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不退则进的日军

面对林西战场眼下已经极为不利的局面,知道如果直接撤退,对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武居清太郎,来了一个反其道行之,不退则进。其在林西战场的两个师团之中的十一师团突然让开林西正面,调头向林西东南以及克什克腾旗境内发起猛攻。

其攻势之猛、动作之快,与之前的攻势半死不活的力度,简直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之前克什克腾旗因为地形过于的关系,一直就不是日军此次攻势的重点方向。几次突击失败后,再加上该师团长就放弃了攻击。

此次集中全部主力,不顾克什克腾旗与林西交界处复杂的地形,以及崇山峻岭,突然发起的攻击多少有些出乎王光宇的意料,甚至多少有些措不及防。因为林西与巴林右旗正面战场的形势,他在那个方向只放了一个团。

而十三师团放弃对翁牛特旗一线的反击,则集中兵力接替十一师团在林西正面的攻势,全力向林西县城方向发起猛攻。同时派出一个联队,调头向之前原本是其攻击目标,但是实际上从未向那个方向,派出一兵一卒巴林右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起攻击。

对于林西战场上日军摆出的这个态势,王光宇并没有被迷惑。对于向自己纵深穿插的十三师团一个主力联队,他并没有任何所动,而是持续将兵力放在翁牛特左旗境内,死死的卡住当面日军撤往通辽的线路。同时调集林西正面部队,对十三师团实施全面反击。

但日军十一师团转向林西战场东南方向,却是让王光宇不能不重视。那里是林西战场上的抗联部队与挺进军的结合部,一旦被日军突入,抗联与挺进军之间将会有被分割的危险。而且日军一旦突入克什克腾旗境内,正在休整的挺进军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考虑到林西与克什克腾旗交界处虽说地形有利,但是兵力相对薄弱的现状,以及其重要的位置。在十一师团猛攻之下,王光宇只能从预备队之中,先行抽调一个团加强到林西与克什克腾旗交界处,紧急布防以阻止十一师团的攻势。

之前慢吞吞始终顾忌到身后可能随时被切断的补给线,而没有全力攻击的十一师团此次却是进展速度相当的快。整个克什克腾旗经棚以东地区,仅有的一个团防御部队。重点布放的区域也在新井、西拉沐沦河一线。至于西拉沐沦河南岸,只放了一个加强营依靠地形作为警戒部队。

兵力薄弱,日军调转方向的动作又是相当的突然。原有在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防御部队,在突然掉头齐头并进的十一师团两个联队猛攻之下,被打的措手不及,原有的防御阵地接二连三的被突破。

当王光宇从预备队的一个团赶到的时候,十一师团左翼已经连续突破大营子、广和隆、热水塘一线。右翼则突破柳林,抢占张家营子制高点,其前锋已经逼近经棚外围瓦岗窑沟门。而越过经棚、黄岗梁一线,就是抗联与挺进军联系的交通线,也是挺进军的生命线。

王光宇从预备队之中抽调出的这个团赶到之后,只能来得及抢占经棚至黄岗梁一线,固守与挺进军的交通联系。原有部署在林西与克什克腾旗交界地区的那个团,因为伤亡过半只能先撤到经棚镇内固守。

面对着在十一师团迅猛的攻击之下,克什克腾旗境内急剧恶化的战局。为了保证克战局,不在短时间之内继续恶化下去。王光宇只能咬牙暂时削弱在翁牛特左旗境内,正向十三师团侧后方元宝山、双井一线,发起全线反击的部队本就不算雄厚的兵力。

抽调出一半的兵力,立即向克什克腾旗土城子、西窑一线攻击前进,从侧后方威胁十一师团的攻击序列。试图逼迫十一师团停止攻势,调头迎击身后扑上来的抗联部队。最起码也要减轻经棚正面的压力。

明知道日军突然改变攻击重点,其中肯定是别有文章,但是十一师团避开林西正面突然插入克什克腾旗,却是正好打到了整个林西战场软肋的地方,也是他必须要救的地方。不管日军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们在克什克腾旗境内的攻势必须得到遏制。克什克腾旗现在的位置,是在是太关键了。

