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华北会战(二十七)

韩云华被围困在大青山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归绥,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左权紧急通知集宁、前旗、中旗、化德、康保、沽源等地的部队立即向兴和县合围,同时命令晋北前线的整编第300师立即摆脱当面之敌的纠缠回援兴和县,而兴和县的守军也接到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兴和县的死命令,左权给张大兵的书面电报中是这样说道:“……. 团长牺牲了就由政委代为指挥,政委牺牲了就有营长代为指挥,营长牺牲就由连长上,哪怕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许撤出阵地,兴和县必须守住………”

在日军的刻意宣传下,共产党八路军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韩云华被日军包围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华北,在仅仅隔了一天之后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很多人眼里韩云华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但是现在战神也即将陨落,这对中国人民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当天晚上共产党中央发出紧急电令,命令八路军各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被日军包围在大青山上的韩云华。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一二零师、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冀南行政公署等单位都接到了救援韩云华的命令。

而国民政府接到军统传来的消息后,出于对韩云华这位战将的尊重以及对这位年轻的抗日英雄的认可,蒋介石本人很难得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救援韩云华的命令。

相对于外界的紧张,处于包围圈中的韩云华却并不担心,在接到中央军委发来的电报后韩云华立即以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的名义给延安方面发了一封回电,在电报中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敌我力量的对比,得出就华北地区而言,日军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和八路军相差并不大,这次日军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要消灭他的做法是极为愚蠢的。只要利用得当,至此日军的华北的力量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虽然他本人现在尚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身边的部队也不多,但是大青山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了他很好的保护,长时间不敢说,但是守住大青山一个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根据日军的部署他已经做出了新的作战计划,调整各部队的任务,所以希望党中央不要为了他兴师动众,那样会给日军很多击破我军的机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党中央应该抓住机会一举将日军深入我军腹地的部队一网打尽。

韩云华的电报很快就被送到了毛主席的书桌上,对于韩云华的坚持毛主席并不认为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反而是认为韩云华准备以自己作为诱饵,给内蒙古军区其他部队创造条件。虽然说毛主席对于韩云华的这个做法很是反对,不管现在韩云华身边的防卫力量多么强大,但是就形势而言他韩云华依然处于四万多日军的包围之中。要是能够像韩云华说的那样取得一定的战果还好,要是他本人有个什么不测的话,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党中央也很清楚,现在就算是八路军其他部队加班加点往过赶也恐怕是不赶躺了,况且一路上日军的封锁线是何其的多,这一来一回部队的伤亡绝对不会小。不过出于对韩云华的信任,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其他领导商量了一番后决定依然由韩云华指挥塞北的战斗,但是韩云华要向党中央保证他自己的安全,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但是在三天之内要让党中央看到他韩云华还是有最起码的自保能力的。

对于党中央的关怀和信任韩云华还是很感动的,至于党中央让他证明自己有自保的手段韩云华也一点不担心,虽然日军的突然袭击确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这也给了韩云华一个机会。韩云华现在可是手握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官,其战略眼光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在韩云华看来,之前的日军是保护好自己再揍人,在揍人之前先要把自己保护好。但是这一次日军为了揍人可是把守家的部队也调了出来。

根据钱壮飞的情报部门侦查得知,现在整个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整个省的防御都极为空虚。这让韩云华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前所未有痛揍小鬼子的一个机会。韩云华不是一个自大的人,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日军的锋芒也没有之前那样锋利了,现在他也不再是刚刚穿越回来的那个只有三四百残兵败将的小喽啰了。手握四十多万大军让韩云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提前结束战争,中华民族提前腾飞的希望。

根据情报显示,现在北平的守军只有一个日军的步兵旅团和伪华北治安军的三个集团,比之前的两个师团、一个战车联队、两个骑兵旅团、一个重炮旅团,三个炮兵联队以及伪军的三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团的守军少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韩云华命令陈大师长可以不用顾忌兴和县以及他本人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不顾承德的安全,但是务必要拿下北平城,只要拿下了北平,那么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基础就会被动摇,牺牲再大也是值得的。

