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斗小结

郭炳勋话音落下,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这次出击,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同时,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不过凡事都要用正反两方面的眼光去看待。对于我们这支还极不成熟的军队来讲,这些问题暴露的越早,越有利于我们整改。脓包早点挤出来,总比埋藏在身体里面要好的多。”

“除了训练上还欠缺太多,不到位的地方太多之外。我们的火力配置以及后勤补给的方面欠账也相当的多。首先营属迫击炮的数量过少,造成部队以营为建制作战,火力受到了相当的限制。”

“我们装备的营连属日军九二式七十毫米迫击炮的重量大不说,而且射程相对来说比较近。这种迫击炮即便在日军之中也是淘汰的装备。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营连炮兵装备,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数量相对较多。不是有句话叫做饥不择食吗。”

“这种相对笨重的迫击炮,与我们现在库存的九七式八十一毫米迫击炮的二千八百多米的射程、二十三公斤的重量都无法相比。口径也相对较小。而我们营属仅仅配置两门,因为重量的问题影响到了部队机动不说,作为支援火力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还是有些贫弱。“

“而且我们的配置经过实战考验来看,还是有些不合理。在机动能力大部分还依靠徒步行军的情况之下,营属支援火力数量过少,而连一级的装备又过于笨重。”

“而作为团属火炮主力的九四式九十毫米迫击炮虽然射程与威力都让人满意,但在缺乏运力的情况之下,对步兵来说还是太重了。不过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之下,目前也只能暂时将就使用了。”

“所以我和参谋长在昨天回来的路上,研究了一下武器配置的问题。在保持团以上火力配置不变的情况之下,主要调整营连级的武器配备。一是保持现在每个连九挺轻机枪以及九个掷弹筒、两挺重机枪的编制不变,取消连属及迫击炮的配置。”

“营属迫击炮全部换为九七式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并将数量由两门增加至六门。将营属迫击炮排升级为迫击炮连。并增加一个营属辎重排,专门为其炮兵连以及重机枪连运输弹药。”

“除了装备的问题,我们还有一项问题急需解决。那就是部队之中配置的手榴弹问题。我们部队现在装备的手榴弹都是日军制式九七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威力还算可以。但因为其使用的是比较独特的敲击式引信,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而我们却最缺乏的就是训练。”

“因为这种手榴弹的独特使用方式,使得大部分新战士掌握不好投掷时间。在几次规模并不算大的阻击战之中,因为投掷时间过早,被日军捡起来反掷回来,引起了不小的伤亡。手榴弹是步兵主要压制武器,所以我们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杨震此次调整部队武器配置是按照后世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营连编制,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美械部队的编制,以及几年之后才出现的一九四三年编制的美军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取长补短形成的。

与刚刚入朝时候的志愿军相比,主要是在连一级增加了掷弹筒与重机枪的编制,而取消了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编制。因为他手头连一门这种极为轻便,在威力之上远远超过日军掷弹筒的迫击炮都没有。而装备了大量掷弹筒的日军也没有类似的装备。日军的迫击炮口径最小的也是七十毫米,而且已经淘汰。九二式步兵炮才是日军标准的大队炮。

在自己的才开张的兵工厂还没有能力生产,更没有能力也没有地方去购买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对着大洋彼岸生产这种消费比极佳,可谓是连级最佳支援火力的武器装备干流口水。只能给每一个连增加了两挺笨重的九二式重机枪作为替代品。

与六十毫米迫击炮类似的还有作为参照物的三支军队装备的大量冲锋枪。虽然明知道冲锋枪的作用,但手头不多的冲锋枪因为弹药数量过少,除了少量装备给各高级指挥员的警卫员之外,其余的在弹药的问题解决之前,已经全部暂时退出装备序列。

而且这批冲锋枪缴获的时候,就是已经使用多年的二手货。多年下来高强度的使用,加上保管不善,早已经几乎快达到了报废的标准。就算手头还有部分弹药,但大部分几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

只是相对于现在一点希望也没有的六十毫米迫击炮来说,冲锋枪这种构造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制造的武器,对于现在手头上有一个兵工厂的杨震来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希望。

