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暗示?

肆虐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凛冽地寒风发出一阵阵的低吼声,腊月十五到来,平阳城的气温一降再降,即便是在屋里,有火炉和炭盆取暖,依然能感觉到空气中膨胀的寒冷与干燥。

一大早,青璃握在床上,裹着羽绒被不愿意起来,屋里地下有烟道,效果不大,没有莫家村家里的土炕好,她缩在床上,瞧着忙进忙出准备行李的于嬷嬷和麦芽道,“东西就那么放着吧,别折腾了,今儿这种天,咱们不能上路。”

窗外,天空就像一个灰色的大洞,抬眼望去,只能看到如纸片一般飞舞的雪花,天气又冷,一路上坐马车,赶上这样的雪天,他们在车里没大问题,车夫也要冻出病来。

昨日在极乐山庄,家里两个跟去做车夫的下人,无一例外染上了风寒。由于发现及时,青璃又给二人配制了点药丸,出了一晚上汗,早上就渐好,但是最近两天也不适合在外面奔波。

“小姐,奴婢和于嬷嬷收拾妥当就省了心,到时候咱们离开,直接搬到马车上就成,不费工夫。”

麦芽穿着一身翠绿色的袄子,包裹的严实,清秀的小脸儿泛着红晕。原本打算今天早上去知府夫人提供的地点去看看冬梅,但是这样的天气,让她不得不搁置,天寒地冻,或许那个香油作坊不会开张。

这种雪下上半天,在现代一定会成雪灾,那些网线,公路都会被堵塞,这个时候好一些,百姓们储存了过冬的粮草,准备好了年货,在家里呆着不出门就好。

平阳城的建筑偏于牢固,很多人家都用那上山开采的大石块建造房屋,房顶用结实的木头做房梁,家里条件再差,也要省下点银钱买油毡布和瓦片,每当下雪时,总会有人踩着木质的梯子上房顶扫雪,以防止大雪压塌屋顶。

雪太大,很短的时间,门口已经堆积厚厚一层,于嬷嬷和麦芽进门之时要不停地跺脚,二人搓着手,收拾妥当,进入到内室烤火。

“小姐,这是刚才厨房送过来的红薯,说是您要的。”

于嬷嬷手里拎着一个布袋,放到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有几根细长的红薯,这些都是空间出品,青璃悄悄地放在库房,平日里家里的下人喜欢用这个熬粥喝,又甜又糯,她想吃烤红薯,正好炉火旺着。

“恩,用铁丝串起来,挂到火炉内,咱们烤红薯吃。”

青璃慵懒地打了个呵欠,又在床上翻个身。昨夜主仆三人去吃面,每个人都吃了两大海碗,吓到了老板娘,还以为她受了什么刺激。

那家面馆店铺不大,地点也不出色,但是那汤面真好吃,劲道,擅长擀面条的于嬷嬷自认甘拜下风,昨夜的汤面里有几颗小青菜,放了大块的红烧肉,汤面上一层油花,加了豆芽,色香味俱全,好吃得让人恨不得咬掉舌头。

这个时间,平阳青黄不接,老板娘是得到青璃的提示,用自家的空屋子的火炕,种植了点暖棚菜,开始的时候温度掌握不好,长到一半就黄了,慢慢掌握诀窍,平素士兵的面条里面放着白菜,胡萝卜,是为了答谢青璃,才特色添加的。

昨夜吃的有点多,青璃在空间折腾也没消化,早上她不饿,在床上简单地洗漱,打滚耍赖就是不想起来,于嬷嬷也不强求,这里是平阳又不是京都,冬日里下雪天,逍遥自在,能睡多久都成。

青璃没用早膳,麦芽和于嬷嬷也跟着饿肚子,只喝了点热茶,现在见有吃的,二人急忙上前,分工合作,把洗好的红薯用干净的布巾擦干,穿上铁丝挂到炉子里,眼巴巴地围在火炉前等候。

“你们要是饿,就让厨房熬点粥,不然咱们有米,在火炉上熬点也不费劲。”

