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四节 大放厥词

“敢问这弊端何在?”黎遂球生在广东,去过的地方无非是江南和京师,对北方的环境气候虽有了解,但是所知甚少,不过是过路的时候浮光掠影。

“弊端便是破坏了环境。”崔汉唐道,“每周先生大约不知道,关中过去虽是膏腴之地,沃野千里,实则却是在少雨带……全靠树木草地护持滋养。草木一稀,则水土皆不能保……”

崔汉唐看到黎遂球的面孔上流露出愈来愈多的“不解”,知道这么说下去就是对牛弹琴了――毕竟黎遂球不知道什么叫“400毫米降带”,也不知道“小冰河期”,身在广东这样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人,大约也不会明白什么叫“水土保持”。

所以崔汉唐不得不提下他的高论,先解释了一番专业名词。黎遂球原本也是抱着“姑妄听之”的念头,然而一听之下,觉得颇有有理。他虽然去过的地方不算太多,但是也到过京师,从南到北的风物环境都是领教过的,对岭南的不知冬夏,江南的温润多余,北地的干旱风沙都有所体会,只知是风土不同,却从未考虑为何不同,崔汉唐的这番话,算是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启发。

“……道长所说的,学生大致明白了。一个地方的风土如何,取决于水和热,是这样么?”

“正是!”崔汉唐舒了一口气,这回答虽然略简陋,但是比起自己在临高教道生却要效率高出不少来了。

“这天气冷暖,亦有轮回,仿佛四季循环一般,百十年一冷,百十年又是一热,冷则旱,热则涝。如今又到了冷旱的时候?”

和聪明人说话果然不累……崔汉唐暗暗想。

“陕西关中,原是干旱少雨之地,如今又遇上了‘冷季’,雨水尤少。故而十年九旱。水土保持尤其重要。”崔汉唐侃侃而谈,“蓄养水土,唯有草木……”

古人虽有“平山治水”的理念,亦有“禁山”的行政命令,但是对环保大致还是停留农业需求的层面上,大多数治理都是围绕灌溉和土壤改良进行的,对保持植被,涵养水土认识不足。加之木材在官方和民间的巨大需求,为了养活大量人口,增加赋税不得不鼓励开垦。

“……自汉唐以降,林木被伐,草原为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木草原破坏殆尽;明国肇始,又在关中屯垦,竟达三千万亩,虽得一时之利,然草木植被被破坏殆尽,于后世却是贻害无穷。”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被破坏之后,土地的蓄水功能丧失,依靠森林营造的局部湿润小气候也不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和土壤的恶化。在缺少灌溉条件的地区,变成了彻底的看天吃饭。农业亩产量急剧下降。在华北、西北等地,49年之前,小麦亩产量不过几十斤是常态,

“……出产既少,百姓唯有多垦地以度日,地越垦越多,产物却愈来愈少。如此反复,千里沃野的膏腴之地便成了风沙蔽日,童山濯濯的不毛之地。如今大明国势日蹙,缙绅和官府又不恤百姓,百姓如何不反?”

话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天灾亦是人祸”这个论点上了。黎遂球暗品个中滋味,却有些新意在内。自古以来评论历代朝政得失,无非是“不恤民”,“主昏臣奸”上打圈。毕竟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当时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遂黎球沉吟片刻道:道长即如此说,想必这元老院是有极高明的手段,可以避过这人祸喽?”

崔汉唐傲然道:“这个自然!”

黎遂球心道这道士不但够胖,吹牛皮的程度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都说到这里了,他有心想听下去,便问道:“那就要请教了。”

“古人云:一力降十会……”这话说出来,黎遂球脸上却流露出不解之色,崔汉唐这才想起来,这话是到了清代才有的,赶紧改口道,“有真本事的人,哪里会在乎那些小伎俩――要解这天灾人祸的根子,还在于‘生产力’!”

“何谓生产力?”

“这个……就好比同样一亩地吧,我元老院麾下的天地会来种,一样种稻子,便要比本地百姓多收个几百斤――普天之下若能每亩多收个五十斤,不用四处开垦,便能叫百姓丰衣足食,纵然有灾,也不至于沦为饿殍。”

黎遂球暗暗想,这厮如此的大话!他虽然不自己直接经营土地,但是也曾经在乡居住过,对收租情况了如指掌,知道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便能“大熟”。然而这样的年景,十年也不见得有一回。即使是大熟的丰年,每亩亦不过能多收百来斤稻谷,有什么种田秘法一亩能增产几百斤稻谷?真是闻所未闻。

他倒也不怀疑崔汉唐吹牛,因为髡贼种地做工有“秘法”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去过琼州府和临高的人,回来都会争相诉说他们看到的髡贼的田地。

若是髡贼能为大明所用,眼下大明的危局便可解。黎遂球不由的暗暗觉得可惜。且不说他们船坚炮利,就这种田做工,经商理政的任事之能,亦是世间少有。可惜!

“学生不才,这生产力大约便是让土地多有产出的方法吧?”

