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节 埋伏(三)

黄超进了县城才知道所谓阳山县没有失陷的情报是打了折扣的,确切的说瑶民武装已经破城,城中的官吏、兵丁和部分百姓撤在百户所的所城内继续抵抗,虽然人口损失不大,但是城内财货基本全损。瑶民武装冲进县城之后,连一个篮子都没放过,全给抢走了。

县内的官员缙绅此时不再有当初被迫投降时“从贼”的羞赧,就差抱着黄超的大腿叫“恩人”了。特别是刚来上任的县令周良臣,更是热泪盈眶――总算自己的投机没有失败!

阳山县城里一个归化民也没有,这里虽然已经降服“大宋”,但是实际上文德嗣还没来得及向这里派出干部,只是由来招降的使者送来了几张临时委任状,由降官们自己填上名字就算是上岗了。

虽说名头改了,但是县里的一切还是照旧,升堂审案,催科征粮,县令和官员们也不知道大宋的具体服制如何,只知道澳洲人都是髡发短服――但是县里谁也没有这手艺。便照旧圆领纱帽的升堂办事,只是为了表示新旧不同,将官袍前后的补子都去掉了。

黄超看着这去掉了补子的县令,颇感荒诞。不过看他袍子上满是焦痕和尘土,还撕破了几处,大约这段日子也不好过。

他的为官为人如何暂且不论,至少算是守住了阳山县城,牵制了瑶民的力量,对元老院来说还是大功一件。当下对一干人温言安慰,都夸奖了一番。

“首长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尽忠任事罢了。”周良臣的腰弯的脑袋快要碰到方砖了,“大宋天兵迅疾,雷霆扫穴,涤荡群丑,这才保全了全城百姓……”

这感激的话他说得是由衷的,因为澳洲人再不来,他周良臣接下来多半就要为这不知道哪里来得大宋尽忠了。

“客气话就不用多说了,”黄超说道,“现在城里的情况怎么样?”

周良臣不敢怠慢,赶紧介绍目前城里的情况。城里的官吏兵丁缙绅百姓,目前大约有一千人,其中不少是从邻近的村落逃来的。青壮大约有四百多人。

“粮食呢?”

“钱粮所剩无几,均被瑶蛮掠去,只有所城内尚有少许存粮……”说着他狠狠的瞪了一眼旁边的一个中年人,心道:“便宜你了!”

黄超暗暗纳闷,心想这是哪一出?

县内的降官降兵,除了少数人在瑶乱暴发前逃走之外,县城里的官吏几乎一个不少――小吏多是本地人,无处可逃;官员路途受阻不敢外逃。所以阳山县的班子特别齐整,连前任县令彭寿安也在。

他介绍之下,黄超才知道那被他瞪了一眼的中年文人就是彭寿安。心想难怪他灰头土脸一脸晦气――原本平安落地了,现在却“从贼”。看起来就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

最后是几个本地卫所的军官,卫所虽然废弛,但是本地有“瑶情”,所以卫所的军官还比较像样,也颇有十几个能打的亲兵。实际上阳山能坚持下来,全靠有这么几个军官和他们亲兵这么几十个人的核心。

“你们大家都守御辛苦了,这几天且各自归宅休憩――有需要交代的事情,都与我手下的干部说便是。有困难的也不用怕什么,只管说,能解决的,我一定帮忙。”他看了一眼下面的官员们,“我这里亦有几句丑话。眼下城乱民遍地,大家共居一城,只可有同舟共济的念头,不要有其他念想。我大宋向来讲凡事自愿。大家若是不愿意在大宋治下为官为民的,待到瑶乱平息,道路畅通,自然会礼送诸位出境。但是谁若是在这中间暗中捣鬼,也休怪我不客气。”

当下一干人赶紧表忠心,表示自己决不会干出吃里扒外的事情来。

周良臣为了彰显自己“特别忠诚”,由拱出来道:“下官们即已归顺大宋,还请上官赐下袍服,我等亦好剃发易服。”

大堂上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众人暗骂这周良臣“无耻”,但是人在屋檐下,谁也不敢吭气。

黄超道:“此事不急,一来我来得匆忙,未有这许多制服;二来眼下瑶情紧急,也不是做这些事的时候。你们暂且服便服便是――这乌纱圆领不必穿着了。”

“是,是,多谢大人体谅。”周良臣原本只是为了输诚,元老是不是答应对他来说并无所谓――毕竟留着发髻,危急的时候还有几分转圜的余地呢。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黄超接着宣布人事命令,他叫近来几个几个短衣短发的男女。周良臣一看这模样,便知定是“假髡”――先前投靠髡贼的乱民。

“这位是王初一,元老院已任命他为新得阳山县县长。”他介绍道。

王初一微微鞠了一躬,用不算太标准的普通话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初一,承蒙元老院的信任,出任本地的县长。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和诸位合作愉快!”