同时日军的骑兵集团现在不是已经按照预定的计划出现在了冀东腹地,只要全歼了这个骑兵集团,那么日军的机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韩云华命令万国权和傲烈格不惜一切代价全歼日军的这个骑兵集团。而教导师和冀南行政公署以及334旅接到的命令是,全军迅速北上,将冀南的地盘暂时交给高树勋所部,共产党的部队立即北上攻打华北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石门,而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军区要全力配合教导师。

同一时间韩云华还给归绥的左权发了一封电报,命令左权立即想整个军区发出最高状态,立即动员辖区内的青壮年踊跃参军。之前为了不破坏根据地的生产力,所以韩云华对于前来投奔内蒙古军区的青壮年一般是安置到了工厂企业工作,很少招进部队,除非有什么特殊的能力。

但是现在韩云华需要大批的部队来完成他的计划,所以不得不紧急组建新的部队。同时韩云华还命令内蒙古军区各县的保安团、县大队、区小队立即到各自的县城汇合,然后整编完成后立即赶往归绥听候调遣。

日军的进攻一刻也没有停止,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整整九个小时了,日军一直都在进攻。听着山脚的隆隆炮声,韩云华的心情说不上坏,当然也说不上好。日军的战斗里确实非同一般,警卫团在山脚临时修筑的防线只坚持了不到四个小时就被日军击溃了,阵地最终还是被推到了韩云华之前修筑的碉堡工事群里。

经过两年对的建设,大青山总部的防御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一个山口都是用钢筋混凝土修筑的碉堡以及战壕,明堡还好说,普通大炮虽然对于钢混结构的碉堡威胁不大,但是那也撑不起野战重炮的正面攻击。但是暗堡可就难打得多,一般的暗堡全部修筑到了山体力,日军的重炮打上去连一点反应都没有。为了防治日军依靠空军投重磅炸弹轰炸山上的建筑,所以韩云华在设计大青山防御体系的时候就将大青山今后的工作地点建在了地下,所以韩云华对于大青山的防御体系还是很有信心的。

韩云华现在最最担心的就是冀东前线的战事,李大勇那边已经整整抗了八天了,虽然筱冢义男中将指挥部队一刻不停的攻击,而李大勇所部的防线也越撤越后,现在已经距离迁安城不足五公里了。用李大勇的话说,他最多在坚持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日军是不可能大规模进攻冀东的,但是一个星期后他的部队再能不能挡住日军的攻击可就难说了。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战斗,李大勇所部就伤忘了一万六千余人,而且直接战死的就有足足九千余人,重伤的也有三千余人,这样惨重的伤亡李大勇平生所仅见。

但是不管怎么说,日军的骑兵部队已经按照预定计划出现在了冀东腹地,而万国权和傲烈格也做好了骑兵对决的,只要不发生不可逆转的事情,日军的这个骑兵集团必死无疑,这也是韩云华自信所在。

“云倩,离天亮还有多长时间,前面的战事进行的怎么样了?”韩云华头也没有抬问道。

“哥,现在已经是凌晨五点了,距离天亮只有一个小时了。前面的战事还算顺利,日军在夜晚发动了十一次冲锋,甚至还动用了毒气弹,但是都被我们警卫团打下去了。刚刚日军停止了炮击,但是阵地上的小鬼子依然没有撤出阵地,看样子是准备休息一下然后再进攻。”韩云华快速的回答道,作为韩云华的警卫团长,前面的战事都是韩云倩亲自指挥的。为了哥哥以及所有人的安全,韩云倩可是把警卫团所有的实力都展现了出来。

“部队的伤亡如何,还能支撑多长时间?”韩云华继续问道。

“有完备的防御工事在,尽管日军的进攻很激烈,但是我军的伤亡并不大,按照这个进攻力度估算的话,我们最少也能支撑一个半月以上。”

