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见到杨震总算点头,方子翼与黎明对视一眼,微微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尽管杨震说的最后的那段话,两个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高科技那东西,究竟是一个什么玩意,文化水平实在有限的两个人也都不太懂。

但是杨震说过无数遍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话,他们还是明白的。只是一号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叫做高科技,更有些想不明白无形的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战争还有无形的?不用飞机、大炮去打?那用什么去打,难道是参战的双方,用高音喇叭隔空喊话?可那样那还叫战争吗?

一号口中的那些无形的战争,总不该是指望那些情报战线吧?那玩意鬼鬼祟祟的,的确算是无形战线。情报工作很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要说单靠情报工作,能打赢一场战争,这两个老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相信的。

但不明白归不明白,但在这段话之中,一号要大力发展自己航空工业的意思,两个人还是听了出来。但自己的航空工业现在只是一个胚胎,连一型质量合格的发动机都制造不出来。指望自己的航空工业去解决目前的困境,至少短时间之内没有可能。

所以两个人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将心思打到了苏联人身上。尤其是在眼下,抗联真正能与零战进行一些空中格斗的飞机,居然只有米格三这款苏制飞机的情况之下。两个人认为从苏联想办法搞到一些飞机,还是一个比较适合的选择。

其实要说抗联除了美制战斗机之外,真的对日军新式战斗机毫无办法,其实倒也是不尽然。如果除了勉强还能与日军新式战斗机一战的P四零战斗机之外,另外一种苏制米格三战斗机,能够升空作战的数量还足够的话,至少两个人眼下还不至于这么担心。

可眼下的问题是米格三战斗机,大部分因为发动机已经到了使用寿命,无替换发动机来源,已经大部分报废。现再加上之前的战损,现在抗联手中全部还能投入一线作战的米格三战斗机,数量已经不多。

虽然在去年会战结束之后,与零战的对抗演练之中,米格三战斗机表现的却是超过了美制P四零战斗机。整个抗联当初装备的三种战斗机之中,唯一能与零战在空战之中勉强对抗的,居然是这款苏制战斗机,这相当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但对于米格三来说,虽说能够勉强与零战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一战。但能不能应付日军一式战斗机改型,或是短时间之内再出现的日军新式战斗机,两个人心中都没有什么底。毕竟米格三战斗机在去年,第一次与一式战斗机较量的时候,表现的并不是很好。

而且这种飞机的数量,现在已经下降到了极点。而且就算仅有的部分飞机,发动机也即将到使用寿命。按照两个人的判断,再有半年的时间,如果再无法获得发动机的来源,或是抗联还无法自己制造这种航空发动机。剩余的飞机也将彻底报废,丧失升空作战的能力。

事实上如果再有办法,两个人也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想出这个办法。同时苏制战斗机与美制P四零相比,实际上也不是很受抗联的欢迎,苏制飞机普遍操纵性都很差,航程没有一个远一点的。

最关键的是苏制飞机的发动机和零部件,有一种算一种,没有一样寿命长的。这一点无疑对没有自给能力,所有零部件和发动机,全部严重依赖外界的抗联来说,对保证苏制飞机的出勤率影响很大。

当年米格三刚交付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新机。有的甚至只飞了十几个架次,还没有等飞行员熟练掌握这种操纵性很差的飞机,发动机就彻底的报废。当年随机一同进口,以及在苏德战争爆发前,陆陆续续进口的几批,也算为数不少的备用发动机,这才一年半的时间就消耗一空。

两个人也曾经想过用美制P四零战斗机的备用发动机替换,但是由于米格三战斗机的独特设计结构,美制发动机根本就装不进去。即便勉强装进去了,也是头重脚轻的一头沉。不仅操纵性更差,甚至起飞和降落的时候,经常不是飞不起来,就是给你来一个大头朝下。

最关键的是这种飞机,也只能在高空空战之中勉强抗联日军两种新式飞机。一旦空战进入中低空,依旧很难对抗这两种日制战机。也只能采取美制战机高速俯冲,打了就跑的战术。但这种飞机的操控性远不如P四零战斗机,采取这种战术是相当危险的。

