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上意难测

容氏带着荀卿染等人就往祈年堂来,齐二奶奶自然是跟着,齐二夫人虽挨了打,但是因为打的并不重,容氏也没法发话,因此她也只好忍着羞耻跟随。反而是齐二老爷,因宁馨明显是来齐府拜访女眷的,所以不好去打扰,便向容氏告退,并嘱咐齐二夫人要好好照顾容氏,“别再惹老太太生气。”

众人来到祈年堂,宁馨已经知道了消息,从上房出来迎接。

这现象看在人眼里,不得不说是比较奇怪的。然而宁馨似乎毫无觉察。

众人进了祈年堂上房,又相互见礼,这才分宾主落座。

容氏自是开口寒暄了一番,宁馨若无其事地回应着。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容氏脸上有不虞的表情一闪而过。

按理说,宁馨一来投奔的是齐二夫人,而没有去拜访容氏,还要容氏来看她,这就是失礼。而齐二夫人被打了板子,这个消息已经被传到了祈年堂,也被传到了宁馨的耳朵里。如果宁馨知趣,便应该明白容氏的态度,早些提出告辞,大家保持体面。

但是宁馨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是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这让她在容氏心中本来就不甚美好的形象,更加糟糕了。世家的女儿,皇家的金枝玉叶,霸道些嚣张些,也是常态,但是在基本的修养礼节方面,一般都会做的很好。宁馨这般有些无赖的做派,是让容氏很看不上眼的。

容氏的目光在宁馨的脸上轻轻扫过,不禁心中暗自叹息。她想到永和亲王老太妃,还有宁馨的母亲,那个精明透顶的永和王妃,再看看宁馨如今的样子,让人不得不感慨。宁馨养成今天这般模样,果真是自幼便失去长辈教导的缘故吗?不知道应泽现在如何,但单就宁馨来看,这永和亲王府便是恢复了爵位,也不过了了。

“……在平西镇时,郡主就和我们染丫头相处的好,因此一进京来,就屈尊来了我们府上,让我齐府蓬荜生辉啊。”容氏笑道。

提到平西镇,宁馨不由得抬眼看了荀卿染一眼。

荀卿染回了个淡淡的微笑,马上意识到了容氏的意图。

“郡主如今富贵不忘贫贱之交,心存厚道,不愧是皇家苗裔。这份气度高华,心地纯善,恩怨分明,便是满京城的女眷都该学着些。”荀卿染笑道,“郡主多才多艺,当初在平西镇,我和四爷曾赠送一架古琴给郡主,郡主很是喜欢,想必现在还带在身边吧。”

“郡主如此念旧的人,自然不会随意将那古琴丢弃。我前些日子听女先说话,说道什么故剑什么的……”容氏说了一半,似乎忘记了,笑着看宁馨,“这故事,郡主想必是知道的。”

“老夫人这故事,想是那些女先编的。”宁馨不咸不淡地道,又转向荀卿染,“四奶奶的记性倒是好。四奶奶对我的好处,我一时都不曾忘记的。”

荀卿染心中有些恼,这宁馨说的,好像她携恩图报似的。如果她真的可以像宁馨那样厚脸皮,不怕将场面搞的难看,大可以撒泼,就将宁馨在平西镇如何受她照顾,又恩将仇报的一些事情当面拿出来说,甚至可以将当时的账本摔在宁馨脸上,让大家瞧瞧这“骄傲高贵”的郡主的真面目。

“老太太说的是故剑情深吧。”荀卿染终究按耐住自己的火气,笑着接了容氏的话尾巴,“似乎说的是古时候一位皇孙,自幼流落民间,与民间女子皆为夫妻。后来这位皇孙登上皇位,这朝里的大臣啊,就想为她重新立后,娶重臣家的女孩。这皇孙却是个有德行的,不肯抛弃糟糠之妻,下旨让人寻找他贫贱时曾用过的一把宝剑。朝中大臣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便不再让皇帝重新立后,而是迎了皇帝的民间妻子入宫,立为皇后。”

