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赈济

再下来便是有人答道:“太子殿下,陕北那里,十年九灾,这也是没法子的事。那里没有树木,存不住水,只能靠天吃饭,雨大了,庄稼被水都冲走了,雨小了,要么就是干脆没有,撒下的种子,十年总有三年收不回来……在那里,不要说吃饱肚子,能半饥半饱的,就算是正常的好年景了。”

“崔学士倒是博学。”

“殿下过奖了。”

“那么,陕北受灾,孤当如何?免赋么?”

公主听到这儿,才是渐渐有点明白。这殿中一君一臣,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翰林学士崔浩,很年轻的一个文官中的后起之秀,名声很好,风度也很儒雅,公主在太子这里见过几回,对崔浩印象极佳。

当然,她亦是不知道,太子和张佳木最为生份,记恨最深的一回,也是拜崔浩所赐,要是知道了,怕是这种好感也就会荡然无存了。

现在听着两人议事,公主倒是极为好奇。皇帝召见大臣,她当然不能到跟前去,大明的公主在街遇上比两宋要强些,但也有限的紧,和汉唐时的公主是没有办法比了。特别是大唐公主,自己可以开府建衙,征召属官,到了太平公主时,可以和皇帝哥子一起坐朝,凡有国事,都得先关白公主之后才能施行。

想想这是何等威风?

当然,现在的公主是从小学女则长大的,高祖马皇后也是言传身教,所以宫中的家法极好,大明的公主都能端谨守法,嫁到人家里,也能敬事翁姑,所以终明一朝,驸马列传的有不少,但公主却是没有什么值得记下来的事迹。

对内廷中人来说,没有记录,就是最好的记录了。

这会子公主颇有兴味听,所以也就停住脚步,就等着里头再继续说话。她虽然不问外事,不过此时也是知道,这大约是父皇在考较太子,如果太子合格,没准还能叫太子监国。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在前方厮杀,后方一直是仁宗皇帝监国,其实就是太宗为将帅,仁宗为内当家主政。

仁宗年间,亦曾经令宣宗皇帝监国。

当今皇帝即位是年幼,现在皇太子已经渐要成年,以大明的家法,如果太子表现出色的话,在成年前后,可能会安排长时间的监国,以锻炼皇太子在正式为皇帝前的施政经验,当然,也是叫皇太子建立自己的班底。

比起别的王朝,明朝的皇帝和皇太子在权柄分割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终明朝近三百年,因为权力猜忌太子的事并不是没有过,但这三百年下来,并没有一起废立太子的事,就这一点,就算是极为难得了。

她猜的倒真是没错,今天的题目,也确实是皇帝用来考较太子的。之前已经谈了半天的政务,涉及军事、政务、刑法,其中修路、治河、农桑,名目烦多,不过,有崔浩在,太子也是有了不小的帮助。

其实,皇帝同时也是有考较崔浩的意思。毕竟,这个现在春风得意的词臣已经是俨然储相,一定会成为将来的内阁成员,甚至,有可能在皇太子成为皇帝之后,成为他的内阁首辅。

但崔浩除了十年悬崖苦读之外,就没有什么骄人的记录了。他可能在读书上有天赋,人也不用说是很聪慧的。因为能考中进士,光有苦读是没有用的。全大明天下几十万读书士子,每年应考的就有数万人,但真正的天子骄子,哪怕只能分到地方当知县的三甲殿后的进士,也只是寥寥无已的三百余人罢了。

但光有天赋和聪明是不够的,处理政务,要熟知过去的律令故事之余,也要熟谙人情世故,通晓部曹运作,对地方上的实际政务,也非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可。

有些东西,不是纯粹的书本里能得到的。皇帝知道这个道理,但他不肯定崔浩是否知道,至于太子,现在叫他熟习处理政务,原本就是帝王术的培养办法之一。

大明的帝位传承,在帝王术的传承上都是一脉相承,可惜,后来是一代不如一代,有些事,也确实并不是纸面上可以学习,甚至并不是学习可以得到的。

太子问过之后,崔浩没有迟疑,直截答道:“是,今年陕北四府二十七县受灾,臣查过了,按惯例,是可以免征赋税的。”

“哦,哦,那就照常例办就是了”

太子的声音倒是果决的很,公主在殿门外听的不禁一笑。

“还有,徭役是不是可以免一下?”崔浩声音有点儿迟疑,向太子问说,“今年似乎受灾的程度较重一些,除了免赋,国家征调催发的徭役,是不是也一并免了?”