见二人一脸馋样,青璃无奈地摇摇头,红薯是北地最常见也是最高产的,农家几乎一个冬天都不会断掉,家里粮食不够,就用这个充饥,一直吃,胃里泛酸水,庄户人家和穷苦的百姓,对这个没兴趣。

于嬷嬷和麦芽二人都是卖身的奴婢,一直在府上,吃的是精米细面,有时候还能得到点主子的赏赐,比青璃原来在莫家村的日子过的舒适的多,两个人不常吃红薯,竟然想念这种对这个时代来说粗鄙的东西。

“小姐,可不用那么麻烦,奴婢想吃烤红薯呢。”

青璃有一次自己烤着吃,红心红薯,剥掉一层烤焦的外皮,里面红彤彤,吃上一口,真是甜到心里去,于嬷嬷和麦芽闻到香味,就在一旁流口水,当时只有一个,没有二人的份儿。

“是啊,这次老奴让厨房多拿了点,把老奴和麦芽这个丫头的份带出来。”

于嬷嬷搓搓手,揭开炉盖,看了一眼里面的火苗,见火势很旺,这才放心。

青璃这张床,很有特点,她站起身,上面还有一层,平日,被褥都放在上层,防止落灰,上面也有大引枕,她撩开帐帘,从上面取下一个引枕放在背后,让于嬷嬷把窗前的小几搬到床边,主仆三人叙话。

外面阴天,内室很暗,青璃不习惯,让于嬷嬷点燃了几根蜡烛和油灯,对这种不透光的高丽纸已经无语,可是若那透光好的,又不保暖,很薄,风一吹就破了。

这个时代有很多隐形的富豪,极乐山庄幕后老板就是一个,果然还是靠这样的渠道来银子快,青璃原本很有优越感,在京都的家具铺子,香满楼,花草铺生意都不错,听于嬷嬷形容这个极乐山庄多么奢华,她顿时备受打击,早知道这样,当年就应该开青楼去。

那琉璃窗,青璃咽咽口水,有种想要打劫的冲动,她想去极乐山庄,打劫一番,把什么青稞等人房间里博古架的宝贝全部收走,放在空间里,当然也只是想想,现在还没明白对方背后隐藏的势利,敌友不清,暂时不能冲动行事。

主仆三人闲聊,青璃正在讲述北地过年的风俗,相比京都,她还是觉得北地年味更浓,在京都,过了初七就算出了年,正月里,只有十五最热闹,那会交好的小姐公子都会结伴出门,在京都最热闹的几个街道,有舞狮表演,舞龙灯,还有秧歌队,热热闹闹,不分官员百姓,大家一起狂欢。

京都的十五是青璃最怀念的,每年这个时候,她会和水零欢,赵羊羊二人一起上街瞎转悠,马车拥堵,三人都是坐着小轿子,在街道上总是碰见熟人,水零黎和白若尘,天风书院的同窗们,刘花生带着她弟弟刘树生一起,众人结成一个热闹的队伍,包酒楼的场子,选择视线最好的二楼,喝酒饮乐,酒足饭饱,众人分道扬镳,这个时候青璃会去猜灯谜,或者去有民俗特色的小摊子前面转悠,遇见喜欢的也会买来收藏。

北地天寒,青璃唯一过的一个十五,是她被掳走那年,往事不堪回头,小凤县的镇上,肯定没有京都繁华,青璃提前给兴奋地于嬷嬷和麦芽打预防针,那种灯会也不是年年都有,要看运气。

在莫家村,进了腊月,就算到了过年。村民走亲访友,很少空手上门,你送我一斤白面条,我送你一斤花生,礼尚往来,增进情感,没有谁送太贵重之物,都是村里人家能用得上的。

而京都不同,每年进了腊月,都是青璃最忙碌的时候,四婶不管事,她要管理府上,和家里交好的人家不少,水家,白家,刘家等,都要送上年礼,还要上门给长辈拜年磕头,光是白府就没少去,每次给老太君杜氏拜年都是煎熬,那人忒重视规矩,对人并不亲近,对白家的小辈也不算好,但是青璃发现,杜氏老太君对杜湘如就宠爱到骨子里,做什么都欢喜,果然啊,女子就算出嫁,心里也是向着娘家的,就是个偏心眼。

