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独揽

神京,金銮殿内。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殿内外,上万条金龙刻纹闪烁熠熠金辉,朱红立柱两人合抱,天顶之上,有山河龙凤绘卷,可遍览大魏疆土,大殿四周,设置有种种神兽之首的雕刻,一个个惟妙惟肖,怒目圆睁,威压且肃穆。

恒阳帝高居龙纹宝座之上,俯瞰群臣。

只不过,此时百官列位,国家首脑之地,本该庄严肃穆之所,但如今却闹成一团。

“什么叫做一旦对册封流派不存,恐怕会江山社稷不稳?大魏是陛下之天下,册封流派武人,也都是陛下之臣民,身为臣民,忠君之事乃是天经地义,难道罗大人觉得,大魏是册封流派的大魏,没有了册封流派,大魏便会亡国吗?!哦,我看没有了册封流派,大魏还是大魏,但你罗大人未必就是罗大人了,你家中的三房小妾,似乎便是册封流派的人吧,听说你每年从剑北道获利,至少上万两白银啊。”

“你休要血口喷人!我看你何大人才是真正的‘家财万贯’,谁不知道,天下槽帮,皆以你何大人为首啊!”

“这些年,剑北道与巫国贸易甚为密切,如今大魏生乱,谁也不清楚是否有册封流派在背后与巫国沟通,若是他们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请陛下早做决断啊!”

“”

群臣争执不休,这种争端已经持续了至少三次朝会以上的时间了,朝廷两派之间,互不相让。

“肃静!!”

就在这时,随侍的大太监高声喝令,很快,原本吵闹的群臣便重新安静了下来,全都望向了恒阳帝的方向。

一周时间,三次朝会,恒阳帝都是高坐龙椅之上,一言不发,只是待得朝堂诸公吵得精疲力竭之后,说一声退朝便结束朝会。

朝堂众臣都知道这是皇帝的制衡手段,先让众人“各抒己见”,暴露矛盾,使得各方势力压上筹码,打出底牌,然后恒阳帝便能从中洞见各方弱点,一言以定朝堂,让各方都为之慑服。

如今,皇帝陛下开口,或许此事已有定夺。

众臣恭敬垂首,洗耳恭听。

“北方巫国,乃是我中原最大隐患,早在大齐之时,巫国之人便常常南下,烧杀抢掠,当年定国一战,巫国与战王同流,欲图扶植傀儡,染指中原。”

“如今,巫国大军临境,又起侵略中原地界之心。当年太祖之时,便有彻底断绝巫国隐患之意,可惜天下初定,太祖感念天下苍生之苦,与民休歇,故不起战事。”

“然如今大魏已定多年,朕欲尽太祖未尽之事,永绝巫国之祸,三日之内,择大将点兵,一月之后,开拔出征。巫国高手众多,征伐乃天下大事,天下册封流派,皆为朕之子民,为大魏武道之先锋,当以身作则,派高手协助朝廷作战,若有不从,便是沟通巫国之罪,当免去册封流派之位。”

恒阳帝平静但威严的声音在金銮殿之内回荡,使得朝堂诸公耳朵嗡嗡震响。

一时之间,百官哗然。

无论是保皇一派,亦或是册封流派一派,都没有想到恒阳帝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出征巫国!

这可并非儿戏之事,大魏与巫国相安多年,不是不想征战,而是各自局势都不够稳定。

对于如今的大魏来说更是如此。

邪祟之患频发,内部因恒阳帝的举动,使得朝廷与册封流派产生矛盾,局势不稳,此时发动战事,更是要强行征调册封流派高手参战。

此举看似能够削弱册封流派的力量,但同样也会激起册封流派的不满,恶化当前局势。

别看保皇一派天天叫嚷着要废除册封流派制度,但他们也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们实际上只是想要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力量。

册封流派被打压,相应一派的影响力下降,空出来的权利,自然便会由他们中的某些人接管。

说是保皇一派,但实际上,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而一旦恒阳帝发动战争,巨大的消耗与动荡之下,他们也根本讨不到好。

更何况,许多人是真的觉得,这场仗不应该打,如今巫国虽然大军临境,但还算克制,并没有开展全面战争的苗头。

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占优。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今局势不稳,切不可发动战争,否则恐天下将现乱象啊!”

“陛下,如今各地邪患频发,若是征战开启,高手尽出,恐怕天下百姓将陷于水火之中!我大魏以民意立国,若是民意不在,则军队疲敝,战事受挫,难上加难!”

“强行征兆册封流派,恐会遭来不满,到时各方高手不肯出死力,恐战事不利!”

“陛下,三思啊!!”

“”

原本还闹做一团的群臣,此时的立场居然都变得一致了起来。

嗡!!

