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川军一

威廉准将听了克利夫顿的报告后不由哈哈大笑。

“上校!”威廉准将说:“做好你自己的事吧,海军方面的事就不需要你操心了!你是想让海军仅仅只任那个中国人的猜测而做出戒备吗?”

“可是将军!”克利夫顿回答道:“那个中国人说的合情合理,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日本人为什么不轰炸机场!”

“不要再说了!”威廉准将回答道:“战争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危险,海军方面一直都在高度戒备,日本海军如果会对舰队发起偷袭,那就正合我们的意思。做好你自己手中的事,明白吗?”

说着威廉准将就挂上了电话。

克利夫顿有些无奈的挂上了电话,朝身旁的张弛摇了摇头:“他们说海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张弛也只能点了点头,他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海军是不会听陆军尤其是他张弛这个不服从命令给海军难看的中**官的建议的,因为这就代表了美国海军又一次被陆军而且还是中国陆军给比了下去。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也的确有骄傲的理由,因为在此之前的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在敌我双方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还能以少胜多打了一场漂亮战,而现在的美国海军却是在瓜岛一带集结了3个航母战斗群以及一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

以这样庞大的兵力与日军驻守在拉包尔的主力舰队面对面的打上一仗都可以了,当然不会担心日军所谓的偷袭,因为那就意味着日军要劳师远征甚至其舰队还要离开拉包尔机场的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作战。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美国海军过份强调制空权,他们固执的认为日本海军如果要抢夺瓜岛海域的制海权、制空权的话,那么肯定应该从制空权开始。所以美国海军忌惮的一直是日军停靠在拉包尔的数百架岸基飞机及有可能组织起来的四个航母编队,这也是美国海军花费很大的精力组建“海岸监视员”的原因之一。

至于日本舰队会来偷袭,那就正如威廉准将说的那样……正合海军的意思,美国海军会用强大的战机编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些不自量力的小丑摧毁在来犯的路上。

总之,美国海军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空中而不是海上。

客观的说。这样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众所周知,海战最重要的是制空权,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海战那基本上是不可能获胜也是无法想像的。

但这里说的是“基本”。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地方,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尤其美国的对手还是基本不讲什么“军事理论”而讲“精神胜利”的日本人。

其实美国人在战场上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吃过日本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方式的亏了,偷袭珍珠港就是其中一例,日军在新加坡那种不适合使用坦克的地形上使用坦克也是一例。只不过美国佬直到现在还没吃一堑长一智罢了。

另一边的日军其实也不好过,主要是日本方面对美军的作战意图还不是很明朗,所以对收复瓜岛没有很大的决心,日军指挥官百武晴吉中将甚至还认为这不会是美军的正式反攻,只不过是侦察骚扰性的攻击。

日本海军中将三川军一是第八舰队司令官,他是首先认识到瓜岛机场重要性并一力主张将瓜岛夺回来的军官之一,但他的主张却并没有得到东京及百武晴吉中将的支持。

东京及百武晴吉中将不支持夺回瓜岛的理由很充分:除了敌人作战意图不明朗外,还有日军对美军的情报过少……日军甚至是在美军进攻瓜岛的时候才知道美军舰队已经进入所罗门群岛了,除此之外他们对美军一无所知,包括美军有几艘航母、几艘军舰、在瓜岛上投入多少兵力。有多少岸基飞机等等,东京方面认为在情报不明的情况下就贸然上去打一仗那是蛮干。

从这一点来说,日本海军相对来说还是比陆军理智的,日本陆军在中国常干的事就是不知道任何情报的情况下就发起进攻,而这进攻却往往因为****的不堪一击而成功。日本海军在这时候至少还会考虑情报问题,不过这似乎也不意外,因为日本海军中有许多将领是“海归”,他们相对来说会比较理智一些。

但这种理智在三川军一身上却不存在,三川军一是个典型的受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本军人,他甚至还看不起那些开口闭口就是飞机就是制空权的孬种。“见敌必战”始终是三川军一的战场信条。

在这种情况下,百武晴吉也就默许了三川军一提出的偷袭计划。

之所以默许,一是因为瓜岛的飞机场要是落到美军手里,的确会给日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另一个则是因为借着三川军一的偷袭也可以试探一下美国海军的实力。或者也可以知道更多关于美国海军的情报。

最重要的,则是因为三川军一要求参战的不过是些要处理又不舍得处理的“鸡肋”……5艘重巡洋舰都是1925年左右下水的老舰,两艘轻巡洋舰更是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舰船,只有一艘驱逐舰还有些像样。

以这样一支没有航母掩护的海军编队去与美国强大的海军以及航母甚至还有岸机战斗机对战,那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这简直就是海军式的“玉碎进攻”。