相比之下,水府的老祖宗还算随和,水零黎水零欢二人性子各异,但是有个共同的问题,都不太在乎规矩,白家的老祖宗每次都会训斥,也就是干咋呼,从来没把二人怎么样,最严重一次是水零欢偷吃小佛堂的贡品,惹怒了老祖宗,被禁足了几天。

“小姐,老奴也察觉到,北地年味浓,百姓们淳朴厚道,就是少了一些热闹。”

于嬷嬷做了总结,天一冷,没人愿意出门,只有腊月里镇上大集市有点人,为了过年,周围的村里人绞尽脑汁,只要自家不用的,都想卖出去换银子。

大雪封山,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和京都府邸不一样,村民们有自己的拜年方式,就好比腊八节早上,就有早起的村里人,在自家的院子里高声呼唤,说一些祝福的话语,村里人听着乐呵,对于青璃这种想睡到日上三竿的人来说,那行为就是扰民。

爹莫如湖,娘刘氏从来没有喊过,爹是读书人,没那么大的嗓门,娘也是识文断字有些斯文,和村里的村妇有点区别,最后自家为了跟风,选崔奶奶代表,只要崔奶奶大喊,全村的狗都跟着附和,狂吠不止,那声音是相当的有气势。

“自从到了北地,奴婢觉得自己圆了一圈。”

麦芽用手掐了一下自己的脸蛋,拉了拉,上面有了一层肉,她还是属于偏瘦体质。来到北地之后,活计不多,小姐不像在京都那么讲究,有些事情不用她们奴婢帮忙,自己打理妥当。

平日在村里,于嬷嬷串门,找村里的寡妇诉衷肠,她就呆在家里,陪着小姐饮茶闲聊,还有各种好吃的,日子过的美滋滋,远离京都,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喧闹。

“小姐,您说麦芽也不小了,啥时候把这个丫头嫁出去?”

听说赵晚春小姐身边那个丫鬟冬梅,已经过了二十岁,才被打发出去配人,而麦芽也有十七八岁,又和虎子定了亲事,女子还是不要耽搁,早早的嫁人生子。

“于嬷嬷,你说这个干什么。”

麦芽侧了侧身,用手捂脸,显得很是羞涩,两军大帐,军营离不得人,虎子哥干的不错,马上就要升为小队长了,手下管着十几个人,她可不想当个拖后腿的,现在成亲,也不能经常见到面。

“这个要麦芽做主。”

青璃很喜欢麦芽,想多留几年,当然也要考虑周全,不想耽搁麦芽的终身大事,但是目前来说,提亲事尚早,在她看来,女子二十成亲正好,太早对自身不好。

“是老奴多嘴,老奴看麦芽这丫头又是缝制鞋袜,又是做鞋,以为是想着快点嫁人呢。”

于嬷嬷打趣麦芽一句,想起火炉里面的红薯,她打开炉盖,一股子红薯特有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她用铁钩探了探,软软的,可以吃了。

三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红薯,青璃只吃了一根就停下来,于嬷嬷和麦芽两二人怕烫,用那隔热的油纸包着,一边吹热气,一边往口里送,两个人没时间说话,吃的不亦乐乎。

“其实,红薯有很多做法。”

红薯饼炸一下,和南瓜饼一样,香甜,柔软。还可以做成红薯干,有嚼劲。空间里变异,红薯变异出了紫薯,她没拿出来,切成了薄片,放到加速的库房去,一个时辰就变成了香脆的紫薯片。

以前在现代,青璃小时候,家里也很穷,那时候没有好吃的,父母会买点廉价的红薯,切成片,放在油锅里煎,好吃的很,若是红薯不够甜,外面在撒上一层糖。

拔丝红薯是过年必备的菜色,红薯切成三角形的块状,要先炸一下,然后用白糖熬成糖浆翻炒,红薯均匀沾染的糖浆,又脆又甜,因为太费时间,还费油,一年吃不到几次。

“小姐,您这么一说,奴婢又想吃了。”

