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丁忧与夺情(中)

曾经有无数次,万历都在期盼着张居正辞去一切官职离开,将掌控朝政的大权归还于自己。有几次,甚至是在梦里,他都因为梦见此事而高兴异常,只是梦醒之后,却是更加的惆怅。

万历本以为当这事真个发生时,自己必然会欣喜若狂,会毫不犹豫就一口把张居正的请辞给答应下来。但是,直到事情真个发生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心里只有紧张、茫然和无所适从,完全不见半点喜悦。

虽然万历年纪尚轻,也自有一股子冲劲,觉着自己是皇帝,就可以把什么事都做到。可他内心深处却也知道一个道理,张居正对如今的大明朝廷意味着什么,一旦他真个离开,满朝文武势必乱作一团,就是他这个皇帝也难以控制局面,国事就更会加艰难。

他再不是几年前那个只会逞一时意气的毛头小子了,知道很多事情绝不能因自己的好恶而定,哪怕对张居正他依然抱有极大的成见,但在面临这突发之事,还是以先把事情问明白了再说。

见皇帝是这么个反应,张居正心里也略感安慰。小皇帝终于有所成长,虽然看着依然有些稚嫩,临事时也显得有些慌张,但已比自己所担心的要好了许多。所以他再次拜倒,用满是悲伤的声音道:“回陛下,臣刚得到消息,家父已于日前在家乡病逝。以我朝典章制度,臣身为人子,自当回乡守孝三年,还望陛下能够恩准!”

“啊……”皇帝再次一愣,完全确信这不是张居正在试探自己了,而是确实出了他不得不离开的原因。而在这件事情上,就是他这个当朝天子,也难以强行否定对方的这一请求。

大明立国治国之本就是这个孝字,大家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只有孝子才能成为忠臣。倘若有人连父母都不孝顺,连父亲病死都不弃官回乡守孝,那这个人就绝对不为世俗所容,会成为天下臣民所唾弃的对象。若这个人还是朝廷重臣的话,其所要背负的骂名就会更多,也不可能为人所接受。

哪怕是张居正这么个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也不敢行差踏错,只有乖乖地照着规矩来。

在愣了好半晌后,皇帝才用有些迟疑的声音道:“张师傅,朕明白你的心情,也知道规矩不可随便更改。不过,朝中事务众多,你身为首辅更是责任重大,岂能随便离开?为父母尽孝固然是人子之本,但为国尽忠,也同样是人臣之本哪……”

张居正再次叩首:“陛下所言臣自然明白。奈何臣突闻此噩耗,心思已彻底乱了,即便勉强在内阁支撑,只怕也难以为朝廷做太多事情了。臣还请陛下能够恩准臣辞官,回乡丁忧……”

“这……”见张居正如此坚持,万历一时还真不好继续挽留了,其实内心里,也不无就此顺水推舟的打算。但随即,一个声音又在提醒他,现在朝中局势还不在自己掌握之中,张

居正离开只会对朝局不利,还是得把他先留下为上。

“张师傅,现在朕实在无法立刻答应你之所请,还望你能暂且宽心等上一两日,待朕与其他官员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你以为如何?”最后,万历只能先把事情拖延住了,徐图后计。

张居正见自己已把态度表露得很是明显,若再坚持只会弄巧成拙,让皇帝真个答应自己辞官——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便见好就收,“勉为其难”暂且答应下来。但同时道:“不过臣如今心思混乱,显然是不可能再为朝廷做任何决策了,所以臣请陛下准许臣回家闭门为家父守孝。”

“此乃人之常情,朕自然不会不准,还望张师傅你能节哀!”万历一点头道,如此,张居正就暂时停下了手头工作,带着悲痛回家去了。

而就在他离开皇宫的同时,这一惊人的消息便已如风般传遍了整个北京官场,甚至是普通百姓都知道了张阁老家里出了如此大事。

一时间,各种相干不相干的人都对此议论纷纷,有说朝廷将会有大动乱的,也有猜测张居正这个大明历代以来权势最大的内阁首辅到底会不会照规矩离开京城,回乡丁忧的……各种声音充斥朝野。

