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富强

天顺五年十二月。

已经是年尾了,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大雪一场接着一场的下,飘飘扬扬,前雪未尽,后雪又至,似乎要把整个北京城都埋藏在无边无际的积雪之中。

这般天气,往年每天都会有几十甚至数百的尸体被拖出城去,到城外的化人场烧埋了了事。

都是些孤寡老人,或是孩童,捱不得冷,受不得饿,甚至连去粥场的力气也没有。

但今年格外不同。

中书省牵头,由三省迭下严令,顺天府并京师巡防衙门的厢军一起行动,排查有无冻饿老人,有无没有人抚养的孤儿,一坊一街一巷的这般排查,无粮的给粮,无炭火的给炭火,甚至帮着修葺房顶,裱糊窗户,务要使没有一家一户遭受冻饿之苦。

京中现在储粮极多,海运已经开展了近两年,整船的粮食直接到天津下船,然后经陆路进京,北京至天津修了两年的路,驰道坚固宽广,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巡查路段,剿除匪贼,所以路况极好,治安也完全没有问题。

以往北京和天津之间要走三天,现在只有粮车还需要这个时间,如果是乘坐四人马车的话,朝发夕至,甚至有一天跑个来回的,也并不是不可能。

至于炭火,现在多半是用煤,京师到山西的道路到现在还没有修完,大量的厢军成年累月就是修路,而且分为工程营,按营头来修,比征发民夫用的人少,但修路的速度和质量却与日俱增。

对厢军工程部队来说,修路造桥在入营时就是正份差事,还有工部和文思院的大匠们指导,工程营自己也有器械和工匠,做起活来自然得力。

况且,伙食好,军饷足,说是厢军,拿的饷也不比当初的京营兵少什么,一人当兵,养活一家没有问题,所以就算是常年修路,倒也不觉为苦。

路好,锦衣卫在各地控制的也好,矿一个接一个的开,大量的煤被送到京师,就算是小家小户,一天花三五文钱就够取暖,算起来比木炭要便宜的多,所以这一冬天,虽然大雪不断,但并没有什么人被冻着。

至于物价,更是低廉,所以粥厂反而开设的不多,因为正常人家,都有收入,完全能养活自己。

如果大明这会子有统计局的话,大约可以算一算天顺五年的物价比洪武年间如何了。但张佳木没有兴趣设,三省也想不到,所以倒没有人做这种事。

但物价的便宜是明显的,不管是猪牛羊肉,还是鸡鸭鹅,又或是新鲜蔬菜,大量供给京师。南边来的粮食是一艘接一艘,一块银元可以买整整两石米,这个物价,只要每天肯做事,好歹不拘苦个半天,就能切半卖鸭子,打两角酒,醺然一醉。

若是再下苦些,养活一家大小,每天买些菜肉给小孩子吃,也不是难事。

北京城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各地居民富贵不一,但也有一些或是家中有病人,或是有伤残的人家,实在困难,就算现在这世道也是度日艰辛。

这般的人家,原本大明就设有专门的机构,比如慈幼局就是专养孤寡幼儿的地方,还有专门救济穷人,或是帮助丧葬,现在这些所有的机构都被并入民政局下,成为门下省管理的正式部门,官职也是正四品的大使,从京师到各省、府、州、县,都有民政局负责,鳏寡孤独与疾病伤残,绝不会无人理会。

至于幼童,更是重中之重。

去年年末,顺天府尹是何等大官?偏张佳木出来看百姓有无冻饿的时候,看到有拐子带着小孩在街上行乞,小孩双脚被打折了乞讨。

张佳木当时儿子刚一岁多,正是疼怜爱子的时候,看到别家小孩如此,顿时大怒。

当时一般的民政已经归文官所管,他等闲不理会这些事了。

但火起来,居然是调动了从辽东回来m的缇骑,大索全城。当时便逮到一百多拐子和拍花子的,救出数百幼童来。

第三天正午,问明案由,所有的拐子全部斩首,那些把小孩打折了腿虐待的,一律凌迟处死。

就这样,还没不算完,到底把顺天府尹也逮了来,在法场上一刀斩讫,堂堂四品文官,未审不问,就这么一刀斩了,说来也是冤枉的紧。

和府尹一起被杀的,还有京城两个县令,数十负责该管的吏员,推官,府丞,俱都被斩。

因着此事,李贤连上三疏辞职,不愿再继续任职丞相,后来张佳木退让,表示再也不直接插手地方政务,并且由皇帝下诏旨切责于他,此事才算完。

到了现在,谁还敢把这等事看成是小事?

