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五年

经过秦铁一家的事情之后,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秦姝的厉害,就再也没有人来找秦姝的麻烦了,就是里正见了秦姝家里的人,也都客客气气的。

里正的亲兄弟,原本在县城里当书吏,十分受上面器重,这也是里正一家在村里地位超然的原因之一,现在他二弟却在王顺义攻占县城时,不幸被打伤,虽然勉强保住了一条性命,整个人也废了,下半辈子都要在床上度过,衙门里的差事自然也没了。

里正也得夹起尾巴做人。

宋将军也在当天回京了,他不会过多插手长平县事务,而是由长平县衙原先的主簿,暂且代理县令一职。

事情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至于刘财主指证自己的仇,也用不着秦姝自己报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食恶果。

王顺义占领了县城之后,就立即搬空了几个财主的粮仓,刘财主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有好几千的手下要养,还要扩军做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粮食,贫民百姓,他不会抢,但是对于这些老财主,他却不会手下留情。

像王顺义这种穷苦人家出生的人,也是十分仇富的,他手底下的农民军也都是穷苦人出身,也一样仇富,何况大多数的富人,都为富不仁,死有余辜。

刘财主的老婆钱氏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抢她家的粮食,就是要她的命呀,钱氏怎么可能乖乖地把粮食交出来,结果就跟起义军发生了冲突,最后,刘财主一家老小都被杀了,家里的田产也被县衙收了回去,后来卖给了另外一个大财主。

如此说来,王顺义还算对秦姝有恩,可惜,他被抓之后,又诬蔑秦姝杀了周县令一家,这点恩情也就抵消了。

现在计较这些也没用,毕竟人已经死了。

秦姝的日子,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时光在平淡的日子中静静流淌,很快,春天过去,迎来了炎炎夏季,也迎来了麦收,只是,今年的雨水,比往年稍多了些,百姓们的收成受了点影响,但还算不错。虽然交完税和田租之后,就剩不下多少粮食了,但也勉强够吃了。

这在往年也是常有的事,除了少数人有些担忧之外,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这边雨水比往年多,但是北边却一直在闹旱灾,有些人连饭也吃不上,据说北边接二连三地发生暴乱,不过,每次都被朝廷很快镇压下去。

乡下消息闭塞了些,但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秦姝心里就多了几分警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去县城,甚至府城,打听一下外面以及京城的情况,得知宋良秀安然无恙,京城的人也没过来找麻烦,秦姝才总算放下了心。

然后,便开始加快速度收购粮食,顺便置办一下日常用品。不过,她收购粮食时也很小心,每次买的粮食数量都不大,而且收购一次就换一个地方,盐也买了许多。

秦姝是改头换面后之后买的私盐,私盐比官盐便宜太多了,因为北边干旱的缘故,粮食比往日也贵了许多。秦姝手里的银子已经去了大半,得省着些用。

秦姝做这些都是悄悄进行的,也从不在周围购买粮食,买了之后,就放入空间的仓库里,家里的粮仓里,只存了他们现在要吃的粮食。

秦姝还去府城的时候,以极高的价格卖了两套玻璃茶具,还有几面镜子,她荷包里的银子才重新鼓起来。

这些东西,在现代不值钱,在这时却是极贵重的宝贝,何况,秦姝空间里还有好多,卖了也不心疼。

空间,秦姝也充分利用了起来,虽然只有三亩地可以用,但土地极为肥沃,成熟速度快,产量高,秦姝又有便利的工具在手,收割粮食要比这时候方便的多,但即便如此,也将她累得不轻,种地、收割可都是需要她自己一个人做的。

而且白天不能做,还要靠晚上偷偷摸摸地进去种地。

幸好不用施肥,浇地也比较方便,只要找到外面的水源,将手伸进去,就能浇灌空间的土地了,里面会掺杂着一桶井水,她做过实验,用井水浇灌的庄稼,长得更快,产量更多,口感也更好。

多亏她买了一些农书,也有些种地经验,周围又都是庄稼人,她可以亲眼观摩偷师,种地的事,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她把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和从外面收购来的粮食都是分开来放的,不到逼不得已,她是不准备拿出来的。而且用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做种粮的话,种出来的粮食也会更好一些。