而对于营一级来说,重机枪数量与刚入朝时候的志愿军持平,却少于美军以及国军美械师。而营属迫击炮的数量,却又多过刚刚入朝时候志愿军装备最好的一个军,以及压根就没有装备营属炮兵的国军美械师。至于团级编制,虽比美军远不如,但又远好于志愿军与国军美械师。

当然这个武器配置是在运力充足的情况之下。而实际情况是在运力匮乏的情况之下,营属炮兵因为全靠人力携带,所以编制极为庞大。尽管只有两门迫击炮,但编制人数却达到了六十人。几乎是步兵排的一倍。多余的人手是专门运输弹药的。即便这样也很多的时候,只能保证一门迫击炮持续开火。

在营属迫击炮增加到六门之后,虽然将原连属炮兵编进了营属迫击炮连,但这补给的压力也急剧增加。人力终归还是无法与驮马以及汽车相比的。

与迫击炮连类似,重机枪连为了保证弹药供应,编制也大的吓人。各个机枪排的支援班的编制达到了二十人。专门为本排的两挺重机枪携带弹药。一旦携带弹药消耗过半之后,就只能保证一半的重机枪投入战斗。不算战略补给,单单是战术补给就已经成了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最大难题。

至于手榴弹等一些武器上的问题,杨震也只能无奈的希望自己那个刚刚组建的兵工厂尽快将自己抄袭的后世七七式手榴弹尽快仿制出来。手榴弹的生产相对子弹来说,还算容易,自己现在拥有近千大部为德国造机器设备的兵工厂怎么说也比土法上马的十八集团军那些兵工厂强吧?

说罢部队武器配置调整之后,杨震将话题一转,又转回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上:“现在对我们来说,最缺乏的便是马匹。我们在山区作战,缴获的那一百余辆汽车,虽然有司机,但是却无施展之地。”

“而适合我们的马匹又缺乏的厉害。加上参谋长在法司河一线缴获的二百多匹马,和刘长顺在破袭佳绥铁路缴获的二百多匹马,我们手头上的驮马也只有七百多匹。在保障师属炮兵使用之外,剩余的马匹也只能够勉强保证团属炮兵的使用。分发给各营的已经是寥寥无几。”

“几乎营以下的迫击炮与重机枪只能靠人力运输。就算现有的七百多匹马之中,也不是全部都能立即投入使用。刘长顺缴获的那些马全部都是民用马匹,若是作为驮马使用,还需要训练。”

“在此次出击之中,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火力,我们甚至动员了大量的步兵协助运输炮弹。但就算这样,在太平川打掉佐佐木到一的指挥所后,我们携带的炮弹也几乎消耗一空。若不是在太平川一战之中缴获了一百多发日军炮弹,法司河一战能不能打的那么顺利还很难说。”

“我们眼下的基本战术补给能力,别说是按照日军的标准来说,我们相差甚远。甚至与关内的国军相比,连杂牌部队都不如。运力尤其是马匹的缺乏,已经严重的制约了部队的发展与战斗力。”

“在太平川一线几乎打光了携行炮弹的情况之下,我曾给留在亮子河地区的部队发电,让他们将剩余的炮弹运至庙岭子山一线。但因为缺乏运力,只能靠人力运输,直到后续法司河一线战事结束了,也没有能运到。”

“按照我们现在的火力配置,至少每个营都要配备百余匹驮马。也就是说不算师团部,就是营一级,我们至少还有九百匹马的缺口。当然如果在平原作战,那一百多辆汽车能够投入使用的话,我们的马匹缺口则可以下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除了武器编制有些不合理以及战术补给能力差到极点之外,我们此次作战还暴露出了长途行军能力差,基层指挥员战场应变能力不强,通信兵架设电线的速度缓慢,以及选择布置线路上不熟练,步炮协同还是很生疏,战场救护能力差等很多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是我最忧虑的事情,因为这些都可以依靠训练以及在战斗中学习解决。我最忧虑的事情是在此战过后,我们的基层官兵见识到了炮火的威力会在今后作战之中过于依赖火力。至少在现在,我们还无法哪怕是一发的迫击炮弹,各种火炮最简单的零部件。”

