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学习浪潮

李清河苦恼的挠了挠头,“人才的事情实际上比工业的问题更麻烦,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没多少学生,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在大后方。想要工业人员基本别想了,至少现在是。不行的话咱们自己培养技工,我就不信真的不行了。”

李清河又想了想,“老谢,你应该懂数学吧。这样,不行的话咱们开办个速成班,教他们学数学。”

“你哪来的教书先生?”老谢头斜了他一眼,“你手底下那么多人,基本都是文盲,你小子哪来的底气说教数学课?”

“你还别说,”李清河露出了个神秘的笑容,“还真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会点数学,或许能教。这样,老谢,培养咱们的技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至于上课什么的,我想一下,咱们的数学初始课也确实该开始了。”

“写字识字咋办?”

“这个反而比那些课程好教的多,直接请个教书先生就行。识字课你们这边直接安排学习人员就行,部队本来就请了教书先生识字,可以直接一起来。数学课这边我商量一下,看看情况我们再来上课。”

老谢头本人就很干脆的点点头,“既然你小子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定了。”

老谢头不愧是干军工的,说干就干。第二天早上,就派人告诉李清河人找齐了。李清河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老谢头都这么做了,那咱也就不含糊了。

因此,李清河立刻就把火力中队中那批数学最好的炮兵找来,就由这帮家伙开始教数学。担任炮兵的战士们是早期民兵队中数学非常好的了,两个月的时间不到小学数学课程完成大半,教一群连数学一点没见过的小家伙们还是可以的。

至于更高等的数学课,还得李清河来上。反正一直到数学系硕士的数学课李清河都能教,教初高中知识并不是太难。

趁着这时候,李清河干脆开办了个指战员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给各级指战员进行初步升级。连地图都不会看,阵地不会设置,各种现代化战术无法匹配,这样的部队能打仗,但打不了现代化战争。

现在就是累了点,时间紧张点。但李清河自己没有任何怨言,至少现在用自己的时间给军队打下现代化的底子,总归是正确的。

同时,李清河宣布全军进入整训状态,战士们以班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各种战术训练和文化学习。一个月后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秀、表现出色的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而且不仅仅有个人的表彰,更有集体的表彰。不仅有精神的表彰,更有物质的表扬。

指战员也在上完课后进行相应的考试,成绩最好的,不仅仅有精神鼓励,李清河更表示

这个命令一出,全军振奋,所有大、中、小队的队长和队员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接下来的整训。毕竟,有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最令战士们振奋。精神的奖励令人热血沸腾,物质的奖励让人能够有盼头。

李清河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白天一半的时间用来办公,一半的时间用来讲课,晚上的绝大多数时间也都在上课。重新回到了那时天天都是备课、上课和批作业的时间中,再加上平常的工作,忙碌到非常紧张了。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停过巡视部队,观看部队的训练情况,对部队接下来的发展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批评。

在李清河的带领下,整个根据地都掀起一阵学习的浪潮。每一个战士都在这个浪潮中勇敢的前进着,所有人都在努力学习,无时无刻都在思考文化水平和技战术水平的提升,部队的进步非常迅速。

顺带多插一句,其实对于老师最困难的是备课和批作业,但这对李清河没有任何的困难。这样的经历他整整干了3年……嗯,那张5年的学习卡,在前两年完成全部学习任务之后,后三年以其优异的成绩担任某顶级大学的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助教,经常是上台替教授讲课。

3年把他差点讲成副教授,他的水平就算是当时的各大教授都极力称赞。后来他被西工大看中,想让他去西工大参与教学和某项秘密工作,却被李清河拒绝了。因为这里是卡中世界,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

现在回头,再来批小学生的作业,并不是很难。备课同样简单,因为上课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需要任何准备,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轻松讲解。但对他来说,最难的是如何让这些已经十八九岁甚至更大年龄的战士们都能够理解这些知识。

为了这个麻烦,李清河特意研究了这个问题,特意进入学生群体,甚至走到过技工院校去了解,才彻底解决。因此在第4年上课时,他的上课水平飞速上涨,到学期结束,他已经接近清北的教授水平了。

说多了,李清河还是经常琢磨如何解决接下来抚宁根据地的问题。李清河现在的控制力不过是韩家峪、麻营镇、东庄镇到抚宁城这个扭曲的四边形,剩下的地方依旧还有着部分土匪、伪警备队、伪民团、和少量的日军。

想要将这里彻底打造成一个大型根据地,李清河就必须要将这里的所有伪军全部肃清,才能将自己的“种子”撒进根据地里。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清河出现了严重的缺人。组织到现在没有派来相应的地委人员进行根据地政权的接手和巩固,李清河手上就16、7个人,再加上伪政权原本可以用的30个人,一共46、7人左右,勉强控制住整个抚宁县城和周围的村庄。

