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一)

韩云华所部夺取彭泽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武汉,蒋介石和陈诚等一干高级将领大吃一惊,这个韩云华是怎么办到的,要知道军统传来的情报看,彭泽县可是有一个完整的日军步兵大队防守,同时日军还增派了一个大队的援军。在这样的一个小县城日军安置了两个步兵大队,这样的防守布置已经把彭泽县城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就是这么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就这样毫无声息地被韩云华所部收复了,这如何能让蒋介石等人不吃惊呢?消息传到武汉,武汉各界人士又是一阵欢欣鼓舞。蒋介石、陈诚以及**的诸多高级将领同时向韩云华所部发来贺电,祝贺韩云华所部再创佳绩。

这次蒋介石也不再是口头上的表扬了,在韩云华的电报上报到武汉的第二天,一位侍从室的少将高参乘坐飞机赶到了湖口要塞。得知韩云华现在正在彭泽前线视察时,这这位谢高参立即驱车赶往彭泽。和这位谢高参同来的还有国共双方的喉舌媒体的几个记者。

接到李大勇的电报后,韩云华立即满脸王元化到彭泽西门迎接这位谢高参,韩云华知道这个时候这位谢高参可是一位财神,可怠慢不得啊。

果然,这位谢高参见到韩云华的第一时间便大声道:“恭喜云华兄弟,贵部再创佳绩,继湖口大捷之后又收复军事重镇彭泽,可喜可贺啊!委座这次可是很高兴,所以特意派老兄我前来劳军,打扰之处还望云华兄弟海涵啊!”

韩云华心里暗笑,这个彭泽县虽然现在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毕竟这里已经成了中日上方交战的最前线了。但是绝对还称不上军事重镇这个称号,这位谢高参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在给韩云华脸上添金。韩云华也不揭破,而是顺着这位谢高参的话说道:“哪里哪里,谢兄乃是国府栋梁,此话让云华汗颜了。”

谢高参也知道现在的韩云华在国共双方高层心中的位置,所以也就不敢太大意,当即说道:“不瞒云华兄弟,老兄我这次来是奉了蒋委员长和贵党周副主席的命令,前来彭泽前线劳军,同时也对老弟你这位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做一次采访。我也知道大战在即作这样的事情和不合时宜,但是这是党国和贵党共同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希望云华兄弟配合。”

韩云华并没有说配合不配合,而是转头问道:“不知谢兄这次前来劳军可曾为我部带来一些补给吗?连番的大战致使我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武器弹药更是几乎消耗殆尽,不知蒋委员长那里是否已经把答应我军的补给送来。”

谢高参一直都这到这个***的高级将领难缠,但是却从不知道这个韩云华会有这么让人头疼。这明摆着是在敲诈吗,不过陈诚对韩云华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有便宜便占,绝不含糊。所以陈诚早就料到谢高参这次任务空手去肯定要空手回的,所以便建议老蒋把答应韩云华所部的那批补给也一起带了过来。

谢高参苦笑着说道:“云华兄弟啊,据我所知,就在我们动身的前一天,陈长官已经把贵部的给养送了过去。由于我是坐飞机来的,而贵部的给养则是靠火车运送,所以现在还在路上行进当中。不过想想时间也快到了,云华兄弟不防问问湖口方面的部队?”

韩云华打了个哈哈,有些小幽默地说道:“不瞒谢兄,我们可是一支从山沟沟里打出来的部队,别的没有,唯有一个穷字,至始至终都抹不掉。这次我军南下参加武汉会战,党中央可是吧全军所有能拿的出手的武器弹药全部集中到了我们手里,所以我们败不起,更不能失败。”

显然谢高参也是知道韩云华所部的底细的,对于韩云华的话他压根就不信。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日军华北方面军三十多万部队都是吃干饭的,连一只给养和弹药都无法保证的中***队都打不败,还如何敢在中国混,更不要说完全灭亡中国了。