“库存炮弹则是打一发,少一发。这一战过后,连同之前的训练,我们几乎消耗了库存炮弹的五分之一。仅仅山野炮弹便打出去两千余发。虽然锻炼了炮兵,使得炮兵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实战能力。但却也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部队很容易形成对炮火支援的过于依赖。”

“一旦部队过于依赖火力,对于我们今后作战将会是极为不利的。在无法生产炮弹,只能依靠缴获库存作战的情况之下,我们今后除了迫击炮之外,山野炮要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之上。这一点政委和参谋长一定要做好战士的工作。”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听罢自己的话之后,一脸沉思的总指挥与李延平,笑道:“虽然这一战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很多问题甚至是迫在眉睫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但我们这一战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说罢,杨震转过头对郭炳勋道:“参谋长,你将我们这次出击的战果与总指挥和政委汇报一下。”

闻言,郭炳勋打开自己面的笔记本,笑了笑道:“总指挥、政委,这次我们可是取得了一次大捷。是没有掺杂半点水分,完完全全的胜利。此战,我们于云石砬子地区首战告捷。全歼由南路进剿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四十三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以及配属其作战的伪满军警一部。击毙其指挥官四十三联队联队长村田孝生大佐。”

“在完成对云石砬子一线之敌围歼,杨司令员除了留下一个步兵营配合直属工兵营对佳绥铁路展开大规模破袭,自己则亲率主力直扑此次日军进剿的指挥部所在地太平川村。经过战斗击毙日军指挥官佐佐木到一中将,并一举将其指挥部端掉。”

“在打掉日军指挥机关后,杨司令又带兵北进。在庙岭子山一线全歼日军第八师团十七联队第一步兵大队。后又于法司河一线全歼由第十七联队长河田毅大佐指挥的该联队的第二步兵大队以及伪满萝北县森林警察大队,及伪满军一部。”

“而针对中路之日军此次进剿主力第十二师团二十四联队,我们则采取了以地雷结合冷枪、冷炮的战术,毙伤日军近两个步兵中队以及伪满军警一部。加上司令员在太平川一线歼灭的日军两个步兵中队,我军此次反围剿作战共计全歼日军五个步兵大队,打垮日军至少两个步兵中队。击毙日军中将司令官一名,大佐联队长两名。大队长五人以及大批的中队长一下军官。”

“此外,还全歼伪满军一个步兵团另两个营,伪满森林警察大队两个。击溃伪满军一个步兵团、森林警察大队各一个。俘获伪满军警一千六百余人。并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据初步统计,单单步枪一项,便足够我们在装备一个简编步兵团的。”

郭炳勋的汇报与他做人的风格一样,简单、扼要。虽然不算太详细,但也足够让总指挥与李延平听的很清楚了。

听完郭炳勋的汇报,总指挥与李延平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睛里面的激动。按照这个歼敌数量,只此一战,几乎便消灭了日军近两个联队的兵力。再加上配合其作战的伪满军警,可谓是一场空前大捷。

联想到去年,几乎被日军大举围剿逼逼迫的几乎弹尽粮绝,全部战死山林的窘迫境地。为了寻找突破口,打破日军的围剿而举行的西征之中,二路军几乎失去了两个战斗力最强的军。

在想想现在,连续作战,单单日军便消灭了五个步兵大队。加上配属的伪满军警,足足有近万人。这么短的时间,能取得大的战果这如何能不让从去年被日伪军逼迫的几乎走到绝路上的二人激动。

五个步兵大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总指挥与李延平很清楚。这五个日军精锐师团的步兵大队,在关内战场之上足够打垮国军的一个师,甚至一个军。在东北,足以对抗联三路军之中的任何一路军形成灭顶之灾。

不过二人都是稳重的人,在经历过短暂的激动过后,总指挥很快的便平静了下来。打量着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之后,没有半点骄傲,依旧是一脸平静的杨震,总指挥语气严肃的道:“英雄出少年。你们两个人一出手,就给了我这么一个大大的惊喜。说实在的我有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个步兵大队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大家都知道。日军此次对我们的清剿可谓力度极大,但就是这个全面清剿被我们打破了不说,其主力的五个步兵大队加上配属的大量的伪满军警也被我们一口口的吃掉了。”