种庄稼的确很辛苦,每天都很累,不过,只要在空间休息两个时辰,很快就能恢复。

秦姝也一直有意保养自己的手,又加上空间的缘故,她的手现在看来,依旧白白嫩嫩的,连个茧子也没有,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武人的手,秦姝对此很满意。

好不容易得到一副年轻又健康的皮囊,不像她前世那样伤痕累累,秦姝心里一直都很珍惜。

因为家里事少,赵犁又是个庄稼人闲不住,在征得秦姝的同意后,他在院子外面开了两亩田,打算种地。

结果,到了第二年,雨水简直比去年还多,田里的收成也比去年更差,赵犁开出来的荒田就更别说了,一年精心伺候出来的田地,最后收到的粮食还不够吃两顿饭的。

赵犁一想起来就心疼。

他都如此了,何况是那些百姓。

如今,大多数人家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现在每天往山上找野菜此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勒紧裤腰带,熬一熬,也能过下去,至少他们还有口吃的,可比北边那些连树皮也没得吃的人可强多了。

只要熬过这一年,就会没事了。百姓们都寄希望于来年风调雨顺,带给大家一个好收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百姓们信仰起了弥勒教,家家户户供奉弥勒佛。

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聚众烧香礼拜,口宣佛偈,而且,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入教的人也越来越多。

弥勒教提倡素食薄葬,一家有事,同教的人齐心合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相信弥勒佛会来解救他们,治理天下,给他们建造一个富足安定,没有灾难的世界。

小秦庄的村民们,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弥勒教。

而秦姝见赵笙和欧婶闲得慌,也从这一年开始,她让两人也加入了习武大军。

不过只是简单的操练,毕竟他们年纪不小了,不可能练出什么名堂来,但让他们自保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秦姝还指点着赵犁做了几把简单的弓箭,教导他们射箭。

一开始他们还不想学,秦姝跟他们谈了一番之后,他们就积极起来了,秦姝布置下的任务,都很认真地完成,他们每天早上也会起来操练,完成任务之后,才会做事。

为了不耽搁做事,他们比往常又早起了半个多时辰。

操练了半年之后,赵犁夫妇的精气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昂首挺胸,眼神坚定明亮,整个人都比以前多了几分武人的锋锐。而他们对秦姝也更加尊敬和服从了。

而佑安也从这一年,正式进入县城里的学堂上学了,因为他在村学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县里的学堂是可以住宿的,但佑安依旧坚持每天都回来,赵犁每日都会驾车去接送上下学。

等到第三年,在老百姓们的期待下,老天爷总算是开眼了一次,放过了凄苦的农民,这一年的收成终于比前两年稍好了一些,让百姓们得以喘息。

大家都以为灾难过去了,好日子即将来临,哪知道,刚有了点收成,沉重的赋税又来临了。

刚打下来的那点粮食,几乎全被朝廷个强行收走了。

百姓们还是没有饭吃,饿急了只能吃点草根树皮饱腹,连观音土都吃,卖儿卖女的越来越多,全国各个地方都发生了几起暴乱,官府根本镇压不过来。

大焱已初现乱象。

就连小秦庄这个小小的村庄,都有些不安定,饥民、流民、劫匪都随处可见,早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宁静祥和。

元光十二年,夏。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太阳宛如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

