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战后重建

萧鼎昆所推行的战后新政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所供战后重建援助。

相对而言,这项政策在帝国国内受到的反对也最为强烈。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帝国经历了七年的战争,国内环境已经非常恶劣,应该集中力量解决国内问题,将所获得的战争利益转变为实际好处,并且帮助国内经济复苏,而不是向其他国家,甚至是曾经的敌对国提供重建援助。

据陈锦宽的回忆录,当时帝国内部曾经有人想推翻萧鼎昆的内阁政府。

虽然没有任何相关的证据,但是根据后来陆续解密的一些资料来看,当时帝国陆军与帝国海军中的一股反对力量就曾经计划发动军事政变,让萧鼎昆上台。只是,该计划最终因为陈锦宽与肖万青,以及掌握着军权的主要将领的反对而没有变成实际行动。

由此可见,当时国内对萧鼎昆援助战败国的反对情绪有多高。

当然,从帝国这几百年来的历史中,也不难找到相关的原因。

历史上,帝国从没一次获得胜利的战争中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甚至因为战胜后获得的利益,而发动对外战争。比如,当年在欧洲地区推行殖民统治,就让帝国商品充斥了整个欧洲市场,从而为帝国的资本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巅峰时期,全世界八成以上的黄金与白银都在帝国的金库之中!

更重要的是,战争的最积极推动者就是帝国的商人。

这次,萧鼎昆不但不设法从战败国捞取好处,反而要用原本应该用来支持国内建设地资金去帮助战败国,确实让人很难接受。

只是。当时有一批同样有着长远目光地商人站在了萧鼎昆那边。

这批商人。就是帝国在大战之后出现地最著名地那十个金融家族地创始人。或者是奠基者(其中好几个家族都是从传统地商业家族转变而来地)。

当萧鼎昆提出在战后向其他国家提供重建援助地时候。这批商人就看到了巨大地利益。

不说别地。重建援。援助地是什么?肯定不可能是物资。毕竟运送物资非常麻烦。且需要得到援助地国家。都要在战后重建自己地工业体系。要确保其工厂能够正常运转。就不能仅仅从帝国购买物资。而应该尽量使用本国生产地物资。因此。重建援助地根本是资金上地援助。而不是物资上地援助。

也就是说。战后帝国需要向其他国家提供大量资金。

表面上。钱花出去了。帝国吃了很大地亏。可实际上却能够给帝国带来巨大地好处。

比如,援助给其他国家的肯定是帝国金元,而其他国家拿到金元之后,不可能在本国,或者是帝国以外的任何国家购买到实物,只能从帝国购买重建所需要地物资,以及生产设备。如此一来,就直接解决了帝国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收回援助出去的金元的同时,帝国国内生产出来的物资与设备就卖了出去,从而让帝国的工厂可以开工,让那些在战后大量裁减下来的工人可以找到新的工作。

其次,援助分成了有偿与无偿二种,其中无偿援助肯定不是主体。

在有偿援助中,接受援助的国家肯定要为之支付必要的代价。对于美国这类地战败国来说,因为其国家的硬通货都在战争期间遭到掠夺,就只能用资源,或者是初级工业产品来抵偿援助款项。如此一来,帝国就可以逐步淘汰掉低端产业,比如矿业,纺织业等等需要大量劳动力,又没有太高附加制的产业,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最终达到占据高端市场的目的。

对于德国这类地战胜国来说,则可以通过用硬通货支付的方式来获得有偿援助。

到最后,帝国必然成为世界主要地硬通货,也就是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的最大储备国。在此基础之上,帝国就可以逐步用金元取代黄金等贵重金属在国际贸易中地结算地位,从而让金元成为世界流通货币。

只要金元成为了世界流通货币,也就是贸易结算货币,帝国就成功的控制了全球金融体系,为夺取金融霸权奠定了基础。

最后,也是最重要地,通过对外援助,能够加快帝国产业的升级速度。

从根本上讲,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是其工业生产效率,即一个工人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工业产品的贸易价值,即一件工业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换取到多少其他产品。