不过这些人最多也就是在茶余饭后对此加以议论而已,对此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当今天子。而皇帝,在召见群臣,向他们询问这次的突然事变该如何应对时,这些官员的答案也是莫衷一是,难以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

毕竟,朝臣都是有党类和派系的,都有各自的利益与诉求。那些不满张居正新政日久的官员,自然巴不得他就此离开中枢。如此一来,他们便有办法在这几年时间里把张居正所订下的种种他们不喜欢的制度全数罢除。

而那些张居正的坚定拥护者则极力反对张居正丁忧。他们提出的理由也很是冠冕堂皇,国家少不了张阁老,为一小家而舍万千黎民之福祉,实在是更大的不孝了。当然,他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担心张居正一走,自己等人的前程也就随之消散了。

而真正能在皇帝跟前说话算话的几名内阁辅臣以及六部尚书,在这次事上却显得格外沉默。这几位都是老于世故的官场老油条,在这种情况未明的事情上,他们纵然有所意见,也只会通过手底下的人发声来作试探,自己是绝不会一上来便出手的。

所以一番争论下来,除了让皇帝的头更大之外,万历几乎没有任何的收获。在有些吃力地将臣下屏退之后,小皇帝脸上的忧虑之色更重了:“之前见张阁老面对各种难题时都能轻易让群臣跟着他的意思来说话,朕还以为这种事情很是简单呢。但现在看来,还是朕把事情想简单了。光是这么点事情,群臣就能争辩这么久,还争不出个所以然来,朕还未能真正掌控朝局哪。”

在想明白这一点后,万历就更不

希望张居正就这么走了。但他心里依然留着两个疙瘩,其一自然是该想个什么主意将他留下;其二则是他内心对此其实还是有所抵触的,若是自己真把张师傅留下了,他的权势只怕会比之前更大,到时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威不得被他彻底盖过去哪。

但这种想法他又不能和随便某个人细说,这让他心里更受煎熬,在空荡荡的大殿里都来回走动了有大半个时辰了,也不见停顿的。

“陛下,如今已是晚膳时间了,还请先用膳吧。”这时,孙海小心地凑了过来,劝说道。

“朕不饿……”但满腹心事的万历有些烦躁地冲对方一摆手:“朝中出了这等变故,朕这个当皇帝的居然久久拿不定主意,朕吃这个饭做什么?”

“陛下……”见皇帝如此说话,孙海赶紧跪了下来:“陛下莫要焦急,更不要因此气坏了自己的龙体。其实这种事情奴婢倒是有一个看法……”

“哦?你来说说。”万历这时候还真就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了,哪怕是个太监的话,这时候他也想听一听。

“奴婢以为这事问朝里的那些大人们显然是有些难的,他们各有各的打算,却少有为陛下您考虑的。您要想得到中肯的意见,只有找最亲近贴心之人,比如太后……”孙海小声地说道。

“对,朕怎么把母后给忘了,她是一定站在朕这边的。”皇帝闻言脸上顿是露出了一丝喜色来:“来人,赶紧摆驾慈宁宫,朕这就去见太后。”

其实,孙海说这话的目的还在把某人也给带进来。奈何皇帝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些,都没让他把话说完,便已下了旨意。而再说的话,就有些显得刻意了,孙海只能叹了口气,心里默念一声,杨佥事咱这回可帮不到你了。

在太后把政权完全交出来,几乎不问外朝之事后,皇帝与她母子之间的关系倒是亲密了不少。至少每日里,皇帝都会过去请安一番,娘俩也时不时会说些体己话儿。

对于这样的关系,李太后倒也觉着满意。她毕竟不是像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专权太后诸如吕雉、武则天一类的人,她内心里只是一个小女人,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好好的,对自己够亲近便足够了。

不过当今天从外朝传来张居正这件事时,李太后心里还是很纠结的。她生怕皇帝会依着自己的性子来,真个让张居正离开朝堂。那样一来,自己娘俩接下来的日子可就有得受了,皇帝可还没成长到能单独掌控朝局的时候哪。