荀卿染笑着说了这一番话,便去看宁馨。心道,你跟我们说太平故事,想要怂恿人家灭掉原配娶你进门,咱们就给你讲讲故剑情深,你已经是成亲生子的妇人,别在做非分之想。于情于理。

“就是这个故事,那男子还重情重义,这女子啊,更有个三从四德,这夫妻人伦,决不可背弃的,否则千夫所指,岂止是她一人,父母兄弟祖宗都跟着蒙羞的。”容氏点头道。

然后又转过来来,拉着荀卿染的手夸奖:“不是我夸染丫头,我府里这么多儿媳妇。孙媳妇,便没有一个比得过她,知书达理,孝顺贤淑。凭你拿什么来,我也是不肯换的。”

“染丫头从平西镇回来后,没少和我说起过郡主。我心中也惦记着郡主,事无巨细,都跟染丫头问明白了。”容氏又笑着看宁馨。

容氏和荀卿染一唱一和,话已经说的很透彻,态度也很鲜明。但是宁馨脸色丝毫未变。

荀卿染看在眼里,心念数转,看来宁馨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这个样子是根本就不怕,过去的事情被揭露出来,还是色厉内荏那。

“郡主新来,原该好好招待。只是,咱们府里简陋,染丫头怀着身子不方便。”容氏淡笑着道,“委屈了郡主如何是好。”

容氏的这话可以是谦逊地留客,也可以是委婉地请客人离开,全看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而容氏此时的语气态度,分明是送客了。

宁馨便是脸皮再厚,此时却也做不到不动声色了。

“郡主从宫里出来,便说要到府上来拜访。太后特意叮嘱了,说是老夫人最近身体不适,让郡主切不可打扰了老夫人静养。郡主实在念旧,又与二夫人一见如故,因此只在二夫人这里打搅。倒也不用太过铺张,反而让郡主过意不去,被太后知道了,太后也要怪郡主太任性的。”宁馨旁边伺候的古嬷嬷,这个时候替宁馨答话道。

“便是如此。”宁馨点头。

这古嬷嬷确实是老辣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说宁馨来齐府住是经过太后首肯的,如果齐府逐客,那就是不给太后面子。看来她们是一定要赖在齐府中,而容氏总不好直接说送客。

宁馨这次看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别的什么都不顾忌了。荀卿染看了眼宁馨,真不知道她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有小丫头跑进来,说是有圣旨到。

容氏和荀卿染不由得都吃了一惊,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圣旨。倒是宁馨的脸上立刻增添了光彩,就是齐二夫人的头也微微抬了起来。

众人不论心中做如何想法,依旧很快整理好装束,都到前面的大厅中接旨。

一个太监手捧圣旨宣读。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褒扬宁馨送图有功,恢复宁馨的郡主爵位,又另外赏赐了金银珠宝,绸缎尺头,古董玩意若干,全都摆在齐府的大厅中。

一道和齐府完全没有关系的圣旨,却送到齐府来宣读,而且皇帝赏赐的东西更是直接送到齐府中来了。

那传旨的太监宣读完旨意,就先向宁馨道喜,转过头来,又向容氏道喜。

“咱们自然是替郡主欢喜的。”容氏道,又问那太监,“郡主立了大功,皇上颁下这么多的赏赐,这郡主的府邸,必是也有安排的?”