就在王光宇从翁牛特旗境内抽调出来的兵力,正以急行军的速度在西拉沐沦河南岸,向土城子一线强行攻击的时候。正在克什克腾旗境内折腾的十一师团,在土城子至柳林一线,以及张家营子制高点部分兵力拼命的掩护之下,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调头。

兵分两路,一路沿天盛号、四道沟、吕家沟门一线。另外一路则经四合号、广兴源、马架子一线以最大速度向赤峰境内撤退。为了加快撤退速度,一路上能扔的都扔了。等王光宇从翁牛特左旗抽调的部队突破土城子、张家营子一线,赶到克什克腾旗境内之后,只歼灭了其掩护部队,抓住了一些零散兵力。

最大的战果就是在张家营子以南地区,截断了因为装备笨重,以及因为缺乏精细饲料,牵引马匹大量死亡,而行动过于迟缓的日军重炮联队一个大队。而十一师团主力,则在第五师团部分兵力的接应之下,早就跑的无影无踪。

至于接替十一师团维持对林西战场正面攻势的那个十三师团,则在土城子一线被突破,的几乎同一时间。也突然在断后部队以及大量炮火的掩护之下,利用土城子一线被突破,抗联部队正在追击十一师团而留下的空档。

迅速的摆脱林西战场正面全面反击的抗联部队,抢在同时从翁牛特左旗境内发起反击的部队,还被自己阻击兵力阻击在双井一线的机会。利用赵家湾与双井之间的空档,趁着抗联的合围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丢弃所有的辎重,经翁牛特左旗苇塘河以东的山地,在快速的撤回赤峰一线。

尽管在十三师团撤退的时候,林西战场正面部队拼命的拦截。但是在日军断后部队拼命的阻击,以及日军又是专门那里有山地就走那里。再加上日军行动过于突然,事先没有一点的征兆的情况之下,最终只抓住了一些日军后卫部队,以及掉队的伤病员。

而翁牛特左旗出动的拦截部队,却因为十三师团压根没有选择翁牛特左旗境内的平原地区,而是在渡过西拉沐沦河之后直接进入山区,使得装甲部队的行动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以及侧翼掩护部队拼命的阻击,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十三师团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不过这个十三师团选择山区撤退,也不是一点代价也没有。因为山区没有公路以及缺乏汽油,可供重炮以及牵引车运动。所以在撤退进山之前,十三师团除了轻便的山炮和九二步兵炮之外,丢掉了所有野炮以上的大口径火炮。

甚至因为行动过于仓促,所有丢弃的火炮和牵引车连同大量的炮弹,大部分原封不动的被遗弃在原地,没有来得及破坏。对于一向将装备看的比士兵的生命还重要的日军来说,这个做法是极其罕见的。

不过有了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丢掉所有无法携带的装备,一切以安全撤回为主的直接命令。十三师团长内山英太郎这么做,更不会有什么顾虑。尽管他是炮兵出身,在担任十三师团长之前,曾经担任过关东军炮兵司令。

但是丢掉这些火炮,他没有半点心疼。因为他知道如果走公路撤退,将会面临抗联大批装甲部队冲击。而对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就连制作燃烧瓶的汽油都缺少的十三师团来说,这将会是一场灾难。要想平安的撤退,只能绕道山区。

翁牛特左旗丢掉之后,十三师团的补给线全线中断。没有了汽油的来源,那些油老虎一样的牵引车就动不了。而这些至少需要十八匹马,甚至三十二匹马拖拽的重炮。在战场上,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找到足够的马匹来牵引这些重炮。

因为想要将一个炮兵联队的所有火炮都带走,外加上炮弹至少得上千匹的马。这还是日本人自己配种的,体型比较高大的马。如果换了本地产的矮小蒙古马,这需要的马匹数量至少还得再翻上一番。

而即便是能找到足够的马匹,或是还有富余的汽油供牵引车使用。这些笨重火炮,在山区的地形之下也很难运动。就算是勉强进山,但是半路也只能丢掉。与其因为这些重炮拖累撤退的速度,还不如就地丢弃。至于炸掉这些重炮,很抱歉十三师团没有那个时间。

别看内山应太郎中将是炮兵出身,在担任师团长之前,当过多年的重炮兵旅团长。但是在指挥部队作战上,却是相当的果断。什么时候该舍弃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反正对于他来说,这些炮兵也不是他十三师团建制内的,更不是支那派遣军的。