麦芽一口气吃了三根红薯,仍旧意犹未尽。现在吃过北地味道重的酸辣麻食物,京都清淡的汤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胃口,每次在家里都让崔奶奶多放辣椒,麻辣猪蹄多放花椒,比地道的北地人还能吃辣。

“你是饿了,什么都馋。”

青璃抿了口热茶,盖上杯盖,对麦芽道,“空腹吃了这么多的红薯,当心一会儿胃里反酸。”

“奴婢不怕。”

吃过之后,麦芽主动站起身,在内室走了一圈,又把吃过之后的红薯皮收走,门口就有一个木质的桶,她把盖子打开,垃圾扔进去,这样避免进进出出,让她更加省事。

窗外雪花儿小了一些,眼瞅着到了午时,麦芽打了一个呵欠,在北地真幸福,能吃能睡,除了操心一些自家小姐的饮食起居,别的事情轮不到她,大事有少将军解决。

青璃窝在被子里睡了个回笼觉,等到当了下晌才起身,洗漱完毕,麦芽兴冲冲地从外面进门,“小姐,雪已经停了,咱们门口堆积厚厚一大层,家里下人几乎都出动,在扫雪呢。

这样深的雪,马车出门也容易打滑,青璃本想休息一天,奈何着急回凤阳,去见过冬梅,她才能真正放心,左思右想之后,她还是决定出门。

平阳苦寒,冬日里三天两头的下雪,马车在雪里阻力太大,百姓们出行用雪橇,有特定拉车,体型庞大的犬,轻便。雪橇四面没有遮挡,滑行之时迎着风,脸颊如刀割一般生疼,她想了想,暂时不考虑这样的出行方式。

“小姐,那个胡同离咱这里也不算近,不如还是乘坐马车吧。”

于嬷嬷苦口婆心地劝说,坐马车就是要耽搁一会儿时间而已,总比被冷风吹着强,她这身板受不得寒。

“不坐马车。”

青璃一句话,于嬷嬷麦芽齐齐地苦了脸,她捂着嘴笑道,“瞧你们这点出息,这次出门不带你们,你们就留下看家吧。”

院子里的下人用铁锹铲雪,放在一个簸箕里面,统一运送到家里的池塘上,上面已经结下厚厚的冰层,也有那爱玩闹年纪尚幼的小丫头,在背阴的地方堆起雪人。

青璃进到屋内,取了一个口罩遮住脸,在于嬷嬷和麦芽呆愣的目光之下,轻身一跃,上了房顶,用轻身术加瞬移,快速地赶往冬梅家铺子的所在地,许久没施展功法,差点忘记这项技能。

知府夫人说的是实在话,冬梅跟随赵晚春多年,得到了照顾,不但脱了奴籍,还嫁到了一个殷实人家。知府夫人说的小作坊,其实也不算小,青璃刚到附近,就闻到空气中芝麻的香气,这家小作坊卖芝麻油和芝麻酱,生意似乎挺红火。

“这位小姐,要点啥?”

门口一个小伙计正在扫雪,听到前方有动静,他抬起头,以为青璃是周边的住户,赶着下雪天出来采买,看穿戴又不像,他疑惑地道,“您是来找人还是问路的?”

“找人。”

青璃紧了紧头上的围巾,这小伙计还挺机灵,她笑道,“我是来找冬梅的,应该是你们的老板娘。”

“哦,您要找夫人啊,来的巧了,她正在里面盘账本呢。”

要过年了,青璃也不好意思麻烦人,从空间翻找了一把铜板,塞到小伙计手里,道了谢,她在门口跺跺脚面上的雪,走到铺子里。

铺子里东西不多,显得空荡,进门处只有一排货架,上面摆放用铁罐,瓷瓶装好的芝麻油和芝麻酱,角落里,堆放几个布袋,里面放着白芝麻和黑芝麻。

“您买点什么,自己选好过来算账就行了。”

前方柜台处,一个穿着红色袄子的女子正在低着头,对着油灯打算盘,不时地记录着,青璃不好出声打扰,所以沉默了一下,站在原地。

“挑好了吗?”

