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涵道涡扇发动机

第258章 大涵道涡扇发动机

一款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好不好,通常首先就是看它的推力大小,然后在这基础上追求省油。

但问题来了,

根据F(推力)=W*(C1出口气流速度-C0飞机速度)以及效率n=2/1+(C1/C0)两个公式可以得出的结论:

发动机出口气流速度C1越快,推力越大,但相应的效率就低。

除了这个问题,飞机在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下,涵道比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对于小涵道比的战斗机来说,涵道比超过0.7,更适合低空,涵道比低于0.5,更适合高空。

所以省油和推力,大涵道比和小涵道比,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很难做到各方面兼顾,而这其实还只是设计航发的时候,各种需求与技术的矛盾之一。

每一个看似细微的设计改变,背后都是需求和技术权衡妥协的结果。

当然,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嘛,科研也讲究一个大胆假设,小心论证。

以客机和运输机的大涵道涡扇发动机为例,它们的进气口风扇只有一个,并且直径通常都在三米以上,因此可以吸入非常多的空气,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外涵道,提供了发动机85%以上的推力。

因此对于大涵道发动机来说,扩大外涵道与风扇直径来增加推力的效果非常明显,F35上的F135发动机就是这么干的。

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外涵道与风扇直径太大,迎风阻力就大,因此大涵道比的飞机,很难进行超音速飞行。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个疑问,既然飞机在起飞或者格斗的时候,需要小涵道比获得更大的推力和速度,巡航的时候又追求大涵道比追求省油和续航,

那如果弄一台可变涵道比的发动机,岂不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理论上确实可行,涡扇发动机说白了,就是两个直径大小不一样的筒子套在一起,只要造个大小可以伸缩的外筒子和风扇,一台可变涵道比的发动机就出来了。

但就是这原理看似简单的东西,真想做出来难如登天。

这东西一听名字就知道,结构肯定非常复杂,先不说能不能做出来了,光是在高温高速的发动机里面,加了这么多的系统和零件,可靠性和寿命就是老大难的问题。

因此到目前为止,各国都还只是处于初期研发阶段,真正能拿出来的可变涵道比发动机,一个都没有。

相较于一听就难度极高的可变涵道技术,变循环技术则相对简单,也好理解。

变循环目前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根据情况,启用或停用加力燃烧室,而加力燃烧室其实就是在内涵道和外涵道喷出的冷热气体交汇处,再加一个喷油燃烧装置,利用空气中没有消耗掉的氧气再次燃烧,提高推力,在这种状态下,整台发动机其实和涡喷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另一个则是直接通过增加几个气体的阀门,来控制进入内外涵道的气体比例,需要高推力起飞或突防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的气体都引入内涵道的燃烧室燃烧喷出。

第二种方法,其实M国普惠在1962年就研发出来了,这款名为J-58的自循环发动机也是全球第一款投入使用的变循环发动机,装备它的是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

而这款装备了J-58自循环发动机,看起来极具科幻感宛如外星产物的飞机,也确实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

它是第一款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3.2马赫的速度连导弹都追不上它,服役24年被上千枚防空导弹攻击过,但除了一次对高丽的侦查任务中被一枚5200导弹击伤,其余全部毫发无伤,其科技含量哪怕放在现在也还能打。

在和老毛子的那场竞争中,他们双方在举国之力之下,确实憋出了很多黑科技,哪怕至今都还在享受那场科技竞赛所带来的余泽。

不过在竞赛的过程中,普通民众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就和华国勒紧裤腰带搞两弹一样,奇迹都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

冷战结束后,黑鸟因为每架高达20亿刀的造价,以及每月3700万刀的使用成本,让老M也大呼吃不消,最终在1998年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惠普的J-58,老美的GE公司也成功研发出过F-120变循环发动机,只不过因为成本等原因,最终也被淘汰了,后来GE公司就吸取了教训,不一味追求高技术,转而寻求起了性价比。

目前反推力,变循环,变涵道这几种技术,华国也在研究攻克,目前已经拿出来的,就是加力燃烧室技术,但并不是那种可以自动启停的。

至于康驰,

他比较贪心,既然理论上可行,那就全都要!