他的十三师团从关内调出来的时候,炮兵联队与每个联队抽调出来的两个步兵中队,组成留守部队,还在原来驻扎的中国城市压根就没有来。这些炮兵是临时配属关东军之后,关东军给补充的法制火炮,以及法制大马力牵引车。

对于这些二手货来说,尽管性能要比原来十三师团装备大正四年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性能要优异的多。法制七十五毫米野炮和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至少也不比日军三八改式野炮的性能差。

但对于内山英太郎来说,毕竟保住自己的师团才是第一位的。只至于那些炮兵丢了就丢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只要能保住部队,至于宝贵的大炮,等回到支那战场之后自然不用操心了。反正自己的炮兵,还保持完整。

敌军大量的装甲部队就在近在咫尺的王爷府一线,要炸掉这些重炮不仅会引起敌军的注意,而且会耽搁大量的时间。而在撤退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是相当宝贵的。如果耽搁哪怕一分钟,就增加一定的风险。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枪引起的感叹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这个任务第四十四章 敌情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一十三章 大战前的谍影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一百零四章 敌情第四十三章 你们终于查清了一件事第五十章 突然袭击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将的危机意识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觉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二百零四章 关东军的撤退计划第三百二十九章 为战后做准备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红了眼的美军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应该出现的麻烦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军真正的战略意图第八十八章 扑敌背后第258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盘乱局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种压力第四十七章 陈翰章的决心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力再战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268章 保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够的耐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256章 天大的任务第二百八十六章 职责与使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标的冒险第255章 配给制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撑着最后一股气第十八章 增援部队我一个没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杠与PK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第二百零一章 关心则乱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阂第三百零六章 闻所未闻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尔逊的问题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扫屋子好请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二)第四十章 焦头烂额的冈村宁次第四百六十五章 机不可失第一百零八章 余波中的中美海战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胜于无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五十五章 马春生的三个要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争就是风险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缘第二百八十六章违令调兵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围魏救赵的日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内线作战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二十二章 第八师团的新战术第四百三十八章 这是关东军的命令第三百五十章杨震的思维与眼光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严厉的处罚第三十六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四十九章 试探一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三百零六章 无兵可调的吉本贞一第一百章 超出预想的结局第二百零一章 饭村穰的忠告第四章史上最霉的穿越(4)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战坦克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三百八十七章 终于有动静了第七十一章 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议的转变第一百四十三章陶净非的感慨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谁述第九十八章 军歌嘹亮(1)第四百五十七章 这是抗联的报复第四百五十七章 这是抗联的报复第七章 被先开刀的第十师团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头等大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没有想到的结果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枪引起的感叹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这个任务第四十四章 敌情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一十三章 大战前的谍影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一百零四章 敌情第四十三章 你们终于查清了一件事第五十章 突然袭击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将的危机意识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觉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二百零四章 关东军的撤退计划第三百二十九章 为战后做准备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红了眼的美军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应该出现的麻烦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军真正的战略意图第八十八章 扑敌背后第258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盘乱局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种压力第四十七章 陈翰章的决心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力再战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268章 保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够的耐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256章 天大的任务第二百八十六章 职责与使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标的冒险第255章 配给制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撑着最后一股气第十八章 增援部队我一个没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杠与PK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第二百零一章 关心则乱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阂第三百零六章 闻所未闻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尔逊的问题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扫屋子好请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二)第四十章 焦头烂额的冈村宁次第四百六十五章 机不可失第一百零八章 余波中的中美海战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胜于无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五十五章 马春生的三个要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争就是风险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缘第二百八十六章违令调兵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围魏救赵的日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内线作战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二十二章 第八师团的新战术第四百三十八章 这是关东军的命令第三百五十章杨震的思维与眼光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严厉的处罚第三十六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四十九章 试探一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三百零六章 无兵可调的吉本贞一第一百章 超出预想的结局第二百零一章 饭村穰的忠告第四章史上最霉的穿越(4)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战坦克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三百八十七章 终于有动静了第七十一章 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议的转变第一百四十三章陶净非的感慨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谁述第九十八章 军歌嘹亮(1)第四百五十七章 这是抗联的报复第四百五十七章 这是抗联的报复第七章 被先开刀的第十师团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头等大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没有想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