方子翼在苏联学习的时候,曾经飞过苏联的两种新式战斗机,雅克一型和拉格三型战斗机。他感觉这两种飞机虽说操纵性依旧不好,但是空中格斗性能还算不错,尤其是五千米一下的空战性能还可以。

与米格三战斗机,形成高低空域配合,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如果与日军新式战斗机相比较,未必就没有一战的本钱。至少那两种苏制飞机的空中格斗能力,要比这种飓风式战斗机要好的多。

没有办法,在可用飞机越来越少的情况之下,两个人也只能想出这个招了。好在一号不仅没有发火,还同意了他们的想法,这无疑让两个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尽管不知道一号会搞到什么样的飞机,但两个人都认为只要杨震出马,就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个问题杨震答应了下来,那么对于下一个问题,黎明也就没有直接犹豫的开口道:“第二件事情,就是这次在晋北洪涛山一线的战事之中,我们出动了十几架美制B十七轰炸机,以及B二十五轰炸机对地面日军采取地毯式轰炸,以配合陈司令那边尽早完成歼敌任务。”

“在完成地毯式轰炸之后,因为地面上还有残存的日军抵抗。驾驶B二十五轰炸机的美军飞行员,驾驶他们的飞机俯冲下去,用飞机上八挺机枪对着地面上的日军不断的扫射。原本我们只是以为这些美军飞行员,是因为珍珠港事件,急于对这些日军进行报仇。”

“又是友军,也不好强行的制止。但却没有到,这十多架的B二十五轰炸机,用机载机枪对地面的扫射,起到的效果相当的好。在平坦的地形之下,甚至比一般的小型航空炸弹杀伤力,还要更大一些。而且机体坚固,不怕日军轻型火力打击。”

“在加上机枪数量众多,携带的弹药也比一般的轻型飞机要大。这种扫射行动,威力还是相当惊人的。只不过他们的机枪,只有七点六二口径。如果换上我们制式的十二毫米或是十四毫米机枪,恐怕这杀伤力一架要顶的上四到五架轻型攻击机。”

“我想请示一下,这批美军飞行员已经全部回国,所有的B二十五型轰炸机,已经全部移交给我们。我们是不是可以改装一部分B二十五轰炸机,在保证可以携带航空炸弹,进行战术轰炸的情况之下减少载弹量,多加装大口径的机枪。”

“用这些改装过的B二十五轰炸机,弥补我军眼下对地支援能力不足的现状。B十七轰炸机进行这种改装,不仅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而且这些重型轰炸机也太过于笨重。再说美英两国一再催促我们加大对日轰炸,这些重轰炸机用到这个方面也是一个浪费。”

黎明的建议,让杨震在脑海之中忽然想起了一些什么,但却又总是有些抓不住。不过始终未能想起来,那一闪而过的东西究竟是一个什么想法的杨震,面对着黎明的建议,最终还是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支持。

对于黎明的这个想法,杨震认为虽说切实可行。但是毕竟对于一架飞机的改造,是需要大量的机体设计与结构方面的资料,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但现在这两个方面,对于抗联来说都没有。

急功冒进、揠苗助长的方法,在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飞机机体结构,更无可供改装的原始资料来源。以及还没有摸清楚,这型飞机的真正性能之前,冒失的便进行改进,只能带来严重的危害。这是杨震内心之中,还是有些不同意的原因。

不过也不好打消两个人积极性的杨震,几经犹豫最终还是同意了两个人,抽调一架B二十五轰炸机,在不对机体进行彻底大改的情况之下,进行一定改装。但这个改装,一定要准寻科学规律,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草率行事。

更不能只侧重一方面,而不顾飞机机体结构,胡改乱改。如果试验取得了相对好的结果,在对其余的轰炸机进行改装。如果改型可以的话,也可以对实际上已经退出对日轰炸一线的苏制伊尔四\、DB三轰炸机,进行同样的改装。