韩云华暗自盘算了一下,日军不管怎么说也不可能在大青山停留一个月,不说一个月后日军的这一个师团两个旅团还能活几个人,就日军带的那些给养和弹药也不可能支撑那么多天。

“很好,大青山保卫战我就全权交给你了。冀东前线可是有消息?”韩云华的声音还是那样平静,看不出是喜是悲。

韩云倩努力缓了缓心情,然后继续答道:“放心吧哥,有我在,我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的。冀东那边两个小时前发来一封电报,那时哥哥正在休息,所以我让报务员把电报放在了你的书桌上了。

韩云华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桌子上,然后拿起桌子上的电报阅读了起来。电报是万国权和傲烈格发来的,他告诉韩云华,日军的骑兵部队已经上钩了,预计今天上午就回同万国权的机械化旅相遇。而傲烈格的骑兵师更是已经截断了日军的骑兵部队的后路,整个战斗都在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着,没有出任何差错。

对于日军的骑兵韩云华还是很了解的,熟悉日本历史的人知道,1575年4月,武田信玄过世之后,其子武田信赖率15000骑兵与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战于长筱城。此战,武田家世代经营的铁甲骑兵被织田军的火枪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日本战史上火枪第一次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由此开始,日本的骑兵从此走向没落。然而尽管如此,日本没落的骑兵也参加了侵华战争。

骑兵的没落那是有目共睹的,再热兵器为主的战场上骑兵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但是韩云华却是知道,对于现在的日本而言,骑兵还是很起作用的。因为中国的地理地形以及落后的交通导致日军的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汽车根本就不能上路,这个时候灵活的骑兵就成了日军提高机动作战能力的首选。其实早在大正八年即1919年,国司伍七中将即提议废止骑兵,而决定却是在昭和十一年,即1936年,日军参谋本部的兵备发送会议决定废止日本陆军的骑兵。但是由于日本的秩父亲王的力主,保留了一个骑兵旅团,即骑兵第4旅团,代号“成兵团”。然而实际上,至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前后在中国战场上,侵华日军陆军的骑兵部队还远不止一个旅团。研究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可以发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日本驻中国的骑兵旅团有4个,骑兵联队25个。日军骑兵主力在日本的关东军的编成内,计有骑兵第1旅团,骑兵第3旅团(驻佳木斯、其后隶属于第5军),以及骑兵第4旅团(驻海拉尔)。“七.七事变”后,骑兵集团(辖骑兵第1、第4旅团)由关东军调任华北方面军。骑兵旅团通常由两个骑兵联队和一个骑炮联队编成。如隶属12军的骑兵第4旅团,旅团长藤田茂一少将,下辖骑兵第25、第26两个联队,以及骑炮第4联队和辎重队。

和日军的骑兵相比,中国的骑兵显然要粗糙廉价的多,就如同韩云华所部如此庞大的骑兵部队实际上装备都是不完整的。中国的骑兵部队是由骑士、战马、马刀组成的,而日本的骑兵显然要精良的多。无论是在战马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中国骑兵都远远比不过日本的骑兵。日本自古以来马匹矮小,不适合骑兵作战。原产的日本马有8种,托加拉马、御崎马、木曾马、野间马、北海道和种马、对州马、与那国马、宫古马。日本骑兵的战马非常重视马的血统。每一匹战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注明马的生日、血统等等。盎格鲁诺尔曼马是日本战马的主要马种,这种由法国诺曼底地区的诺尔曼马和纯种马的混血的战马日本的影响很大。由于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国留学骑兵,所以秋山好古也极力向陆军省推荐盎格鲁诺尔曼马。除了最初明治建军时,邀请来的法国军事顾问团给与日本骑兵重大影响之外,秋山好古的建议也是日本骑兵战马有75采用盎格鲁诺尔曼马的原因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加强军事实力, 骑兵部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日俄战争前,日本组织了两个骑兵旅,旅长分别为闲院宫载仁亲王和秋山好古,他们都是法国骑兵学校毕业的。在使用轻骑兵破交,迂回上大显神通。闲院宫载仁亲王最早提倡在骑兵部队中配置轻机枪,而秋山好古更是在黑台沟会战中以8000破10万,杀的号称世界第一的哥萨克骑兵尸横遍野。 侵华战争中的日本骑兵大多是隶属于师团的师团骑兵。其骑兵联队的番号与所在师团的番号相同,如骑兵第1联队隶属第1师团,骑兵第8联队隶属于第8师团,又如驻山西临汾的侵华日军第41师团为侵华战争需要而编成之时,即将原驻日本习志野的骑兵第15联队改为骑兵第41联队。有的师团下辖骑兵大队,如第13、18、第101、第114师团。一些独立混成旅团辖骑兵中队,如独立混成第2、第11旅团下辖独立骑兵中队,又如在21军编成内的近卫混成旅团,下辖近卫骑兵中队。师团骑兵跟随与师团主力转战于各地,作战表现可参见各个师团的历史。但是也没有大规模的行动和作战,采取的作战方式也大多是快速突击、搜索、侦查以及之后的维持治安。有能力单独行动的也只有骑兵集团,其规模相当于师团,下属两个旅团

