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过尽管对这两部小巧实用性极强的电台爱不释手,但阿巴那申克对于杨震的要求依旧没有吐口。无论杨震如何要求,对于他们外购美制战斗机的要求,就是不点头。只是阿巴那申克拒绝的虽然干脆,但隐隐约约的总让杨震感觉,这件事情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回到会议室的杨震有些烦躁的敲了敲桌子,皱着眉头道:“阿巴那申克同志,我知道你们有办法帮我们解决这批战斗机。我现在只需要问一句,你们到底有什么要求?我希望苏联同志不要让我有那些人工合成盘尼西林技术卖的太便宜了的感觉。”

“阿巴那申克同志,我们对于您的战略眼光一向很钦佩,对于现在是实际上的盟友的我们,我希望我们双方之间不要再遮遮掩掩,有什么话可以直接挑明了说。说罢,提出你们的条件。”

说完这番话后,杨震从阿巴那申克眼光中一闪而过的狡诈目光之中,突然感觉到自己急躁了,几乎将所有的底线都合盘托出。自己现在手中几乎已经没有任何筹码了,一旦他们要用自己无法接受的要求来挟制自己,自己连反手之力都没有。

想到这里,杨震恨不得一口咬掉自己过于嘴快的舌头的同时,不由的在心里破口大骂这帮老狐狸。,靠心里肯定会有给自己的应该说的过去的答复,却就是迟迟的不表态。

阿巴那申克看着面上带着一丝懊悔神色的杨震,却没有笑而是沉思了一下后道:“杨震同志,美国人虽然表示不能出售您所要的P四零式战斗机,但表示可以按照要求的数量提供一批P三九式战斗机,甚至还可以在加上一百架,并额外的免费赠送一批零部件。莫斯科也原则为你们提供这笔数额高达一千三百万美元的贷款。”

“不过这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莫斯科的意思是可以按照你的要求提供贷款,以我们的名义进口这批战斗机。但你们必须将在日军内部建立的情报网全部移交给我们,你们所需的情报由我们提供。另外,因为这批装备订购的不是我国的产品,所以不能在按照以前的无息的模式提供。”

“我们必须要按照国际惯例,收取部分的利息。但考虑到你们的偿还能力,我们可以将这笔贷款的利率定为百分之六。虽然不能算是无息的,但这个利率在整个国际上来看也算是低息了。”

对于阿巴那申克大将的要求,杨震想也没有想的便拒绝道:“贷款的要求我们可以接受。但情报网转交给你们,这不可能。情报工作是关系到我军与日军作战的命脉。提交给你们,我们将彻底的变成聋子和瞎子。如果我们要求你们在日本的情报网转交给我们,你们干不干?这个年头刀把子还是攥在自己手中比较安全一些。”

“阿巴那申克同志,就算一架飞机也得不到,我们这个情报网也不可能交给你们。这个要求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如果江北实在不愿意提供这方面的帮助,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将同志,那批人工合成盘尼西林的资料,我只带来了一半。只是工艺和设备的要求,至于原材料的配方和提取方式,并不在其内。既然苏联同志如此的没有诚意,对不起那剩下的一半资料我们不会在转交一个字。”

“阿巴那申克同志,我的底线很清楚。贷款的条件我们可以接受,也可以和你们建立对日情报共享,但情报网转交给你们,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阿巴那申克同志,你是远东军区司令员,这个原因你应该清楚。”

杨震这句话像是炸雷一样,将之前融洽的气氛炸的一干二净。阿巴那申克闻言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杨震同志,你这么做已经是违反了我们之前达成的协议。你这么做,要考虑好后果是不是你们可以承担的。”

“你如果违反了协议,作为制裁。我们随时可以切断你们的空中航线,还有现在还滞留在江北训练的飞机和战车,我们可以一辆都不在转交。你们的一切原材料,我们随时可以停止供应。还有之前答应转交,现在还未转交的军工设备,我们也可以全部冻结。”

对于阿巴那申克的威胁,杨震怂了怂肩,无所谓的道:“大将同志,你别忘记了我们之前没有战车、飞机也一样打了胜仗。以前我们没有获得一粒子弹的援助的时候,同样也没有打败过。所以大将同志,您的这个威胁对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是没有用的。”

“我们不惧怕任何的威胁,更不会在任何威胁下面低头。大将同志,如果说违约的话,也是你们在之前。我们已经向你们转交了所有关系到你们生死存亡的情报,但你们却迟迟不做表态。即便做了,也要狮子大开口,说出了我们根本承担不了的价格。”

“阿巴那申克同志,你这是趁火打劫。你的这种做法与那些贪婪的帝国主义分子有什么区别?你还讲不讲国际主义?斯大林同志就是这么教育你们如何尽国际义务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难道就是苏联党为了哄骗其他国家无产者的一句戏言不成?”