“正是。各行各业,莫不如此。凡事均以生产力发展为先。大明落到如今的地步,说到底,便是这生产力不够用了。人口滋生固是好事,却也是多了无数吃饭的嘴。过去是一百亩地养活一百人,人人吃饱穿暖,逢年过节还能吃顿酒肉,扯上几件新衣服;如今把地全开了出来种上也不过三百亩地,要养活的人口却成了一千人。亩产却还是老样子。”崔汉唐说得起劲,“况且这一千人里有那么几十个人不满足于吃饭,还要天天吃肉喝酒,拿着粮食去买鱼买肉,买绫罗绸缎,自然就得有许多人饿死了……”

“如此说来,若是这一千人的生产力高了,哪怕只哟三百亩地,只要能增产,即使有人要吃肉买绫罗绸缎,也不会有人饿死?”

“或许会有几个倒霉蛋饿死或者吃不饱,但是不会如现在这样,大家都要饿死,只能造反抢吃得或者干脆被杀了不用吃……就说我元老院治下的琼州,虽不敢说人人饱暖,至少无人饿死。”崔汉唐不胜唏嘘,“自古百姓所求最低,图得不过是个温饱平安而已。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还有何面目坐在朝堂?”

黎遂球虽然对这“生产力至上论”一时半会无法完全明了,但是这最后一句却是明白的――显然是指斥当今万岁。

实话说,当今万岁虽然对老师对有些过分苛刻,未免有“阻塞言路”之嫌,然而他们也听在京师的师友们说过:皇上励精图治,旰食宵衣,可以说近几十年从未有过。所以不少人,也包括黎遂球,虽然对崇祯的施政有着各式各样的意见和不满,但是还抱着很大的希望。

“我师尊言道:‘当今万岁,不好财色、勤政爱民,乃是一代圣君’,却是天下刀兵四起,民变沸腾?除了这生产力不足用之外,可还有其他道理?”

“勤政?呵呵。”崔汉唐忍不住笑了:“明国的困局虽然不是他的责任,可是到如今不但全无好转,反而局势一日坏过一日,倒有一多半都是他的勤政闹出来的!越勤政这明国亡得越快!”

“此话怎讲?”

“他急于求治了!所谓好心办坏事――若无能力,越要办好事越要坏事!我看这些年来他的施政正所谓: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如此反复无常之人当了皇帝,在贫道看来他的勤政只是瞎折腾!他先诛魏逆魏,后压东林――这也就罢了,都是前朝的余孽。然而年年换首辅又是这么回事?国家的大政方针朝令夕改,令地方官员无所适从。这样的一个人当皇帝,又没有识人之明,于大明于百姓于他自己都是悲剧。”崔汉唐说得兴起,捧起茶壶,话匣子全开口沫横飞的点评起皇帝来。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位主倒好:用将则必急催以战,将败则必穷究。崇祯二年杀了兵部侍郎杨镐;崇祯三年杀蓟辽都御史刘策;崇祯三年杀了蓟辽督师袁崇焕;崇祯五年杀了巡抚沈棨;崇祯七年杀了漕运总督杨一鹏;流放了兵部尚书是阎鸣泰;罢了熊明遇的官;又将孙传庭打入诏狱,还把孙承宗贬回老家等死。这些人虽然都打了败仗,可也算有点能力。如能放手信用未必不能建功,就因为一次失败便给杀了,侥幸不死的也吓得纷纷自杀。如此轻易诛杀的皇帝,能臣良将必然被他给杀光了,再有才干之人也是人心惶惶,无人敢任事担责了!”