但想要接手一个完整的县,甚至让政权下沉到农村,需要200-300的地方干部,这样的数量能够提供的只有冀东地委。

因此,打跑了土匪,或者剿灭了土匪伪军等,如何让根据地扎下根,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李清河表示很无奈,没办法再拉人了,这十几个人教了2个月水平都仅仅是勉勉强强而已。办个公连公文都写的勉勉强强,如果不是李清河都写好了各种模板,他们连公文都写不下。

至于伪县长?早就被塞进监狱里,等过一段时间的公审大会了。就仅凭借李清河走访民间简单调查出来的,就可以定下死立执了。现在没审判只是在等待着组织派地委的人员过来,之后由地委组织公审大会,决定这家伙的命运。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人、人!李清河非常需要人,没人根本干不了任何的活。现在,李清河就是在勉强拖着,保证根据地的勉强运行,等总部派人来接管自己的根据地。

不过,就在他心心念念的人来到之前,李清河就遇上了另一个问题。

经过对于部队的几次巡查,李清河发现,部队手上的火力打游击战有余,但打近距离遭遇战和山地战还是不太够。

无论是三八大盖等标准栓动步枪,还是如歪把子等轻机枪,都存在枪械过于长的问题。轻机枪还有着射速高的可采之处,栓动步枪在山地野战和近距离作战如CQC、CQB等没有任何优势,只有劣势。

对于近距离作战和遭遇战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自动化火力和手榴弹。手榴弹之前自己加塞加上剩下的一共有50多箱,而且还有缴获的小日本香瓜手雷,也暂且是足够的。

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六十八章 卢龙会议(3)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四十二章 抚宁光复第七十五章 王二狗的“奇思妙想”第八章 识字第六十八章 卢龙会议(3)第三十七章 平定抚宁县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十二章 盆满钵满的收获第二十四章 突袭周家大院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八十章 日军第二十章 纠正思想第五十九章 丁司令员的所见所闻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四十五章 系统升级第七十四章 战役讨论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七十八章 最终定音第二十九章 狼可是要吃肉的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七十章 根据地工作再开展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七十八章 最终定音第五十一章 一周的忙碌第四十八章 争论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十九章 再败民团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三十六章 筹划军工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四十六章 大更新第八十章 日军第六章 纪律与现状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十五章 击退民团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十二章 盆满钵满的收获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六十六章 卢龙会议(1)第六十二章 观摩训练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五章 击退民团第二十七章 大练兵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四十五章 系统升级第七十九章 战争准备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六十章 早操第四十四章 机床资料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八十四章 另一侧战场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一章 失败者与追击者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七章 全面支持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七章 无比麻烦的现状第二十三章 全歼第二十八章 卓有成效第八十一章 乘车出发第三十章 抗联来了第四十九章 决议第六十一章 谈心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四十一章 军工的局限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八十三章 全歼中队第四十九章 决议第六十六章 卢龙会议(1)第四十六章 大更新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五十三章 惊喜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六十一章 谈心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五十八章 冲突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三十六章 筹划军工第五十六章 杨青第八十章 日军第八十章 日军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二章 情报部门的行动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六十一章 谈心
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六十八章 卢龙会议(3)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四十二章 抚宁光复第七十五章 王二狗的“奇思妙想”第八章 识字第六十八章 卢龙会议(3)第三十七章 平定抚宁县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十二章 盆满钵满的收获第二十四章 突袭周家大院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八十章 日军第二十章 纠正思想第五十九章 丁司令员的所见所闻第三十四章 伪军来袭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四十五章 系统升级第七十四章 战役讨论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七十八章 最终定音第二十九章 狼可是要吃肉的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十六章 和村长的谈话第七十章 根据地工作再开展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七十八章 最终定音第五十一章 一周的忙碌第四十八章 争论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十九章 再败民团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三十六章 筹划军工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四十六章 大更新第八十章 日军第六章 纪律与现状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十五章 击退民团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十二章 盆满钵满的收获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六十六章 卢龙会议(1)第六十二章 观摩训练第三十二章 见抗联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五章 击退民团第二十七章 大练兵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四十五章 系统升级第七十九章 战争准备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六十章 早操第四十四章 机床资料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三十八章 对于俘虏的处理意见第八十四章 另一侧战场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一章 失败者与追击者第十四章 介入韩家峪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十七章 全面支持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七章 无比麻烦的现状第二十三章 全歼第二十八章 卓有成效第八十一章 乘车出发第三十章 抗联来了第四十九章 决议第六十一章 谈心第七十七章 令人发指的可能第十一章 偷袭据点第四十一章 军工的局限第五十章 第27师团回援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八十三章 全歼中队第四十九章 决议第六十六章 卢龙会议(1)第四十六章 大更新第六十五章 日军围剿开始第五十三章 惊喜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六十一章 谈心第四十章 重机枪第五十八章 冲突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一章 情报口的钱思明第三十六章 筹划军工第五十六章 杨青第八十章 日军第八十章 日军第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二章 情报部门的行动第十三章 我和我的祖国(为党庆贺!)第六十一章 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