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蚊式轰炸机

只有一个人闷闷不乐,他就是迁至雷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厂长钱昌祚。由于担心泄漏军事机密,何俊才当初并没有给这个中美合资的飞机制造厂承担新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而是将其他飞机制造厂承担的维修任务转移了过去,所以他非常不愉快。不过今天,何俊才却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他。

“钱厂长,这两月你们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工作如何?”何俊才问到。

“报告何少将,我们厂这几个月承担了大量的维修任务,累计大修I-16战斗机50架,I-152战斗机30架,另外还有少量运输机和轰炸机。”厂长钱昌祚无精打采地回答。

“看来你有一些情绪啊。”何俊才笑到。

“报告何少将,中央飞机制造厂有能力承担新任务!请分配给我们新型飞机的制造任务吧,要不我们这些人都要在热带雨林里生锈了。”钱昌祚站起来大声回答。

“好!我这里正好有一份计划书,你拿去看看,如果行就告诉我,如果不行我趁早另派给他人!”何俊才递出一份设计图和生产计划。

“什么,轰炸机?”钱昌祚快速翻阅了设计图纸,“还是木制机身?”

选择蚊式轰炸机是何俊才结合了历史资料仔细思考过的。在执行“空中游猎”的时候,何俊才发现中国空军有一个软肋,就是对地攻击的能力不够,利用对空的战斗机临时充当对地攻击机的职责。目前中国空军中装备的少量苏制轰炸机和日式轰炸机都是水平式轰炸机,在这种需要精确对地的战术性袭击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除非特别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而利用战斗机上的大口径机枪扫射的确能有效打击没有地面防空火力的日军,但是随着日军装备了越来越多的高射机枪,近几次出击的战斗机返回后机身上或多或少的带上了数个弹孔,甚至有一架I-16被击中油箱,所幸在燃油漏光之前迫降在了己方控制区域。

由此可见,中国空军急需一种强有力的精确对地攻击机。何俊才筛查了一遍材料,决定生产二战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蚊”式飞机。这种飞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大部分是用木头制造的,但是生存率反而比其他金属轰炸机和攻击机要高上许多。而且蚊式飞机是一种非常易改装的飞机,可以承担轰炸、战斗、侦察、教练、联络、反潜等多种任务,现在中国空军非常需要这样的多面手。

选择中央飞机制造厂是有理由的,这个厂是从杭州搬迁过来的老牌飞机制造厂,是中美合资的,技术实力并不缺少。原来何俊才不让他们生产的是中国空军自行研制的那些跨越了2年历史的机种,蚊式轰炸机已经在英国开始试制所以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蚊式轰炸机在盟国中不是什么秘密。而且蚊式飞机可以使用灰背隼发动机,在发动机一项上可以跟歼三“野马型”战斗机的通用,不用费力去考虑发动机的问题。

“蚊”式飞机由德·海维兰飞机工厂设计和生产,1938年,德.哈维兰公司建议英国空军发展一种快速轰炸机,速度达到超过战斗机,由此能够不携带自卫武器。保守的英国空军部对当时主流的多炮塔轰炸机情有独钟,认为非武装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的生存力很低,拒绝了德.哈维兰公司的建议。但德.哈维兰公司并未放弃计划,自己出资将计划向前推进。为了减轻重量提高速度,蚊式飞机采用了“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这就可以充分利用雷允附近热点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进一步降低对铝合金的资源的争用。它的制造技术要求之低,甚至在何俊才原来的历史上钢琴厂就能合格地生产出来。这些特点都是何俊才所看重的。

1940年3月1日,英国空军因为战争爆发后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而和德.哈维兰公司签定了DH98轰炸机50架(含原型机)的合同(B1/40),并核准正式名称为“蚊”式。敦刻尔克撤退后,因随时面临德军的入侵而一度取消合同,1940年底由重新恢复执行合同,在德国飞机的骚扰下,直到上个月下旬,首架原型机才开始试飞。得知这些消息后,何俊才立即通过驻英大使郭泰祺以及赴英航空队的队长柳哲生跟英国政府谈了一笔合同,德.哈维兰公司在中国开设分厂,中英共同进行蚊式飞机的设计和制造。

