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开垦

bookmark

皇帝哪儿都想打的态度与畅想并未持续几天,北疆的战报便接二连三地发至紫禁城电报室。

起初皇帝越看越乐,高兴到平日里最厌烦的拼刺项目,都愿意找人练了。

万历喜欢军事,不单亲自挂帅操练军士,个人训练也抓得很严。

打拳也好、放铳开炮也罢,尽管有时候跑的累了会偷偷懒,但他的各项军事技能考核仍然要胜过北洋军,仅次于锦衣卫中少数佼佼者。

北洋旗军的步兵军事技能训练才不过一年半,加上驾驭战舰、爬桅杆、武装泅渡等海上项目也才满打满算两年,锦衣卫并不轮换,同样的军事技能他们已经练了近四年。

而皇帝,皇帝是五年前迷上体能训练、鸟铳射击也已经有四年了,大明的各项制式装备他比老兵都如数家珍。

唯独,万历不喜欢拼刺——没有旗军敢用长矛或加装木质铳刺的鸟铳捅他。

但现在就算让皇帝去和旗军进行最无聊的拼刺、格斗,他都打得津津有味,因为兀良哈三卫,服了。

跟着戚继光打下大宁城、慑服三卫的战报一道送来的,是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共同献上的乌梁海地形图。

舆图由戚继光部下军校测绘,涵盖三卫直接控制及戚家军所能进攻到的一切土地,扼住大鲜卑山南部缺口,分出关卫军入驻各城,并引兵西走,于哈剌孩卫故地击溃土蛮及喀尔喀部联军,将其杀得四散而逃。

土蛮军仰仗大军,分兵数道齐进,欲袭戚家军各路兵马,结果为戚家军三路全破,一战致使土蛮汗庭威严扫地,就连呼伦河、捕鱼儿海附近那些根本连戚家军影子都没见过的部落竞相归附。

另一边让皇帝高兴的是,辽东的李成梁终于舍得挪窝了——在此前戚家军长达数月反复进行着行军、交战、再行军、再交战这样的循环,而辽东的李成梁部出兵后,则没完没了重复着:行军、发生意外、解决意外、继续行军、继续发生意外这一情况。

似乎直至看见戚家军取胜来得太过轻巧,这才发兵向周围尚未归附的鞑靼、女真诸部加以慑服、进攻、收降等作为。

这一点上,李成梁要比戚继光有太多优势了。

戚继光是两眼一抹黑,出塞之后举世皆敌,不打赢几场像样的大战根本就别想让别人好好投降,哪怕是只有十几个牧民、数百匹牛马的小部落,面对大军压境宁可逃,也不愿直接投降,这种情况直至戚继光力挫土蛮汗之后才稍有改观。

李成梁就不一样了,东北的地盘他门儿清,治下游牧部落首领上数三代的族谱李家人都能背出来,他们走到哪都有人归附、走到哪都有人帮助。

从战报上看,李成梁就是在抢功——打仗时把戚继光丢在前线打生打死,不与分毫辎重;打完了仗收拢地盘倒是比谁都上心,向李成梁上表归附的部落比戚继光多三倍不止。

在松嫩平原上,自三岔河卫至北方林中百姓,没人不愿意听从李成梁的安排。

好在戚继光的战功多,否则这一仗还真不好定出赏格。

戚家军根本遇不到一个配得上这支军队的对手。

跟他们比起来,南洋东洋那种杀敌三千自损三百的绝佳战绩显得极为庸碌。

不过后面的电报就不是那么令皇帝开心了。

朝廷想要让戚家军回还,戚继光同样认为他的部队已初步达成使命,应该到筹划撤退的时候了。

收兵是一定要收兵,这世上没有哪支部队拥有能硬撼戚家军的实力,能制住他们的只有北方的寒冬腊月。

戚家军出塞时还是春天,军中仅有少量棉衣,如今冬天很快就要到来,戚继光不能让士兵连靴子都没有就露宿塞外熬过冬季。

他很清楚这支隶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倭寇并非他们的敌人、蒙古人也一样,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是敌人,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只有上天。

无非朝中如今的议论点在于,是该停止这场战争,让戚家军南还蓟镇?还是让他们退还大宁城?