第一场雪下了之后,顺天府和尚书省民政局就是联手,查察有无百姓无米下锅,无炭取火,等到了年前左右,连中书省也派人出来查看情形,各官更是不敢怠慢,抖擞精神,没有丝毫怠慢。

现在新官制已经改了几年,名实相核,门下省的廉政司和政考司都很得力,查起贪官来很得力,而政考司专门找庸官的麻烦,象以前那样,任事不管,只要廉洁就算好官的做官做法已经敷衍不下去,特别是皇帝已经准许,科考不再只考八股,而是连策论、算术、律科,都算在其中。

这样做法,只是恢复唐制,当时的有识之士也是认识到了八股的僵化和不足,所以也无甚反对的声音。

反正只要还有科举便可以了。

暂且还没有到可以动科举制度的时候,张佳木心中明白的很。至于打破士绅阶层的特权,把他们在赋税上占的便宜给取回来m,更是要再过些年才能提上日程。

最少,还得在他和李贤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拥有更高的威望之后。

而且,道路交通等条件要更好,廉政属政考司提刑司等垂直的中央部门,更加的得力之后。

至于议院之设,以后是为了平衡权力,表达民意,现在却还把持在儒生和官绅手中。所以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势必会有很大的反弹。

对这些,张佳木心中有所准备,他还有的是时间,所以并没有着急。

看起来,现在就成立议院是对自己权力的掣肘,甚至很多保守派的勋戚和官员加入其中,背后还有皇家的影子。

这个议院一成立,大家已经知道是有何等力量的庞然大物了。特别是,将来都察院和门下省都会并入其中,成为议院下管的部门,这样想起来,就可以知道,议院会是和三省,大都督府并尊的三大强权部门之一。

有人说,这也是张佳木的奇思妙想了。三条腿,各有支撑,各有力量,可以站的更加稳当一些。

对这些,张佳木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知道,这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事事由他专断,甚至他自己篡权登基,成一代专断帝王,这样是省事些,甚至可以如朱元璋那样,随心所欲的杀人。

但转念一想,如朱元璋那样杀人又如何?

朱元璋恨极了贪官,但有明一代,吏治之坏,特别是明末时期,吏治崩坏到无可救药,使国家丧失统治力的地步。

综观诸朝,明朝吏治之坏,官员之无耻下作,恐怕排第二的话,没有哪个王朝能自居第一。

这与顾炎武说的皇权太重,事权归一,而中下层官员和地方官府没有自主的权力有关,就因为太过专制,甚至所谓的权阉都是一道诏旨立逮,除了景泰和天顺年间有过几次成功和不成功的政变,在天顺年后禁止京师勋臣藏甲养育家丁之后,这一点点对皇权挑战的变数也没有了。皇权太重,事权尽归中央,而朱元璋削除丞相,各部门不相统属,所以彼此制衡,因循守旧,最终丧失进取心和创造力,又在失去强权的帝王压制和制度查察之后,就成了一群只贪污不做事的蛀虫。

所以,设三省和议院,这是张佳木所认为的最好的方案。再专断厉害的专制与帝王,又有几个能强过朱元璋?

