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章 武力解决外蒙问题

bookmark

斯大林得意的看着出去的中国代表心道:“小样,就凭你们还想跟我斗!”对比一下双方的国力,斯大林怎么想也不甘心把那些领土交给中国。

斯大林的意志就是斯拉夫人的意志,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俄方面一直咬着嘴不松口,他们既不明确表示不归还中国的领土,同时也一寸领土都不肯归还中国。

得到苏俄方面的消息后,中国政府一直在公布谈判的最新进展,而苏俄方面拒不归还中国的任何一寸领土,加上还霸占这中国的外蒙古,在中国国内引起的极大的反感,原本对苏俄存有好感的人纷纷表示厌恶苏俄。

而报纸上也在渲染这苏俄的威胁,并且把之前的沙俄和后来的苏俄在抢占中国的领土,残杀中国人民的事情一一公布出来,一时间人们讨厌苏俄胜过于讨厌日本,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至少没有杀光东北民众,而苏俄所占据的那些领土的人不是被杀光就是被吃了。

而王汉章也正是要渲染这种敌对的情绪,对于中国来说,进行任何事情,其实最大的阻力一般都是来自内部,内部有很多不知道居安思危的人,刚刚被人家侵略,好不容易打退了侵略者,他们就好了伤痛忘了伤疤,渲染和平之类的,有时候王汉章都想直接将这些人杀了算了。

今天把苏俄的所作所为揭露出来,就是要让这些人无话可说,到时候开战的时候,他们要是想从中捣鬼就算杀了他们全家,那么普通民众也只会拍手称快。

经过今天的宣传,民众对苏俄的愤怒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谁要是说苏俄好,那么一定会被妈做汉奸。

王汉章看时机差不多了,而三十万秦军已经部署到了热河、绥远宁夏等地,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直扑外蒙。目前原来的远征军已经划进秦军,当然以后蒋介石要立国,那这些军队是要给他的,蒋介石也是担心已经建了联合政府,到时候就不好在调军队走了,至于国防军肯定是不行的,而国民党军到时候也不好全部调走,蒋介石是现在并不想再把一些他不喜欢的人带进新国家,这些人只会碍手碍脚的。

民间和报纸还在渲染反苏情绪,而王汉章则秘密的飞去绥远,这次他一定要给苏俄一点颜色瞧瞧。目前苏俄在外蒙驻扎了两个精锐师,所有的武器和人员都是满编的。

不过此事外蒙还没有铁路,因此王汉章虽然人多但是并不适合大规模进攻,否则难以保障后勤补给。

中国民间的反苏情绪也被苏俄方面侦知,斯大林也很清楚,不过他在赌中国不敢动武,他十分清楚中国的现状和历来中国人的思想,如果没有王汉章存在,王汉章相信就算是有今天的局势,中国政府也不会想要开战。

王汉章敢开战自然是有底气的,现在华夏已经能制造汽车、飞机、大炮,还研制了一些新式的武器,在欧洲还有德国在那里牵制,要不然中国就算打也是必败,但是现在不一样,就算打不过,王汉章也要牵制更多的苏俄力量,让苏俄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御德国,最后为德国所灭。

也许很多人会说纳粹德国多么的凶残,如果德国人不满足欧洲的领土,甚至对中国的领土也垂涎那王汉章怎么办。

实际上王汉章自然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王汉章认为德国人再怎么贪婪也比不过斯拉夫人,德国才多大,要是他们统一了欧洲,夺取了非洲,王汉章相信德国人估计就没有太大的进取心了。另外希特勒本人对中国还是抱有好感的,以前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有一户中国人经常接济他,另外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发源于西藏高原,和中国人有点血缘关系,价值德国人口太少,拿下那么多地方也守不住,因此王汉章认为德国那个时候对中国动手的可能性不大。

反观苏俄,斯拉夫人实在太多,苏俄现在控制这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算再加上一倍他也不会觉得不够多,斯拉夫人对领土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何况到目前为止,整个华夏控制的领土也才他们的一般而已,资源还没有他们丰富。