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492章 提前出现的报告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82章 敲诈老蒋第55章 倒霉的谷寿夫(一)第136章 北上寻亲(一)第53章 塞北风云(五)第11章 挺进晋北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287章 初战告捷第132章 回师察哈尔(一)第36章 伪蒙古军的末日(二)第547章 韩云华的组合拳第3章 安身立命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134章 战斗总结(一)第192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一)第106章 震撼出击(四)第393章 华北会战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117章 冀东事变(八)第99章 乱战(三)第462章 华北无战事(八)第84章 华北会战(三十)第343章 战冀南(三)第611章 关东军的末日(九)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一)第521章 收拾庞瘸子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二)第612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第658章 最后之决战(四)第631章 赌战第629章 赴开罗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40章 复仇行动(二)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473章 战山东(三)第120章 冀东事变(十一)第608章 关东军的末日(六)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三)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140章 风云再起(一)第541章 明修栈道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571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四)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337章 新的战略布局(四)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286章 初战告捷(三)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五)第669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三)第662章 开国大典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346章 战冀南(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三)第667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一)第3章 安身立命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563章 东征之序曲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429章 韩云华的新烦恼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91章 巅峰对决(五)第504章 潜心发展之别离第101章 柳生俊第109章 震撼出击(七)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一)第455章 华北无战事(一)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413章 满月(三)第372章 华北会战(十八)第154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五)第543章 陆战队出击第162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一)第531章 战德州之血腥报复一百五十七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八第349章 战冀南(九)第317章 锄奸(二)第139章 升官第406章 特战集训(一)第101章 柳生俊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
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492章 提前出现的报告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82章 敲诈老蒋第55章 倒霉的谷寿夫(一)第136章 北上寻亲(一)第53章 塞北风云(五)第11章 挺进晋北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287章 初战告捷第132章 回师察哈尔(一)第36章 伪蒙古军的末日(二)第547章 韩云华的组合拳第3章 安身立命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134章 战斗总结(一)第192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一)第106章 震撼出击(四)第393章 华北会战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117章 冀东事变(八)第99章 乱战(三)第462章 华北无战事(八)第84章 华北会战(三十)第343章 战冀南(三)第611章 关东军的末日(九)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一)第521章 收拾庞瘸子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二)第612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第658章 最后之决战(四)第631章 赌战第629章 赴开罗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40章 复仇行动(二)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473章 战山东(三)第120章 冀东事变(十一)第608章 关东军的末日(六)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三)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52章 塞北风云(四)第140章 风云再起(一)第541章 明修栈道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571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四)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337章 新的战略布局(四)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286章 初战告捷(三)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五)第669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三)第662章 开国大典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346章 战冀南(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三)第667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一)第3章 安身立命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563章 东征之序曲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400章 中央视察(四)第429章 韩云华的新烦恼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91章 巅峰对决(五)第504章 潜心发展之别离第101章 柳生俊第109章 震撼出击(七)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一)第455章 华北无战事(一)第491章 中央视察团抵达第413章 满月(三)第372章 华北会战(十八)第154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五)第543章 陆战队出击第162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一)第531章 战德州之血腥报复一百五十七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八第349章 战冀南(九)第317章 锄奸(二)第139章 升官第406章 特战集训(一)第101章 柳生俊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