对于有很多飞机制造厂又有很多成功机型的英国,现在最急需的不是设计新的飞机,而是生产战斗机来保证空中优势。所以他们对这种英国人出技术,中国人出资源、出人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两国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考虑到充分利用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的设备和人员,何俊才今天拿出了蚊式战斗机的资料,来激一激钱昌祚这个老将。看到别的飞机制造厂不停有新的成绩出来,钱昌祚果然急了。

“这款飞机看起来很有特色,我还需要回头跟我们厂的技术人员再商量一下,但是我自己觉得我们厂有能力承担这个任务!”钱昌祚拍着胸脯说到。

“好,你这样说我才放心了。其他几个厂研制的都是战斗机,只有轰炸机才能对日寇形成真正的威胁,这个重任就落在你们厂了!我希望你们论证后3个月时间能拿出样机。”何俊才拍了拍这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将的肩膀说到。

何俊才对蚊式战斗机充满了期望,它不仅可以作为战术轰炸机执行水平和俯冲轰炸机任务,还能被改装为强击机攻击敌装甲目标和分散的人员,甚至夜间战斗机和昼间远程重型战斗机的工作它也完全能胜任,不用说那些侦查、反潜了。想想乌泱乌泱的轰炸机飞向日本城市,将那里炸成一片火海,何俊才就感到从头到尾的畅快!

会议结束的时候,第三飞机制造厂的试飞场上传来了喜讯,歼三“野马”原型机在6000米的空中飞出了7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这个惊人的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飞行器,也让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强劲的原装发动机,优异的气动外形,特别是层流翼设计创造出了世界飞行速度记录。虽然原型机现在还没有安装上武器,也没有携带满燃油,但是无疑这是中国空军历史上首次创下飞机速度的记录。在场的人员用热烈的拥抱来分享了这个喜悦。接下来野马原型机还将测试其他的性能,并安装武器系统,看来中国空军再过几个月就能使用上自己的飞机了。

--------------

中美英三国联合投资建设位于雷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合作方案很快谈妥。在原来杭州览桥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基础上,增加了英国的德.哈维兰公司加入合资计划。其空军经济管理局占40%的股份,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占30%的股份,另外30%的股份由德.哈维兰公司持有。三方投入资金、场地、设备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飞机的制造,第一款被选中的就是德.哈维兰公司的蚊式飞机,首批设计机型为轰炸机,也就是后世著名的蚊式轰炸机。现在这款飞机已经在英国试飞成功,只要经过略微的修改就能投入生产。令英国人和美国人惊讶的是,中国方面居然提出了很多外形改进的建议,经过德.哈维兰公司的技术人员分析,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合理,非常有价值的,他们现在非常期望修改后的机型在中国的试制和测试。

相比资源紧张的英国,中方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人员。1939年中央飞机制造厂就从杭州览桥搬迁到了云南跟缅甸边界上的雷允,同时扩大了生产规模,加强了设备,从各方汇集来的航空界人才也更多了,到目前为止全厂员工达到2500多人。目前中央飞机制造厂的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厂里主要车间都有美国专家主管技术,监督制造。以前中央飞机制造厂就可以根据蓝图制造飞机的机身、机翼、机尾、油箱、起落架和螺旋桨等,再装配上发动机、仪表、机载武器系统等现成的部件就成了。装配好的飞机由楚雄或祥云机场来空军飞行员试飞,合格后就驾驶着离开,转赴抗战前线。搬迁到雷允来之后,中央飞机制造厂已经制造了霍克III双翼战斗机3架、霍克-75战斗机30架、莱因教练机30架,组装CW-21战斗机5架、P-40战斗机29架、DC-3运输机3架,改装勃兰卡教练机8架、海岸巡逻机4架,所以说其技术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中国空军四个大队的掩护下,中央飞机制造厂并没有遭到日军的轰炸,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出现重大的人员损失,在厂长钱昌祚的带领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干劲十足,就等着生产新型轰炸机了。

当然在资源方面,经济管理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航空研究院本来就有研究木质器材的课题组,现在这个课题组派到雷允来实际考察周边的树木如何制造出合适的机身。至于其他材料和设备,经济管理局也是要什么给什么,以最快时间生产出合格的蚊式轰炸机为要。