“如今我们不仅打破了日军的进剿,还击毙了一个日军中将。这样的战果,对于一支刚刚完成重新组建的部队来说,可谓是一个辉煌的开端。”

“这个佐佐木到一我知道,所谓的《满洲治安整肃计划》就是这个家伙提出来的。所谓的归屯并户,也是这个家伙搞出来的。我们抗联如今陷入如此困境可谓都是拜这个家伙所赐。”

“杨副总指挥一战击毙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总算是给我心中大大的出了这口恶气。也为这两年因为补给被切断,因为冻饿牺牲的抗联战士们报了血海深仇。我替那些牺牲在这个人手中的抗联将士谢谢你们两人了。”

说到这里,总指挥向李延平点了点头。接到总指挥递过来的信息,李延平笑了笑向杨震与郭炳勋示意一下后,便站起身向外走去。等再回来的时候,手中与身后的警卫员则各捧了一个不算大的木头箱子。

看了看李延平手中的木头箱子,总指挥又笑了笑道:“不过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我和延平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样,我们也给你们两人两个不算太大的惊喜。你们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第一百六十章 鏖战汤原(7)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是什么武器?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冈村宁次的判断第269章 亲切的感觉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选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叶熊治的感觉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该处分的是你们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们秋后算账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烦解决、任务失败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国利剑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买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响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四十六章 布置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转入防御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伪蒙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对不能离开这里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泽田茂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疯了的土肥原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与正规化的冲突第二百四十四章 时候未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决战序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关真是一关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岩少将的悲歌(5)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忧天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四百四十二章 对他就这么有信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13)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终归还算是好消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装的问题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张骨牌第五章 戏要做足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觉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二百零七章 杨震也有坑人的时候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说说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会部长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东西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厉风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对恐怖第二十一章 杨震最头疼的事第八十五章 我们不挑食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决断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干了第三百零八章 时运不济?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八十八章 山东日军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英国人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对恐怖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营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头那个打人疼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四十四章 杀红了眼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师团的困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击战第二百四十三章 没牙的恶犬第三百二十八章 远水救不了近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六十五章 判断失误带来的被动第五百二十四章 没有也无所谓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买卖第二百二十七章 复杂的三路军第四百三十章 凭着的是直觉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火仓库(2)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只是一个引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第一百零八章 余波中的中美海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后生可畏第二百零四章 调整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势第一章 郭邴勋的判断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应变的考验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墙的日军第二百章 杨震的担心第261章 思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第一百六十章 鏖战汤原(7)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是什么武器?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冈村宁次的判断第269章 亲切的感觉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选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叶熊治的感觉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该处分的是你们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们秋后算账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烦解决、任务失败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国利剑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买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响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四十六章 布置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转入防御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伪蒙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对不能离开这里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泽田茂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疯了的土肥原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与正规化的冲突第二百四十四章 时候未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决战序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关真是一关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岩少将的悲歌(5)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忧天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四百四十二章 对他就这么有信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13)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终归还算是好消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装的问题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张骨牌第五章 戏要做足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觉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二百零七章 杨震也有坑人的时候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说说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会部长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东西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厉风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对恐怖第二十一章 杨震最头疼的事第八十五章 我们不挑食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决断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干了第三百零八章 时运不济?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八十八章 山东日军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英国人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对恐怖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营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头那个打人疼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四十四章 杀红了眼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师团的困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击战第二百四十三章 没牙的恶犬第三百二十八章 远水救不了近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六十五章 判断失误带来的被动第五百二十四章 没有也无所谓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买卖第二百二十七章 复杂的三路军第四百三十章 凭着的是直觉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火仓库(2)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只是一个引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第一百零八章 余波中的中美海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后生可畏第二百零四章 调整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势第一章 郭邴勋的判断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应变的考验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墙的日军第二百章 杨震的担心第261章 思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么撑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