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喜宴

“你可看见,那些东西是派谁送出去的?”荀卿染问宝珠。

“是冬儿姑娘带着人送到二门,二爷的小厮接了出去。”宝珠道。

荀卿染低头沉思。齐家这样的府第,有些私下的人情不足为奇。别的她不敢说,但是因为宫里的贤妃娘娘,齐府对宫里人的孝敬肯定少不了。这些肯定就不能在明面上走礼,只能私下去送,还不能送少了。

说起来,家里有个女孩在宫里做娘娘,还是主位,这一年四季年节下,宫里都有赏赐的东西出来。外面看着赫赫荣光,也只是赫赫荣光罢了,从齐二夫人和齐二奶奶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消息,荀卿染知道,齐家送进宫里的钱,绝对比得到的赏赐要多。

当然了,只计较这个,似乎有些矫情。毕竟,因为贤妃娘娘,给齐家带来的无形资产,经营的好了,那才是巨大的财富。

荀卿染每天卯正起床,到祈年堂处理家务,然后就齐二夫人和容氏处请安。接下来,还是不断有家里的管事媳妇们过来回事。这边刚料理清楚送给各府的年礼,每天也不断有各处送来的年礼。这些,有些是齐家二爷在外院接待,也有好些,是派了管事的媳妇婆子来给容氏请安的。容氏多不见,齐二夫人见了几个,也推给荀卿染。

荀卿染从早忙到晚,日子过的倒也充实,连齐攸已经走了数日,都渐渐不觉得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十,是定远侯方信和曾静的婚期。

这门婚事,已经是最近京城的热门话题。因此荀卿染不用特意打听,就都知道了。定远侯方信正当壮年,在丧妻不过半年后,迎娶新人,新人还是曾家的女孩,算是方家和曾家续上了这门亲事。曾静早在曾家老爷进京后,就搬出了侯府,住到城东曾家在京城的别院待嫁。这些天,不仅到定远侯府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就是地处偏僻的曾家别院,也每天宾客不断。又渐渐传出曾家老爷这次官吏考核评语甚佳,年后就要升官的消息。

方信的婚宴,容氏早就不再出府做客,因此依旧不去,齐二奶奶养胎不能去。其余的人早都换了出门的衣裳,大太太、齐二夫人带了荀卿染、齐婉丽和齐三奶奶,还有郑姨妈带着郑好儿、郑姝儿两姐妹坐马车,前边齐家的大老爷、二老爷、二爷齐修,三爷齐俭,五爷齐佐,还有郑元朔,郑元朗两兄弟都是骑马,一行车马浩浩荡荡,一同到定远侯府贺喜。

郑元朗本来在江南老家料理铺子,因着郑好儿的事,郑姨妈很是伤心,就写了信给他。郑元朗接到信,就从江南老家赶了过来,两天前到了京城,也是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的意思。

到了定远侯府,有知客的媳妇接着,齐二夫人一行先到后宅来。方信的长子宗哥儿带着宝姐儿、官哥儿几个过来行礼。

轮到官哥儿给荀卿染行礼的时候,小胖墩糯糯地叫了声四婶婶,就扑到荀卿染腿上,要荀卿染抱他。却被宗哥儿说了一句,只好又接着给齐婉丽行礼。

礼毕,大家在厅内分别坐下来。

官哥儿被奶妈放在大椅子上坐了一会,就开始不老实,一边踢蹬着肥肥短短的腿,一边东张西望。见荀卿染也在看他,官哥儿便咧开小嘴笑起来。

荀卿染冲官哥儿招招手,官哥儿从椅子上爬下来,小跑到荀卿染跟前,荀卿染俯身将他抱在怀里,小声逗弄他说话。

官哥儿靠在荀卿染怀里,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荀卿染对这种胖乎乎,又傻傻的没什么心眼的小孩子最没抵抗力,就是跟在她身后的桔梗和麦芽,也都对官哥儿喜欢的不得了。

那边齐二夫人就问宗哥儿和那两个年纪稍大的男孩,书读到哪里了,可有长进,听说换了先生,新先生教的可好,又嘱咐几个孩子要用心读书,也不要耽误了骑射等语。宗哥儿一一答了,他年纪渐大,这一屋子的女眷,颇有些不自在,坐了一会,就带着两个庶弟出去了。

齐二夫人就和宝姐儿聊起家常,一会工夫,方信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去坐。

因为方信父母早丧,拜堂的时候,只拜祖宗牌位。如今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坐,并不用受新人的礼,也算有个长辈在场鉴证的意思。

齐二夫人自然应了,便有人来请众人到席上去坐。大太太、郑姨妈带着齐三奶奶、郑好儿和郑姝儿两姐妹和齐婉丽先去了席上。齐二夫人则带了荀卿染在身边伺候。

荀卿染扶着齐二夫人在喜堂上坐下,四下打量,这侯府的喜堂布置的富丽堂皇,一派喜气洋洋,但都比不过新郎官方信身上的喜气。

方信今天一身大红的喜服,走动间两根帽翅不断颤动,着实是意气风发。就听外面鞭炮声响,小厮跑来禀报,说是新娘的轿子已经到了路口。方信带着人接了出去,就听鞭炮声一路从门口响过来,方信在前手里一根红绸,引着新娘子走上喜堂来。

