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乱世奸雄

曹操其实也只是感叹唏嘘一下,并没有真的灰心和不振。

听完荀攸一番长谈,曹操当即抚掌大笑道:“想不到某一时感叹,却抛砖引玉的引出了公达这一番真知灼见!”

“刘玄德一介织席贩履之辈,虽得一时之人望,其内里终究不过欺世盗名之徒而已。现今世人都能看出天时已变,汉运将终,此人却还妄想成昔日光武中兴之事。实在可笑可悲又可叹!”

“此等人原本是不足为虑的,早晚必自取灭亡。但是当下天下的局势还不是放纵他雄踞一方的时候。不然还真可能让他逆天改命哩!”

“令某头痛的其实是那张文锦。某原本以为其不过是一个有点小运气的西凉余孽,寿春一役,此人却是大大震撼了某一把。”

“此人行事严谨细腻,面面俱到几近无懈可击,好似这当世的局势他都了如指掌,满天下的文武俊杰他都识得认得一般。从不屈手下有才之人,也绝不贸用庸鄙之人。其识人用人之能,当真只能用一个恐怖之词形容!”

荀攸严肃道:“张文锦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俊杰。其识人眼光独到,贾诩陈宫刘晔之辈愿为其出谋划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用人也确实是恰到好处,张辽高顺纪灵张勋陆勉等人在其手下能够重新焕发神采也不无道理。”

“但是,自古人无完人,张文锦岂能免之?其待人之能,相比明公却是差了好大一截!”

曹操大笑道:“公达不必说评他人也连带夸我了。我是什么人我是最清楚了,要不是适逢这乱世,相想必我曹操还不过一个混迹洛都的纨绔公子呢!”

“某只是不喜袁本初刘玄德那些人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弯弯道子却总是装的一副正经的样子,是人总免不了七情六欲,有一些花花肠子又如何,难道道貌岸然就能改变人的本质?人生就该活的率性自然一些,何必那么做作乏累?”

荀攸一笑:“正是因为如此,明公身边才能聚集起一批忠干的文武啊!但是张文锦就不一定了。”

“某在寿春曾细细观察过张文锦,发现此人虽有恩遇于麾下文武,但却好像因为一些难言之隐或者不得已之故而不经常与手下人交流的样子。身边真正算得上心腹的不过胡车儿周仓等寥寥数名亲随。诸如统军大将张辽高顺纪灵张勋等人,虽皆服张绣,但也不过是处于义理,而不是出于与张绣此人的情理。”

“这一点,其实某也察觉到了。”曹操稍加沉吟接道:“张绣此人,虽说是西凉边地人氏,但其言行举动却多怪异之处。某早年在洛阳也算见多识广了,却是分辨不出来张绣的口音出处。一丝雍凉口音中居然貌似夹杂着一丝燕赵之地的味道,甚为怪异!而且其手脚举动生硬地好像初学者一般,礼数诸事更是时会时忘,魔怔了一样。”

荀攸点头:“明公这么一说,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明公可曾记得阳安都尉李通?”

曹操皱眉回想了好一会儿,半响终于从脑海中搜索到了李通这个人,疑惑道:“可是那位率众来投许昌,然后由文若表为某的阳安都尉,在张文锦东进淮南之时却背弃我军的年轻人?”

荀攸:“正是此人!”

“此人其才当个阳安都尉确实委屈了,在张文锦手下此人一手负责屯田军务,为张文锦缓解淮南饥旱发挥了大用。听说如今还位列张文锦麾下上将之列,极受重用。”

曹操:“这些我都知道,当时也确实是我大意了,可惜了这个将才。”

荀攸摇了摇头:“臣想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当时我军还在李通手下安插了一些细作。随着李通部归顺了张绣军,有一名细作还向许昌发过一份信报,当时某看了还尚无感触,现今看来却忽视了很重要一点。”

“那份信报说张文锦在其叔父战死南阳之后曾因悲痛和脱力作战昏死过一次,听那些老西凉兵说,这张绣自那次昏死醒来,便性情大变,恍若换了一个人一样,甚至清醒后的头几天连贴身衣物都不知怎么穿了,吃饭起居都如同一个三岁孩子一般扭捏。当时某还当这名细作闲来无事,现今看来张文锦诸多天马行空不同常人之事皆可能因此而起!”

曹操静静听完荀攸的话,沉思了半响,忽然就大笑出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说我怎么感觉张文锦此人身上从好像总笼罩着一股淡漠的感觉,那么此人治淮南和其近日其大屠江东的事情就有了些解释了。原来如此,此人恐怕将会是我一大劲敌啊!”

荀攸不置可否:“也许吧!此人是否因亲丧噩耗而脱胎换骨还得再加考证,当今之急,还是先决定徐州之事。”

好大一圈绕回了当下,曹操脸上却是再也不见最初犹豫两难之色,朗声道:“某已有定夺了。”

虽然明知道曹操的“定夺”,但是荀攸还是问道:“不知明公将何为?”

“乱世若是早早大定,那就不算是乱世了。”曹操眯眼笑道:“曾经有一人对我有过一句评价,那句话至今好似仍在我耳旁萦绕。”

“那句话说,我曹孟德,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可惜如今非可治之世,还是让我曹操在乱世中一展雄风吧!”

荀攸眼神散发出光彩:“明公顺天时,识进退,实乃大汉之幸!”