不过这个时候,谢高参可不敢随意驳斥这个国内外呼声极高的抗日英雄。只好郁闷地说道:“云华兄弟,你看是不是让门外的那些记者小姐们都进来吧。老是让人家在门外呆着也不是一回事啊。”

韩云华一拍脑门道:“对…对…,你看我这记性,魏鹏快快把那几位记者请到客厅来,这次是我们失礼了。”

让韩云华感到惊讶的是,这次来的三个记者都是美丽的女士,而且其中两个是双胞胎。一进门,韩云华便主动说道:“十分抱歉,这次由于谢高参带来的一些特殊的军事机密,所以让各位等了这么长时间,是我们的不对。”

一旁的谢高参撇了撇嘴,郁闷地摇了摇头。心里暗道这个韩云华怎么能这么无耻呢,黑白颠倒。分明是他在刻意浪费时间,怎么到头来却成了我的不是了。不过想想人家可是手握重兵的抗日英雄,而自己只是一个无职无权的少将高参。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现在谢高参最渴望的就是把这次任务赶紧完成,然后里这个可恶的***将领远一点,不然到最后总是要被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渣滓。

谢高参向着这三位美女记者很不自然低笑了笑,说道:“韩云华旅长现在就在这里,你们有什么话可以现在就问他,我只是一个陪同的客人,所以我接下来就不打扰大家了,等你们采访完我会保护大家离开了,有什么事大家都赶紧办吧,我先回军营了。”说完,谢高参转身走了出去。

谢高参走后,韩云华将三位记者请到自己在彭泽县办公的地方,然后自我介绍道:“想来诸位来来这里之前就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原本是不需要我来做这个自我介绍的,但是既然诸位想对我做一个宣传,那么我就不得不说几句。我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77旅旅长韩云华,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员。现在我和我率领的中国国防力量来到了武汉这座大城市,来到了彭泽这座小县城,我们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抗日。上级领导之间的事情我们不会也没资格参与,但是撇开***层面上的东西来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向所有一心抗日和关心中国命运的广大爱国人士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韩云华说完,双胞胎美女中的一个脆生生地说道:“韩将军,我是隶属国民政府军政部的一名记者,我叫何佳,这位是我的妹妹何雅。我不说您也清楚,我和贵党的这位范小姐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虽然在武汉外围的会战中,贵部屡创佳绩,但是在整个大战区中,我军还是处于绝对劣势,所以你现在就是一面旗帜,是我中华民族的一面不朽的旗帜,是国共双方都认可的抗日英雄,所以我希望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您能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您的看法。”

韩云华点了点头表示答应,首先提问的是**新华日报的记者范云,作为一个一直工作在敌战区的新闻工作者,范云的***嗅觉一点都不必那些时常工作在政府部门的老姜们差。对于韩云华这位国共双方都大力宣传的抗日英雄,范云早已是闻名已久了,但是一直都无缘相见。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近距离和党内的这位英雄接触的机会,范云心中可是十分激动,开口便问道:“韩云华同志,我是新华日报武汉主站记者范云,您的大名我在延安的时候就听说了。根据我党的一些资料记载说您现在率领的这支雄壮威武的部队是您一手打造起来的,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都未曾给予任何支援,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韩云华笑道:“怎么说呢,你刚才所问的问题基本上是真的,但是还是有一点需要更正的。当时我们新一团在赶往抗日前线的行军途中和日军精锐第五师团第21旅团的主力一部突然相遇,双方在毫无准备之下打了一场遭遇战,此战我军大败,部队损失惨重,待我们摆脱日军的追击时,部队已经只剩下四百多人了,而那时的新一团却便赶到了察哈尔南部的兴和县了。那时的新一团几乎全部都是伤员,有战斗能力的没几个人,而且武器弹药极其缺乏,并且和上级领导失去了联系,状况十分惨。但是就算如此,我们的战士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同鬼子作战,并且在抗日的同时发展自己,可以说我们这支部队时踩着日军的尸体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在此期间我们的战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我们却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军国主义在中国塞北的势力几乎被一网打尽。虽然我部的壮大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而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也确实没有给予我们任何物质上的援助,但是绝对不能说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我部的发展中一点作用都没起。反而党在我部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部队的思想和精神层面。我们***领导的部队是所以能屡败屡战,一息尚存便战斗不息,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再往下说便涉及到了***层面上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说了,还有什么问题请赶快问?”