当时的徭役分为很多种,城市之中有火夫甲长之分,在街面上值勤,查拿犯禁人犯,巡逻街坊,有火警了登楼击鼓,一起救火,这是火夫铺夫。

甲长负责征调物品,供应上宪催科,一旦有人不到,或是有物没有征齐,当然,就得是甲长自己贴补赔累。

所以,中产之家一旦摊上这一类的徭役,破产破家都是很寻常的事。

农村里头就更多了,河工,路工,农田水利道路桥梁,当然全部是要征发农民应役。地方官员如果少做事,其实也就是少骚扰农民,所以明中后期,地方官员都以安静为第一要务,只要境内无事,又少刑案,再能清廉一些,就是一等好官。

当然,纠枉过正了,道路桥梁不修,水利不兴,也是明中晚期的一大弊政,根本无法可想。

而崔浩所说的地方,却全部是靠近军镇的州府,这些地方的徭役却自然是和边镇军务有关,或是送粮上前方,或是修理城墙,或是整理营寨,总之,近军镇的州府,徭役也是极为要紧,并不能随意停止。

果然,崔浩说完,这一回太子却也是没有刚刚的那么从容肯定了。想了再想,才迟疑着道:“边镇徭役,似乎不可擅停吧?”

“是,但是……”

“我知道,你又是想说百姓太苦了是吧?唉,这些我亦知道,不过,为国效力也是该当的,朝廷不征发他们,难道叫边军自己将粮食背上边镇去?”

“延绥那里,已经有不少百姓插标卖女了,殿下,我想,似乎可以酌情减免一些徭役摊派什么的?要不然,似乎也可以拟裁一些老弱,这样,百姓的负担也能少一些?”

“昏话,崔先生,你这是叫我授人心柄啊”

“这……请殿下明言?”

“前一阵子,你们计议抗拒张佳木拟裁京营老弱的事,不就是在这里议定的?他是何等人,消息灵通,我在这件事上的态度,自然也是不少人都知道了。你想,京营原本就是该象张佳木说的那样大加整顿一下,可你们为了对付他,商量好了封驳旨意,对了,那个封还旨意的给事中,是从监察御史任上调去的吧,似乎是你的进士同年,叫杨继宗是吧?”

“是,殿下说的是。”

崔浩的声音艰涩无比,似乎也没有想过,居然有一天他和张佳木要站在同一个阵营之内。其实当时的边军也已经开始**,将领广募私兵为家兵,数十年后,一个总兵调任,可以带走过千的私兵。

大量的边军很少装备或是根本没有装备,营中老弱充斥,战斗力急剧下降,有明一代,边境上斩首过百级的记录很少,因为边军营制崩坏,守备防线还没太大问题,但主动出击野战就很为难了。

武宗之以为为“武”,也是在当时边军战力下降的情形下,自己亲征与蒙古小王子对垒,以文官的记录才死了几个人,数万骑兵对阵,这样的伤亡数字,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武宗一死,文官诛江彬等边将,至嘉靖年间,不仅河套被蒙古人侵占,还被人一路打到京城。

边军之崩坏,最少在现在就已经是很明显的事了。

但崔浩的建议,确实有为张佳木张目的嫌疑,所以太子将之痛驳,崔浩亦是无话可说。在此这之前,太子算是对他言听计从,并且以皇帝对内阁称先生的例,太子对崔浩亦称先生,这,也是极为了不起的荣誉了。

见崔浩沉默不语,太子便安抚他道:“细民百姓,原本就该纳粮应役,供应边军也是他们的本份,先生,以为然否?”

“唉,就是太苦了。”

崔浩喃喃道:“插标卖首,算是寻常了,摔死或淹死刚生的幼儿,更是常见之事;易子而食,都或有之,至于食观音土,草根树皮,然后饱涨而死于道路途中的,更是常见。诸州、府、县,携老扶弱出来逃荒的,有数万人之多……”

“好了,好了”

听到这儿,太子已经颇为不耐烦,打断崔浩的话头,道:“先生亦是听人言,未曾亲见吧?”