综合种种,王汉章不认为德国缺德胜利华夏民族的境遇会更加的糟糕,德国人要非洲,要美洲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那里又不是华夏的,华夏民族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夺取那里,王汉章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

王汉章希望的是讲欧洲人赶回欧洲,拿回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今后就算全世界封锁打压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也有足够的资源自行生产,不至于因为缺少原料、矿产而慢慢的越来越落后,跟西方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

斯大林此时听着下面的人在报告中国发生的事情,布察布舒服斯基道:“如今中国到处弥漫这反苏情绪,我看很可能会爆发战争,我们应该早点准备。”

情报头子,斯大林的左膀右臂贝利亚道:“该死的中国人居然敢跟伟大的苏联为敌,难道他们不找跟苏联为敌就是跟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敌吗,我们一定要发动中国的无产阶级反对他们。”

斯大林抽了一口烟斗,“中国人想要我们把领土还给他们,就必须拿出一点实力出来,否则我可不会把那么肥美的土地给一群猪。”

斯大林已经知道中国在北方集结了重兵,中国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北方,斯大林判断中国要动手肯定是先从外蒙开始,这样可以试探苏俄的军队战斗力,再去判断要不要继续武力夺回其他的领土,这根当年日本所用的办法如出一辙。

斯大林决定在外蒙给中国人当头一棒,告诉中国人想要苏联的任何一寸领土,门都没有。

抵达林继续让谈判的人继续不松口,反正扯天扯地就是不给领土,但是又不明确说不给,一时间双方僵持在那里,似乎一切都只看王汉章那三十万秦军的表现了。

外蒙古有三面和内地接壤,西南方向暂时没有正规的中国军队,都是地方军阀的一些部队。同时西南部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目标,何况到处是荒漠,补给就更加的不方便,因此这里不会有中国军队的进攻。

王汉章要进攻只能从绥远、热河、黑龙江一线进攻,而斯大林也是这么认为的,斯大林秘密的派了两个师一个装甲旅开进外蒙古,这样一来,外蒙古就有四个苏俄师和一个装甲旅师,一个炮兵师以及一些防空营、反坦克营,总人数就有8万余人,他们被编为一个集团军。

这支部队装备有400两坦克,300辆装甲车,500多门火炮还有550架飞机。另外还有所有的伪蒙古军参与。

其实苏俄的装备上还是比正常情况下弱上了一些,主要是欧洲消耗的太厉害,要不然王汉章将会面对更多的飞机、坦克、大炮,这次指挥克里沃舍夫中将被任命为集团军总司令,全权指挥这次战斗。

而中国方面参与战斗的兵力有20万人,另外10万人在后面做后备军,王汉章要一举拿下外蒙,为明年的进攻夺取战略主动权。

控制外蒙之后,王汉章就可以修铁路到库伦和乌苏雅里台,这样明年进攻就不用依靠汽车甚至马车去运输了,而且控制了外蒙,就离贝加尔湖非常的近,这样也能轻易的切断苏俄到库页岛外兴安岭等地的道路,只要切断了这里,盘踞在库页岛、江东六十屯的那些苏俄军没有了物资和兵员补给的,最后只有被消灭一途。

此时对于王汉章来说,无论是外蒙还是苏俄,最大的问题还是情报问题,特别是对于苏俄,在情报方面,王汉章是一无所知,幸亏德国人愿意提供他们描绘的地图和一直以来搜集的情报,王汉章和一众人仔细的看了看,发现德国人的情报,特别是地图画的非常的准确,这可帮了王汉章大忙了,由此也可见,德国人准备了很久。

总之至少王汉章对于这些地方并不是一无所知,至少有德国人提供的地图,不至于瞎打误撞了。

卫立煌、戴安澜等人最近也非常的忙,其实王汉章不会打仗,真正的作战需要他们去完成,这次王汉章集中了300两坦克,几乎是华夏百分之七十的坦克了,还有飞机700架,飞机到是很先进,秦国仿制的飞机也造出了100架,再有就是原来的美援,以及分道扬镳后扣留下来的,这也占了华夏飞机的一半,制空权的重要性王汉章比谁都清楚,因此飞机自然要多集中一些。