曾静蒙着盖头,看不出脸上表情如何,不过从轻轻移动的脚步,摇摆的腰肢,微微低垂的头,可以想像,一定是满面娇羞和喜悦的。

荀卿染心下想着,曾静在侯府日子不长,却俘获了方信的心。这门亲事,算不算的上是男女情投意合那。

荀卿染听齐二夫人透露过,她和齐二奶奶都认为曾静有些不妥,并不赞成这门亲事,但是显然没有说服方信。两人也就作罢,毕竟方信的嫡长子,再过两年就可娶亲,另外两个庶子,也已经长大,宝姐儿又聪慧泼辣,只有个官哥儿让人操心,却是幼子,总是继室讨好拉拢的对象。不论曾静如何,在侯府施展的余地都不大。

司礼官喊了声吉时已到,方信和曾静两人对面站好。

“一拜天地。”司礼官高声赞道。

方信和曾静就要跪拜,就听门外围观的宾客中有人喊了一声,“且慢,这堂不能拜,亲事结不得”

――――――

加更求粉红。

第79章 回门(三)第58章 议亲(二)第281章 隐患第28章 劝说第26章 卖婢(二)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173章 大树的荫凉第371章 明华第122章 怒气(二)第351章 交锋(二)第303章 劝告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111章 连累第48章 迁怒第388章 冬去春来第331章 皇恩第307章 喜第165章 二月梨花第298章 投壶第385章 生死一线第272章 心有灵犀第321章 立威第307章 喜第189章 周旋(二)第228章 红红美人脸第85章 鲜桂圆(三)第306章 抢第16章 旧爱与新欢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72章 画眉深浅(二)第136章 离别第91章 姜丝桂圆大枣汤第19章 另起波澜第150章 小别重逢(三)第23章 打击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82章 夜谈第341章 叵测第367章 探病第2章 海棠红第160章 除岁第45章 玉蝴蝶第259章 百日第72章 画眉深浅(二)第227章 仲夏第94章 求救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375章 问罪第15章 又一件喜事第11章 夜宵第78章 回门(二)第215章 雪团第321章 立威第245章 各自肚肠第330章 扑朔第124章 这个男人(二)第269章 处置(二)第93章 贺喜(二)第347章 核计第101章 求子第187章 动机不明第43章 方大奶奶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204章 龟苓膏的秘密第316章 训侄第363章 枫林第255章 心急的父亲第48章 迁怒第383章 丧服第292章 求子第231章 寻短见的女人第355章 静夜第195章 商议第21章 二太太第276章 祖孙第306章 抢第50章 枫林晚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232章 寻短见的女子(二)第291章 荆棘蔷薇第159章 梅园夕照(二)第199章 老太太的愤怒第293章 妻妾一家欢第348章 援手第230章 观音卷轴(二)第17章 方氏的打算第180章 水波荡漾第58章 议亲(二)第382章 冷暖第52章 生日宴(二)第274章 回京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77章 回门第27章 卖婢(三)第287章 说亲第359章 分居第40章 话梅第113章 怨恨第365章 厚望第20章 因祸得福
第79章 回门(三)第58章 议亲(二)第281章 隐患第28章 劝说第26章 卖婢(二)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173章 大树的荫凉第371章 明华第122章 怒气(二)第351章 交锋(二)第303章 劝告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111章 连累第48章 迁怒第388章 冬去春来第331章 皇恩第307章 喜第165章 二月梨花第298章 投壶第385章 生死一线第272章 心有灵犀第321章 立威第307章 喜第189章 周旋(二)第228章 红红美人脸第85章 鲜桂圆(三)第306章 抢第16章 旧爱与新欢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72章 画眉深浅(二)第136章 离别第91章 姜丝桂圆大枣汤第19章 另起波澜第150章 小别重逢(三)第23章 打击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82章 夜谈第341章 叵测第367章 探病第2章 海棠红第160章 除岁第45章 玉蝴蝶第259章 百日第72章 画眉深浅(二)第227章 仲夏第94章 求救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375章 问罪第15章 又一件喜事第11章 夜宵第78章 回门(二)第215章 雪团第321章 立威第245章 各自肚肠第330章 扑朔第124章 这个男人(二)第269章 处置(二)第93章 贺喜(二)第347章 核计第101章 求子第187章 动机不明第43章 方大奶奶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204章 龟苓膏的秘密第316章 训侄第363章 枫林第255章 心急的父亲第48章 迁怒第383章 丧服第292章 求子第231章 寻短见的女人第355章 静夜第195章 商议第21章 二太太第276章 祖孙第306章 抢第50章 枫林晚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232章 寻短见的女子(二)第291章 荆棘蔷薇第159章 梅园夕照(二)第199章 老太太的愤怒第293章 妻妾一家欢第348章 援手第230章 观音卷轴(二)第17章 方氏的打算第180章 水波荡漾第58章 议亲(二)第382章 冷暖第52章 生日宴(二)第274章 回京第18章 卿染的抉择第77章 回门第27章 卖婢(三)第287章 说亲第359章 分居第40章 话梅第113章 怨恨第365章 厚望第20章 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