他自认为强不过,也不奢望自己的子孙比大明诸帝都强,所以,干脆就现在费一些事,以便将来更加的放心。

这就是事缓则圆的道理了

诸事皆顺手,而民间之富,也到了极盛之时。原本的明朝在土木之变和成化十八年间的挥霍和浪费,在官员吏治开始败坏之后,国家用度不继,官兵不堪战,京营崩坏,物价飞涨,整个国家都在走下坡,到了嘉靖年间,北方有蒙古入侵,南方有倭寇难制,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一直到隆庆和万历年间开海,白银大量涌入,朝中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积财,民间又有海洋贸易带来的勃勃生机,所以尽管有万历税监和矿监之苦害,但是明朝的商税其实极低,在隆万这几十年间,民间经济涣发了勃勃生机,一直到明亡之后,还有不少明人的笔记回忆起万历年间的物价民生,都是极为怀念。

但现在,不需要再等一百年了

在张佳木的开海政策之下,大明的盛世,已经提前百年又一次来到,而且,更富有生机和创造力,更加的富裕祥和与强大

第386章 谎言第410章 力士第332章 嘉善第370章 学校第45章 挑人第4章 意外第471章 对撞第545章 离间第692章 潜藏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44章 新思维第414章 消息第272章 军法第53章 弹劾第472章 进步第657章 计较第573章 放赏第638章 武制第525章 闯宴第242章 崩坏第42章 请教头第687章 周妃第431章 起火第201章 夜惊第488章 下风第662章 监军第574章 内助第598章 询问第133章 断手第11章 分斗第194章 一夫当关第93章 巧遇第591章 正道第620章 解套第199章 意外发现第158章 阴霾四合第137章 东宫复位第670章 密会第195章 赎身第209章 破府第512章 封侯第434章 第三条路第596章 德王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阵第284章 请罪第187章 厚礼第278章 营房第9章 赴宴第165章 徐府第577章 大事第124章 合流第264章 收成第293章 不得劲第511章 酬功第490章 舌战第238章 训诲第225章 成全第101章 妙人第66章 急变第255章 纳闷第411章 人情第350章 世家第495章 埋伏第564章 储备第532章 新职第575章 新司第159章 从容第13章 旧识第595章 贡金第27章 暗箭难防第603章 文思院第341章 集体第155章 进宫第628章 所见第650章 厢军第481章 逃脱第210章 财富第490章 舌战第35章 新案子第502章 宫保第199章 意外发现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533章 酒话第519章 光辉第77章 庄子第607章 可惜第569章 推手第479章 曹府第391章 收服第192章 连锁第186章 见过公公第53章 弹劾第165章 徐府第34章 用人问题第617章 酒楼第599章 操守第548章 分府第483章 反了第546章 谢恩第329章 大宴
第386章 谎言第410章 力士第332章 嘉善第370章 学校第45章 挑人第4章 意外第471章 对撞第545章 离间第692章 潜藏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44章 新思维第414章 消息第272章 军法第53章 弹劾第472章 进步第657章 计较第573章 放赏第638章 武制第525章 闯宴第242章 崩坏第42章 请教头第687章 周妃第431章 起火第201章 夜惊第488章 下风第662章 监军第574章 内助第598章 询问第133章 断手第11章 分斗第194章 一夫当关第93章 巧遇第591章 正道第620章 解套第199章 意外发现第158章 阴霾四合第137章 东宫复位第670章 密会第195章 赎身第209章 破府第512章 封侯第434章 第三条路第596章 德王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阵第284章 请罪第187章 厚礼第278章 营房第9章 赴宴第165章 徐府第577章 大事第124章 合流第264章 收成第293章 不得劲第511章 酬功第490章 舌战第238章 训诲第225章 成全第101章 妙人第66章 急变第255章 纳闷第411章 人情第350章 世家第495章 埋伏第564章 储备第532章 新职第575章 新司第159章 从容第13章 旧识第595章 贡金第27章 暗箭难防第603章 文思院第341章 集体第155章 进宫第628章 所见第650章 厢军第481章 逃脱第210章 财富第490章 舌战第35章 新案子第502章 宫保第199章 意外发现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533章 酒话第519章 光辉第77章 庄子第607章 可惜第569章 推手第479章 曹府第391章 收服第192章 连锁第186章 见过公公第53章 弹劾第165章 徐府第34章 用人问题第617章 酒楼第599章 操守第548章 分府第483章 反了第546章 谢恩第329章 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