“这,这倒是。”

“有夸大请赈之词,怕也是有的”

崔浩无语,半响不能答,不过,他是太子近臣,有建言诱导之责,太子只要说,他就必须回答,半响过后,他才道:“确实可能有。”

“那就是了。”

太子语调轻松的笑道:“所以先不必管,等再报上来新的消息时,咱们再说。对了,既然先生体恤这些灾民,我叫人发银一百两,赈济灾民,先生看如何?”

第367章 处处为营第190章 斯文一脉第319章 分润第214章 幼军第687章 周妃第551章 玻璃第416章 过门第71章 夜宵第222章 闲谈第416章 过门第352章 权力第606章 妙棋第609章 摊派第345章 大人到第410章 力士第648章 选择第249章 新闻第354章 不敢要第162章 希望第96章 面圣第606章 妙棋第433章 灵机一动第600章 置法第580章 学堂第175章 提醒第40章 斗技第219章 校阅第232章 论政第564章 储备第504章 宽恕第306章 巧遇第284章 请罪第349章 送信第258章 贺喜第655章 艰难第224章 岳正第392章 潜伏第74章 争猎第660章 铸错第143章 锦衣都督第55章 底线第82章 重臣第246章 劝慰第525章 闯宴第14章 新的任务第481章 逃脱第521章 伏兵第152章 人心第568章 对坐第206章 站队第123章 迎驾第225章 成全第151章 揽事第315章 狂欢第290章 监视第645章 无声第210章 财富第15章 搅动风云第118章 丽影第220章 纵骑第431章 起火第619章 迷茫第259章 代王第485章 东朝房第276章 动手第215章 寒门第392章 潜伏第608章 间子第101章 妙人第601章 对质第491章 消息第236章 内亲第328章 败坏第123章 迎驾第400章 变化第1章 倒霉差使第403章 人心第254章 聪明第577章 大事第355章 春茶第103章 当年事当年情第15章 搅动风云第6章 开荒任务第689章 集团第104章 万宫女第554章 伏子第94章 断手第609章 摊派第207章 收权第148章 大义名份第20章 变故突起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险第415章 曹福来第270章 手弩第575章 新司第240章 不虚此行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22章 乱第352章 权力第42章 请教头
第367章 处处为营第190章 斯文一脉第319章 分润第214章 幼军第687章 周妃第551章 玻璃第416章 过门第71章 夜宵第222章 闲谈第416章 过门第352章 权力第606章 妙棋第609章 摊派第345章 大人到第410章 力士第648章 选择第249章 新闻第354章 不敢要第162章 希望第96章 面圣第606章 妙棋第433章 灵机一动第600章 置法第580章 学堂第175章 提醒第40章 斗技第219章 校阅第232章 论政第564章 储备第504章 宽恕第306章 巧遇第284章 请罪第349章 送信第258章 贺喜第655章 艰难第224章 岳正第392章 潜伏第74章 争猎第660章 铸错第143章 锦衣都督第55章 底线第82章 重臣第246章 劝慰第525章 闯宴第14章 新的任务第481章 逃脱第521章 伏兵第152章 人心第568章 对坐第206章 站队第123章 迎驾第225章 成全第151章 揽事第315章 狂欢第290章 监视第645章 无声第210章 财富第15章 搅动风云第118章 丽影第220章 纵骑第431章 起火第619章 迷茫第259章 代王第485章 东朝房第276章 动手第215章 寒门第392章 潜伏第608章 间子第101章 妙人第601章 对质第491章 消息第236章 内亲第328章 败坏第123章 迎驾第400章 变化第1章 倒霉差使第403章 人心第254章 聪明第577章 大事第355章 春茶第103章 当年事当年情第15章 搅动风云第6章 开荒任务第689章 集团第104章 万宫女第554章 伏子第94章 断手第609章 摊派第207章 收权第148章 大义名份第20章 变故突起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险第415章 曹福来第270章 手弩第575章 新司第240章 不虚此行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22章 乱第352章 权力第42章 请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