那太监呵呵笑着,不经意地看了眼古嬷嬷,“这个奴才还不知道,万岁爷和太后娘娘自有安排吧。”

这边就送了传旨的太监出去,众人便在厅内少坐。

宁馨一脸的喜色,有些得意地看了荀卿染一眼。宁馨恢复封号,甚至这些赏赐,都是意料之中的,如何这时格外的得意?不外乎是封赏宁馨的旨意,竟是送到了齐府中来,那太监在恭喜宁馨之后,同样向容氏道喜。

宫里对宁馨的打算到底知道多少,又是站的什么样的立场,这里面的种种关节,不能不让荀卿染有些担心。

荀卿染转脸去看容氏,就见容氏面色也有些沉重。

…………

容氏虽态度明确,不愿留宁馨住下,但她总不好明说。而宁馨却并不在意容氏的态度,又有了宫里的太监赶到齐府来宣旨这么一回事。宁馨更是打定主意要住在齐府了。

“可为郡主安排了休息的所在?”容氏问齐二奶奶,“我那里房舍最好,也还宽敞,便请郡主住过去吧。”

荀卿染暗自点头,容氏在明白没法子赶走宁馨之后,便做了这样的安排。将宁馨放在眼皮子底下,就不怕她掀起什么风浪。

齐二奶奶本来要说她已经为宁馨另外安排了院子,但是听容氏这样说,她也就没多嘴。

“老太太的暖阁最是齐楚,请郡主住过去再好没有的。”齐二奶奶陪笑道。

容氏赞同地点头。

“郡主不过暂住几日,不敢打扰老夫人静养。却也不用另外准备住所,只在二夫人院中,就是极好的。”古嬷嬷笑着道。

“老太太,这点事便让媳妇来代劳吧。”齐二夫人此时也开了口。

容氏笑了笑,“那便如此吧。”

…………

齐二夫人陪着宁馨去了祈年堂,荀卿染和齐二奶奶陪着容氏回到宜年居。

“迎丫头,你替我换衣服。”容氏回到宜年居,即刻吩咐道,“染丫头,你也去换衣服。咱们进宫去给太后和贵妃娘娘请安。”

容氏这是要进宫!

荀卿染自然答应,忙回宁远居,让桔梗等人服侍着,按品级大妆。

“竟然把旨意送到咱们府上,宫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许嬷嬷和几个丫头手里忙碌着,嘴上也没闲着。

“难道宁馨的主意,皇上和太后那里,竟然是默许的?”

“也未必如此。”许嬷嬷总是沉稳些,“前些日子弹劾四爷的折子,皇上和太后那里肯定已经知道,四爷和奶奶在平西镇将她们兄妹照顾的极好。默许宁馨住进齐府,将圣旨和赏赐送到齐府中来,或许有再给齐府些体面荣耀的意思。 那宁馨和古嬷嬷,也许心中知道,却不肯和咱们说,故意让咱们误会。狐假虎威,就是如此,却是宫中那些人常用的手段,很能唬人。尤其是唬宫外的人。”

荀卿染点头,许嬷嬷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愿真是如此,可总是让人不放心。”

“她已经成亲生子,还想挤走奶奶,嫁进齐府来,真是无耻。奶奶就该当面将她已经成亲,生了女儿的事说破了,看她还有没有脸打这样缺德的主意。”

“你当我不想吗?”荀卿染苦笑,“方才老太太的话里,已经说的再透彻不过了。可她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难不成明说出来,她不怕丢丑,我还怕场面不好看那。况且,她若不承认,哭着喊着说咱们诬陷她,这个时候又不知道她那丈夫和儿子怎样了,拿不出确实的证据来,咱们反而被动了。”

“奶奶这次进宫,便在太后跟前说破如何?”

“老太太要进宫见太后和贵妃,只怕便是打的这个主意。”许嬷嬷道。

荀卿染点头。

“这事,可不是说句话那样简单。有个道理叫做疏不间亲,咱们是皇上和太后什么人,宁馨又是皇上和太后什么人。况且又是这样没脸的事,也莫说是九五之尊,打个比方,就是普通的人家,一个侄女在外受了很多苦,如今回来,还带回来很多房宅田地,这家主人正要好好看待补偿这侄女,忽然有人跑到这主人跟前说,说他这侄女在外如何如何,做了什么丑事。你说这主人会不会马上相信?何况还牵涉到他的脸面那。”

“奶奶顾虑的是,天家的威严不可侵犯。若是处理的不好,恼羞成怒起来,事情更不好收拾。”许嬷嬷道。

“那便不说了吗?”