群臣一致,声浪如潮,然而影响不仅仅如此而已。

整座金銮殿,都开始微微颤动,内外墙壁之上的龙纹绽放光芒,一排排神兽之首好似要活过来一般,一股庞大的力量被整合,如同浪潮一般在金銮殿内翻涌。

而这股力量的目标,便是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恒阳帝。

朝中文武百官,受大魏朝廷之要职,本身便是王朝气运的一部分,即便本身不是修行者,但在此位置,香火庇佑,自有神异之处。

比如,大魏文武百官邪祟难以近身,喝令之间,可有香火之力伴随,等闲邪祟遇到,刹那间便要被震成齑粉。

如今,百官大部分反对,香火之力糅合之下,即便是贵为帝王的恒阳帝也只能退避与妥协。

这种事情,在他执政年间,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之前,碍于汹涌香火之力,他都只能妥协。

但这一次,事情已经发生改变。

他,已经不再是之前。

他的手掌搭在了传国玉玺之上,轻轻一按。

轰!!

刹那之间,那朝他涌来的汹涌波涛戛然而止,原本群情激奋的群臣声音戛然而止,隐约之间,他们感受到自身的某种力量在瞬间被剥夺了,那种仿佛能够左右朝堂的力量,完全脱离了他们。

群臣抬起头来,只觉得那龙纹宝座如此高远,那端坐在宝座之上的恒阳帝的身形,变得越来越高大与神秘,好似一座巨山,又好似

端坐在神台之上的神明。

皇帝,力量归于天下,地位乃是众人抬举。

神明,权柄归于自身。

看着那殿堂内声音戛然而止的诸公,感受着自己那仿佛一人便可对抗天下的力量,恒阳帝平静的双眼中闪过沉醉之色。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只有在这一刻,他才真正感觉,手中握着的权柄,属于他自身。

“明日,开英灵殿,启封神台,朕要封十八路城隍府君,以安天下。”

恒阳帝扫视众人,再次缓缓开口。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册封城隍,乃是执掌道源之力的大魏王室的特殊能力。

香火之道,实际上乃是成神之道,如果把拥有香火道源印记的存在视作此界神明,那么城隍便是利用香火道源之力所塑造出的“从神”。

不过,这种册封是有很大限制的。

首先一点,便是需要分走恒阳帝所掌握的道源之力。

大魏王室的道源之力,其根基在于民意,因此只有大魏不断强大,民众越多,民意越高,所能调动与册封的城隍数量也越多。

若是能够随意册封,当时古茗县的城隍雕像毁灭,城隍陨灭,也不会迟迟没有新的城隍上任了。

而如今,恒阳帝却是要一次性册封十八位“府君”。

能够当得起府君之称的,都是能够统管一道府之事的城隍,如南府城隍那般,便是一府府君,按照实力评定,至少也在神通级别。

一次性册封如此之多的府君,对于恒阳帝所掌握的道源之力,是极大的消耗。

换了往日,为了维系皇室统治,恒阳帝绝对不敢如此“挥霍”。

但如今,他已经得到了上界神庭的支持,短时间内不会再受到“民意”所困。

文武百官相顾无言,他们隐隐察觉到,恒阳帝已经与之前不同,整个大魏,不,整个天下,很快就要变天了。

另一边。

秦王吕合得知了朝堂情况之后,神色无比凝重。

“一己之力镇压朝廷百官,一次性册封十八位府君?情况似乎比我想的还要糟糕。”

卧房之内,吕合低声自语,如今,他已经很难以自身凝聚的山河印玺窥探到恒阳帝的谈话,能够调动的权柄也急剧下降。

这说明,恒阳帝对道源之力的掌控越发强大了。

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若是真的让所谓仙使降世,此界情况会走向何方,便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必须要想出应对之策。”

吕合低声自语,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他吩咐左右不要打扰他,随后便在床榻之上睡下,山河印玺之力与他的意识结合,他开始控制精神,暗中观想某个画面,并且心中默念阴母真名。

他的意识开始恍惚,陷入了半梦半醒之间。

恍然之间,他的意识重新清晰,自身已经处于另外一片地界。

血红的天空,深黑其龟裂的大地,怪异扭曲的建筑,以及一道道看不清形貌,在大地上移动与游行的鬼影。

这里,是他曾经反复被追杀,反复死去又无法逃脱的地狱般的梦境。

但如今,这里是他与阴母沟通的“渠道”。

只不过,这种沟通存在着风险,他曾经就在一次沟通之后,大病一场,差点就此死去,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用这种手段。

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朝着某个方向狂奔,周围的鬼影被他惊动,朝着他不断涌来。

他不停奔跑,早已有了心得,很快便来到一处地界。

这是一片荒芜的平地,在平地中央,是一座高塔状的巍峨殿堂,若是赵玄麒在此地,便会发觉,这建筑与他所在生死路中那栋封印中央的破损殿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只不过,在赵玄麒眼中阴森恐怖的殿堂,此时在吕合的眼中,却好似黑暗中的灯塔,释放着柔和的光芒,周围的鬼影都无法靠近。

很快,他便走入了光芒笼罩之中,单膝跪倒在了的殿堂之前。

还未等他开口说话。

嗡!!