冬梅算好账,没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看到货架旁边站着一个白色的身影,她心里寻思,周边的百姓不讲究,谁会穿白色的毛皮出门,除非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可惜周围没有,只有稍微殷实的小户人家。

“冬梅姐姐,是我。”

见对方算好账,青璃迈出一步,露出半个身子,让冬梅愣在原地,片刻之后,冬梅满眼的泪花,抹着眼泪道,“青璃小姐,奴婢可不敢当一句姐姐,我们小姐她……”

“冬梅姐,你现在可不是奴籍,怎么还没改掉自称奴婢的习惯呢?”

青璃打趣了一句,冬梅招呼外面的扫雪的伙计看管铺子,她把青璃带到了后院。从店铺的后门出来是一处天井,后面的小院有三间房,平日里冬梅和他男人都住在这里。

冬梅嫁的男人是大户人家的庶子,为人老实本分,可是不得主母喜欢,早早地就被分出来单过,只得了这么一个作坊,好在虽然单一了点,但是生意不错,周边的百姓捧场,做多的就供给远一些的杂货铺子,不算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

冬梅嫁的人家是知府夫人精心挑选的,她嫁进来之后,不用服侍公婆,也没有难缠的小姑子,只有夫妻二人过小日子,开始的时候她总是心不在焉,陪伴多年的小姐,一声不吭地走了,防着她,让她低落了好久,都是她夫君一直默默地相陪,这才让她好了些,人也慢慢恢复从前的开朗。

“青璃小姐,奴婢就是奴婢,若是我们小姐回来,奴婢还想回去做个嬷嬷。”

提起此事,冬梅又哭泣个不停,青璃不好出声安慰,听说冬梅是很小的时候就陪伴春儿姐了,这种十多年的主仆情谊深厚,将心比心,就是麦芽这丫头出嫁,她也要难过几天的。

冬梅是手脚麻利的,待客的偏厅,布置的很有家的味道,没有太奢华的器物,很有情趣,窗台下面养着一盆花草,早冬日里能见到绿色植物,平添了不少生机,墙上也挂着几幅壁画,有一幅应景的傲雪寒梅图,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娟丽的簪花小楷,这字体青璃熟悉,她多次和赵晚春通信,这是春儿姐的字没错。

“都是奴婢,这哭起来就忘了正事,您喝杯茶吧,是夫人赏赐奴婢的,味道还可以,我们小姐很喜欢。”

冬梅站起身,冲了一杯热茶,又端上茶点,她见青璃盯着墙上的画看,眼泪又出来了,嫁人之前,夫人问她有什么要求,她想了想,只带走小姐最平日里最喜欢的画,裱起来挂在偏厅,看到画,就能想到自家小姐,提醒她不要忘记小姐对她曾经的恩情。

“春儿姐很有才气。”

青璃点头,像赵晚春这种才是大家闺秀,才气惊人却不喜欢显露,无论是诗词,琴棋皆通,可比那个季盼强的多,季盼那种人就喜欢得别人夸赞,捧着,有点小聪明,难登大雅之堂。

“我们小姐是个慢性子,平日有耐心,作画会用掉一下午。”

冬梅回忆着,每当这个时候,小姐都让她去休息,总说画完再叫她,这个时候,冬梅常常偷懒,借着小姐的名头去大厨房要好吃的,日子过的潇洒。

虽然经常犯错,有一次摔碎的小姐珍爱的玉簪,小姐也没有发火,主仆情谊不是一两天,是十多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北堂谚的出现,到二人相爱,冬梅是一个见证人,所以,小姐选择私奔,她真的不怪,只是有些担忧,为什么不让她留在身边伺候,天涯海角,她都愿意跟着自家小姐。

冬梅声泪俱下,情绪激动,青璃只好安慰几句,能做出这样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就连青璃也无法理解,二人可以如此洒脱,或许人活着就是枷锁太多,可以有决心冲破一切束缚,在一起,相信二人可以长久。

“春儿姐有自己的考量吧。”

能找到冬梅,多亏了知府夫人,直到昨天碰巧遇见人,青璃才受到启发,想起来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走这么一趟,心里也没抱太多希望,看冬梅伤心的模样,之前一定是不知情。

墙壁上有画有字,青璃欣赏了一番,问道,“冬梅,你知道玉塔寺有一个禅室吧?”

