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权衡得失

靠用士兵的生命去换取胜利的果实,这跟李若风治军方针、战术思想完全冲突。

慈不掌兵,善不理财。必须因地制宜,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按后世的军队作战思想生搬硬套,这是李若风经常在暗地里对自己的自我催眠。

灯下黑啊,如果不是庄宇提醒,他差点就忽略了锦州的战略意义。

李若风意识到自己之前兵力部署的不足后,马上跟庄宇就中日双方的兵力进行了一轮兵棋推演。

日军,陆军十三个甲种师团,两个坦克师团,空军一个飞行联队。海军最起码都会有个由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运兵船组成的混合舰队。

东北军,陆军只有七个整编师,五个整编预备役师,空军一个飞行团,海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李若风根本没打算用海军去跟日本海军拼。

如果光以现在他手中的这点兵力,跟日军根本就没得打!别说守半年,估计连三个月都有点悬。

现在日本人已经知道了张学良要跟他们死战的决心,因此,日本人在没有准备充分之前,肯定不会轻易发动攻势,而一旦他们动手,绝对是雷霆万钧般的一记重拳。

以李若风对日本人的了解,日本军部明显会打算通过这一战来消除国内的不和谐声音,同时也是对中国国民政府的一次震慑!

在辽宁一省,因为缺乏战略纵深,因此李若风根本没法跟日本人玩运动战,游击战的套路,这全都城市攻防作战,每放弃一座城市就意味着防线的崩溃。

“司令,如果不马上在全国发动战争动员,光凭东北军这点兵力,要守住辽宁,收复吉林,恐怕实在有点难度啊!”庄宇看着被他所扮演的日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李若风苦笑着说道。

“我们行省能动员多少人参战?”李若风咬着牙问道。

“我来之前,行省已经启动了大扩军的预案,征兵对像全部是原西北军解甲归田的那些老兵,新38师和39师中的官兵把他们能动用的关系全用上了,估计三个月内征招二十四万人马组建十个师还是不成问题。但是,兵源可以解决,但武器装备跟不上啊!就行省几个军工厂目前的生产能力,要把装备这十个师的武器弹药全生产出来,没个一年的时间,只怕够呛。”

“装备你别管,我只问你这十个师要达到现在新38师和39师的训练水平,要多长时间?”

“要想完全达到,最少一年!”庄宇认真地答道:“新38师和39师可是全部按士官的要求训练的,除了军事训练,还有文化课程。如果光想着把他们送上战场,训练三个月也能行。”

“部队组建三个月,军事训练三个月,也就是说得半年时间这十个师才能成军开赴东北战场。半年,只怕黄花菜都凉了。”李若风起身来回地走动着,盘算着。

“司令,您可别光顾着军事,而忘了政治。”庄宇谨慎地说道:“现在南京政府并没有明确表明对日本宣战的态度。我们在行省如此大规模扩军,势必造成某些势力的惊慌,虽说我们可以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名义,但是,南京政府不支持,就表示这是我们地方势力的擅自行动,一顶不听中央命令的大帽子扣下来,司令,您这个省主席的位置,只怕……”

“你觉得我们跟东北军结成同盟,还用得着看南京的脸色?”李若风冷然一笑,“国内现在的舆论,抗日才是主旋律,是民心所向,老蒋提出的攘外必须安内的国策,与民心是背道而驰,你就等着看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桂系李宗仁粤系陈济棠就会要开始上在政治上掀风作浪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要将面临一场内战?”庄宇心情沉重地问道。

“内战,暂时还不至于。”李若风走到书桌边将那个装有雪茄的檀木盒子拿过来,拿出一支递给庄宇,庄宇摇手称谢说“不会”,李若风自己点燃一支开始喷云吐雾,“就算他们想打,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现在的中国,外敌当前,再也经不起内耗了。”

“可是,司令,我们现在对南京中央政府置之不顾,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跟桂系粤系还有晋绥系一下,名义上接受中央管辖,实际上则是我行我素?”

“你小子是不是想说我是不是也打算当个西北的大军阀?”李若风用夹着雪茄的右手指着庄宇不以为然地笑道:“这年头想在中国政坛上混出名堂,不当军阀还真没人鸟你。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和少帅联手,铁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

“但是,司令如果您跟少帅这个集团将军队派上战场跟日本人全拼光了,你们这个集团难道还有存在的价值?”