“现在不能退,必须巩固战果……记下朕说的话。”清华园中的皇帝面露不虞,对侍从宦官开口下令,道:“不退的原因有三,其一,朝廷需要上好的木料,这些,东北塞外有;第二,时间上来不及,即使大车营现在朝关内退,也无法赶在冬季到来前退入关内,反增不必要的死伤。”

“其三最重要,历代之间,对北方强邻始终不能巩固战果,不可得到万世依托的功绩;朕的大明已经吃够了这样的亏,乌梁海没了、三宣六慰也反,只有一片土地上朕的子民、军兵多于他们,才有可能长时间占领塞外。”

“一万套冬衣,朕想办法给他调,冬衣很快就能送到,让他们驻防大宁城。”

其实在万历的看法中,这场仗还能接着打,只要明军还在塞外,就能接着打。

过去不乏战术上的胜利,明军多次犁庭扫穴、取得辉煌战果,但从来没有趁热打铁完全慑服地方,动不动人们就会重新再叛。

并非朝廷不想趁热打铁,而是过去实在没有这样的能力,能远征千里踹营已是极好,指望背负巨大辎重压力的明军去永久占据某个地方?

世上从无永远。

更关键的是皇帝很清楚,只有他的子民在一个区域变得多了,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才不会被趁火打劫。

驱动皇帝继续作战的原因还有两个,或者说是一个原因也可以,就是眼下明确知道的东北木材。

朝廷相对缺少能做船的大木,这在将来几年会愈演愈烈,木材的价格会随着蒸汽机大规模应用而少许升高,进一步增加建造成本。

这个节骨眼上,东北的丛林便显得尤为重要。

“朕要开移民令,晚些时候你把这封信送去内阁,让内阁议一议。”

皇帝抱着手臂解释道:“过去种园子,一人二百亩……朕还有很多很多没田地的穷苦子民,让他们去开垦荒地,像亚洲一样,先划出几个县,明年春天就上路。”

第九十章 驴子第十三章 军法第九十五章 巡抚第十八章 回还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一百八十九章 银箱第十五章 毒物第一百零六章 浪费粮食第二百七十六章 杀降第八十七章 障碍第三百四十章 夺城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四十四章 首饰第七十二章 宝刀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九十五章 巡抚第十八章 渡海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二十九章 欢迎再来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二章 城隍第九十七章 伏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钱第三百六十五章 铁马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乐第五十九章 梦熊第三百零一章 回应第一百六十章 义务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八十九章 造访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九十四章 到头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军第四百五十七章 宝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权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十二章 挖坑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乱第二十四章 好坏第十四章 记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开明第六十五 换铁第四十一章 赈灾第二十五章 戚帅第二十九章 饿死第九十章 鸡肉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三百二十章 先锋第一百章 反攻第五十章 踏阵第八十八章 铁饭碗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负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铁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宾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六十章 广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赋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一百零五章 预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设卡第六章 毒打第九十二章 小说第五十章 屏障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七十八章 铳床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零五章 转封第六十七章 包围第一百七十五章 结义第一百四十章 封锁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五十一章 作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记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八十七章 规劝第二十六章 传警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弹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二百二十二章 献计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华园
第九十章 驴子第十三章 军法第九十五章 巡抚第十八章 回还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一百八十九章 银箱第十五章 毒物第一百零六章 浪费粮食第二百七十六章 杀降第八十七章 障碍第三百四十章 夺城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四十四章 首饰第七十二章 宝刀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九十五章 巡抚第十八章 渡海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二十九章 欢迎再来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二章 城隍第九十七章 伏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钱第三百六十五章 铁马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乐第五十九章 梦熊第三百零一章 回应第一百六十章 义务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八十九章 造访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九十四章 到头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军第四百五十七章 宝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权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十二章 挖坑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乱第二十四章 好坏第十四章 记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开明第六十五 换铁第四十一章 赈灾第二十五章 戚帅第二十九章 饿死第九十章 鸡肉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三百二十章 先锋第一百章 反攻第五十章 踏阵第八十八章 铁饭碗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负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铁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宾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六十章 广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赋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一百零五章 预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设卡第六章 毒打第九十二章 小说第五十章 屏障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七十八章 铳床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零五章 转封第六十七章 包围第一百七十五章 结义第一百四十章 封锁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五十一章 作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记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八十七章 规劝第二十六章 传警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弹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二百二十二章 献计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