“当然不是,怎么说,由谁去说,这都得谨慎从事。”荀卿染道,“老太太身份不同,若能再说通了贵妃娘娘,事情就好办了。”

“老太太对奶奶是真的好。”紫菀道,“婢子瞧着,老太太对这事比奶奶还要紧张些,是打定了主意,不会让宁馨进门的。”

荀卿染点点头。

众人这般议论着,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奶奶,那玉环撒谎拦阻奶奶,分明是受二奶奶指使。还有二奶奶偏在这个时候去给老太太送汤。许嬷嬷拦下了那碗汤,婢子瞧着二奶奶很有些不自在。不知道那汤里是不是动了手脚。 奶奶想想,二太太要对付奶奶,最怕的就是老太太出面。二奶奶莫不是帮着二太太想法子稳住老太太,好方便二太太对奶奶下手?”

“可惜奶奶待她的一片心。”

荀卿染叹了一口气。对于齐二奶奶,她看的很清楚,齐二奶奶一直是个很聪明的人,同时也是个很现实的人。

“她们毕竟是姑侄,利益很多时候是一致的。”荀卿染道,“二奶奶这个人,和风细雨的时候,会很和你讲感情。但是遇到事情,在她眼里,利益总是第一位的这个不会错。”

“老太太只让人将那玉环撵了出去,方才在宜年居,更是若无其事地让齐二奶奶将那碗汤端走了。老太太莫不是没看明白,奶奶要不要和老太太说说?”

荀卿染摇了摇头。

“老太太是什么人,何须我将话说明那。她心里肯定是明白的。瞧瞧老太太,咱们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姜是老的辣。”

“老太太年纪大了,精神越发不济,而这个家总要有个能干的人管理。如今我正怀着身孕,自然不适合。大*奶是历来不过问这些庶务,只照顾大爷、璋哥儿和珍姐儿。大太太,咱们也看到了,她确实没有管家的才干。二太太,如今更是不能用。若是再拿下二奶奶来,这个家难道要老太太亲自掌管?”

荀卿染认为这是容氏不动二奶奶的主要原因。既然不动二奶奶,还要她管家,那就要收揽。让玉环动手打齐二夫人的板子,再将人干脆地撵出去,对于齐二奶奶来说已经是有效的敲打了。然后,对于那碗汤,容氏看似漫不经心,但其实上却是很用心。让那碗汤在屋子里放着,却不让人进屋,再若无其事的让齐二奶奶将汤端走。是让齐二奶奶确信,没人动过那碗汤,更不会去验证汤里是否动过手脚。也让齐二奶奶感觉到容氏对她的信任。这是在安齐二奶奶的心。

恩威并施,容氏的御人之道不可谓不高明。

“老太太的本事,够咱们学一辈子的了。”荀卿染感叹道。

荀卿染收拾妥当,便到宜年居来。齐二奶奶已经吩咐外面人准备了车子,而且也打扮好了。容氏、齐二奶奶、荀卿染三个人乘上马车,一路到皇宫中来。到了宫门口,容氏向里面递了折子。荀卿染和齐二奶奶便陪着容氏坐在宫门外侧的一间屋子里,等待召见。

景秀宫内,一个二十多岁,身材富态,头戴凤冠,身穿黄色金丝绣凤宽松长袍的女子,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老祖母来了?”

