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

在克里姆林宫中,一间灯光阴暗的,非常宽大的办公室里面,墙上挂着苏波边境形势图,斯大林坐在油漆的办公桌后面,在他面前的一条绿色桌布上摆放着一堆文件。布尔什维克的伟大领袖右手边的一个烟灰缸里面装满了烟头,说明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他的左手捏着一份报告——是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亲自送来的,内容和图哈切夫斯基的“反动军事路线”还有“反动保皇路线”有关。

当斯大林的秘书把赫斯曼和他的副官汉斯.斯派达尔中校,以及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请进去后,斯大林站起来,和他们握手,然后默默地做了个手势请他们在椅子上坐下来,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赫斯曼。

“路德维希,我们谈谈善后吧,发动战争不容易,但是结束战争更不容易。”

对于怎么打败波兰,斯大林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能打败,随便怎么样都行,哪怕《黑色方案》是假的也没有关系。

但是打败波兰以后怎么分配胜利果实,斯大林是有想法的。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不割地、不赔款的《布列斯特条约》是苏联个德国保持友谊的基础。”

赫斯曼的意思就是按照《布列斯特条约》的规定来划分未来的边界——根据这份条约,俄国失去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省和俄属波兰王国。

另外,所谓的“西乌克兰”,实际上不是沙俄的土地,从来都不是,西乌克兰是奥匈帝国的东加利西亚,在俄奥普瓜分波兰前则属于波兰。所以在《布列斯特条约》中。那里也不属于苏联。

但是苏联国内却一直把西乌克兰说成是右岸乌克兰的一部分,称之为“失地”。

斯大林将手中的“小报告”收进了抽屉——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是严重的,不可原谅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拿下他的时候。至少这个月不行,同赫斯曼的谈判还需要他的专业知识。

“我注意到你们还想保留波兰民族国家。”斯大林斟酌着说,“有必要吗?”

斯大林的意思是可以把波兰彻底瓜分掉!这样西乌克兰就可以拿下来了——西乌克兰是波兰的工矿区,拥有不错的煤矿和铁矿。而煤又是苏联比较缺乏的资源。

另外,西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那里是苏联西进中欧的门户,可以通往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可是欧洲有大约2500万波兰族人口,”赫斯曼说,“这对我们来说太多了。”

现在波兰联邦有五千多万人口,其中波兰族2500万左右。犹太人400万左右,乌克兰人有1700万左右,立陶宛族有200多万,其他民族人口有100万以上。而波兰联邦的波兰族,大部分是生活在波兰联邦西部的,如果要瓜分,这些人都是德国的麻烦。

“斯大林同志,我也赞成保留波兰,这有利于我们在战后同英法和解。”

这时图哈切夫斯基突然插了句话,而且还帮着赫斯曼说话!斯大林拧紧了眉头。他知道图哈切夫斯基在想什么——波兰民族国家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国存在。

虽然在德国合并了波罗的后,苏德已经是邻国,但是两国的边境线不是很长。而且两国边境的东段还有普斯科夫湖和大片森林存在,不利于大军通过。只有波罗的和立陶宛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比较危险。不过距离不长,可以修建坚固的防线以包围白俄罗斯。

可如果苏德完全瓜分了波兰,两国将会拥有非常漫长的共同边界,特别是在南线的乌克兰和波兰交界地区,地区非常平坦,也没有什么险要,非常有利于进攻。而且那里的民心……是绝对不向着苏联的。因为那里的人民没有当过一天俄国人,在奥匈帝国垮台后。短暂存在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又完成了土地改革,平分了土地(属于奥地利贵族的土地)。也没有什么阶级矛盾可以利用。

至于和英法和解什么的,斯大林倒没怎么放在心上。苏联加上德国。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英法,所以需要求和的是英法而不是苏德。

“如果波兰成为缓冲国,”斯大林思索着说,“那么我们怎么管理这个国家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划分一下各自的管区呢?”

图哈切夫斯基闻言轻轻叹息,斯大林太过贪心了。将波兰一分为二,由苏德分别管辖,同样会让波兰失去了缓冲的作用,而且波兰苏管区早晚也会并入苏联。

“以布格河为界怎么样?”赫斯曼缓缓地说。

他想把原属于奥匈帝国的利沃夫(伦贝格)拿到手,那是个很富庶的地区,不仅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而且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是波兰联邦的重工业中心。

“可我们也想要得到利沃夫!”斯大林说。

“那里属于奥匈帝国!”赫斯曼摇摇头,“根据《布列斯特条约》,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斯大林的脸色阴了下来,冷淡地看着赫斯曼,“你们现在已经有了2300多万吨钢(1936年产量,包括了奥地利和捷克),如果你们控制了伦贝格,那么你们很快就能把钢的产量增加到3000万吨,因为那里有很好的煤矿和铁矿!