只有当一个国家具备了这二个要求,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强国。

显然,数百年来,帝国在这方

做得很好,而且帝国的商人与资本家早就看清楚了且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在这其中,科技实力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要将科技实力转变成真正的国家实力,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当时,帝国就正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夺走了上亿条生命,摧毁了世界上的数个发达国家,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还诞生了一大批新技术。

比如,电子技术的进步就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料。

另外,在战争后期,重油裂解技术也基本上达到了实用水平。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技术也浮出了水面。虽然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航空时代与电子化时代即将到来,但是很多拥有长远目光的商人与资本家都已在此时意识到,随着大量在战争期间诞生的新技术转入到民用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下一轮生产力革命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肯定是足以影响到全世界的产业革命!

帝国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性,就必须在产业革命上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而要进行产业革命,就必须同步淘汰掉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也就是将那些高能耗,高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让帝国的劳动者得到解放,从而能够为新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显然,帮助其他国家恢复工业基础,是将帝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的基础条件。

这一点,在帝国战后的战略援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对日本的战略援助中,帝国以恢复日本的国民民生为由,将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乃至低端冶金业都转移到了日本去。

这样一来,日本的大批劳动力得到了用武之地,帝国也能够从日本进口到大量廉价商品,以满足帝国百姓的生活需要。同时,通过向日本出售制造设备,以及其他尖端技术,达到贸易平衡的目的。

当然,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战后持续了二十多年。

当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与电子时代的时候,帝国的资本家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长远目光。当时,帝国国内的主要产业就是高端制造业、航空业、汽车业、特种冶金业、电子制造业、制药业等等具有高附加制的产业,而纺织业、低端冶金业、食品加工业、乃至造船业都陆续转移到了其他的国家或地区。

当然,在产业升级中获得好处的绝不仅仅是资本家。

通过产业升级,帝国的劳动者,特别是工人也成为了受益者。比如,以往一个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在市场上卖一个金元,而现在一个工人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卖十个金元。虽然资本家从中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但是工人的工资也翻了好几倍。当然,最重要的是,帝国内阁政府与议政院在战后出台了数十项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政规定与法案,并且加强了工会的权力,从而使资本家不能肆意掠夺工人。

除了工人之外,农民也同样是受益者。

可以说,通过对外战略援助,以及后来的产业升级,帝国在战后的二十多年之内,不但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矛盾也得到了解决,更是避免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帝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使帝国首先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数十年之后,当所有人回首萧鼎昆当时的策略时,都不得不承认,正是萧鼎昆发起的对外战略援助,将帝国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且为战后为期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奠定了基础,更为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提供了最坚固的基石。

后来,有人在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十项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际政策时,“重建援助计划”排名第一。该计划不但使全球数亿人迅速的摆脱了战争的阴影,过上了稳定安康的日子,还对战后的世界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得到了帝国大力援助的国家都在短期内恢复了实力,而与帝国对抗的国家则花了更多的时间来恢复战争创伤,从而导致其国际地位急剧降低。当然,这项计划也最终将世界分化成了二个集团,即以帝国为核心的“环太平洋集团”(除了英国、土耳其等国之外,主要成员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及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大陆集团”。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这正是战略援助计划的最大负面效果吧。