“青璃小姐您也知道?”

冬梅抬起头,还来不及擦干眼角的泪水,她瞪着眼睛,一脸惊讶状,“那里有一个地道,平时小姐和北堂将军都在那里相约,您也知道北堂将军敌国将领的身份,我们小姐也苦啊,不然哪里会有这般做派?”

想到青璃现在的身份,冬梅很紧张,不会是淳于少将军想要找到二人,所以才来才来追查的吧?

“你放心,我来找你,和春儿姐无关。”

青璃没有提自己的目的,转而问道,“除此之外,春儿姐和北堂将军还有其他的见面地点吗?”

“没有了,那处地点也是北堂将军为了不被发现,用了一年时间,平日我们传信都去一个皮草铺子,那里是北堂将军的生意,现在关门很久了。”

冬梅叹了一口气,小姐失踪,她曾经用尽一切办法,想要联系上,结果失望而归,二人真的就那么干脆的消失在平阳,没有一点踪迹,老爷派人明里暗里打探,也没有得到线索,出城的马车太多,那时候检查不严格,守城士兵早就不记得。

看来,赵晚春在离开之前没有征兆,可是青璃不相信二人是仓促的决定,麦芽说,车上的东西很多,可见不是临时准备的,选择那天,一定是至少提前一个月走好了打算,青璃找人算过,那天正是宜出行的黄道吉日。

古人出远门总是有诸多讲究,至少要提前一段日子算好,青璃相信绝对不是巧合,赵晚春一定是早就做好了决定。

“春儿姐在离开之前,每日里都在做什么呢?”

冬梅摸着下巴,仔细回忆,那段日子小姐没有出门见北堂将军,好像平阳和凤阳的已经打仗了,北堂将军在关外,只去铺子里问了一次消息。

“我们小姐就是整日里作画,奴婢以为她思念北堂将军,也不好劝说。”

两个人的身份差距悬殊,一个是敌国将领,一个是本国官家千金,怎么结亲,还是在两国拼杀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就算是老爷夫人,也是反对的,赵晚春认准了北堂谚,非卿不嫁。

“就是墙上这些吗?”

青璃刚才欣赏字画的时候,有一种悲伤的情绪,淡淡的,看到这些字画,就能感受到当时赵晚春的忧伤。

“还有北堂将军的画像,奴婢怕被老爷夫人发现,所以出府的时候偷偷放到包袱里了。”

冬梅说着,进到里间,打开了一个包袱,全部都是卷轴,她打开卷轴,里面是一个器宇轩昂的男子,高大英俊,很有男子气概,只有仔细看的时候,才能在此人脸上找到德全班红极一时的头牌芷谚的影子。

拆下剩下的画卷,全部都是此人,有用剑的场景,也有别的表情,画风细腻,足见春儿姐的细心,可是有些奇怪的是,上面都是一个背景,后面有一片大山,成帽子状。

这是有意而为之吧?平阳城有一座帽山非常有名气,因为上面多了一个圆球,那里周围百姓不多,似乎是一片坟地,都是没有家族的百姓们埋葬之所,据说风水很好。

帽山靠近官道,而且离平阳关外的城门很近,背景都是一个地方,真的是巧合吗?

为了证实,青璃把全部的画作打开,竟然在一张画上,看到了宇文鲲,北堂谚怒气冲天,用剑指着宇文鲲的咽喉,虽然只有一个侧脸,但是那面侧脸有一块蝴蝶型的胎记,绝对不是墨汁不小心沾上去的!

“冬梅,你知道这地点是哪吗,你去过没有?”

青璃指着画上的几个背景,询问冬梅,“春儿姐怎么画的都是一个背景啊?”