下面的一干人赶紧一片奉承。周良臣颇为失落,他原以为自己主动投髡,又有维持县城的功劳,这个大宋治下的县令怎么也该由自己来做,没想到居然给一个泥腿子当去了――听这名字就知道。不过脸上却不露一点表情,对其极其恭维。

彭寿安心里暗暗熨帖――他原是能及早脱身的,都是被这周良臣夹缠不清,生生的被陷在这里,落了个从贼的名头!

王初一接着用极不标准的官话念了一封任命书。周良臣由于刚到阳山上任,对县内事务不熟,但由于献城保城有功,被任命为阳山县县办主任。周良臣很是不爽,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办公室是什么意思,但隐隐约约知道这官儿大致是辅佐县长的意思,所以自己是一下子从县令降到了县丞的地位。

其余几位投降的官员也各有任职,反正都是些没听说过名头的官职。对投降的广东地方官员,理论上都要送广州进行甄别和“再教育”,而不是就地安排任职。但是现在情况特殊,所以阳山就属于特事特办了。

最后,轮到了彭寿安――被任命为阳山县县政府“首席顾问”。

彭寿安哭笑不得,他早已离任,要不是周良臣,这会说不定已经在回家乡的路上了。现在倒好,弄得进退不得,不接受这“伪职”那是万万不能的――他可没打算以身殉职;接受吧,这“投降”的罪名可不得了。思前想后,还是先保住小命要紧,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便表示自己“恭敬不如从命”。好在自己已经交印,他也没有接到吏部的文书,理论上已非官身,这个“守土之官降敌”的最大罪名是不用戴了。

别看王初一是个降官们看不起的“泥腿子”,做起事来却是极有章法,一面安排人接受仓房城防,一面征集丁壮修缮城墙。又叫逃难到城内的缙绅和百姓去四处晓谕:大宋天兵已到县城,不日即将镇服瑶乱,要各村寨“谨守”。同时向大户缙绅们开征“合理负担”……一干降官们纳罕之余,也暗暗失落。这治理之道,如何让这泥腿子学去了!然而大家又不敢表露出这种情绪来,只好打起精神来办理差事――且不论这大宋行得是什么歪理邪说,先把瑶乱镇下去,保住自家的性命财产要紧。

相比之下,彭寿安要空闲的多。他心里十分苦闷。他原以为自己能平平安安熬完这任,然后带着这些年搜刮的金银细软,回家乡福建莆田县,安安稳稳的在乡下当个缙绅。阳山是个穷县,没有多少平坦肥沃的田地,四面都是山,彭寿安拼了命地刮油水,几年下来也不过攒下两千两不到的银子。彭寿安有个原则,求财但不害命,只要不出人命,那些土豪劣绅求他办事必是有求必应,只要孝敬银子过来就行。

而且彭寿安自认为自己比较有良心,还曾出资捐助修之前被洪水淹塌的城墙,捐助本县的团练。自诩还算是个“好官”,原本他还有心要去钻营下,看能不能调个好缺份。然而最近几年局势不好,就连一向风平浪静的广东也不例外。

前些年髡贼占据琼州为寇,两广总督王尊德兴师讨伐,竟落得个全军覆没,髡贼的战船径直开到了广州城下。后来又从家乡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在闽浙沿海叱咤风云大海主郑芝龙一夜之间就被这群髡贼击败,郑芝龙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髡贼既占琼州,又屡次进犯广州,将来对广东必有图谋。这使得他当官的热情低了许多,要说能选到江南这样的安乐窝去,以他的能力来说是不可能的,若说是其他地方,不论是两湖、江西,还是山东、关中、河洛……到处流寇满路,天灾人祸不绝。去当县令,这征粮和绥靖两项差事便是万分难办。便起了辞官回家乡的念头。反正十几年的宦游,也积下了几万两银子,回去做个富家翁亦无不可。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95节