杨震一顶接着一顶的高帽子扣过来,还引据经典,拿苏联人整天高喊的口号来压人。还把斯大林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抬了出来。这地球上的人除了少数极度缺心眼的,都明白那句话不过是苏联人提出来忽悠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为其卖命的口号。

至于斯大林同志,傻子都知道这个要求跟他有没有联系,甚至弄不好这个要求不是苏军总参谋部提出来的,压根就是斯大林下的命令。对于这位苏联人民慈爱的,父亲一样的领袖极端利己,自私自利到了极点的性格,杨震在后世早就闻名已久。

只是杨震这么一说,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有意抬出来吓唬人的,但也拿他无可奈何。阿巴那申克大将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更何况就是给他十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将斯大林同志牵扯进来。要知道正像后世苏联的那个笑话一样,他可还有家人那。

阿巴那申克被杨震左一句国际主义精神,又一句斯大林同志堵得是哑口无言,脸色涨的铁青,却又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辩解。

看着气急败坏的阿巴那申克,杨震心里微微一笑,他突然想明白苏联为何急于获得自己手头的这个刚刚建立,实际上除了这次的反间计之外,压根就还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的情报网的原因。恐怕是自己这次的连环计的另外一个方面成功了。

苏联驻日本最优秀的间谍,那位大名鼎鼎的红色间谍大师现在恐怕已经被日本警察厅逮捕,而他那个建立在日本本土的情报网,应该已经被日本破坏。加上李修科夫叛逃后,共产国际驻满洲的间谍网被关东军破获,现在的苏联几乎已经失去了一切对日情报的来源。

尽管这么做相当的不地道,但杨震必须保证苏联所需的日本情报来源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将苏联对日情报工作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是杨震被逼上梁山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甚至有些下三滥的自保手段。

自己的血管和生命线都掌握在苏联人手中,而苏联人尤其是斯大林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性格,他更加了解。一旦苏联人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踢开自己,那么自己的所有物资渠道将会全部都被切断。

生命线一旦全部被切断,没有了原料,尤其是优质军用钢材和汽油、军工原料的来源,自己的那些武器装备将成为一堆的废铁。难不成自己还真的要回到深山老林中去打游击不成。

对于今后世界大形势发展很是有数的杨震,为了保证苏德战争爆发后,对外交通线不被切断,只能采取了这种手腕,切断苏联对日情报工作的所有来源,将其所有的情报来源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许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妖是妖、仙是仙。

当然这件事情是绝密的,即便是在杨震内部也只有他自己,和实际的操作人,情报部长陈龙,以及那个目前为止杨震安插在关东军内部最高级别的家伙知道。便是李延平和最受他信任的郭邴勋都不知情。

而这件事情直到六十多年后,几个主要当事人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甚至眼下这个还是一头庞然大物的苏联解体后,才被几个专门研究杨震的几个历史学家,从刚刚解封不久的原东北军区的前身吉东军区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中查到他的密语件。

为了破译这些如天书一般,使用密语写成的文字材料。在当时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拒绝提供破译密码的情况下,这几个好较真的历史学家动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电脑,使用了最先进的破译软件,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并在第一时间内公布在互联网上。

尽管事后这几个历史学家随即便被国家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逮捕,但在互联网上被公布出来的这件绝密事宜,却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百姓长达十几年的餐后的话题。

要知道,对于当时不仅是盟友,甚至双方还口口声声称呼对方为兄弟党,甚至亲切的称之为老大哥的情况之下,水面下边却涌现着如此的波涛汹涌,猜忌甚至相互暗算,那里又不会让人感兴趣?

要不是这件事情被那几个历史学家搞出来,谁又能曾想到苏联二战期间在日本建立的最成功的谍报网的暴露,会出自在外人看来,甚至中国党内都有很大一部分人也抱着同样的念头,他们一手捧起来这个的盟友之手?

恐怕包括死的绝对不瞑目的佐尔格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暴露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有人有意识的算计他。这件事情的公布虽然给后来的中俄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但与其一同公布的那些资料,也让后世的老百姓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苏联在东北抗战之中虽然起了绝大的作用,但对即便是同一个祖宗的抗联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每一个戈比、每一粒子弹,甚至每一公升汽油,都是用东西交换来的。这其中的斗争之艰苦,不是后世的老百姓可以想象的。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这些都是虚构历史,但无论是各大国际研究机构,还是老百姓明显更愿意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真的。而那位所有当世人唯一再世,曾经三任日本总统的野村岩在这件事情被公布出来后,不顾近九十的高龄,第一时间便带着家人叛逃中国,似乎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不仅老百姓相信,而后世那些嗅觉敏锐的导演们以此为题材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在很长时间之内都成为热播的电视剧,甚至罕见的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而以杨震为第一男主角的穿越、架空,甚至言情小说,更是数不胜数。