小南山下,秦家正房西次间里放着两个大大冰盆,秦姝跟佑安正在说话。

他们家的冰,是用硝石自己做的。去年秦姝外出时,发现了一个硝石矿,秦姝让人开采了许多,然后储存了起来,所以,家里并不缺冰。

此时,距离王顺义起义,已经过去五年多了,佑安也快十六了。

他长得不算太英俊,但身材高大,神色威严,又比同龄少年沉稳得多,看起来极有魄力。

他现在已经不去县里学堂读书了,因为现在外面实在是太乱了,县里的学堂也办不下去了,何况,他在县城里念了差不多三年,该学的也都学到了,就是不去也没什么。

秦姝家里也不再是几年前的模样,在三年前,秦姝就开始有计划地收拢了一些流民,给他们吃住,每天让他们操练武艺。

这些人年纪都比较年轻,身体健康,心性也都过关,大部分都没什么家室拖累,有拖累的,大都是有些特长和本事,或则有很大的潜力,让秦姝另眼相看。

是的,她打算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队伍,守卫自己的家和家人。

没有人手,只凭他们几个,跟那些饿疯了的流民抵抗是远远不行的。

要知道,这几年,没少有人打他们家的主意,谁让她家看起来人少,而且看起来又有钱呢,不抢她抢谁?

人数少的时候,秦姝自然不惧,但人多了,秦姝也应付不过来,蚁多咬死象。

如今,她家的护卫队,也已经有小二百人了。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大概有三百人。

这已经是极限了,若是人太多了,她就养不起了。

小南山已经被秦姝无偿征用了,反正官府自顾不暇,没心思找她麻烦,他们现在找麻烦,也得思量再三。

她把小南山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和训练场,甚至还让人在山上建造了一些房舍,开垦了梯田。

小南山土质还算不错,又有水源,在向阳坡地上开垦一些梯田还是可以的。这些护卫军和他们的家人,都将这些田地照顾地很精心。

秦家周围也盖了一些房舍供人居住,周遭设立了一些陷阱,将秦家严密地保护起来。

有了这一支护卫军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找秦姝的麻烦了。

一开始,还是秦姝亲自训练这些人,后来,就被佑安接手了。他年纪虽然小,但天生就有领导才能,做得比秦姝还好,那些人都很信服他。

现在,秦姝却正在看一封信

这封信是周大年写来的。

周大年识字,虽然写得不咋样,但也一笔一划地看起来也很端正。

这封信的内容,却让秦姝稍稍有些发愁。

这几年,秦姝跟周家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周家每年都会来秦家做客一次,周真儿兄妹甚至还在秦家住过一段时间,秦姝也带着佑安去过他们家。逢年过节地也都会相互送礼,偶尔也会有信件联络。

若非这几年不大太平,他们来往可能会更加密切一些。

不过,自从秦姝财大气粗地养了护卫队之后,又添置了马匹,两家通信就越来越勤快了。

这几年,周大年夫妇一直没有提起周真儿和佑安的婚事,而且,真儿年龄也大了,变得含蓄羞涩起来,并不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都粘着佑安了,所以,秦姝以为他们将这件事给忘了,没想到,现在,周大年又提了出来。

如今周真儿已经快十八岁了,实在耽搁不下去了,真儿又非佑安不嫁,周大年便问秦姝打算怎么办?

这已经是变相的逼婚了。

秦姝看了之后,顿时头疼不已,所以连忙找佑安过来商量,询问一下他的意思。

虽然她觉得佑安年纪还小,不急于一时,但周真儿的确是个大姑娘了,不能白白耽搁人家,娶与不娶都得说清楚。

秦姝把信件交给佑安,等他看完了,问道:“佑安,你的意思是……”

佑安看完之后,将信件放到炕桌上,平静地看着秦姝,认真说道:“我听娘的,娘让我娶,我就娶。”

秦姝就知道他会这么说,她叹了口气,说道:“这怎么行?这是你自己的幸福,我希望你能娶一个跟你两情相悦的女子为妻。”

佑安倒是无所谓,反正对他来说,娶谁都一样。

对于周真儿,他也并不讨厌。

因为她长得好看,还会给他做这个送那个的,就是有点太粘人了,这让他有点不太喜欢。

而且,她太单纯,也太笨了,连饭都做不好,他若是娶了她,她能将娘照顾好吗?她能打理好一个家吗?

他希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是个聪慧、沉稳,能让他放心的女人。

显然,周真儿做不到一点。

想到这里,佑安说道:“娘,我觉得周姑娘跟我不太合适,您还是帮我推了这门亲事吧!”