但日军的将领就是这样。他们不会阻止部下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作战的行为,因为这与日本全国上下一直奉行的武士道精神相违背。

于是,最终东京方面也默许了三川军一的这个几乎是自杀的偷袭计划。

得到作战许可令后,三川军一当天下午就对计划内的八艘军舰进行紧急集结并朝瓜岛方向开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剿第五百八十九章 特种部队第三百四十六章 招待会第一百四十五章 肃清第六百二十二章 史迪威 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睡觉第327章 古贺峰1之死第二十九章 十户保一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袭第五百零八章 北大营第四百二十三章 千草特攻队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装第四百一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二十三章 勃固之战 二第一百零九章 棠吉之战 五第二十章 噪音攻势第八十章 陡坡第六十七章 宾河渡口第五十三章 空战第七百五十章 私事第八十三章 失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小时第二百三十二章 避重就轻第八百四十章 墨西拿港第五百九十四章 牛岛满第七百九十六章 军帽第七百九十六章 军帽第三十四章 战略层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装备第三百七十六章 谎言的代价第六十二章 补给第一百八十八章 塔拉瓦环礁第三十七章 突围 三第一章 装载第四百二十五章 化整为零第六十五章 情报第一百二十八章 连长第304章 联合训练第326章 集权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三个方向第三十七章 仙人掌第八十章 日军援军第九百二十章 虎式第七百九十二章 谈话第八百一十三章 剑术第二百一十五章 海水潜伏第三章 登陆第二百五十章 夸贾林环礁第158章 潜艇 2第二百八十六章 巧合第八百三十二章 坚守第四百一十六章 折钵山第十二章 空袭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变第五十三章 空战第七百六十九章 平衡第七百二十八章 验证第八十章 陡坡第八十九章 油田之战 六第三十二章 训练第四百七十八章 计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说服第一百五十四章 书信第九百二十七 欺骗第二十七章 伦加防御战第七百四十二章 演习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大于守第三百五十章 决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佯攻 二第七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一十五章 奇袭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勃固之战 四第三百四十章 打架事件第六章 困守第180章 合则2利第七百九十章 艾森豪威尔第四百八十二章 平海号第八百零一章 闲聊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第七十章 伏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编第一百三十七章 阿拉干山脉第二百八十章 狼角第六百四十一章 经济第二百四十九章 艾伯顿岛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果第一百二十章 登陆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上坦克第308章 宿舍第七十四章 税警总团第六十二章 克钦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师长第三百三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五章 平满纳第二百三十七章 火炮第八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千针偶第六百零一章 盖革
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剿第五百八十九章 特种部队第三百四十六章 招待会第一百四十五章 肃清第六百二十二章 史迪威 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睡觉第327章 古贺峰1之死第二十九章 十户保一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袭第五百零八章 北大营第四百二十三章 千草特攻队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装第四百一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二十三章 勃固之战 二第一百零九章 棠吉之战 五第二十章 噪音攻势第八十章 陡坡第六十七章 宾河渡口第五十三章 空战第七百五十章 私事第八十三章 失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小时第二百三十二章 避重就轻第八百四十章 墨西拿港第五百九十四章 牛岛满第七百九十六章 军帽第七百九十六章 军帽第三十四章 战略层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装备第三百七十六章 谎言的代价第六十二章 补给第一百八十八章 塔拉瓦环礁第三十七章 突围 三第一章 装载第四百二十五章 化整为零第六十五章 情报第一百二十八章 连长第304章 联合训练第326章 集权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三个方向第三十七章 仙人掌第八十章 日军援军第九百二十章 虎式第七百九十二章 谈话第八百一十三章 剑术第二百一十五章 海水潜伏第三章 登陆第二百五十章 夸贾林环礁第158章 潜艇 2第二百八十六章 巧合第八百三十二章 坚守第四百一十六章 折钵山第十二章 空袭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变第五十三章 空战第七百六十九章 平衡第七百二十八章 验证第八十章 陡坡第八十九章 油田之战 六第三十二章 训练第四百七十八章 计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说服第一百五十四章 书信第九百二十七 欺骗第二十七章 伦加防御战第七百四十二章 演习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大于守第三百五十章 决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佯攻 二第七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一十五章 奇袭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勃固之战 四第三百四十章 打架事件第六章 困守第180章 合则2利第七百九十章 艾森豪威尔第四百八十二章 平海号第八百零一章 闲聊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第七十章 伏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编第一百三十七章 阿拉干山脉第二百八十章 狼角第六百四十一章 经济第二百四十九章 艾伯顿岛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果第一百二十章 登陆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上坦克第308章 宿舍第七十四章 税警总团第六十二章 克钦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师长第三百三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五章 平满纳第二百三十七章 火炮第八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千针偶第六百零一章 盖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