----------------------------------------

第七卷-两广攻略篇142节

第二百二十六节 被捕第三百三十一节 恩主第一百三十一节 国困民穷第二百四十四节 公司的忧虑和野心第二十五节 续东门市游记第五十节 晚间休闲第六节 东南亚公司成员第一百六十六节 董家小铺第四百四十六节 跳帮第二百七十二节 宿舍夜谈第三百四十六节 协议三百六十二节 任务第十九节 三亚民兵二百六十三节 曲折中前进第一百节 上墩第二百五十六节 南洋式步枪2782.第2782章 京师(一百三十五)第一百三十八节 佛山之行(四)第八十九节 甜港风云--窝里反第一百六十一节 诱饵第二百九十四节 下水第五十四节 卸任第一百九十一节 澳门和约第二百三十六节 秋赋(一)二百三十二节 说客第三百七十七节 太白天文台第九十四节 医药规划第六十二节 甜港风云--运银第一百二十四节 陈五仁第一百三十八节 健全制度的讨论三百八十六节 归化民婚姻问题方案第八十八节 焚楼(三)第三百四十五节 质询会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第2797章 男女之事第一百四十三节 佛山之行(九)第五十二节 荷兰人的用处第一百四十一节 受审第十四节 殖民地计划第三百一十六节 融资(二十一)第一百四十三节 广州纺织品市场(二)第八十九节 检疫所(二)三百七十节 民乐团第2707章 京师(六十)第四百七十七节 故知二百八十九节 公务员考试(八)第二十七节 重赏第九十三节 焚楼(八)第二百九十七节 接收马匹第二百一十三节 闺阁的秘密(二)第二百六十节 大明律第一百五十二节 郑保的战与和第二百零七节 新贵第三百六十一节 救治第一百八十四节 小恩小义第四百二十五节 任天堂第一百六十五节 机构调整第一百七十五节 大会(二)第四十四节 核心问题第一百零六节 焚楼(二十一)第二百四十六节 各方想法第四百三十五节 元老军政提案第一百三十四节 刘香的算盘第二百八十四节 海上的虚荣心第一百三十九节 倾销店第二百六十七节 京师(二十四)第三百二十八节 各路人马(上)第六十五节 关键性的情报二百三十节 妙手回春第二百四十六节 最后环节第七十五节 董明珰第十一节 羚羊峡口四百五十三节 假银元第四百五十七节 门多萨小姐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第三十五节 到鸿基去2755.第2755章 京师(一百零八)第一百零三节 铸炮(二)二百三十三节 不在点子上第一百八十三节 建立新体系第一百四十节 特殊宣传第二百一十四节 粤东八蚕四百三十六节 往事不堪回首三百八十一节 小仓号上的女人们(一)第五十一节 城里的情报第三百三十三节 海陆军和驻外站二百零八节 茶居老板的忧虑第四百三十一节 三司条例司第2749章 京师(一百零二)第五十一节 茉莉包间的谈话三百三十六节 甄选第一百七十二节 万人体育场第一百五十二节 蚕农第二百三十三节 追击战第一百三十六节 山陕会馆第三十三节 黎寨风波第一百二十五节 酸和碱(一)第一百零四节 连州地区主任第2805章 借宿第二百四十九节 到南方去!
第二百二十六节 被捕第三百三十一节 恩主第一百三十一节 国困民穷第二百四十四节 公司的忧虑和野心第二十五节 续东门市游记第五十节 晚间休闲第六节 东南亚公司成员第一百六十六节 董家小铺第四百四十六节 跳帮第二百七十二节 宿舍夜谈第三百四十六节 协议三百六十二节 任务第十九节 三亚民兵二百六十三节 曲折中前进第一百节 上墩第二百五十六节 南洋式步枪2782.第2782章 京师(一百三十五)第一百三十八节 佛山之行(四)第八十九节 甜港风云--窝里反第一百六十一节 诱饵第二百九十四节 下水第五十四节 卸任第一百九十一节 澳门和约第二百三十六节 秋赋(一)二百三十二节 说客第三百七十七节 太白天文台第九十四节 医药规划第六十二节 甜港风云--运银第一百二十四节 陈五仁第一百三十八节 健全制度的讨论三百八十六节 归化民婚姻问题方案第八十八节 焚楼(三)第三百四十五节 质询会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第2797章 男女之事第一百四十三节 佛山之行(九)第五十二节 荷兰人的用处第一百四十一节 受审第十四节 殖民地计划第三百一十六节 融资(二十一)第一百四十三节 广州纺织品市场(二)第八十九节 检疫所(二)三百七十节 民乐团第2707章 京师(六十)第四百七十七节 故知二百八十九节 公务员考试(八)第二十七节 重赏第九十三节 焚楼(八)第二百九十七节 接收马匹第二百一十三节 闺阁的秘密(二)第二百六十节 大明律第一百五十二节 郑保的战与和第二百零七节 新贵第三百六十一节 救治第一百八十四节 小恩小义第四百二十五节 任天堂第一百六十五节 机构调整第一百七十五节 大会(二)第四十四节 核心问题第一百零六节 焚楼(二十一)第二百四十六节 各方想法第四百三十五节 元老军政提案第一百三十四节 刘香的算盘第二百八十四节 海上的虚荣心第一百三十九节 倾销店第二百六十七节 京师(二十四)第三百二十八节 各路人马(上)第六十五节 关键性的情报二百三十节 妙手回春第二百四十六节 最后环节第七十五节 董明珰第十一节 羚羊峡口四百五十三节 假银元第四百五十七节 门多萨小姐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第三十五节 到鸿基去2755.第2755章 京师(一百零八)第一百零三节 铸炮(二)二百三十三节 不在点子上第一百八十三节 建立新体系第一百四十节 特殊宣传第二百一十四节 粤东八蚕四百三十六节 往事不堪回首三百八十一节 小仓号上的女人们(一)第五十一节 城里的情报第三百三十三节 海陆军和驻外站二百零八节 茶居老板的忧虑第四百三十一节 三司条例司第2749章 京师(一百零二)第五十一节 茉莉包间的谈话三百三十六节 甄选第一百七十二节 万人体育场第一百五十二节 蚕农第二百三十三节 追击战第一百三十六节 山陕会馆第三十三节 黎寨风波第一百二十五节 酸和碱(一)第一百零四节 连州地区主任第2805章 借宿第二百四十九节 到南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