……

数日后,曹军与刘张联军在小沛爆发大战,双方兵对兵,将对将光明正大厮杀了一场。最终还是曹军略胜一筹,趁势复夺沛城,刘张联军退守彭城。

小沛这座城池在演义中虽然经常与徐州一同出现,但是其实并不归属于徐州,而是属于豫州的一个城池。刘备当初屯驻小沛的时候乃是因为陶谦表他为豫州刺史的缘故。

曹军复夺小沛,一方面重新宣告了曹属豫州的完整,另一方面把控这座军事要冲有利于曹军之后的进攻。

刘张联军其实也明白控制小沛的战略意义,但是兵马素质处于劣势的他们不得不放弃这座城小池浅易攻难守的要冲之地。好在将沛郡让与曹军还可以延长曹军的补给线,加大曹军的消耗。小沛一战也能检验一下己方的战力,退守城坚池深的彭城还可以收缩兵力巩固防守。

只是怪事发生了,攻下小沛后的一连好几天,曹军却是没有一丝继续东进的迹象。相反的,还分兵五万,由大将曹仁统领去往汝阴方向。

汝阴靠近淮南,但是张辽高顺却是没有太过担心淮南的安危。毕竟寿春还有四五万张绣军,更兼有淮河之防。

曹军的异常举动,可是让刘张联军这边又是猜了好几天。

只是没等他们猜出来曹操要干什么,曹操就很直接用行动告诉了刘备和张绣,他将做什么。

建安三年十月下旬,十万曹军已经在小沛屯驻了半月未动,粮草告罄之际,曹操自领五万兵马回师许都,留下大将夏侯渊督率五万人马屯守沛郡,与汝阴曹仁部、琅邪臧霸部构成了大致对徐州的包围以及对淮南的限制。

是的,在刘备和张绣等人都想不到的情况下,曹操草草结束了这次东征,一改自己以往的主动进攻战略,默许了刘备对徐州四郡的统治。

这一次,曹操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寿春一役,曹军前后总计折损不下十万之众,且大都是主力军兵。是为元气大伤。

南边,曹操虽然强夺了刘表的南阳郡,但是尚腾不出手出征襄阳江陵。只能让长子曹昂屯重兵于重镇宛城防范刘表。

西边,雍州虽然传檄而定,但是如今的雍州只有长安一地为曹军实际控制,其他郡县多由梁兴张横段煨等军阀盘踞。这些雍凉军阀现今只是名义上臣服于曹操,因此长安一地曹操也不得不调派了重兵镇守。

最要命的是北方,河北袁绍的重压时时刻刻压在曹操心头。是以自袁氏兼并河北之际,曹操便将军事政治重心都放在了相对靠近河北的许昌,平时的曹军主力一般都驻扎在许都北营。就是为了方便随时应对袁军南下。

就好比此次,袁绍忽然正式宣布与曹操决裂,起冀州三十万兵马南下,曹操在第一时间便将主力开往了黄河北岸防守。

当然按照曹操对袁绍的了解,心里是清楚好谋无断的袁绍这次突然开战绝不是真的要南征,而属于大决战之前的试探。

正是因为这种了解,曹操才敢分出一半的主力前来徐州。因为曹操从年少就知道,袁本初永远是那个好面子爱惜羽翼的袁本初,是一个有假戏真做的机会却都会不屑于去做的人。

只是可惜这一次,历史上曹操急攻徐州大破刘备的事情不会重演了。因为有寿春之战的造成的曹军伤亡,因为有张绣军的存在,曹操复夺徐州的希望已经不甚现实了。

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战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赔了天子又折兵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七十章 淮南将春第一百五十章 丝毫不惧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第三百零五章 仓亭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顾陆两姓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七十六章 过河杂事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战(下)楔子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三百二十一章 乐进VS刘铁嗓第二百九十八章 惊弓之鸟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卢马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窝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扮女装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四十四章 死亡冲锋第三百零五章 仓亭之战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阴差阳错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线作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五十七章 暴风雨的前奏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一百六十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牺牲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一百九十九章 弃城撤军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九十九章 温侯陨落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三百一十六章 汉王刘协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七十一章 重演历史?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战(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战第一百八十章 平乱山越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虚松懈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马第一百九十三章 张绣战刘备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四十三章 铤而走险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战一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三十七章 无言侍女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八十六章 无名侍卫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诸侯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十六章 蕲阳二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二十章 人才济济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
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战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赔了天子又折兵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七十章 淮南将春第一百五十章 丝毫不惧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第三百零五章 仓亭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顾陆两姓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七十六章 过河杂事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战(下)楔子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三百二十一章 乐进VS刘铁嗓第二百九十八章 惊弓之鸟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卢马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窝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扮女装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四十四章 死亡冲锋第三百零五章 仓亭之战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阴差阳错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线作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五十七章 暴风雨的前奏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一百六十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牺牲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一百九十九章 弃城撤军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九十九章 温侯陨落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三百一十六章 汉王刘协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七十一章 重演历史?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战(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战第一百八十章 平乱山越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虚松懈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马第一百九十三章 张绣战刘备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四十三章 铤而走险第二十四章 桃园论世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战一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三十七章 无言侍女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八十六章 无名侍卫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诸侯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十六章 蕲阳二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二十章 人才济济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