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递交万民书

接下来的几天,这皇宫门口就成了露天旅馆。这些中原过来的百姓分作了两班,一班在城里搞讲演,发宣传资料,另一班则在皇宫门口一边静坐,一边喊口号,成了临安城内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让上上下下路过的行人及朝中大臣瞠目结舌。

临安城中很快就有人爆料:称金人虽然南下,但三路金军皆被诸路宋军击败,现宋军已收复大片河山,最前沿的由岳飞率领的行营后护军已经打到了汴京附近。在此大胜之时,为何却要撤退呢?

知道这些消息后,临安城的民众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明明前线宋军大获全胜,收复了大片河山,金军已经溃败,为何宋军却要撤退,导致这些百姓逃到临安来请愿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秦桧这时在朝廷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赵鼎和张浚两人虽然失势,但却还在朝中任参政知事这一地位尊崇,但却没有什么实权的闲职,并未被罢免。

他们的门生、老部下见这正是抨击秦桧等主和派的大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于是,他们便派人在临安散播风声:称在前线大胜之时,未趁胜追击,反而下令各路宋军撤军的幕后指使者,正是宰相秦桧。

这下,临安城立刻轰动了,酿起了一场反秦高潮。一些激愤之人当晚就用石块砸了秦府大门,还企图冲进秦府去,将秦桧着实吓得不轻。

不过好在城卫军反应还算迅速,立刻派人在秦府四周布防,不准闲杂人等靠近,并抓了几个带头的百姓后,才算弹压住了。只是这样一来,秦桧的声望却是大跌,让一些原本见赵鼎和张浚将倒,准备改投门路的大臣又顾忌名声,犹豫不决了。

赵构这时再也坐不住了,这么多百姓一直静坐在皇宫前的广场上,又大多是文人,实在有碍观瞻。

而临安外国商人、使节不少,还常有各地官员、商人前来出差办事。这“中原民众请愿团”造成的影响已经渐渐扩散到全国,实在让他面子上很过不去。

不过赵构虽然极为不满,却又拿这些文人无可奈何。

因为大宋原本就是重文轻武的朝代,奉行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文人只要不犯谋逆大罪,均不会被判死罪,顶多只会发配到偏远地方。

这些文人静坐在广场上,要面见圣上,并未违反大宋任何一条法律,就算有人评论朝政,认为不该在大胜之时撤军,也正符合大宋文人爱评论朝政的风气。

而大宋历来极重法治,要判一个人的罪,必须经过调查审理,拿实证据,证明其违反大宋律例才能定罪。象其他朝代那样皇帝一念之下就定人生死,在这大宋却是行不通的。

更何况,这些中原来的百姓和附同的文人打的标语和喊的口号又是支持大宋和他这个皇帝的,让赵构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这些人抓又不好抓,打也打不得,还真让赵构有一种老鼠啃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使他伤透了脑筋。

后来他也终于想通了,这些百姓不就是要见他吗?索性就见一面吧。看看他们有些什么要求。

赵构于是终于传令下去,宣布在皇宫大门前,会见“中原民众请愿团”的代表,了解他们到底有些什么诉求。

这位大宋皇帝于是在两名太监和数百名禁卫军的陪同下,到了皇宫大门前。只见黑压压的全是站着的百姓,人数起码有数千人以上。

最前面的却是数百名身着各式服装的文人。他们见到期待已久的皇帝终于出来相见了,都是十分激动。

站在队伍左侧的一名大嗓门壮汉立刻高呼道:“大宋万岁!皇上万岁!”

他这一呼,广场上的数千人全都一起跪下大吼起来:“大宋万岁!皇上万岁!”

这声音大得让赵构只觉震耳欲聋。他平时见得最多的也不过是数十名大臣对着他高呼“吾皇万岁”,这次居然有数千人一起高呼,倒让他大开眼界,脸上也有了几分得意之色。

待三呼万岁之后,赵构方含笑抬手道:“众卿……”说到这里才想起眼前的人都不是官员,忙改口道:“诸位平身!”

这时,在王童和张择端等人的带领下,广场上的数千百姓方站了起来。

赵构方道:“诸位皆乃朕之子民,虽然身处中原,对大宋的拳拳忠君爱国之心也让朕十分感动。不知道诸位有何诉求,尽可向朕道来!”

王童打量了一下赵构,只见他年约三十七八岁,一对眼睛又细又长,眯起来就象一条缝,面容还算清秀,只是精神委糜,明显有些酒色过度。他穿着一身黄色龙袍,头戴金色皇冠,倒是颇有一番雍容庄重,久居上位者的凛然气势。

张择端这时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不知官家可否还记得老臣?”