“拼是肯定要拼一把,但肯定不会将家底全搭进去。”李若风无可奈何地说道:“这一仗,我跟少帅都没得选择,只有一条路走,打!至于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那就得由我们自己拿主意了。”

“司令,不,我还是叫您少爷比较顺口。”庄宇逐渐回复到以前跟李若风在日本一块学习生活时的无拘无束的随意心态,“少爷,您一直就跟我们几个强调中日是死敌的观念,但现在看来,国人当中明白这个道理的却实在没多少。关东军占了吉林都快一个月了,但政府到现在还没有明确支持东北军收复失地的意思。我觉得,光我们和少帅这个联盟团体,如果抱决死一战的决心,或许还能跟日本人打个平手,但如此以来,河西行省的大开发势必落下他人的掌握之中,这明显跟我们的发展指导方针不符合,我记得当初您说过,谋划奉天事变,目的是从东北军手里抢资源,以免便宜了日本人,可现在,怎么成了您跟张学良联手抗击日本人这个残局了?要知道,我们之前可从没扮演过这个局面,连个预案都没有。”

“这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李若风将双手一摊,作无奈之状,“我哪想过张学良会突然顿悟,变聪明了,这不,我现在都跟他成了斩鸡头烧黄纸磕头喝血酒的生死兄弟。他现在愿意牺牲一部分利益,谋取政治上的声望,我当然得帮他一把,再说,这也完全符合我们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在东北战场上多消耗掉日本人一万人,我们最起码能为将来的两国国战延缓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要是能吃掉日本人几个师团,那么他们将重新全面评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其狼子野心收敛一点。我们的国家积弱太久了,我必须利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来使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中日两国之间的真正差距,为全面战争早作准备。”

“少爷,那您有没有问过,以少帅现有的财力物力,他能再征招多少人来东北参战?支持多长时间?这打战,可不是光有人就够了,军饷、服装、药品、粮食、武器装备的损耗、后勤供给的运力等等,这些全得靠经济来支撑!”

“庄宇,你能想得如此周到,我感到很欣慰。”李若风眼中赞许之色一闪即逝,“你、孙震、赵镇杰、周刚、徐正良、唐湘军,你们六个是跟我时间最长的,你们六个当中数你心思最细,思考问题最全面。赵镇杰和周刚可惜死在北伐战场上,不然他们俩肯定能成为我最得力的干将。孙震是员虎将,打硬战可能是把好手,但勇有如谋不足,徐正良、唐湘军我让他们加入了共产党的部队,暂时也指望不上他们,现在唯有你可以在我身边多帮衬着一点。”

“少爷,您让正良和湘军去江西参入红军,我对此很不理解。红军是共产党的武装,自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一直就是国民党全力剿杀的对像,以红军现有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我觉得他们早晚都得被国军围剿击溃。我觉得,您学是趁早把正良和湘军叫回来,正好我前阵子已经跟他们联系上了。”

“真的?他们现在情况如何?”李若风一听有徐正良和唐湘军的消息,禁不住有点兴奋。

“是四老爷的人带回来的消息,正良和湘军现在都是红一方面军中的连长和副连长了。不过,他们在前不久结速的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役中,都负了伤,轻重信中没有说明,他们是想请四老爷帮忙,帮红军弄点药品和……”

“那赶紧想办法给他们弄点盘尼西林送过去啊!”李若风一听徐正良和唐湘军受了伤,焦急地打断庄宇的话。

“少爷您别着急啊!”庄宇笑道:“四老爷收到消息后,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他老人家特地找我和孙震商量了一下,为稳妥起见,决定让孙震亲自去一趟,我们都很清楚正良和湘军的为人,如果不是实在没法子了,他俩肯定不会主动拿着您给他们的信物去找四老爷的人。”

“你的意思说,孙震现在人在江西?你们俩都不在,新39师现在谁在负责?”李若风皱眉问道。

“少爷您尽管放心好了,我在离开甘州之前都安排妥当了。”庄宇答道:“甘州现在虽然是二级战备,但部队还是以训练为主,军事方面我按排了第一旅旅长冯征负责,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第一旅参谋长董杰来抓。这两个是我们当初在察哈尔练兵时招的第一批人,军事素养和德行操守都过硬。”

李若风闻言后点了点头,抽着雪茄在办公桌前来回走了几圈,“你现在能不能跟孙震联系上?”