而我们去年只有1200万吨钢,煤炭也只有1.16亿吨,这让我们两国处于一种过分不平横的状态之中。”

苏联虽然号称“工业世界第三”,但那只是在重工业规模上号称超过了英国,比德国还差了一大截。如果要比技术,两国的差距就更大了——这也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被德国暴打的一个原因,苏联的工业实力和德国在战前就没有办法相比,再算上法国、比利时、荷兰这些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苏联的差距就更大了。

另外,苏联的重工业也有一个短板——缺煤!

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什么资源都不缺。但是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西部地区,却没有多少煤炭(主要集中在东乌克兰的顿涅斯克)。而目前属于波兰的利沃夫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谁先占领就归谁控制吧,”赫斯曼想了一会儿。说,“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归属苏联,立陶宛、旦泽和旦泽走廊归德国。波兰的其余地盘将属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由苏联和德国共同保护……至于双方的管区,原则上先占先得,怎么样?”

这似乎是个对苏联比较有利的方案!因为苏联红军可以从他们在西线的大据点明斯克沿着大路直下西南的卢布林(在利沃夫西北),这样就能将波兰联邦切成两段,同时也能挡住了德军东进利沃夫的路线。

而且。这条进军路线非常平坦,还有铁路线可以利用。除了布格河和布列斯特要塞之外,再也没有什么险要可以阻挡红军推进。

斯大林摸出了自己的烟斗,又打开一个白铁皮的烟盒,塞上点烟丝,然后擦上了火,吸了两口,这才缓缓点头:“先占先得,听起来很不错……就这样吧。”他想了想,又问。“那么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发动战争?”

“1939年9月,”赫斯曼说,“我们还需要再准备两年。”

“还要准备那么久?”斯大林吐出口烟。“如果我没有记错,你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了。”

“是的,但还是不够。”赫斯曼摇摇头,“首先是石油和有色金属的储备不够。我们现在只有1600万吨石油,希望可以在2年后达到2000万吨……这是维持2年战争所需要的量。”

现在德国拥有和合成燃料产能和石油储备一样,都是保密的,前者的情况连苏联人都不清楚。所以赫斯曼才能欺骗斯大林,说德国一年需要1000万吨石油。

“另外,我们的武器在西班牙战争中暴露出很多不足。”赫斯曼苦苦一笑。“我们的坦克打不过你们的t-26,估计也打不过波兰的7tp坦克。需要等三号和四号投产。我们的飞机……bf-109很不理想,福克d.31也没有想象中的好用。需要改进或研发新的飞机,因此还需要2年时间准备。”

现在派去西班牙的是bf-109b型,这是一战后第一款大量装备部队的走液冷路线的空优战斗机,自然不会一步到位,在西班牙战场上出了很多毛病,需要时间改进。

而福克公司的d.31的问题更大,它是在福克d.21基础上开发的空冷线路的飞机,采用了很多新技术,而且还装备有大马力的空冷发动机,理应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斗机。可是在西班牙战场上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这款战斗机被福克公司定位于“多用途飞机”,而且福克公司还想在未来将涡轮增压器装在它的机身上,因此这架飞机造得太大且太重。

大马力发动机的优势都被自己的重量给浪费了,除了载弹量大,俯冲性能好,速度比较快(也不是特别快)之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还是足够碾压伊-15和伊-16系列)。

因此赫斯曼在今年4月下旬就给自己的妹夫安东尼.福克下了指令,让他立即开始设计一款装配空冷式发动机的空优战斗机,1939年5月底前必须完成。

要求具有充当舰载机的可能;具有优良的空中格斗性能;实用高度为中空——3000米-5000米;使用副油箱飞行时间到6小时以上,最大航程超过3000公里;最大时速(4200米高度)超过550公里。

而且,赫斯曼还建议福克公司可以和拥有舰载机制造经验的日本三菱公司展开技术合作,可以共同研发……(。)