赵构一听,只见面前的是一个头发已有些斑白的老学究,花甲年纪,身材修长,穿着一件青色长衫,头发挽在头顶,插一支普通的木簪,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但皮肤还是比较白皙,留着一绺长须。

赵构只觉此人有些面熟,却是记不起是谁了。

“官家,老臣就是先帝在时,翰林图画院的张泽端啊!老臣作的清明上河图还曾请您过目观阅的!”张择端激动地说道。

赵构一听,却是立刻动容道:“啊!记起来了!原来你就是张画师啊!汴京沦陷后,你就不知去向,有人说你已经过世了,没想到你还留在北地啊!”

他这时终于回忆起来张择端是谁了。

《清明上河图》在当年颇为有名,自己父亲徽宗极其喜欢此画,还亲笔为其签题并盖上自己的双龙小印。在张择端画成之后,徽宗曾叫自己的所有儿子前来一观,他就是那时见到这张择端的。

“官家还记得老臣,老臣已虽死无憾了!”张择端已有些感动得痛哭流涕了。

然后他便将自己在靖康之难后,来不及撤走,只好在汴京附近隐居的情形说了一遍,尤其是谈到金军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已是泣不成声。

在他身后的人大多是这个上访请愿团的成员,他们均深有同感,现场不禁哭声一遍。

赵构也颇有些感动,脱口道:“张爱卿,既然在北地如此艰苦,你不如就回来临安吧!朕也颇为欣赏你的画。你来当朕的画师如何?”

张择端听闻后,立刻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大声道:“官家爱护老臣之心,实在让老臣感动不已。我等百姓其实别无他求,只希望官家能让大军缓撤些时日,让我等中原百姓收拾家中细软,随军南返!”

赵构听罢随口就道:“那好……”,

身后的总领太监王公公见状,急忙附在他耳边悄声提醒道:“撤军之事官家不是早已下旨了吗?要延缓撤军,恐怕得与秦相商议才行啊!”

赵构这才回想起来,他已恢复了平静,沉声道:“张爱卿之意朕已明白,不过延期撤军乃军机大事,关系到兵员、粮草的调配,安置这么多百姓也不是一件小事啊。爱卿可有奏章呈上?”

张择端自然早有准备,从王童手中接过他们早已写好的万民书,呈了上去。他和王童事先就按岳云的安排,各有分工。王童主内,负责组织策划。他主外,负责上书和对外宣传。

赵构粗略看了一下,见这万民书字数实在太多,便对张择端说道:“张爱卿好不容易南返临安,实在辛苦,我看大家不如就此先撤了吧!老在皇宫门口坐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张择端这时却一脸沉重地说道:“官家之旨意,老臣原本应当遵从,只是事关中原数十万百姓的生活安危,实在不能不让老臣斗胆询问,官家何时才能给我等一个答复呢?”

“张择端,你好大胆!竟敢对官家如此质问!”赵构旁边的总领太监王公公大声喝斥道。

“老王,别这样!张爱卿也是心系百姓嘛!”赵构在这么多百姓和禁军士兵面前,深知保持皇帝气度的重要性。他能够在仓惶之中逃到江南,还得到各地官吏的一致拥戴,自然也非一般常人。

他思考了片刻后,便对张择端说道:“张爱卿,三日后朕一定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择端听罢,心中大喜,立刻跪下磕头感激道:“多谢官家的关心了!老臣定当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即,他身后的数百名文人,以及数千百姓一起跪下磕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场面壮观之极,给足了赵构面子。

赵构也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向已开始收拾帐蓬的百姓挥手致意,然后转身向皇宫内走去。

望着赵构远去的背影,张择端忍不住向身旁的王童问道:“文青,你看官家会同意咱们的要求吗?”

王童微微一笑,低声道:“此事甚为棘手,官家答不答应都是两难。不过我想朝中诸公皆是智者,应能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如果他们当真束手无策,定会让岳元帅暂不撤军,也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其实还有一些隐藏之事他没说出来,那就是朝中群臣中,尤其是那些反对撤军叫得最凶的清流,不少皆暗中收了自己好处,要不他们怎会如此卖命地为己方宣扬。

赵构回到皇宫内自己的御书房,然后打开了那卷万民书,开始仔细看了起来。

当他看完这万民书上的内容后,却是脸色顿变,起身对王公公道:“老王,你马上去把秦相叫来!朕有急事找他!”