第287章 第一战区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171章 策谈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84章 南洋义勇军第368章 蚊式出击第78章 被倒卖的物质第238章 开始进攻第254章 飞燕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50章 不列颠空战日第129章 中条山会战(一)第125章 最后一战(一)第120章 调整第376章 全境光复第314章 进攻南京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战第254章 飞燕第37章 欧洲经营计划第3章 面见领袖第122章 新经济秩序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151章 野马亮相第351章 一号作战第66章 国际风云第196章 东方之珠第320章 对抗第267章 日本的乱局第309章 陇海线第103章 比试第119章 战况第352章 中日东北协定第361章 海市蜃楼第134章 阻击第158章 空战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418章 地狱魔王第22章 工业之母第116章 美援第269章 抢救北京人第234章 戈壁怪兽第99章 旧金山第203章 秦岭和太行第108章 上高战役(一)第67章 陈纳德的Top Gun第229章 夏威夷大海战第152章 重庆上空的鹰第111章 上高战役(四)第413章 暹罗倒戈第221章 平静的缅甸第221章 平静的缅甸第213章 南遣舰队的悲歌第360章 世界变幻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271章 中国的新战鹰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413章 暹罗倒戈第300章 轰炸日本第296章 大空战第167章 《壮志凌云》首映第8章 发展大计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316章 新型直升机第412章 新德里会谈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254章 飞燕第23章 日军的突袭第359章 新式飞机第320章 对抗第355章 东三省平定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219章 撞上了铁板的第55师团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61章 巷战和落幕第28章 欧罗巴之旅(二)第195章 整编第119章 战况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1章 哥穿越啦第399章 穿梭轰炸第262章 胜利的影响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15章 中美技术合作组织第422章 战争结束以后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141章 视察第335章 飞赴德黑兰第288章 豫之局势第201章 下南洋第400章 第三波攻击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57章 壮大的赴英航空队第213章 南遣舰队的悲歌第85章 航校(一)第20章 空军陆战队第347章 关东计划第282章 占领中途岛第230章 燃烧的海洋
第287章 第一战区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171章 策谈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84章 南洋义勇军第368章 蚊式出击第78章 被倒卖的物质第238章 开始进攻第254章 飞燕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50章 不列颠空战日第129章 中条山会战(一)第125章 最后一战(一)第120章 调整第376章 全境光复第314章 进攻南京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战第254章 飞燕第37章 欧洲经营计划第3章 面见领袖第122章 新经济秩序第370章 空中遭遇第151章 野马亮相第351章 一号作战第66章 国际风云第196章 东方之珠第320章 对抗第267章 日本的乱局第309章 陇海线第103章 比试第119章 战况第352章 中日东北协定第361章 海市蜃楼第134章 阻击第158章 空战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418章 地狱魔王第22章 工业之母第116章 美援第269章 抢救北京人第234章 戈壁怪兽第99章 旧金山第203章 秦岭和太行第108章 上高战役(一)第67章 陈纳德的Top Gun第229章 夏威夷大海战第152章 重庆上空的鹰第111章 上高战役(四)第413章 暹罗倒戈第221章 平静的缅甸第221章 平静的缅甸第213章 南遣舰队的悲歌第360章 世界变幻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271章 中国的新战鹰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413章 暹罗倒戈第300章 轰炸日本第296章 大空战第167章 《壮志凌云》首映第8章 发展大计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316章 新型直升机第412章 新德里会谈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254章 飞燕第23章 日军的突袭第359章 新式飞机第320章 对抗第355章 东三省平定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219章 撞上了铁板的第55师团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61章 巷战和落幕第28章 欧罗巴之旅(二)第195章 整编第119章 战况第24章 近卫飞行团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212章 空中大捷第1章 哥穿越啦第399章 穿梭轰炸第262章 胜利的影响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215章 中美技术合作组织第422章 战争结束以后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141章 视察第335章 飞赴德黑兰第288章 豫之局势第201章 下南洋第400章 第三波攻击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57章 壮大的赴英航空队第213章 南遣舰队的悲歌第85章 航校(一)第20章 空军陆战队第347章 关东计划第282章 占领中途岛第230章 燃烧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