实际上早在这份文件被公布出来之前,对于后世的各国研究机构,还是民间百姓来说,杨震这位开国大将本身就是一个让人看不透的谜团。他在抗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精准的战略眼光,超常规的科学知识,多少年来一直就是很多人研究的课题。

在主要当世人都已经不在,而一些当年的抗联出身干部对这件事情又缄默不语,国家又始终拒绝公开这位建国后历任西藏、新疆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委主任,三次拒绝担任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任命,却主动承担了管理国防科技重担的谜一样人物详细资料的情况之下,各种谣言满天飞也就不奇怪了。

而当年那支赫赫有名,最后兵力发展到二百余万,占全军兵力总数最多时候曾经达到一半,而武器装备、战斗力为全军之冠,从东北的小兴安岭一直打到了海南岛,从日寇铁蹄之下解放了大半个中国的东北野战军和他们的统帅一样,本身也包含着无数的谜团。

要知道,美国那个高傲的驻华中国战区总司令的那句一个抗联的师不算装备和支援的因素,顶上三个美国师。即便与全盛时期的日军一个师团相比也毫不逊色的评语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不过此时的杨震可没有后世的风光。尽管心中因为提前暴露了底牌而极为懊恼,但也算摸清楚了江北底线而略微松了一口气。但这件事情,杨震已经打定主意,不管苏联方面如何的口绽莲花,自己的底线绝对不能退让。杨震可不想让自己成为那只教会了老虎上树本事的猫。

鉴于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和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杨震知道这个间谍网毁了,那么苏联方面再想建立一个新的恐怕就相当的难了。这也是苏联方面为何做出这个摘桃子的举动。将自己手中的那个情报网交给他们,也真亏他们想的出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勋的想法第260章 现实的美国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不是意外是阴谋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胁和警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终究还是一场空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辽外围争夺战(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强的评价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火仓库 (1)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二百九十三章 调整目标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个拳头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三十四章 胆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选择第二百一十二章 难堪的第一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群策山(5)第二百零五章 送别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险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零七章 杨震也头疼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帅们的不赞同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军要跑第一百六十章 杨继财的联想第一百零二章 总指挥(3)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驹林的直觉第八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3)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咬牙阶段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们同意我就认账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第二十二章 战略上的短板第一百零一章 余波之两利之请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强劲的对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终决定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当年也造过飞机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八章 打懵的宫下大佐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团第二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东线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击战(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还是任参谋长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与慎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锅卖铁第七十七章 我们也不是超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惧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将的赌注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东军情报之殇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进剿计划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一百零五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七十九章 惊天的赌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热情高涨的炮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彦三郎的决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力再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并不受欢迎的T三四第五百零一章 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第五十七章 战至一兵一卒第三十八章 龙入大海(5)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血战的开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执己见的上官云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群策山(4)第三百四十三章 头等大事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内线作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与坚韧第三百八十七章 轴承之困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须要考虑的事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辉煌的开端(10)第一百一十九章 游击习气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没有那么大胃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经打草惊蛇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誉之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坚持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机会第三百四十章 新东北大学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许是一个办法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五章 鸡生蛋的道理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
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勋的想法第260章 现实的美国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不是意外是阴谋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胁和警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终究还是一场空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辽外围争夺战(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强的评价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火仓库 (1)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二百九十三章 调整目标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个拳头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三十四章 胆寒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选择第二百一十二章 难堪的第一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群策山(5)第二百零五章 送别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险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零七章 杨震也头疼第一百七十三章 铁妇人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帅们的不赞同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军要跑第一百六十章 杨继财的联想第一百零二章 总指挥(3)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驹林的直觉第八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3)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咬牙阶段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们同意我就认账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第二十二章 战略上的短板第一百零一章 余波之两利之请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强劲的对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终决定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当年也造过飞机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八章 打懵的宫下大佐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团第二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东线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击战(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们的手太短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还是任参谋长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与慎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锅卖铁第七十七章 我们也不是超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惧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将的赌注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东军情报之殇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进剿计划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一百零五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七十九章 惊天的赌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热情高涨的炮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彦三郎的决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力再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并不受欢迎的T三四第五百零一章 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第五十七章 战至一兵一卒第三十八章 龙入大海(5)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血战的开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执己见的上官云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群策山(4)第三百四十三章 头等大事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内线作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与坚韧第三百八十七章 轴承之困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须要考虑的事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辉煌的开端(10)第一百一十九章 游击习气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没有那么大胃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经打草惊蛇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誉之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坚持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机会第三百四十章 新东北大学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许是一个办法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五章 鸡生蛋的道理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