但即便如此,李太后却还是没有去找皇帝说话。因为她有些担心自己说的话皇帝不但听不进去,反而会起到反效果,甚至对自己又生出疑心来。

所以,当听到皇帝到来时,李太后的心里还是颇为高兴的,赶紧就让人将他迎进来,她自己也有些急切地从座位上站起了身来……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五百零七章 凶徒是谁?(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五百七十五章 华亭徐家(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还血(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胁第九百四十七章 慢人一步第四百六十章 简单的真相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风云(下)第二十四章 蹊跷难为第六百五十一章 赶尽杀绝(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棘手的差事(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有乾坤第一百七十三章 粮荒(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试探(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穷途末路冯双林(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正面相抗(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门(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会试风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与臣(下)第五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六十七章 去留问题第十三章 事后余波(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孙之忧(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与机(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动权(上)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乱(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二季(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罗网(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举两得(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战(上)第八百零四章 惊人的发现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历的转变(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蒋充的不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华亭徐家(中)第八百章 暗夜杀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对手第八十七章 按图索骥第一百八十四章 简单粗暴第九十七章 雨浇梅花(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下)第三十四章 出狱(二更求下收藏)第九百六十五章 破敌(四)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获(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长一日之卯时(一)第九百四十七章 慢人一步第四百十四章 内讧(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试牛刀(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会试风波(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临别前夕(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烫手山芋(下)第四十二章 大幕将落第八百六十六章 边患依旧第五十八章 蔡鹰扬(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将离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围(上)第五百八十章 反击正当时(上)第四百十五章 内讧(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八百六十四章 隐忧第二百零七章 扬威(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图为何(上)第九百三十章 乱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郦家困境(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成眷属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谋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会更好第八百四十九章 虚虚实实(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发难(上)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八百八十章 漫长一日之辰时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发难(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诸事皆备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检镇抚司第一百六十四章 帮手第六十一章 三道题(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见第五十二章 到达第六百零七章 疯子县令(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风暴前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新的杨震第七百八十三章 重任在身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实目的(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报怨仇(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难赴的宴会第五百八十章 反击正当时(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二百四十章 审案(下) 第二更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五百零七章 凶徒是谁?(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五百七十五章 华亭徐家(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还血(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胁第九百四十七章 慢人一步第四百六十章 简单的真相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风云(下)第二十四章 蹊跷难为第六百五十一章 赶尽杀绝(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棘手的差事(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有乾坤第一百七十三章 粮荒(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试探(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穷途末路冯双林(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正面相抗(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门(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会试风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与臣(下)第五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六十七章 去留问题第十三章 事后余波(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孙之忧(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与机(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动权(上)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乱(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二季(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罗网(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举两得(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战(上)第八百零四章 惊人的发现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历的转变(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蒋充的不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华亭徐家(中)第八百章 暗夜杀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对手第八十七章 按图索骥第一百八十四章 简单粗暴第九十七章 雨浇梅花(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下)第三十四章 出狱(二更求下收藏)第九百六十五章 破敌(四)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获(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长一日之卯时(一)第九百四十七章 慢人一步第四百十四章 内讧(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试牛刀(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会试风波(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临别前夕(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烫手山芋(下)第四十二章 大幕将落第八百六十六章 边患依旧第五十八章 蔡鹰扬(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将离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围(上)第五百八十章 反击正当时(上)第四百十五章 内讧(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八百六十四章 隐忧第二百零七章 扬威(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图为何(上)第九百三十章 乱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郦家困境(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成眷属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谋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会更好第八百四十九章 虚虚实实(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发难(上)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八百八十章 漫长一日之辰时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发难(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诸事皆备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检镇抚司第一百六十四章 帮手第六十一章 三道题(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见第五十二章 到达第六百零七章 疯子县令(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风暴前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新的杨震第七百八十三章 重任在身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实目的(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报怨仇(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难赴的宴会第五百八十章 反击正当时(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二百四十章 审案(下)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