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晋绥军观察团(一)

这难得的平静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随着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的北上以及柳生特攻大队的集训初步完成,双方的摩擦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交界地的交火的规模也变的越来越大,由原来的连排一级发展到了营团一级。..

为了遏制韩云华所部的发展,同时也为了防范韩云华所部特种部队神出鬼没的偷袭,华北方面军开始大力扶持伪军部队,单单一个大同特别市就组建了两个架子师。这两个架子师虽然只有不到五千人,连300师七分之一也不够,但是足以帮助日军维持好城内的秩序了。

面对着日军日益嚣张的气焰,韩云华决定发动一次规模不大,但是绝对要让日军抓狂的战斗,狠狠敲打一下这个彬山元。让他知道在塞北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谁才是小弟,不然他还真以为山中无老虎。

然而就在此时,八路军总部来电,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命令第35军军长傅作义作为最高代表的一个军官观察团已经到达了八路军总部,希望八路军总部能够安排他们到内蒙古军区进行交流学习,八路军总部命令韩云华所部做好接待准备。

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后,韩云华立即同左权等人商量了一番,一致认为晋绥军派出的这个观察团交流学习是假,来摸韩云华的底才是真的。毕竟自家门口蹲的到底是虎是狗总的知道吧,韩云华所部的强势崛起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事情了,但是他阎锡山总不能任凭韩云华这样肆无忌惮的扩张下去,毕竟这晋绥两省原来可是他阎老西的地盘。

早在一个月前,八路军总部就曾经发出过密令,说阎锡山所部很可能会对八路军各部发动新的摩擦。但是事后却不了了之没有了风声,看来阎老西也是怕了韩云华这只老虎仔了,想先来摸摸底再说,他也怕踢到铁板上的了,连沼潘中将、寺内寿一大将那可是血淋淋的例子,前车之鉴不得不慎重啊。

既然判断出了傅作义等人此行的意图,那么韩云华等人也就不客气了,既然你想看那就让你看个够,你不是说要来交流学习的吗?那好,就让我内蒙古军区的部队教教你怎样打仗,怎样打胜仗。

反正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好了,只等观众来即可开演,他韩云华要让这些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名将们大开眼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现代战争。

要说中国现在还有哪一个军阀值得韩云华正眼看的话,那只有盘踞在山西的这个阎老西了。有人说阎锡山是军阀,是中国政治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人说阎老西是封建的土皇帝,是人民的敌人。但是韩云华心里却对阎锡山以及他领导下的晋绥军有一个新的定位,阎锡山是军阀是封建土皇帝,同时他也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忠实的信徒,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功臣。

韩云华的这个定位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而他的解释是没有贬义的,因阎锡山是一方诸侯这是实实在在的情况,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同老蒋平分抗礼的大诸侯,所以说他是军阀也没有不妥,说他是封建土皇帝也没什么不对的,原因更简单,他是不会逃出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限制的,这是没有错的。

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的“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阎锡山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晋绥军为推翻清政府,为抗击外立,为民族的抗战,为民族的独立、自由曾作出过重大贡献。1911年11月5日下午,阎锡山与吴禄贞在娘子关会晤,决策推翻清廷大计,决定组成燕晋联军,其时,他们就已有共识:“山西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堡垒,将来中国万一对外有事的话,海疆是靠不住的,山西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山西这个堡垒,要好好布置”1911年11月15日,袁世凯派曹锟和吴佩孚等率军攻打山西,阎锡山率领军队虽做了坚强抵抗,但还是被袁军打的大败。阎锡山只率领1000多人逃离山西,取道保德,率部攻入绥远,占领包头,才得以生存下来。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访问山西,在太原逗留两天三夜。孙中山这次访问山西,是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大的内容和影响不讲,阎锡山与孙中山之间的三件“小事”要说。一、孙中山与阎锡山单独合影留念;二、孙中山手书“博爱”赠与阎锡山;三、孙中山私下里特别嘱咐阎锡山:“北方环境与南方不同,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山西这一块根据地”。

韩云华之所以给予阎锡山同别的军阀不一样的评价并不是因为他以上的那些功绩或者是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因为他以下所做的巨大贡献。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民国时期,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这些都是在孙中山访问山西的指导方针的落实。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派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北伐时期,阎锡山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虽不是主战场,情况却十分耐人寻味,这是因为晋绥军集团,牵制了对方太多的兵力和精锐;抗战时期,山西造的枪跑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抗敌的国共两军,有力地抵抗了日本鬼子的进攻。在抗战时期,为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在近现代历史上,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抗战时期,寺内寿一大将、坂垣师团、东条英支部,都曾遇到这些晋绥军将领率部进行的顽强抵抗,吃了晋绥军的不少苦头。一支地方部队能有这样的表现和成就,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只有桂系可以与之一比;一支地方部队能出这么多的人才,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没有一支地方部队可以与之相比,包括桂系。

韩云华给予了阎锡山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容忍阎老西的无理取闹,摩擦来了那就要反摩擦,就是不知道阎老西的晋绥军能不能承受的起那个损失。