秦姝听了,心里有些遗憾和可惜,但也稍稍松了口气。

说实话,周真儿是不错,她也挺喜欢她单纯的性子的,但她跟佑安的确不太相配。

若是佑安喜欢她,她也能接受她做自己的媳妇。如果佑安不喜欢她,她也不会强行让他娶周真儿。

何况,佑安看着虽然成熟,但其实还不到十六,她是真得希望他再缓两年再娶的。而周真儿已经等不起了。

“我可以帮你推了这门亲事。不过,你想好了吗?不会后悔吗?”秦姝再次问道。

佑安没有丝毫犹豫地点了点头,说道:“娘,我想好了,也不会后悔。”

“那好吧!”秦姝说完,当即挥笔写了封回信,用词很是委婉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写完之后,秦姝向门外喊了一声:“孙天籁,进来!”

接着,门帘一掀,一个十七、八岁,身材瘦小,眼神机灵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进来之后,先是看了佑安一眼,接着便恭敬地向秦姝抱拳行礼道:“夫人,您找我?”

孙天籁之前名叫孙二癞,后来秦姝听着不好听,就给他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了。

为人很是机灵能干,功夫也不错,而且,他也是最早跟随秦姝的一批人,秦姝对他也颇为信任和器重。

他还有个十五岁的妹妹,叫孙小红,如今,正跟着欧婶打下手。

若是只有夫人一个人在,他肯定不会这么一板一眼的,但是谁让少爷也在这里呢,在他面前,他可不敢放肆。他若是对夫人表现得太亲近了,可是会被少爷给记恨的。

“把这封信给西牛村的周家送去,你亲自去送。”秦姝吩咐道。

“是。”孙天籁上前双手接过信封,就转身出去了。

佑安看他如此识趣,心里也十分满意,等他出去了,他就紧挨着秦姝坐在了炕上,揽住她的肩膀轻轻摇晃着,好似撒娇地说道:“娘,你之前给我做的双鞋穿破了,你再帮我做一双吧?”

秦姝诧异地看着他说道:“欧婶不是刚替你做了一双吗?”

佑安眼睛眨都不眨地说道:“欧婶做的没娘做的好,娘做得鞋穿着最舒服了。”

随即,又带了点委屈说道:“娘已经好久没有给我做鞋了。”

虽然知道佑安可能是在哄自己开心,秦姝还是很高兴,而且,佑安说得也是实情,她心里也有那么点愧疚,连忙说道:“好好好,反正这两天也没事,我就给你做一双。”

“娘你对我太好了,谢谢娘!”佑安高兴地说道。

“谢什么,我不对你好对谁好。”秦姝说道。

佑安顿时傻笑起来。

这时,佑安忽然听到外面门板响了两声,他知道,这是赵笙在喊他。

秦姝也知道他们的小动作,笑着说道:“行了,我这里没事了,你去吧!”

“娘,那我就先走了。”佑安知道赵笙不会无故打扰自己跟娘相处,说了一声,便起身快速走了出去。

秦姝看了他出去之后,就拿出放在一旁的账本,看了起来。

这几年,存放在空间里的粮食,她根本就没动,用的都是后来另买的粮食,所幸,这两年老天爷还算给力,虽然不说是风调雨顺,但也不至于太差,地里还是有收成的。

只是朝廷的赋税实在太重了,简直是变本加厉,一层又一层地剥削,几乎不给人活路,这可真算得上是官逼民反了。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朝廷的财政,也已经捉襟见肘了。何况,她还听说,宫里的太后娘娘,还在建什么行宫别院,都好几年了,还没建完。

而且听说周太后一向行事铺张,奢华无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挥金如土了,她的女儿兰阳长公主也有样学样。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都奢侈成风,互相攀比,今儿极盖一座园子,明儿我盖一座园子,看看谁的更好。

偏偏,前几年收成不好,税都收不上去,现在刚刚有了收成,朝廷当然极力搜刮民脂民膏了。

现在小皇帝已经十七岁了,到了娶妻的时候,据说,周太后正打算给小皇帝选妃呢!

百姓们都没有活路,那粮食从哪儿来?