第32章 苏联买办第712章 大包围-德国的坦克海第532章 虎!虎!虎(十二)第884章 蚕食胜过鲸吞第973章 到底谁错了?第75章 沙皇在哪儿?第705章 保卫列宁格勒-迷雾中的奇袭第566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五)第712章 大包围-德国的坦克海第691章 帝国反击战六第819章 添油战术第111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七)第1031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一)第736章 我们还有陆军第416章 海上的围点打援第647章 大雷雨(十一)第160章 摧毁英镑就是摧毁德国?第891章 盟友是用来出卖的第458章 要命的制裁第399章 谁先倒下的问题第246章 准备开战(一)第337章 轮到法兰西了(四)第181章 希特勒新政(二)第147章 黄副校长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第1179章 高奇堡计划——断手断脚的小肯尼迪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七)第183章 希特勒新政(四)第939章 犹败七第514章 巴巴罗萨防线第200章 好人希特勒第1066章 和平鸽墨索里尼第793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宣言第6章 商量着做梦第1022章 故意示弱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397章 日本的战略问题第857章 大决战 ——灰熊和缩水虎第481章 GC主义战士第84章 反革命黑客第602章 胜利的航线第1166章 选举和战争(三)第896章 最危险的敌人第155章 末日前的繁荣第670章 大雷雨(三十四)第28章 和平的渠道第504章 日本朋友或许用得上第721章 大包围-反G命家属第990章 美利坚神风第435章 广告战(五)第112章 苏德联手了?第442章 沙漠之虎(二)第485章 公海舰队来了第455章 先美国,后苏联第1122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一)第91章 战争与合作第984章 日本的优势还是巨大的第369章 法兰西不哭(二十九)第1000章 李德同志第1134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三)第592章 大西洋上有日本鬼子第811章 不能没有印度第281章 奇袭(八)第233章 皇帝回来了第368章 法兰西不哭(二十八)第569章 美国式破交第708章 保卫列宁格勒-危急第17章 坑死人的美援第905章 心理学第415章 大英国挺住(三)第748章 来体验一下GC主义吧第15章 这不是笑话第1208章 美利坚爱国者第786章 登陆英格兰(七)第1019章 胜利在望了?第424章 大海战(七)第1059章 美利坚反击了第452章 美国先上,苏联掩护第570章 曼哈顿终于来了第958章 细菌战(一)第268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09章 风起大西洋(七)第562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一)第60章 德国的灾难是怎么开始的?第790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大罗马第125章 法德俄三国志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1005章 俄国人的战争第1234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1239章 潘兴坦克第947章 犹败(十五)第230章 被民主征服的波希米亚第1196章 高奇堡计划——背锅侠杜鲁门第608章 海狮行动(六)第496章 胡德的宿命(上)第311章 风起大西洋(九)第398章 制裁欧盟第11章 革命的金马克第1187章 高奇堡计划——准备迁都第890章 肯尼迪和霍普金斯
第32章 苏联买办第712章 大包围-德国的坦克海第532章 虎!虎!虎(十二)第884章 蚕食胜过鲸吞第973章 到底谁错了?第75章 沙皇在哪儿?第705章 保卫列宁格勒-迷雾中的奇袭第566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五)第712章 大包围-德国的坦克海第691章 帝国反击战六第819章 添油战术第111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七)第1031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一)第736章 我们还有陆军第416章 海上的围点打援第647章 大雷雨(十一)第160章 摧毁英镑就是摧毁德国?第891章 盟友是用来出卖的第458章 要命的制裁第399章 谁先倒下的问题第246章 准备开战(一)第337章 轮到法兰西了(四)第181章 希特勒新政(二)第147章 黄副校长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第1179章 高奇堡计划——断手断脚的小肯尼迪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七)第183章 希特勒新政(四)第939章 犹败七第514章 巴巴罗萨防线第200章 好人希特勒第1066章 和平鸽墨索里尼第793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宣言第6章 商量着做梦第1022章 故意示弱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397章 日本的战略问题第857章 大决战 ——灰熊和缩水虎第481章 GC主义战士第84章 反革命黑客第602章 胜利的航线第1166章 选举和战争(三)第896章 最危险的敌人第155章 末日前的繁荣第670章 大雷雨(三十四)第28章 和平的渠道第504章 日本朋友或许用得上第721章 大包围-反G命家属第990章 美利坚神风第435章 广告战(五)第112章 苏德联手了?第442章 沙漠之虎(二)第485章 公海舰队来了第455章 先美国,后苏联第1122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一)第91章 战争与合作第984章 日本的优势还是巨大的第369章 法兰西不哭(二十九)第1000章 李德同志第1134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三)第592章 大西洋上有日本鬼子第811章 不能没有印度第281章 奇袭(八)第233章 皇帝回来了第368章 法兰西不哭(二十八)第569章 美国式破交第708章 保卫列宁格勒-危急第17章 坑死人的美援第905章 心理学第415章 大英国挺住(三)第748章 来体验一下GC主义吧第15章 这不是笑话第1208章 美利坚爱国者第786章 登陆英格兰(七)第1019章 胜利在望了?第424章 大海战(七)第1059章 美利坚反击了第452章 美国先上,苏联掩护第570章 曼哈顿终于来了第958章 细菌战(一)第268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09章 风起大西洋(七)第562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一)第60章 德国的灾难是怎么开始的?第790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大罗马第125章 法德俄三国志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1005章 俄国人的战争第1234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1239章 潘兴坦克第947章 犹败(十五)第230章 被民主征服的波希米亚第1196章 高奇堡计划——背锅侠杜鲁门第608章 海狮行动(六)第496章 胡德的宿命(上)第311章 风起大西洋(九)第398章 制裁欧盟第11章 革命的金马克第1187章 高奇堡计划——准备迁都第890章 肯尼迪和霍普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