“孙震由于要深入江西苏区,带着电台不太方便,所以就没带,只能等他跟我联系。我走之前跟冯征交待了,如果有孙震的电报,让他们第一时转到少爷您这边来。”

“那你这几天多留意一下,有孙震的消息马上告诉我,我有许多事情要跟正良和湘军交待,这关系到他俩的身家性命,决不能出差错。”

“明白,少爷。”

第232章 攻克要地第103章 抢占日资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52章 战前结盟第74章 歃血为盟第225章 大围歼(一)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29章 难言心结第163章 斩首行动第215章 朝鲜事变第81章 调整部署第224章 歼灭蒙哥马利(下)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190章 尔虞我诈第25章 各方反应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79章 战略武器第141章 鞭刑之惩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64章 连琐反应第94章 智斗女谍第117章 松沪抗战(六)第7章 偶然之得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209章 核暴风云第241章 首传双捷第64章 机场动员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9章 谋定方动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59章 奉天战况第21章 部属交心第93章 分工合作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53章 战斗怒吼第81章 调整部署第245章 国家战略第145章 战略构想第82章 亲临前线第7章 偶然之得第59章 奉天战况第107章 新居轶事第135章 松沪抗战(二十四)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116章 松沪抗战(五)第199章 日美合谋第106章 风起云涌第52章 战前结盟第242章 烈火纵情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159章 势均力敌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17章 深谋远虑(下)第63章 重炮攻击第226章 大歼灭(二)第35章 采取措施第137章 松沪抗战(二十六)第197章 民主专政第133章 松沪抗战(二十二)第213章 还施彼身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201章 忙里偷闲第237章 登陆序幕第186章 磨兵砺剑第49章 掠夺计划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243章 双线激战第6章 未雨先筹第227章 大歼灭(三)第76章 战前反思第220章 阴谋论(中)第123章 松沪抗战(十二)第158章 铁壁铜墙第18章 混水摸鱼第166章 接见石原第23章 巧舌如簧第57章 活捉板垣第6章 未雨先筹第47章 历史真相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40章 风起上海滩第17章 深谋远虑(下)第105章 对日宣战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114章 松沪抗战(三)第59章 奉天战况第80章 紧急刹车第54章 誓死还击第110章 誓师祭旗第106章 风起云涌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251章 大将和元帅第16章 深谋远虑(上)第161章 狙击建功
第232章 攻克要地第103章 抢占日资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52章 战前结盟第74章 歃血为盟第225章 大围歼(一)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29章 难言心结第163章 斩首行动第215章 朝鲜事变第81章 调整部署第224章 歼灭蒙哥马利(下)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190章 尔虞我诈第25章 各方反应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79章 战略武器第141章 鞭刑之惩第70章 奉天整编第164章 连琐反应第94章 智斗女谍第117章 松沪抗战(六)第7章 偶然之得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209章 核暴风云第241章 首传双捷第64章 机场动员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9章 谋定方动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59章 奉天战况第21章 部属交心第93章 分工合作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53章 战斗怒吼第81章 调整部署第245章 国家战略第145章 战略构想第82章 亲临前线第7章 偶然之得第59章 奉天战况第107章 新居轶事第135章 松沪抗战(二十四)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116章 松沪抗战(五)第199章 日美合谋第106章 风起云涌第52章 战前结盟第242章 烈火纵情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159章 势均力敌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17章 深谋远虑(下)第63章 重炮攻击第226章 大歼灭(二)第35章 采取措施第137章 松沪抗战(二十六)第197章 民主专政第133章 松沪抗战(二十二)第213章 还施彼身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201章 忙里偷闲第237章 登陆序幕第186章 磨兵砺剑第49章 掠夺计划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243章 双线激战第6章 未雨先筹第227章 大歼灭(三)第76章 战前反思第220章 阴谋论(中)第123章 松沪抗战(十二)第158章 铁壁铜墙第18章 混水摸鱼第166章 接见石原第23章 巧舌如簧第57章 活捉板垣第6章 未雨先筹第47章 历史真相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40章 风起上海滩第17章 深谋远虑(下)第105章 对日宣战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114章 松沪抗战(三)第59章 奉天战况第80章 紧急刹车第54章 誓死还击第110章 誓师祭旗第106章 风起云涌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251章 大将和元帅第16章 深谋远虑(上)第161章 狙击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