畿之战后,他又觉得如果把中兴侯丢去战场的话,也不会太差。因为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自己也能出一些奇思怪想,但又不会限制将领才能的发挥。

孙承宗不知道钟进卫的老师到底是什么人,能教出这么一个全面的人才。自己教了那么多年的学生,却从未有过一个学生有中兴侯的才能。

想到这里,孙承宗心里暗自一叹,一山还有一山高啊!

钟进卫当然不知道坐他旁边的孙承宗想了好多关于自己的事情,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是这样想的,水泥、玻璃并不会如同食盐一样,百姓缺之不可。因此,出售的对象就定为大明的有钱人家,让他们掏钱来买。”

“哦,好,回头写好了朕再看吧。”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的思路,觉得很好,就不再追问了。

钟进卫从手中分出一份报告道:“陛下,从银行报告上看,臣对纸钞兑换银两之事并不是很满意。因此,臣想了个法子,来加速纸钞的发行。”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向钟进卫方向伸了伸脖子,赶紧问道:“钟师傅,有何法子?”

“就是水泥、玻璃的售卖,假如是用大明九思宝钞来买,则在价格上可以给予优惠。”钟进卫介绍道。

“中兴侯,你这不是要收回纸钞了?”孙承宗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

在他们的脑海中,纸钞终究不如银两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改变的,哪怕是孙承宗,也是如此。

钟进卫看看孙承宗,笑道:“是啊,就是要收回纸钞。让他们知道用纸钞的好处比用银两更多。”

“钟师傅,朝廷不是要把纸钞发行出去么,你这么做是否事与愿违?”崇祯皇帝微皱眉头问道。

钟进卫看回崇祯皇帝,摇头道:“一点都不事与愿违,他们用来购买的纸钞只能来源两处,一是朝廷发放的俸禄,二是到大明皇家银行用银两来兑换纸钞。这其中朝廷发放的俸禄极为有限,想购买水泥、玻璃,就只有从家中拿出银两来兑换纸钞了。这么一来,纸钞的发行量就会加大,相对地,大明皇家银行中的银两储备就会增多。这样就能更快的达到银两储备足够多的那条线,以便朝廷增发合适的纸钞。”

钟进卫在刚开始解释地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道道了,他也是潜意识里面认为朝廷是出纸钞,收银两,让他一下没想清楚而已。

钟进卫心中暗自摇头,看来在大明普及纸钞的过程还得有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放下了这件事,又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炼钢的瓶颈现在是集中在耐火砖上,而且目前钢的质量还是不理想。臣的看法,可能需要征集更多有渊博知识的工匠来一起改进才行。”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朕下旨征集全国各地有名的工匠即可。哦,对了,钟师傅之前推荐的人已经到京师了。”

钟进卫微微一愣,都想不起来自己推荐谁了,就问道:“陛下,是谁到京师了?”

“宋应星。”

孙承宗听了想不起这宋应星是何许人也,不过从中兴侯一向来的推荐看,这个宋应星应该是个人才。

“宋应星,哦,臣想起来了,宋应星啊,他人呢?”钟进卫稍微想了一会,马上想起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自己向徐光启提过,哦,对了,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徐光启了,这个牛人干嘛去了?

“徐卿刚安排他去水泥厂了。”崇祯皇帝回答道。

“对了,陛下,徐光启徐大人之前去哪了,臣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钟进卫赶紧问出了他的问题。

“历书编修遇到了问题,因此徐卿过去了一段时间。”

钟进卫并不清楚历书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心里暗自埋怨现在这么多事情,还把徐光启给丢去修历书了。

他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徐大人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有关基建和各类研究院的筹备上。另外如果徐大人觉得宋应星确实学识渊博的话,不妨让他去管理各类厂子,把安贵义替换出来,负责国企销售。”

“此事,钟师傅和徐卿商量着办,朕相信你们。”崇祯皇帝点头同意道。

还有一件事情,不方便现在说,钟进卫就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要去一趟银行看下纸钞。”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道钟进卫说的是什么,他看看孙承宗,然后道:“钟师傅,你现在是没有护卫了吧,朕再给你拨一批护卫吧。”

“陛下,不用这么麻烦,臣不是要领白杆军出去办事么,我就找他们要些人好了,等到了张家口,原先的护卫就能回臣身边了。”钟进卫推辞道。

崇祯皇帝想想,觉得也可以,就同意了。

就在钟进卫准备转身出殿的时候,他想起田贵妃的父亲左都督之事,就把钟进卫又叫住,对他说道:“钟师傅,不管纸钞之事涉及谁,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钟进卫听了一愣,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指谁。不过不管是谁,有了崇祯皇帝的话,他是不会徇私的。

然后钟进卫再次告辞,没想到又被崇祯皇帝叫住了。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有点不好意思。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之前说是击败京畿之地的建虏后,该是你大婚之时,但眼下还得让你前去边关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97章 闻报震怒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789章 睡吧乖第207章 祸福难料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457章 杀神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脸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695章 心肝疼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768章 突围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377章 叮嘱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354章 竞拍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138章 永平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576章 大灰狼第251章 打赌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846章 攻取大员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621章 玄虚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63章 荣誉榜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34章 不摆谱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97章 闻报震怒第26章 再坑第636章 研究蒸汽机的最佳人选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47章 思海战第593章 杀明军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85章 密谋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295章 献俘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87章 漱口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62章 义捐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36章 监军制度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531章 登陆辽东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
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97章 闻报震怒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789章 睡吧乖第207章 祸福难料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457章 杀神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脸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695章 心肝疼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768章 突围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377章 叮嘱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354章 竞拍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138章 永平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576章 大灰狼第251章 打赌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846章 攻取大员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621章 玄虚第277章 求援滦州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63章 荣誉榜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34章 不摆谱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97章 闻报震怒第26章 再坑第636章 研究蒸汽机的最佳人选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47章 思海战第593章 杀明军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85章 密谋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295章 献俘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87章 漱口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62章 义捐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36章 监军制度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531章 登陆辽东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