B二十五型轰炸机因为自身航程所限,虽说性能优异,但在今后抗联航空兵中的定位,只是作为中型轰炸机使用,无法参与战略轰炸任务。而且鉴于抗联与日军较量的战场,基本上是中国领土上,这种轰炸机实际上的用处并不大。

载弹量虽说很大,航程也不近,而且自卫火力很强。但是中国战场的环境,抗联却没有办法拿这种飞机去进行城市轰炸,也变相的限制了一部分这种轰炸机本身的性能。只使用对地支援,有些浪费这种飞机的性能。

同时伊尔四和DB三轰炸机,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自卫火力弱,远距离轰炸载弹量又低。在对日轰炸的时候,要么依靠巨大的数量,这个抗联绝对没有。要么就是继续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轰炸,这也无太大的意义。

伊尔四轰炸机和DB三轰炸机,虽说航程足够从东北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但是大航程之下的载弹量,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自卫火力太弱,面对日军本土航空兵的围攻,几乎无生存能力。

这也是在美制B十七、B二十四轰炸机抵达之后,迅速的被从一线撤下来的主要原因。但这些飞机被撤换下来之后,在抗联之中的定位,与B二十五轰炸机,一样处于在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上。

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战第五十九章 杨震的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换条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七章 虚张声势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个选择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扫荡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战之釜底抽薪第九十章 杨震的异样平静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战皖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三百七十章 坚持与反对第三百一十一章 旧事重演第三百六十二章 时局如棋第267章从善如流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群土匪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让不能无底线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军衔风波第二十二章 第八师团的新战术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经来不及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三百二十章 暂停攻击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层次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四十六章 极有创造力的袭击第三百八十四章 杨震的新要求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实力第九十一章 枪杆子里面出强权第三百四十七章 别样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烦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翰章的担心第一百零六章 余波的后续发展第三百三十二章缺点和优点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袭开始第四章 攻击发起时间第一百五十七章 杨震的评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刘长顺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陆作战准备第三百一十七章 饮鸩止渴的牧达夫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六十三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错误第九十五章 小分队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251章 坦克劈入战第一百四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13)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九十五章 小分队第二百九十二章 搂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乱战的开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验证第二百二十章 争吵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决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师团的撤离方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话只能我说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杨震第二百一十六章 弹雨的洗礼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时间不多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门牙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贤若渴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震对部下的评价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强的思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第九十八章 锱铢必较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锅卖铁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六十五章 首战(1)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灭虢?第三十六章 龙入大海 (3)第五十九章 积蓄实力(2)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一十二章 临阵磨枪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么时候能够到位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手冢仲一
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战第五十九章 杨震的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换条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七章 虚张声势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个选择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扫荡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战之釜底抽薪第九十章 杨震的异样平静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战皖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三百七十章 坚持与反对第三百一十一章 旧事重演第三百六十二章 时局如棋第267章从善如流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群土匪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让不能无底线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军衔风波第二十二章 第八师团的新战术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经来不及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三百二十章 暂停攻击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层次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四十六章 极有创造力的袭击第三百八十四章 杨震的新要求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实力第九十一章 枪杆子里面出强权第三百四十七章 别样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烦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翰章的担心第一百零六章 余波的后续发展第三百三十二章缺点和优点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袭开始第四章 攻击发起时间第一百五十七章 杨震的评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刘长顺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陆作战准备第三百一十七章 饮鸩止渴的牧达夫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六十三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错误第九十五章 小分队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251章 坦克劈入战第一百四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13)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九十五章 小分队第二百九十二章 搂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乱战的开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验证第二百二十章 争吵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决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师团的撤离方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话只能我说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杨震第二百一十六章 弹雨的洗礼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时间不多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门牙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贤若渴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震对部下的评价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强的思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第九十八章 锱铢必较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锅卖铁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六十五章 首战(1)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灭虢?第三十六章 龙入大海 (3)第五十九章 积蓄实力(2)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一十二章 临阵磨枪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么时候能够到位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手冢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