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捐资助学

bookmark

众人进到店里,要了一个包厢,众人七手八脚的点起菜来。什么盐山扣碗,羊汤,猪蹄,烧鸡等等特色菜七七八八点了一大桌子。待上得酒来,王俊才抢着给众人满上,然后出去又要了两条好烟,并悄悄地把账结了,然后回到屋内,把烟打开,每个人旁边都放了两盒,然后继续做他的服务工作。老同事们多年未见,肯定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只要保证老爸不喝醉就行了。

这些人当中,除了周老师是被硬拉来凑热闹的以外,其他七人都是在五七干校共同战斗过的同事。干校的岁月,紧张而又忙碌,他们聊着过去的同事,过去的学生,过去的生活,内心澎湃不已,老爸这个平时也就二两酒的量,今天也喝了超过三两了,竟然还没事,真的是超常发挥了。大刘讲了一个他当年遇到的趣事,就在某年的的夏天,晚上天热,大家就在宿舍外的空地上乘凉。可能是他体重大的缘故,就在他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时候,忽然感觉椅子在慢慢往下陷,刚开始速度很慢,后来越来越快,到最后一下子整个椅子腿全部陷了下去。亏了有椅子座挡着,要不然他整个人说不定就会掉进陷坑里。

得亏大刘是练体育的反应快,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回身用力把椅子拔出来一看,椅子下面呼呼啦现出一个大洞来,往里一看,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同事们听到动静赶来帮忙,其中有老教师知道学校建造前的情况,他告诉众人这是坟坑,整个学校就是平掉一大片坟地建造的,不过当时打基础时大部分坟都迁走了,这一个估计是漏网之鱼,被大刘赶上了。众人特别是年轻教师知道自己就住在坟地上时,吓得老长时间晚上不敢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溜达了。

干校的岁月,有苦有乐,众人边聊边喝,不知不觉间都有些酒意了。过去的历史,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是非功过早已不重要了。往事随风而去,再也找不回来了,还是积极面对以后的退休生活吧,争取把自己的后半生活出精彩来,才是这些退休老人们需要真正面对的事。聊着聊着,众人聊到了退休待遇问题,自然而然就与江东的收入水平比较起来。老爸退休后每月工资大概一千两百元左右,这对于有着四十年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实在是有些低了,但是仍然比盐山县同事们高了接近四百块,他们相对来说更加得清苦。

教师工作,累脑累心也累身,他们每天做的工作绝对超过八小时,甚至有些要超过十二个小时,他们付出的心血远远超过工厂的工人,但是收入却和工人差不了多少,当然这里没有贬低工人的意思,只不过按照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原则,老师们付出的多就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但是这个社会并不是这样的,有很多客观原因,导致了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众人谈起收入差距,不禁牢骚满腹,不过大家对此也没有办法,这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过了一会儿,大家又聊起了盐中破败的校舍,矮旧的家属院平房,纷纷指责当地领导不重视教育,不积极想办法筹集资金,而是坐等靠要,老是指望着上级拨款。关于这件事,老爸深有感触,他说道:“我的老家叫苏新村,也非常的贫穷,同样面临着校舍破败的问题,但是人家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最后通过向离开村子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募捐,最后凑够了建设资金,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盐中的情况和苏新村的情况类似,人家能够筹集起资金,盐中应该也可以。我愿意为盐中新建出一份力,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构,我想捐款也不知道捐给谁啊?”

大伙纷纷表示,都愿意捐款资助学校建设,一时间气氛热烈,群情激昂,这时周老师开口说道:“这样,王老师今晚上别走了,在这里住一晚,我回去找一找现在的校领导,看他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大家都表示同意,时间也不早了,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家相约明天学校见,就各自散了。大刘老师去结账时,发现被王俊才提前结了,冲着老爸唠叨了半天,后来也回去了。王俊才和老爸找了宾馆住下,王俊才问老爸明天准备捐多少钱,老爸答道:“我想捐出半年的收入,大概六七千,你觉得怎么样?”王俊才说道:“爸,我觉的你捐的太多了,咱们的条件稍好一点,但是你这些同事他们条件都不好,如果你捐七千,他们肯定也不好意思捐少了,可是一下子拿出这么些钱,恐怕对他们压力很大,所以我觉得你象征性捐上一千块就行,剩下的我以我名下企业的名义捐助。正好我也准备在盐山县打一打市场,就权当做广告了。”老爸说道:“你说得很对,是我没考虑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吧。”

第二天,王俊才和老爸吃过早饭,早早地来到了盐中,周老师和大刘老师已经在传达坐着了,周老师告诉老爸,昨天晚上,他就给现在的校长张振打了电话,把事情跟他说了,他表示今天会过来,请王老师先在传达等一下。王俊才和老爸坐下来没有几分钟,昨天在一起吃饭的几位老师也来了,还多了一位昨天有事没有参加的同事。老爸和那位老朋友握手拥抱,寒暄了好一会儿。人多了,传达室就坐不开了,大家就在校门口站着聊天。

这时,一位中年男性骑着自行车到了门口,这位就是校长张振,周老师上前给老爸介绍了校长,张振热情地说道:“热烈欢迎王老师回家,我昨天去县里开了个会,所以没有在家,耽误大家时间了,十分抱歉,走吧,大家去办公室吧。”众人跟着一起进了学校。老爸仔细观察了这位校长,年龄大概在五十上下,自己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估计是后来调过来的。