加更,求各种票票。

第316章 训侄第127章 喜讯第284章 端午第21章 二太太第292章 求子第231章 寻短见的女人第350章 交锋第230章 观音卷轴(二)第30章 醋意(二)第118章 贺寿(二)第233章 前情第180章 水波荡漾第383章 丧服第229章 观音卷轴第90章 燕窝粥第34章 进京第76章 未谙姑食性(二)第60章 所谓搅合第371章 明华第97章 话本风波第103章 疑踪第109章 河东河西(二)第205章 不可说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133章 求医(二)第181章 闺情第138章 牛刀小试(二)第305章 抚养第264章 地动(二)第110章 与虎谋皮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273章 诰命第87章 嫁妆风波(二)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90章 燕窝粥第244章 面相第167章 方氏回来了第323章 暗箭第213章 质问第29章 醋意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109章 河东河西(二)第139章 年礼第289章 心机莫测第38章 一枝独秀第206章 不得不说第303章 劝告第183章 又一桩喜事第242章 家书第191章 角力(二)第356章 议第235章 乘凉第323章 暗箭第169章 心思第262章 冬闲第326章 亲情第184章 湖畔居的闹剧第215章 雪团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91章 角力(二)第305章 抚养第102章 初雪第3章 惩凶q版番外之一七年之痒第177章 侍疾(三)第253章 福生第198章 釜底抽薪(二)第170章 能者多劳第245章 各自肚肠第156章 暮鼓晨钟第388章 冬去春来第16章 旧爱与新欢第96章 后巷第358章 分产第261章 谋算第363章 枫林第104章 意外第156章 暮鼓晨钟第374章 新生第88章 冰山一角第254章 胎动第137章 失踪的齐三奶奶(二)第189章 周旋(二)第1342章 大闹喜堂(二)第366章 亲事第94章 求救第152章 祸事(二)第291章 锦屛记第22章 辽参第76章 未谙姑食性(二)第213章 质问第96章 后巷第353章 心病第294章 局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363章 枫林第194章 应变第345章 杀威第223章 木瓜
第316章 训侄第127章 喜讯第284章 端午第21章 二太太第292章 求子第231章 寻短见的女人第350章 交锋第230章 观音卷轴(二)第30章 醋意(二)第118章 贺寿(二)第233章 前情第180章 水波荡漾第383章 丧服第229章 观音卷轴第90章 燕窝粥第34章 进京第76章 未谙姑食性(二)第60章 所谓搅合第371章 明华第97章 话本风波第103章 疑踪第109章 河东河西(二)第205章 不可说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133章 求医(二)第181章 闺情第138章 牛刀小试(二)第305章 抚养第264章 地动(二)第110章 与虎谋皮第123章 这个男人第273章 诰命第87章 嫁妆风波(二)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90章 燕窝粥第244章 面相第167章 方氏回来了第323章 暗箭第213章 质问第29章 醋意第89章 冰山一角(二)第109章 河东河西(二)第139章 年礼第289章 心机莫测第38章 一枝独秀第206章 不得不说第303章 劝告第183章 又一桩喜事第242章 家书第191章 角力(二)第356章 议第235章 乘凉第323章 暗箭第169章 心思第262章 冬闲第326章 亲情第184章 湖畔居的闹剧第215章 雪团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91章 角力(二)第305章 抚养第102章 初雪第3章 惩凶q版番外之一七年之痒第177章 侍疾(三)第253章 福生第198章 釜底抽薪(二)第170章 能者多劳第245章 各自肚肠第156章 暮鼓晨钟第388章 冬去春来第16章 旧爱与新欢第96章 后巷第358章 分产第261章 谋算第363章 枫林第104章 意外第156章 暮鼓晨钟第374章 新生第88章 冰山一角第254章 胎动第137章 失踪的齐三奶奶(二)第189章 周旋(二)第1342章 大闹喜堂(二)第366章 亲事第94章 求救第152章 祸事(二)第291章 锦屛记第22章 辽参第76章 未谙姑食性(二)第213章 质问第96章 后巷第353章 心病第294章 局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363章 枫林第194章 应变第345章 杀威第223章 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