自然要从大户人家“借”粮了。

如今土地兼并严重,绝大多数的田产都在那些世家贵族或者乡绅地主的手里,家里田产上万顷,他们大多都不交税,是特权阶级,富得流油,不从他们身上借,从哪里借粮。

除了一开始秦姝是买粮之外,有了人手之后,秦姝就是去带人“借”粮了,当热,需要伪装一下,比如伪装成强盗土匪之类的。

现在他们家山上也种了梯田,能暂时缓解一下粮食危机了。

至于税收,谁管他?

秦佑安出来之后,就看向赵笙。

赵笙长得比秦佑安稍矮一些,但是看起来却更壮,武力值甚至比秦佑安还要高。

他算是个武痴,见到武功高强之人,就喜欢跟人切磋交流,而且,切磋过后,他的武力总会提升一些,现在他的武艺,在所有人中,几乎可以算是最顶尖的了。

但他看得最重的,还是秦佑安,连父母都要靠后一点。

见到少爷有些不悦地看向自己,赵笙连忙说道:“少爷,事情已经查出来了,那天的事情不是巧合,而是真有一股势力在查一个叫‘狗剩’的人。”

“哦?”佑安瞬间眯起了眼睛,一股杀气在他眼中一闪而逝,“他们查‘狗剩’做什么?他们又是什么人?”

赵笙神色凝重地说道:“他们似乎对‘狗剩’很重视,都已经查了有一年多了都没放弃,而且就在周围这几个县里查,重点是咱们长平县,而且还专门在那流民里面查,十五、六岁的少年,更是他们的重点观察对象。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人手似乎不太足,而且势力也不大。”

要不然,就不会遮遮掩掩地寻找,而是大张旗鼓地找人了。

佑安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上次他带着人去县城的时候,敲好遇到一行人,正在查一个叫“狗剩”的人,佑安突然就上了心,派人暗暗调查此事。

听到这些消息,不知道为什么,佑安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觉得对方可能在调查自己。

沉思了一会儿,佑安沉声吩咐道:“抓住他们,好好审问,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找‘狗剩’。”

“是!”赵笙应道。

赵笙是佑安最倚重和信任的人之一,他手底下有二十多人,出了负责他的安全之外,也负责刑法和侦查、审讯。

赵笙别看外表老实,下手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心软,对佑安的命令,坚决执行。

所以,在那些护卫军中,赵笙一直有“黑面阎罗”之称,让人退避三舍的存在。

……

孙天籁带着秦姝的亲笔信,快马加鞭地去了西牛村。

因为他们出发时,就已经快中午了,天黑之前,才堪堪赶到了周家。

此时,周家人正准备要吃饭,见到孙天籁来了,先是一惊,接着就是了然,热情地请他进去吃饭。

他们去过秦家几次,知道孙天籁很受秦姝器重。

“周大叔,我替我家夫人送信来了。”孙天籁一边笑嘻嘻地说着,一边从胸口摸出信件来,双手递给了周大年,并将秦姝让他带来的礼物交给了温氏。

周大年有些激动地接了过来,让人点了油灯,把信件展开,便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周大年的神色有些变幻不定,良久,他便深深地叹了口气。