隶属国民政府的这位美女记者对于被范云抢了头次提问的机会很不满意,不过何佳对这位年轻的将军也是很感兴趣,她大胆地问道:“韩将军,贵军在塞北会战的时候曾以一旅之师硬抗日军华北方面军数十万大军,而且还把日军打的溃不成军,中将少将折损了一大批,这是不是说贵部的战斗力已经完全超越了日军?”

第42章 出兵晋西北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629章 赴开罗第364章 华北会战(十一)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第101章 柳生俊第85章 前奏(二)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91章 巅峰对决(五)弟三百四十七章战冀南七第296章 景阳冈反扫荡(四)第19章 聂荣臻的惊讶第337章 新的战略布局(四)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110章 冀东巨变(一)第44章 南进三岔堡第219章 华丽的演出(十)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84章 华北会战(三十)第517章 剑指河南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291章 强悍的土匪(二)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227章 战德州(一)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163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二)第74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二)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176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二)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620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八)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9章 保卫大青山(二)第32章 人员调整第326章 山东大风起(五)第218章 华丽的演出(九)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484章 审干风波第642章 巨变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493章 夜谈第386章 华北会战(三十二)第433章 韩云华的决定第301章 景阳冈反扫荡(九)第646章 战徐州第627章 大休整第148章 武汉会战之抵达武汉(四)第604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99章 乱战(三)第476章 战山东(六)第427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九)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510章 潜心发展之三大军区合并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331章 山东大风起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一)第49章 塞外风云(一)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四)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413章 满月(三)第6章 大练兵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667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一)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355章 华北大会战(二)第31章 人民战争第277章 婚礼(二)第279章 南下山东(一)第156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七)第492章 提前出现的报告第423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五)第305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二)第350章 战冀南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70章 生死时速(一)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41章 复仇行动(三)第188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358章 华北会战(五)第327章 山东大风起(六)第4章 初战告捷第56章 倒霉的谷寿夫(二)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641章 兵败如山倒第277章 婚礼(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第580章 东征之挖坑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52章 塞北风云(四)
第42章 出兵晋西北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629章 赴开罗第364章 华北会战(十一)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第101章 柳生俊第85章 前奏(二)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91章 巅峰对决(五)弟三百四十七章战冀南七第296章 景阳冈反扫荡(四)第19章 聂荣臻的惊讶第337章 新的战略布局(四)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110章 冀东巨变(一)第44章 南进三岔堡第219章 华丽的演出(十)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84章 华北会战(三十)第517章 剑指河南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291章 强悍的土匪(二)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227章 战德州(一)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163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二)第74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二)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176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二)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620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八)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9章 保卫大青山(二)第32章 人员调整第326章 山东大风起(五)第218章 华丽的演出(九)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484章 审干风波第642章 巨变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493章 夜谈第386章 华北会战(三十二)第433章 韩云华的决定第301章 景阳冈反扫荡(九)第646章 战徐州第627章 大休整第148章 武汉会战之抵达武汉(四)第604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99章 乱战(三)第476章 战山东(六)第427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九)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510章 潜心发展之三大军区合并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331章 山东大风起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一)第49章 塞外风云(一)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四)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413章 满月(三)第6章 大练兵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667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一)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355章 华北大会战(二)第31章 人民战争第277章 婚礼(二)第279章 南下山东(一)第156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七)第492章 提前出现的报告第423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五)第305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二)第350章 战冀南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70章 生死时速(一)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41章 复仇行动(三)第188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358章 华北会战(五)第327章 山东大风起(六)第4章 初战告捷第56章 倒霉的谷寿夫(二)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641章 兵败如山倒第277章 婚礼(二)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第580章 东征之挖坑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52章 塞北风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