只不过真搞起来后,他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不说别的,光是让他照着涡扇20的图纸,复刻出一台涡扇20都得费好大劲,更别说一款全新的黑科技发动机了。

对于航发来说,有三大主要核心:设计、材料、工艺。

其中设计图纸有了,材料想要什么国家肯定都会提供,但工艺这东西,如果不去航天工业学习,光靠康驰自己琢磨,没个一年半载估计都难。

但从航空工业只给图纸没给工艺就能看出,他们对康驰多少还是想留一手的,这也能够理解,要是谁上来就找康驰要光刻机的图纸和技术,他肯定也不乐意。

虽然蔡耀斌给他这些‘学习资料’的时候,看起来似乎云淡风轻,甚至生怕他不感兴趣,但背后肯定也是军方大佬们费了老大劲才帮他搞来的。

所以康驰也没奢望能通过去西飞学习得到这些工艺,只能靠自己搞定。

何以解忧,唯有开挂。

于是康驰最终选择了技术降级,只要能造出一款具有这些功能的发动机,哪怕性能再差,只能顺利点火一秒,让系统能弹出面板就行了。

但即便如此,整个设计的过程也极其艰难,光是设计一个可以折迭缩放的外涵道套筒,康驰就用了十多天,进行了几十次的尝试才终于勉强搞出了个大概可行的,整个原型机的研发更是耗费了足足四十多天,而且性能嘛……

【物品:大涵道涡扇发动机】

【制造者:康驰】

【物品等级:1】

【经验:0/50000】

【物品状态:完好】

【物品参数:最大推力8500kgf,最大反推力3500kgf,6-10可变涵道比,手动变循环加力燃烧室,使用寿命1000小时】

【解析项目:无解析项】

【通用经验:493464】

【精通点:71(+20)】

当看到系统顺利弹出的面板后,康驰欣喜之余,又难免有些小挫败感。

一台进气口风扇直径足足3米,还有这么多前沿技术的发动机,最大推力竟然只有8.5吨,

而且大涵道比发动机比较有优势的上万小时使用寿命,在他这里竟然比涡喷还低……

只能说,航发是真的难。

关键是航发不像芯片,芯片知道原理后,手搓一个性能差点的集成电路难度并不大,但航发无论性能如何,首先就要解决高温燃烧高速正常运转的问题,更何况还要成功加入这么多功能模块,因此起步门槛就非常高。

不过有了原型机,剩下的就好办了。 康驰决定大胆地进行升级,直到升不动为止,军用装备不整点黑科技怎么行!

不止是这款发动机,以后要搞的小涵道比发动机,以及近距超高速离突防及火箭使用的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甚至整个无人机航母及舰载装备集群计划,他都准备把黑科技拉满。

其实除了电池技术,一直以来,康驰对物品的升级都比较克制,因为是太黑的科技,肯定要对现有的工业体系升级才行,量产起来非常麻烦,成本也不一定能控制得住。

其次是解析黑科技太耗费精通点了。

最后,则是担心前期拿出太黑的科技,容易让人怀疑。

但通过最近的几次试探,尤其是突然拿出来的超强碳纤维材料技术,别说是拉他去解刨了,连一句质疑都没有,让康驰的胆子顿时就大了很多。

或许可能也有人会在背后怀疑,但肯定不会深究,或者说,当康驰拿出来的科技别人连理解都费劲的时候,最终解释权就已经在他手上了。

随便忽悠几句你都找不出问题,还怎么深究?

升级!

【通用经验-50000】

【通用经验-150000】

【经验不足升级失败,同时文明未解锁前置376号金属元素】

未解锁前置376号金属元素?

当看到第三次升级系统弹出来的面板后,康驰顿时愣了愣。

通用经验不足这个提示倒是没什么,两次升级就用了20万经验,剩下的29万多经验确实没办法升级了,但这个前置的376号金属元素又有点意思了……

文明未解锁,意思应该就是人类目前都还没发现,根本不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东西,而新元素的发现只有两种路径,

一种是人工合成。

一种是大自然本身就有,只不过没被找到,或者地球上压根就没有,在别的星球躺着等待人类发现。

但光是一个数字编号,信息量太少了,康驰只能暂时把这件事先放一边,仔细看起了升级后的发动机参数。

【物品:大涵道涡扇发动机】

【制造者:康驰】

【物品等级:3】

【经验:0/450000】

【物品状态:完好】

【物品参数:最大推力50000kgf,最大反推力30000kgf,6-10可变涵道比,自适应变循环加力燃烧室,使用寿命20000小时】

【解析项目:可解析】

【通用经验:293464】

【精通点:71】

看到系统参数后,康驰顿时忍不住大呼:系统牛逼!