另外火炮王汉章就富余的多了足足上千门,更为重要的是秦军已经有一半的部队装备了龙式突击步枪,还有大量的火箭筒,至于直升机王汉章并没有打算现在拿出来,那种利器一定要等百万军队大会战的时候拿出来,到时候,嘿嘿……

第27章 那怎么办第30章 会见戴维·本-古里安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16章 一泼冷水灌顶第66章 世界震惊第12章 海上大战(下)第6章 大战前夕第47章 见龙云(二)第29章 工业计划第13章 夺取温都尔汗第49章 日本换人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乱第59章 空中支援第62章 大幕拉开第2章 驱逐计划顺利第29章 裕仁死后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38章 阳谋成第30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58章 和社会党谈判第48章 御前诉苦会第71章 温哥华第63章 冬季攻势(三)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43章 后果第15章 内政(二)第2章 以钱换时间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37章 检阅88军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69章 轰炸美军舰队(上)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3章 扩军第52章 全面撤退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10章 没事找事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53章 黄种人应该和解第51章 进攻第4章 收复领土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10章 德国的军购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53章 两害取其轻第23章 先发制人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章 交好德国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2章 海上大战(下)第52章 全面撤退第8章 围歼113联队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1章 瘟疫蔓延第58章 逃出生天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47章 戈培尔的反击第50章 空战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62章 大幕拉开第45章 裕仁的考虑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8章 逃出生天第64章 罗斯福之死第18章 战略反攻海战前第71章 温哥华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33章 美援第42章 毒气战第29章 货币金融第8章 里宾特洛甫的野心第61章 冬季攻势(一)第29章 收复失地第51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下)第46章 突击小分队第59章 蒋介石翻脸第23章 进攻夜丰颂第33章 美、德联盟第31章 瘟疫蔓延第36章 东德和西德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20章 夜间作战第41章 中苏战争第51章 进攻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欢第56章 守溪待鹿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46章 英雄归来第67章 中东内乱第12章 孙立人战温都尔汗第18章 夺岛第65章 撕破脸皮
第27章 那怎么办第30章 会见戴维·本-古里安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16章 一泼冷水灌顶第66章 世界震惊第12章 海上大战(下)第6章 大战前夕第47章 见龙云(二)第29章 工业计划第13章 夺取温都尔汗第49章 日本换人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乱第59章 空中支援第62章 大幕拉开第2章 驱逐计划顺利第29章 裕仁死后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38章 阳谋成第30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58章 和社会党谈判第48章 御前诉苦会第71章 温哥华第63章 冬季攻势(三)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43章 后果第15章 内政(二)第2章 以钱换时间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37章 检阅88军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69章 轰炸美军舰队(上)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3章 扩军第52章 全面撤退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10章 没事找事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53章 黄种人应该和解第51章 进攻第4章 收复领土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10章 德国的军购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53章 两害取其轻第23章 先发制人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章 交好德国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2章 海上大战(下)第52章 全面撤退第8章 围歼113联队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1章 瘟疫蔓延第58章 逃出生天第52章 民族未来(上)第47章 戈培尔的反击第50章 空战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62章 大幕拉开第45章 裕仁的考虑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8章 逃出生天第64章 罗斯福之死第18章 战略反攻海战前第71章 温哥华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33章 美援第42章 毒气战第29章 货币金融第8章 里宾特洛甫的野心第61章 冬季攻势(一)第29章 收复失地第51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下)第46章 突击小分队第59章 蒋介石翻脸第23章 进攻夜丰颂第33章 美、德联盟第31章 瘟疫蔓延第36章 东德和西德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20章 夜间作战第41章 中苏战争第51章 进攻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欢第56章 守溪待鹿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46章 英雄归来第67章 中东内乱第12章 孙立人战温都尔汗第18章 夺岛第65章 撕破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