“这个,奴婢也奇怪呢。”

赵晚春平日作画,除非自己不满意,否则不会画相同的景物,上面的北堂将军神态各异,可是身后都有点刻意地露出了帽山,多了一种违和感,青璃提示,她也发现了不对劲。

------题外话------

更新到了,大家腊八节快乐O(n_n)O

第043章 听墙角第068章 守岁第075章 无苦衷第003章 聘礼第077章 怪病第013章 沐浴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85章 送嫁第034章 待客第084章 一枝梅第085章 送嫁第085章 捡到包子第046章 密谋第071章 赶巧第082章 冲喜第062章 夫妻上阵第031章 毒计第099章 翻身仗第068章 莫子归被催成亲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10章 牢饭第003章 意乱第084章 一枝梅第007章 大哥给的零花钱第006章 粮库第048章 为你第021章 空间初现(一)第055章 去医馆看奶第006章 家财何在第004章 灯会被掳第062章 不速之客第076章 花灯节第021章 族规第013章 镇上见闻第065章 骗术第29章 恶战第006章 一篮子鸡蛋第026章 地龙翻身第033章 玉器铺第048章 混乱第049章 版图第055章 有个地方第034章 火药用法第013章 沐浴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73章 草药种子(一更)第031章 新的赚钱路子第072章 体谅第032章 淳于版秘制烤鸡第018章 文氏到来第077章 落定第061章 烧错坟第067章 喜相逢(打滚求月票)第031章 救人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04章 流放第075章 无苦衷第006章 家财何在第009章 床榻了第058章 享极乐第009章 床榻了第057章 极乐庄园第019章 有情况第071章 分礼物(万更求票)第030章 天风书院第022章 看戏第020章 送官第039章 议定第040章 线索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26章 地龙翻身第022章 良辰第002章 桥祭第043章 议盖房第057章 待出征第013章 抓正着第063章 年关第059章 初遇李墨轩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60章 赌注第034章 南瓜饼继续耕种第014章 相看第027章 笼络人心第074章 路遇劫杀(二更)第069章 失踪第085章 捡到包子第001章 汝阳第026章 威慑第073章 草药种子(一更)第036章 秋收忙第089章 突变第026章 营救第055章 去医馆看奶第040章 乔装第097章 摆酒第031章 救人第061章 烧错坟第033章 开河蚌取珍珠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26章 小试厨艺
第043章 听墙角第068章 守岁第075章 无苦衷第003章 聘礼第077章 怪病第013章 沐浴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85章 送嫁第034章 待客第084章 一枝梅第085章 送嫁第085章 捡到包子第046章 密谋第071章 赶巧第082章 冲喜第062章 夫妻上阵第031章 毒计第099章 翻身仗第068章 莫子归被催成亲第010章 谣言害人呐第010章 牢饭第003章 意乱第084章 一枝梅第007章 大哥给的零花钱第006章 粮库第048章 为你第021章 空间初现(一)第055章 去医馆看奶第006章 家财何在第004章 灯会被掳第062章 不速之客第076章 花灯节第021章 族规第013章 镇上见闻第065章 骗术第29章 恶战第006章 一篮子鸡蛋第026章 地龙翻身第033章 玉器铺第048章 混乱第049章 版图第055章 有个地方第034章 火药用法第013章 沐浴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73章 草药种子(一更)第031章 新的赚钱路子第072章 体谅第032章 淳于版秘制烤鸡第018章 文氏到来第077章 落定第061章 烧错坟第067章 喜相逢(打滚求月票)第031章 救人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04章 流放第075章 无苦衷第006章 家财何在第009章 床榻了第058章 享极乐第009章 床榻了第057章 极乐庄园第019章 有情况第071章 分礼物(万更求票)第030章 天风书院第022章 看戏第020章 送官第039章 议定第040章 线索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26章 地龙翻身第022章 良辰第002章 桥祭第043章 议盖房第057章 待出征第013章 抓正着第063章 年关第059章 初遇李墨轩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60章 赌注第034章 南瓜饼继续耕种第014章 相看第027章 笼络人心第074章 路遇劫杀(二更)第069章 失踪第085章 捡到包子第001章 汝阳第026章 威慑第073章 草药种子(一更)第036章 秋收忙第089章 突变第026章 营救第055章 去医馆看奶第040章 乔装第097章 摆酒第031章 救人第061章 烧错坟第033章 开河蚌取珍珠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26章 小试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