虽然经过升级后的这台发动机,体积又大了一圈,但足足50吨的最大推力,一台发动机抵得上3台涡扇20,2.56台F117……

最关键的是,它现在的体积是在10涵道比的情况下,如果缩小涵道比,它的体积可以缩小40%,同时这个状态下动力也最大。

如果机身材料不会被风阻和推力撕裂的话,直接把四个这东西换在运20上,超音速飞行肯定都不是问题。

而一架可以超音速飞行的大型运输机?

光是想想都觉得刺激!

当然,大型超音速运输机除了能装装逼之外,其实没什么实际作用。

这台发动机的真正意义,是能够造更巨大的运输机。

或者把运20上的四台涡扇20直接换成两台涡扇30,大大降低自重,提高推重比。

这样的结果就是最高速度、加速能力以及载重能力都能得到质的飞跃。

激动过后,康驰又打开了解析面板。

设计解析,需要消耗精通点:10。

材料解析,需要消耗精通点:15。

工艺解析,需要消耗精通点:20。

因为发动机技术过于核心,康驰毫不犹豫地对这三个项目都进行了解析,整个知识灌注的过程持续了两分钟。

因为基本是他自己设计的发动机,有了前置的经验积累,信息获取的过程也相对轻松,康驰仅仅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对所有的知识完成了吸收和整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这波解析,让他对发动机设计的设计能力有了跨越性的提升,虽然这台Ⅲ级大涵道涡扇发动机整体和他之前的设计有点像,但做出了大量的设计优化和调整,每一个小细节背后,都是值得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比如进气口的风扇直径改变,康驰原本是通过减小叶片数量,改变角度的方式来实现。

但系统升级后,直接把这个设计改成了叶片往后折迭,同时改变叶片的倾斜角度,看起来就像是个羽毛球,这么做虽然看起来很符合空气动力学,也能不减少叶片数量和吸气量,但设计难度高了好几个等级。

在材料解析方面,他也获得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的全新结构陶瓷材料,它主要由Al203,ZrO3和C-BN、Si3N4、Sic等材料组成,生产工艺也非常复杂。

接下来就是抓紧时间,尽快量产这款引擎了。

主要思路和以前一样,还是能找代工的就代工,尽量发挥华国工业体系的优势。

其次则是提高盘古基地的效率,把盘古基地的使用率拉满。

不过在此之前,康驰准备先完成对运20的重新设计,然后想办法让西飞帮他造个机身出来。

到时候装上涡扇30直接试飞,给他们整波大大的惊喜,以后提出无人机航母及舰载装备集群研发计划,也更容易得到支持。

(本章完)