张振请老教师们到办公室坐定,办公室的人倒上茶水,张振开口说道:“各位前辈,昨天我听周老师说,诸位都有捐资助学的意愿,对此我深表感谢。真的是巧了,昨天我开的这个会,就是县里准备举全县之力,号召各方朋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兴建新的盐山中学。县里的规划是在城南划一块更大的地皮,建设一座全新的校区,目前的老校区不光是设施陈旧,地方也太小,不符合新形势下一所现代化高中的要求。为此县里成立了专门的盐中新校区筹建办公室,并设立了资金募集账户,由专人负责管理,如果各位前辈捐款的话,将是第一批捐助人,意义非同一般。”

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下,认为这真是一场及时雨,虽然大家年龄都大了,对名利看的都淡了,可听说有可能是第一批捐助者,马上就沉不住气了,纷纷表示现在就去县政府。张振自然也乐得成全,不过学校穷的连个车也没有,王俊才一个车也坐不开这么多,大伙索性步行。盐中离县政府也不远,就隔了两条街,众人说说笑笑,十来分钟就到了。说是县政府,如果把门上挂的牌子去掉,门口站岗的武警撤掉,王俊才还以为到了乡镇政府呢。

有盐中校长陪着,大家直接进了县政府,来到了新校筹建办公室。此时县委书记孙大海正在犯愁呢,虽然自己铁了心想举全县之力,兴建新的盐中,但是县里多年来形成的等靠风气,让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上任以来,力图改变盐山县的落后局面,但是就算他再努力,无奈盐山县底子太薄了,县财政发工资都得贷款,哪来多余的钱办教育啊。无奈之下,他想起了个人捐款的办法,只不过担心,盐山人愿不愿意从紧迫的个人收入中,挤出一部分来捐资助学。就在他冥思苦想计策时,下面人来报,说有几位盐山中学的退休教师想来捐款,孙大海马上意识到他要等的契机来了。

他先是给宣传部门打了电话,让他们抓紧安排记者过来采访,然后告诉县长张天以及在家的常委全部去盐中筹建办,既然是举全县之力,那所有的领导都得出力,谁也跑不了。老爸和他的老同事们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每个人捐款一千元,这个数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合适。他们在筹建办拿出钱问怎么还不收下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稍等片刻,县委书记和县长等一众领导会来这里,亲自接见大家。众人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捐款行动,还能得到县领导的接见,只好把钱收起来,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耐心等待起来。

第五十八章 王福来下海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一十六章 拜把子第九十章 分厂副厂长第一章 报到第二十二章 约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副省长视察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第六十四章 兼并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教第二百六十章 自营班车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次教拳第一百二十一章 秘书第一百一十一章 竞拍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是宫外孕第四十四章 工资翻番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产核资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第七十七章 婚房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赴桃花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学验收第一百零七章 义乌商团第二十六章 再见晓婷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动员会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二十二章 约会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秋国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书法会所第十二章 转折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动员会第一百四十八章 许诺第六十章 俱乐部上课第二百七十三章 养老公寓第一百四十八章 许诺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业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队第七十二章 促销第二百一十二章 请托第五十章 开始竞聘第九十二章 婚礼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第一章 报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竞拍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审计监察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广告位拍卖第一百五十章 练车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机种植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九十四章 竞聘副厂长第十三章 签约第二百四十九章 谈判第二百五十六章 兄弟重聚第一百零七章 义乌商团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赴桃花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箱包厂第五十八章 王福来下海第六十八章 上任第一天第十九章 单身生活第三十二章 给了一百万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备单干第一百八十四章 让出总经理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华第四十章 见家长第二百六十二章 顺风车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一百九十章 超市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五十七章 经验教训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墙第二百五十九章 乡镇公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开业庆典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系第二百零五章 传达大爷第五十一章 受到表彰第二百六十九章 庆州第二十三章 过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爸的母校第一百八十五章 陌生电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为小学筹款第九十七章 报社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四章 内部体验第六十九章 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九十五章 张洪亮第八十九章 安全责任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第一百七十四章 起名第六十四章 兼并第一百八十四章 让出总经理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审计监察部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
第五十八章 王福来下海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一十六章 拜把子第九十章 分厂副厂长第一章 报到第二十二章 约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副省长视察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第六十四章 兼并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教第二百六十章 自营班车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次教拳第一百二十一章 秘书第一百一十一章 竞拍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是宫外孕第四十四章 工资翻番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产核资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第七十七章 婚房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赴桃花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学验收第一百零七章 义乌商团第二十六章 再见晓婷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动员会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二十二章 约会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秋国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书法会所第十二章 转折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动员会第一百四十八章 许诺第六十章 俱乐部上课第二百七十三章 养老公寓第一百四十八章 许诺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业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队第七十二章 促销第二百一十二章 请托第五十章 开始竞聘第九十二章 婚礼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产第一章 报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竞拍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审计监察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广告位拍卖第一百五十章 练车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机种植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九十四章 竞聘副厂长第十三章 签约第二百四十九章 谈判第二百五十六章 兄弟重聚第一百零七章 义乌商团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赴桃花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箱包厂第五十八章 王福来下海第六十八章 上任第一天第十九章 单身生活第三十二章 给了一百万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备单干第一百八十四章 让出总经理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华第四十章 见家长第二百六十二章 顺风车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一百九十章 超市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五十七章 经验教训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墙第二百五十九章 乡镇公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开业庆典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系第二百零五章 传达大爷第五十一章 受到表彰第二百六十九章 庆州第二十三章 过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爸的母校第一百八十五章 陌生电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为小学筹款第九十七章 报社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四章 内部体验第六十九章 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九十五章 张洪亮第八十九章 安全责任第四十三章 因祸得福第一百七十四章 起名第六十四章 兼并第一百八十四章 让出总经理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龄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审计监察部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