第一百八十一节 义塾第2802章 第二封信件第二百一十八节 圣女第一百九十九节 大昌米行来访第一百九十六节 制冰机三百五十八节 争钱夺利三百零七节 搞活流通第二百节 无粮不稳第二百四十八节 秋赋(十三)第四百一十八节(2) 钱议长的忧郁二百八十一节 公审续二第一百二十三节 阳山县开始的的第一步第二百七十七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七)第一百九十节 瓮中捉鳖第五十八节 安掌柜二百九十八节 髡发第2696章 京师(四十九)第十七节 澎湖第三十八节 建筑材料四百三十七节 新的线索第四百四十七节 俘虏第二百二十三节 异能之士第二百四十一节 孔令洋的野望第九十八节 第一次临高角海战三百零五节 船上的书第一百七十四节 杜元老的醋意(二)第二百六十一节 去梧州(十)三百一十五节 兄妹第2735章 京师(八十八)第三百零五节 陆海军中央协定第一百八十五节 “惊”、“彩”、“尖”、“风”第一百七十七节 刘德山的后院第七十四节 重振旗鼓第三百三十节 战后三百二十二节 新工作第一百三十八节 族产第2834章 炮仗药三百八十六节 联系第一百三十节 集村并屯第二百一十九节 游艇第三十九节 总结第三百零五节 融资(十)第二百零五节 桑园围第一百八十九节 调查(十七)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第六十六节 投献第五十三节 鸿基站的消息第五十九节 霸王的余波第二百七十三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三)第七十七节 发动群众第四百五十四节 尾声第二百六十节 出航三百三十八节 张易坤的小算盘第二百零九节 结论第一百六十节武备第二百五十八节 香港的众人第二百三十一节 陈明刚的家务第四百五十六节 反髡志士续第二百八十节 登陆第三百零七节 潘潘的采访第一百七十四节 成功学的运用第九十九节 善后第四十二节 死里逃生第八十八节 主动出击第一百九十九节 调查(二十七)第三百一十二节 秘书和徒弟第一百七十二节 琼山县办事处三百九十七节 相亲大会(一)二百三十六节 县教谕第一百零八节 焚楼(二十三)三百零七节 进入议事日程第二百二十二节 迎接第一百八十三节 巡回下乡第八十节 整训(二)第一百九十三节 登州路上第二百五十七节 大洋舰队第2702章 京师(五十五)第三十节 行贿和索贿第一百五十四节 煽风点火第二百二十九节 突击检查二百五十三节 除旧布新(十六)第四百三十八节 地方产业潜力第一百三十八节 健全制度的讨论第一百四十八节 税务局长第一百九十九节 契卡第一百零五 循序渐进第二百八十五节 京师(四十二)第三百节 洗煤厂第三百三十二节 莱州城第一百二十二节 袁子光第三百零二节 准备工作第二百八十五节 暗访博铺(二)第三百零二节 城里的财宝第一百六十四节 变化了的史实第十节 与船行的合作第一百七十二节 饲料第四百零七节 少年第一百三十节 红薯格瓦斯第三百四十六节 常师德和独孤求婚第三百四十节 去太仓
第一百八十一节 义塾第2802章 第二封信件第二百一十八节 圣女第一百九十九节 大昌米行来访第一百九十六节 制冰机三百五十八节 争钱夺利三百零七节 搞活流通第二百节 无粮不稳第二百四十八节 秋赋(十三)第四百一十八节(2) 钱议长的忧郁二百八十一节 公审续二第一百二十三节 阳山县开始的的第一步第二百七十七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七)第一百九十节 瓮中捉鳖第五十八节 安掌柜二百九十八节 髡发第2696章 京师(四十九)第十七节 澎湖第三十八节 建筑材料四百三十七节 新的线索第四百四十七节 俘虏第二百二十三节 异能之士第二百四十一节 孔令洋的野望第九十八节 第一次临高角海战三百零五节 船上的书第一百七十四节 杜元老的醋意(二)第二百六十一节 去梧州(十)三百一十五节 兄妹第2735章 京师(八十八)第三百零五节 陆海军中央协定第一百八十五节 “惊”、“彩”、“尖”、“风”第一百七十七节 刘德山的后院第七十四节 重振旗鼓第三百三十节 战后三百二十二节 新工作第一百三十八节 族产第2834章 炮仗药三百八十六节 联系第一百三十节 集村并屯第二百一十九节 游艇第三十九节 总结第三百零五节 融资(十)第二百零五节 桑园围第一百八十九节 调查(十七)第二百六十三节 京师(二十)第六十六节 投献第五十三节 鸿基站的消息第五十九节 霸王的余波第二百七十三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三)第七十七节 发动群众第四百五十四节 尾声第二百六十节 出航三百三十八节 张易坤的小算盘第二百零九节 结论第一百六十节武备第二百五十八节 香港的众人第二百三十一节 陈明刚的家务第四百五十六节 反髡志士续第二百八十节 登陆第三百零七节 潘潘的采访第一百七十四节 成功学的运用第九十九节 善后第四十二节 死里逃生第八十八节 主动出击第一百九十九节 调查(二十七)第三百一十二节 秘书和徒弟第一百七十二节 琼山县办事处三百九十七节 相亲大会(一)二百三十六节 县教谕第一百零八节 焚楼(二十三)三百零七节 进入议事日程第二百二十二节 迎接第一百八十三节 巡回下乡第八十节 整训(二)第一百九十三节 登州路上第二百五十七节 大洋舰队第2702章 京师(五十五)第三十节 行贿和索贿第一百五十四节 煽风点火第二百二十九节 突击检查二百五十三节 除旧布新(十六)第四百三十八节 地方产业潜力第一百三十八节 健全制度的讨论第一百四十八节 税务局长第一百九十九节 契卡第一百零五 循序渐进第二百八十五节 京师(四十二)第三百节 洗煤厂第三百三十二节 莱州城第一百二十二节 袁子光第三百零二节 准备工作第二百八十五节 暗访博铺(二)第三百零二节 城里的财宝第一百六十四节 变化了的史实第十节 与船行的合作第一百七十二节 饲料第四百零七节 少年第一百三十节 红薯格瓦斯第三百四十六节 常师德和独孤求婚第三百四十节 去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