76.第76章 山雨欲来170.第169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第379章 一百倍效率第392章 最高终身成就第263章 重启SSC第317章 搞,必须搞!第374章 一个人伺候不来第365章 暂时关停一段时间23.第23章 李同学放大招了73.第73章 对策(求订阅)80.第80章 整合方案198.第197章 畅所欲言第375章 公开课第3章 手搓透镜136.第135章 小孩才做选择37.第37章 水到渠成第238章 专业技能发展学院92.第92章 他们在资我们第342章 未来属于天空44.第44章 暂时放一放第398章 回去加个班第326章 颠覆对决131.第130章 感光芯片122.第121章 EUV!第8章 工艺解析第260章 张院士真传第274章 我需要更强的鱼钩第18章 未雨绸缪(周二求追读)82.第82章 忐忑的方强第379章 一百倍效率第378章 金乌1号第29章 一码归一码第3章 手搓透镜191.第190章 重塑新棋盘82.第82章 忐忑的方强188.第187章 三大绝招第219章 就坐不住了?92.第92章 他们在资我们第4章 二代上新第237章 建新厂第244章 重型银鹤72.第72章 风声鹤唳(求订阅)第284章 性能全面碾压第279章 梦回十年前126.第125章 赢麻了74.第74章 不要觉得委屈134.第133章 无限翻新?第329章 选拔模式的问题183.第182章 救星来了!21.第21章 你真觉得我蠢?90.第90章 弃车保帅62.第62章 你们才是大汉硅业的希望第313章 纰漏?不存在的!第376章 康总你可真刑啊!第242章 如获至宝第225章 调整146.第145章 站队第282章 P80钛合金限量款第309章 极限升级第296章 大佬云集96.第96章 这是啥玩意?第297章 框架164.第163章 他以前成绩比我还差24.第24章 反将一军122.第121章 EUV!第365章 暂时关停一段时间第240章 泄露第231章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367章 最高认证!第377章 磁化靶聚变94.第94章 格局小了啊第352章 都是花架子?第3章 手搓透镜第28章 大炮打蚊子第343章 凭什么?26.第26章 替罪羊83.第83章 求贤若渴15.第15章 招人第273章 固执第355章 此10KW非彼10KW81.第81章 科技部的亲儿子111.第110章 大秦放弃抵抗了?第322章 实战演习第19章 你刚刚说多少?91.第91章 招简直太妙了!第235章 极限测试第303章 眼熟的名字第312章 真当没人?107.第106章 实验邀请第313章 纰漏?不存在的!第378章 金乌1号79.第79章 交个底第235章 极限测试第335章 感谢康总再造之恩第308章 量子通讯芯片第352章 都是花架子?155.第154章 怎么换车了?137.第136章 商用测试117.第116章 东阳腾飞的机遇162.第161章 这,就是武安吗?
76.第76章 山雨欲来170.第169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第379章 一百倍效率第392章 最高终身成就第263章 重启SSC第317章 搞,必须搞!第374章 一个人伺候不来第365章 暂时关停一段时间23.第23章 李同学放大招了73.第73章 对策(求订阅)80.第80章 整合方案198.第197章 畅所欲言第375章 公开课第3章 手搓透镜136.第135章 小孩才做选择37.第37章 水到渠成第238章 专业技能发展学院92.第92章 他们在资我们第342章 未来属于天空44.第44章 暂时放一放第398章 回去加个班第326章 颠覆对决131.第130章 感光芯片122.第121章 EUV!第8章 工艺解析第260章 张院士真传第274章 我需要更强的鱼钩第18章 未雨绸缪(周二求追读)82.第82章 忐忑的方强第379章 一百倍效率第378章 金乌1号第29章 一码归一码第3章 手搓透镜191.第190章 重塑新棋盘82.第82章 忐忑的方强188.第187章 三大绝招第219章 就坐不住了?92.第92章 他们在资我们第4章 二代上新第237章 建新厂第244章 重型银鹤72.第72章 风声鹤唳(求订阅)第284章 性能全面碾压第279章 梦回十年前126.第125章 赢麻了74.第74章 不要觉得委屈134.第133章 无限翻新?第329章 选拔模式的问题183.第182章 救星来了!21.第21章 你真觉得我蠢?90.第90章 弃车保帅62.第62章 你们才是大汉硅业的希望第313章 纰漏?不存在的!第376章 康总你可真刑啊!第242章 如获至宝第225章 调整146.第145章 站队第282章 P80钛合金限量款第309章 极限升级第296章 大佬云集96.第96章 这是啥玩意?第297章 框架164.第163章 他以前成绩比我还差24.第24章 反将一军122.第121章 EUV!第365章 暂时关停一段时间第240章 泄露第231章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367章 最高认证!第377章 磁化靶聚变94.第94章 格局小了啊第352章 都是花架子?第3章 手搓透镜第28章 大炮打蚊子第343章 凭什么?26.第26章 替罪羊83.第83章 求贤若渴15.第15章 招人第273章 固执第355章 此10KW非彼10KW81.第81章 科技部的亲儿子111.第110章 大秦放弃抵抗了?第322章 实战演习第19章 你刚刚说多少?91.第91章 招简直太妙了!第235章 极限测试第303章 眼熟的名字第312章 真当没人?107.第106章 实验邀请第313章 纰漏?不存在的!第378章 金乌1号79.第79章 交个底第235章 极限测试第335章 感谢康总再造之恩第308章 量子通讯芯片第352章 都是花架子?155.第154章 怎么换车了?137.第136章 商用测试117.第116章 东阳腾飞的机遇162.第161章 这,就是武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