第32章 深入虎穴第35章 忙中出错第19章 提前转向第1章 山雨欲来第55章 主角上场第50章 当头棒喝第46章 进退两难第15章 超级难题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章 陆战双雄第39章 苟延残喘第33章 草草收兵第11章 网开一面第19章 实战练兵第12章 外柔内刚第18章 初为人父第5章 大型军演第17章 将计就计第31章 海陆并进第19章 奔赴战场第41章 全新霸权第2章 战略调整第11章 创造思维第24章 见好就收第21章 最新敌情第36章 走穴作秀第30章 快速专家第20章 冤家路窄第43章 猜疑连连第12章 自私代价第3章 快人快语第27章 纷纷扰扰第19章 奔赴战场第12章 胜利之门第24章 司令职责第31章 战术规划第36章 静观其变第1章 四两千斤第40章 全面突击第30章 战略影响第6章 前期准备第5章 为何自信第9章 战局突变第63章 群殴强敌第32章 战争难民第3章 再开战局第43章 默契无间第65章 战斗收尾第27章 纷纷扰扰第31章 一鸣惊人第28章 受降仪式第1章 山雨欲来第27章 信心决心第9章 战略投送第34章 单刀赴会第38章 联手绞杀第34章 评估报告第7章 秘密任务第13章 舰队家底第12章 第二战场第17章 重拳出击第39章 迎头痛击第3章 破交作战第22章 东南之争第9章 主次颠倒第33章 草草收兵第10章 为人精明第1章 欲盖弥彰第20章 穷途末路第63章 运气无敌第27章 乱成一锅第7章 一触即发第20章 勇追穷寇第16章 前进诱敌第6章 主动挑衅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1章 决战在即第43章 见好就收第40章 猎与被猎第23章 悄然返航第55章 暴力冲突第47章 解开心结第36章 心存不满第28章 特种部队第13章 逼敌决战第13章 最后机会第14章 致命误判第41章 指东打西第3章 破交作战第7章 决战在即第38章 黄雀在后第40章 全面突击第1章 欲盖弥彰第2章 正面缺失第14章 必死决心第8章 破冰之旅第28章 义无返顾第3章 替人出头第45章 蛇形航线第19章 穷途末路
第32章 深入虎穴第35章 忙中出错第19章 提前转向第1章 山雨欲来第55章 主角上场第50章 当头棒喝第46章 进退两难第15章 超级难题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章 陆战双雄第39章 苟延残喘第33章 草草收兵第11章 网开一面第19章 实战练兵第12章 外柔内刚第18章 初为人父第5章 大型军演第17章 将计就计第31章 海陆并进第19章 奔赴战场第41章 全新霸权第2章 战略调整第11章 创造思维第24章 见好就收第21章 最新敌情第36章 走穴作秀第30章 快速专家第20章 冤家路窄第43章 猜疑连连第12章 自私代价第3章 快人快语第27章 纷纷扰扰第19章 奔赴战场第12章 胜利之门第24章 司令职责第31章 战术规划第36章 静观其变第1章 四两千斤第40章 全面突击第30章 战略影响第6章 前期准备第5章 为何自信第9章 战局突变第63章 群殴强敌第32章 战争难民第3章 再开战局第43章 默契无间第65章 战斗收尾第27章 纷纷扰扰第31章 一鸣惊人第28章 受降仪式第1章 山雨欲来第27章 信心决心第9章 战略投送第34章 单刀赴会第38章 联手绞杀第34章 评估报告第7章 秘密任务第13章 舰队家底第12章 第二战场第17章 重拳出击第39章 迎头痛击第3章 破交作战第22章 东南之争第9章 主次颠倒第33章 草草收兵第10章 为人精明第1章 欲盖弥彰第20章 穷途末路第63章 运气无敌第27章 乱成一锅第7章 一触即发第20章 勇追穷寇第16章 前进诱敌第6章 主动挑衅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1章 决战在即第43章 见好就收第40章 猎与被猎第23章 悄然返航第55章 暴力冲突第47章 解开心结第36章 心存不满第28章 特种部队第13章 逼敌决战第13章 最后机会第14章 致命误判第41章 指东打西第3章 破交作战第7章 决战在即第38章 黄雀在后第40章 全面突击第1章 欲盖弥彰第2章 正面缺失第14章 必死决心第8章 破冰之旅第28章 义无返顾第3章 替人出头第45章 蛇形航线第19章 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