整座高塔便释放出一阵光芒,一道印记从高塔顶部凝聚成型,缓缓的朝着吕合飞来,最终印在了他的眉心。

一道道信息通过印记传入他的脑海,仿佛未卜先知,那位将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这让他的心中更加升起一种敬畏。

同时,那股紧迫之感已然不复存在。

“父皇,仙使降世之日,通道开启之时,便是决定此界命运之日,看看你我父子之间,究竟鹿死谁手。”

吕合低声自语,他的身形渐渐消散,回归了现实之中。

剑北道,高天之上。

八卦空间之中。

“此世将大乱,乃濒死之天象,我虽能参悟天机,但仅局限于此世,并且如人诊脉,脉象纷乱,不得详解。”

“不久之前,恒阳帝一人镇压文武百官,制定出征巫国之战略,同时开启英灵殿,封十八府君,此事极为异常。”

“请先生看在老朽几分薄面之上,指点迷津,给此世众生一条活路。”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看着面前的赵玄麒,郑重的开口询问。

这是赵玄麒与天机门老祖的第一次会面。

恒阳帝的反常举动么?

听到对方给出的情报,赵玄麒微微眯起了双眼,瞬间产生了许多联想。

不久之前,他的身份曝光,如今已被上界所知,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本该对道源印记最为渴求的恒阳帝居然放弃了对他们的寻找和抓捕,而是忽然开启征讨巫国的计划。

这其中必有蹊跷。

很有可能,恒阳帝已经与上界取得了联系。

不过,上界的主要目标在自己身上,没理由暂缓对自己缉捕,而将目光放到与巫国的战争之上。

除非,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有着其他的目的隐藏。

“仙使降世”

赵玄麒在心中暗道。

第一百二十六章 九胜第五十三章 资源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智第285章 现身第284章 不坏第一百九十四章 忌惮第十五章 展现第一百四十七章 通玄第二章 一声响第二百三十一章 破尽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325章 退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山神第三十二章 压迫感第三百三十九章 宴会第310章 对抗第326章 决断第九十章 求助第三百五十七章 暴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招第289章 上京第267章 羽化第293章 新界第293章 新界第258章 暗谋第241章 定局羊了第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图穷第三十三章 请战第三百七十七章 功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绝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霓虹武道第五十五章 抓获第三百九十七章 试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局势第三百七十七章 功法第二百一十章 无形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完美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四章 无尽神海第八十一章 巨灵门第四十章 气涌第七十六章 深不可测第八十一章 巨灵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交托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引第三十九章 排打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诫第七十章 影响(第六更)第三十五章 折臂第七十四章 交流第三十五章 折臂第五十九章 越线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引第三百四十九章 往生剑魔第四百零一章 汇聚第七十二章 把关第二百二十九章 应对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睹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招第一百八十三章 瑞气第三百四十七章 狩猎第六十九章 好消息(第五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资格第三百五十章 九九封元第四百零七章 开启第一百三十二章 倾尽第四百一十七章 酆都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拿第四百六十七章 溃败第五十三章 资源第十二章 秘药第一百七十章 第一战第九十三章 应对第270章 圣种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界第272章 破劫第六十三章 拿下第296章 重视第三百七十一章 摆脱第四百四十七章 局势第245章 鬼神之境第七十九章 霸道第330章 回归第三百四十六章 乱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手段第273章 麒麟神将第四百七十四章 还归本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食第二十九章 瞩目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拿第一百七十四章 面见第八十四章 身份第四百四十九章 动手第十三章 桩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七十二地煞第一百七十七章 底细
第一百二十六章 九胜第五十三章 资源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智第285章 现身第284章 不坏第一百九十四章 忌惮第十五章 展现第一百四十七章 通玄第二章 一声响第二百三十一章 破尽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釜沉舟第325章 退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山神第三十二章 压迫感第三百三十九章 宴会第310章 对抗第326章 决断第九十章 求助第三百五十七章 暴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招第289章 上京第267章 羽化第293章 新界第293章 新界第258章 暗谋第241章 定局羊了第二十五章 差距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图穷第三十三章 请战第三百七十七章 功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绝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霓虹武道第五十五章 抓获第三百九十七章 试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局势第三百七十七章 功法第二百一十章 无形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完美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四章 无尽神海第八十一章 巨灵门第四十章 气涌第七十六章 深不可测第八十一章 巨灵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交托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引第三十九章 排打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诫第七十章 影响(第六更)第三十五章 折臂第七十四章 交流第三十五章 折臂第五十九章 越线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引第三百四十九章 往生剑魔第四百零一章 汇聚第七十二章 把关第二百二十九章 应对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睹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招第一百八十三章 瑞气第三百四十七章 狩猎第六十九章 好消息(第五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资格第三百五十章 九九封元第四百零七章 开启第一百三十二章 倾尽第四百一十七章 酆都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拿第四百六十七章 溃败第五十三章 资源第十二章 秘药第一百七十章 第一战第九十三章 应对第270章 圣种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界第272章 破劫第六十三章 拿下第296章 重视第三百七十一章 摆脱第四百四十七章 局势第245章 鬼神之境第七十九章 霸道第330章 回归第三百四十六章 乱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手段第273章 麒麟神将第四百七十四章 还归本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食第二十九章 瞩目第四百五十一章 擒拿第一百七十四章 面见第八十四章 身份第四百四十九章 动手第十三章 桩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七十二地煞第一百七十七章 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