现在想来阎老西对韩云华也是相当的惊惧,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派心腹爱将傅作义来察哈尔,探听韩云华所部的虚实了。不过这对于韩云华所部以及整个八路军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你,只要这场戏演好了,阎锡山搞摩擦的念头想来也就弱了不少,甚至会直接放弃原来的打算,这对于国共双方都好,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也是一件幸事。

1939年1月3日,傅作义一行人在彭副总指挥亲自陪同下赶到了归绥,内蒙古军区主要领导人到归绥城外三十里处迎接彭副总指挥一行人。

见面之后当然少不了一阵寒暄,彭副总指挥首先为韩云华介绍道:“韩云华同志,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阎长官的心腹爱将第35军军长傅作义将军,傅将军所部的防区同你部的防区相接,以后还要多打交道,这次就多谈谈。”

“傅将军的大名云华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更深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啊哈哈哈”韩云华首先开口说道,这倒不是韩云华虚伪,而是他对这位在后世解放战争中大放光彩的将军也是仰慕已久了。

不说这位傅作义傅大将军在解放战争中如何如何,单单现在他所率领的那支国民军第35军就足以让韩云华肃然起敬。国民党部队中有几支特别精锐的部队,分别是:攻击王牌军——第2军、“广西狼兵”——第第第第8军、新锐实力军——新第第第52军。其中杂牌强悍军就是指傅作义率领的第35军,相对于国民政府的其他部队来说,第35军可谓是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最著名的战例就是1940年傅作义指挥的五原会战,经此一战击毙日本水川中将、步兵联队长桥大佐、特务机关长原中佐和五原矿日本籍军事技术人员500人,击毙日军1100人,生俘日军大小指挥官50人;毙俘伪蒙军30第二个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当然了,现在五原成了韩云华所部的地盘了,而日军在塞北的势力几乎折损殆尽,五原会战会不会再发生已经成了一个谜,而傅作义肯定是不会成为第二个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军官了,因为这个殊荣已经被韩云华在武汉会战中拿走了,韩云华本人也成为了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个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中官。

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67章 上海的声音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110章 冀东巨变(一)第287章 初战告捷第395章 中央工作组第54章 塞北风云(六)第509章 潜心发展之训练苏军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499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下)第481章 战山东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382章 华北会战(二十八)第麻烦的装备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468章 华北无战事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410章 日军的小动作(二)第326章 山东大风起(五)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219章 华丽的演出(十)第183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九)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满月一第498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上)第562章 风起东北第209章 晋绥军观察团(四)第671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32章 日本高层的野心(二)第78章 对策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161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二)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646章 战徐州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二)第363章 华北会战(十)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一)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五)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194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115章 冀东事变(六)第297章 景阳冈反扫荡(五)第40章 复仇行动(二)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356章 华北大会战(三)第653章 决战江南第536章 战德州之偷袭进行时第10章 保卫大青山(三)第489章 东进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387章 华北会战(三十三)第32章 人员调整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191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第390章 华北会战(三十六)第1章 决战丛林第130章 落幕第135章 战斗总结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595章 血战长空第34章 特战成军第149章 武汉会战之帅府论战(五)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大战风云起(二)第439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六)第307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四)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321章 伏击(三)第534章 战德州之再布局第655章 最后之决战(一)第148章 武汉会战之抵达武汉(四)第602章 大动作第3章 安身立命第93章 巅峰对决(七)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622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十)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188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第418章 特战精英闹华北第361章 华北会战(八)第410章 日军的小动作(二)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战略布局(一)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406章 特战集训(一)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
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67章 上海的声音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110章 冀东巨变(一)第287章 初战告捷第395章 中央工作组第54章 塞北风云(六)第509章 潜心发展之训练苏军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499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下)第481章 战山东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382章 华北会战(二十八)第麻烦的装备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468章 华北无战事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410章 日军的小动作(二)第326章 山东大风起(五)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219章 华丽的演出(十)第183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九)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满月一第498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上)第562章 风起东北第209章 晋绥军观察团(四)第671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32章 日本高层的野心(二)第78章 对策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161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二)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646章 战徐州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二)第363章 华北会战(十)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一)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五)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194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115章 冀东事变(六)第297章 景阳冈反扫荡(五)第40章 复仇行动(二)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356章 华北大会战(三)第653章 决战江南第536章 战德州之偷袭进行时第10章 保卫大青山(三)第489章 东进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387章 华北会战(三十三)第32章 人员调整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191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第390章 华北会战(三十六)第1章 决战丛林第130章 落幕第135章 战斗总结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595章 血战长空第34章 特战成军第149章 武汉会战之帅府论战(五)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大战风云起(二)第439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六)第307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四)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321章 伏击(三)第534章 战德州之再布局第655章 最后之决战(一)第148章 武汉会战之抵达武汉(四)第602章 大动作第3章 安身立命第93章 巅峰对决(七)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622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十)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188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第418章 特战精英闹华北第361章 华北会战(八)第410章 日军的小动作(二)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战略布局(一)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406章 特战集训(一)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