在一旁恭候的王公公应了一声,正准备出去,却又被赵构再次叫住了。

“朕仔细思量,索性将赵鼎和张浚两位爱卿也一同叫来商议吧。此事牵涉太大,十分棘手!朕又在这么多百姓面前许了愿,三日内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可着实把朕难住了。”赵构叹道。

第30章 破城第685章 宋金大海战(三)第514章 六亲不认的万俟卨第306章 花魁大赛第69章 翻手覆云第538章 辽军攻四川第98章 竞拍秀丽第713章 岳云遇刺第126章 韩常的对策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53章 舌战金使第523章 奇袭随州第42章 回到楚州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821章 国号中华第393章 营救韦太后的难题第681章 金军的空城计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战(三)第816章 大决战(下)第390章 谈判开始第383章 担任赴金副使第210章 无理的要求第138章 汴京之战(五)第615章 对簿公堂(中)第65章 岳云的计策第761章 日本大混战第494章 初战横山(上)第60章 反击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259章 听雨轩的花魁第411章 潼关之战(二)第488章 临安城破第597章 叛军围攻第29章 突袭泗州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31章 各有算计第140章 汴京之战(七)第704章 西姜口第706章 西姜口之战的序幕(上)第223章 各方反应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554章 九岭镇之战(五)第141章 汴京之战(八)第96章 喊冤的萝莉第345章 迎战会议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302章 手按《古兰经》发誓第672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247章 危险时刻第193章 真实的陆文龙第729章 辛弃疾的夺权方案第686章 宋金大海战(四)第269章 事情闹大了第53章 舌战金使第37章 完颜宗敏的担忧第490章 传国玉玺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73章 定址琉球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710章 纥石烈志宁的挑战第324章 大赛结束第574章 燧发枪的研制第645章 贤内助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635章 讨援兵第677章 金国的反应第20章 瘟疫的源头第808章 女儿岳念云第236章 葫芦谷之战(五)第479章 红河州的局势第308章 临安花魁大赛的运作第607章 引发围观第12章 粮食危机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548章 涪江之战(中)第506章 风香亭的谈判(下)第690章 宿州之战第626章 阇耶跋摩的决断第37章 完颜宗敏的担忧第429章 皇宫立威第188章 连续民变第702章 岳云到了第160章 决战小商河(一)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413章 潼关之战(四)第239章 葫芦谷之战(八)第324章 大赛结束第519章 抵达彭泽第236章 葫芦谷之战(五)第395章 暗有隐情第770章 处心积虑的秦桧第406章 到手了!第831章 处斩秦桧第445章 台海大战(下)第115章 南边来人第748章 穿山越岭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549章 涪江之战(下)
第30章 破城第685章 宋金大海战(三)第514章 六亲不认的万俟卨第306章 花魁大赛第69章 翻手覆云第538章 辽军攻四川第98章 竞拍秀丽第713章 岳云遇刺第126章 韩常的对策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53章 舌战金使第523章 奇袭随州第42章 回到楚州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821章 国号中华第393章 营救韦太后的难题第681章 金军的空城计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战(三)第816章 大决战(下)第390章 谈判开始第383章 担任赴金副使第210章 无理的要求第138章 汴京之战(五)第615章 对簿公堂(中)第65章 岳云的计策第761章 日本大混战第494章 初战横山(上)第60章 反击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259章 听雨轩的花魁第411章 潼关之战(二)第488章 临安城破第597章 叛军围攻第29章 突袭泗州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31章 各有算计第140章 汴京之战(七)第704章 西姜口第706章 西姜口之战的序幕(上)第223章 各方反应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554章 九岭镇之战(五)第141章 汴京之战(八)第96章 喊冤的萝莉第345章 迎战会议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302章 手按《古兰经》发誓第672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247章 危险时刻第193章 真实的陆文龙第729章 辛弃疾的夺权方案第686章 宋金大海战(四)第269章 事情闹大了第53章 舌战金使第37章 完颜宗敏的担忧第490章 传国玉玺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73章 定址琉球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710章 纥石烈志宁的挑战第324章 大赛结束第574章 燧发枪的研制第645章 贤内助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635章 讨援兵第677章 金国的反应第20章 瘟疫的源头第808章 女儿岳念云第236章 葫芦谷之战(五)第479章 红河州的局势第308章 临安花魁大赛的运作第607章 引发围观第12章 粮食危机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548章 涪江之战(中)第506章 风香亭的谈判(下)第690章 宿州之战第626章 阇耶跋摩的决断第37章 完颜宗敏的担忧第429章 皇宫立威第188章 连续民变第702章 岳云到了第160章 决战小商河(一)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413章 潼关之战(四)第239章 葫芦谷之战(八)第324章 大赛结束第519章 抵达彭泽第236章 葫芦谷之战(五)第395章 暗有隐情第770章 处心积虑的秦桧第406章 到手了!第831章 处斩秦桧第445章 台海大战(下)第115章 南边来人第748章 穿山越岭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549章 涪江之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