“当家的,怎么了?”温氏见状,急忙问道。

“也没啥事,就是问候了几句,吃饭吧!”周大年将信件藏进怀里,风轻云淡地说道。

温氏虽然觉得不对劲,但是孙天籁还在,一双儿女还有周明的媳妇宋氏也都瞪着眼瞧着,她心里忽然想到了那件事,便不再追问了。

周真儿心里也很好奇,但是,眼睛转了转也没说话。因为孙天籁来了,又添了一双碗筷。

周大年表现的很正常,热情地招待孙天籁,等吃完饭之后,又留孙天籁在客房里住一晚。

第56章 宿命的对手第20章 家第18章 孝顺第53章 联合抗敌?第37章 没有办法第20章 娘子军第40章 傻不傻?第35章 你现在可以滚了!第27章 温暖第24章 抵达第4章 追封和到达第67章 一言为定第58章 亲密第5章 如意算盘第13章 抱大腿第55章 交锋第52章 耳光第23章 泼妇第28章 我愿意做你的儿子第57章 到达第54章 你是谁?第33章 乳臭未干第67章 痴情种和老太君第45章 死牢第65章 姗姗来迟第20章 第一人第57章 到达第35章 你现在可以滚了!第41章 招降第2章 出征在即第19章 脱离第66章 看不上第81章 欲拒还迎第18章 孝顺第15章 撕破脸皮第72章 请娘如实相告!第44章 下马威第6章 心偏了第61章 反目第9章 子代母过?第57章 到达第16章 傅景山之死(上)第44章 只是例外第57章 把柄?第3章 祁五爷不是疤脸第25章 只选一个第29章 耍酒疯第9章 家有悍妻(一)第17章 祁五下落第8章 射杀!第56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祁五第16章 我要见五爷第19章 狮子大开口第19章 不安分的人第17章 傅景山之死(中)第8章 不满第36章 无足轻重第45章 被带歪了第40章 察觉第1章 产子第61章 反目第47章 骗我,可是要付出代价的第55章 自作自受第7章 积极的秦姝第32章 琐事第58章 亲密第57章 单独会面第21章 空荡荡第31章 处罚第13章 喘息之机第64章 甩锅第58章 敬茶第3章 合该你有此一劫第56章 和谈第12章 读书也是浪费!第20章 家第8章 这样不好第84章 也算如愿了第32章 虚情假意第58章 亲密第40章 察觉第4章 警告和要求第34章 我有话要说!第31章 决定两雄命运的一战第60章 有孙女了第29章 危言耸听第59章 并不无辜第34章 绊脚石第47章 星星之火第25章 羞辱?第22章 风起云涌第39章 妾身冤枉第10章 家有悍妻(二)第63章 质问第41章 一厢情愿第58章 敬茶第14章 撬墙角第35章 心太累第54章 上门求药第24章 先报母仇
第56章 宿命的对手第20章 家第18章 孝顺第53章 联合抗敌?第37章 没有办法第20章 娘子军第40章 傻不傻?第35章 你现在可以滚了!第27章 温暖第24章 抵达第4章 追封和到达第67章 一言为定第58章 亲密第5章 如意算盘第13章 抱大腿第55章 交锋第52章 耳光第23章 泼妇第28章 我愿意做你的儿子第57章 到达第54章 你是谁?第33章 乳臭未干第67章 痴情种和老太君第45章 死牢第65章 姗姗来迟第20章 第一人第57章 到达第35章 你现在可以滚了!第41章 招降第2章 出征在即第19章 脱离第66章 看不上第81章 欲拒还迎第18章 孝顺第15章 撕破脸皮第72章 请娘如实相告!第44章 下马威第6章 心偏了第61章 反目第9章 子代母过?第57章 到达第16章 傅景山之死(上)第44章 只是例外第57章 把柄?第3章 祁五爷不是疤脸第25章 只选一个第29章 耍酒疯第9章 家有悍妻(一)第17章 祁五下落第8章 射杀!第56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祁五第16章 我要见五爷第19章 狮子大开口第19章 不安分的人第17章 傅景山之死(中)第8章 不满第36章 无足轻重第45章 被带歪了第40章 察觉第1章 产子第61章 反目第47章 骗我,可是要付出代价的第55章 自作自受第7章 积极的秦姝第32章 琐事第58章 亲密第57章 单独会面第21章 空荡荡第31章 处罚第13章 喘息之机第64章 甩锅第58章 敬茶第3章 合该你有此一劫第56章 和谈第12章 读书也是浪费!第20章 家第8章 这样不好第84章 也算如愿了第32章 虚情假意第58章 亲密第40章 察觉第4章 警告和要求第34章 我有话要说!第31章 决定两雄命运的一战第60章 有孙女了第29章 危言耸听第59章 并不无辜第34章 绊脚石第47章 星星之火第25章 羞辱?第22章 风起云涌第39章 妾身冤枉第10章 家有悍妻(二)第63章 质问第41章 一厢情愿第58章 敬茶第14章 撬墙角第35章 心太累第54章 上门求药第24章 先报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