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离间之计

以霹雳手段震慑广东诸将后,林纯鸿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繁忙的时期。来自荆州的行文需要批复,关键职位上的下属需要面授机宜,天南海北的拜访者需要凝神应付……

林纯鸿哀叹不已:老子都快变成朱由检了,每日忙至深夜,谁受得了啊……

还是在荆州舒服,邦泰在荆州地区根深蒂固,业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林纯鸿只需要把握方向即可,不需要事事亲为。而在广东,万事草创,正是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容不得林纯鸿有半分懈怠。

本来,林纯鸿计划,在剿灭刘香之后,立即前往琼州府考察铁矿事宜,以期解决长期困扰邦泰的瓶颈问题。哪想到事情犹如排山倒海一般扑面而来,一直抽不出时间。

玉儿每日都忙活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哎,憋死我了,已经一个月不识玉儿滋味了……

一想到崔玉,林纯鸿不停地吞咽口水,大叫道:“玉儿……玉儿……”

不闻崔玉甜糯的声音,却听到小荷怯生生地回道:“老爷,小夫人前往澳门,今夜不回来了。”

林纯鸿愣了愣,懊恼地将一份行文丢在了案台上,瞅着小荷发呆。

小荷身材高挑、曼妙,脸蛋白皙、清秀,浑身透露着一股超然脱俗的韵味,犹如出水的芙蓉一般,濯清涟而不妖。林纯鸿不由得看痴了,好不容易克制住内心的绮念,正准备继续批阅行文,侍卫宁典报告,军情司总管高龙抵达广州,正在府中等待召见。

林纯鸿大惊,高龙亲来广州,邦泰内部不会出了什么大事吧?

狐疑不定的林纯鸿立即召见高龙。好在高龙神色如常,让林纯鸿将心放回了肚子。

“有什么事情这么急?刚到广州就要报告?”

高龙拱了拱手,笑道:“将军到广州不过三个月,就将刘香打得灰飞烟灭,属下做事再不加快速度,将军该不满了!”

林纯鸿笑骂道:“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这马屁水平可不怎么高!有话快说,别来这一套!”

高龙讪讪地笑了笑,随即正色道:“回将军,属下前来广州,正是奉周都督之命。邦泰内部暗流汹涌,周都督坐镇襄阳难以分身,希望将军能将张副都督调回荆州!”

林纯鸿变了脸色,问道:“发生了何事?”

“还不是因为张明桥泄露铸币机密一事!”高龙恨恨地说道。

“这个军情司早已报告过了,张明桥不是已经被监察府逮捕了么?”

“诡异之处就在这里,张明桥将铸币技术细节泄露给温育仁后,温体仁就指使党羽上奏,提拔张府令为延州推官。此事虽然被圣上留中,但周都督怀疑,张府令有着与温育仁勾结的重大嫌疑!”

林纯鸿皱着眉头深思,沉默不语。

高龙继续说道:“更加吊诡的是,圣上将折子一留中,秦良玉就令马祥麟立即率兵增援万县!卢象升也严令周都督进兵南阳,否则以抗命论处。周都督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有人里应外合,邦泰的基业将要毁于一旦!”

“所以周都督就要求调回张副都督?”

“正是,周都督还建议,最好暂时将府令换为他人,这样也能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林纯鸿又将所有情报串起来推演一遍,问道:“李辉忠那里可有什么消息?”

林纯鸿的话问得含糊,但高龙长期伴随林纯鸿左右,哪能不明白林纯鸿的意思?他回道:“安防司暂时没发现可疑之人在境内活动。”

林纯鸿冷笑一声,道:“温体仁好谋划!好气魄!为行一离间计,居然不惜调动天下兵马!”

高龙愕然:“温体仁的离间计?”

“正是!张府令的小公子本来就不成器,为谋私利,泄露铸币细节,纯属偶然事件。温体仁力图让咱们相信,张府令与张明桥有意为之,让咱们自折羽翼!”

说完,林纯鸿从案台上搜出一份行文,说道:“这是张府令关于成立粮食司的谋划,其谋划之深远,细节之完善,算得上呕心沥血。能拿出这样一份高水平的行文,你会怀疑他对邦泰不利?”

高龙不懂粮食司之事,没等看完,躬身道:“周都督等着将军拿主意,还请将军示下。”

林纯鸿想了想,道:“卢象升那里,你告诉周都督,也不要硬抗着,派出骠骑营到河南转一圈,即便打几场硬仗也无所谓,窦石温和徐允在南阳经营已久,告诉他们,一定要把采铜地保护住,万不容贼寇袭扰!”

“至于秦良玉那边,让李蒙申遣精锐水师到石柱土司附近转转,看秦良玉还有没有胆子出兵!”

“周都督坐镇襄阳,不可离开,荆州的确缺少有威望的将军,放心吧,我会马上让张副都督回荆州的……”

高龙放下心来,随后又汇报了一些事情,并告知林纯鸿:“大太监张彝宪数次派人至荆州示好,这次更是派来了心腹李明臣来广州拜见将军,目前业已抵达韶州,其目的就在于铸币一事,还请将军早作筹划。”

林纯鸿一听,大喜。看来,机会和事务一样多,怎么都挡不住。

铸币工坊、邦泰钱庄均隶属于中书府财政司,两者紧密配合,共同构建邦泰的货币体系。自邦泰在五峰、桐柏二县开采铜矿以来,铸币工坊就开足马力,大规模铸造铜币。铜币采用黄铜冲压,与嘉靖通宝完全不一样,但是大明长期极度缺乏铜币,新铜币一经出现,立即受到了热烈欢迎,使用者完全不在乎铜币是否是真的嘉靖通宝。

不过,与铜币大受欢迎相比,银币拍马也追不上。银币乃新鲜事物,老百姓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鉴于铸造银币的利润巨大,银币遭到了江南豪商的联合抵*制,在江南一直打不开局面。更何况,林纯鸿为了发行更多的票据,几乎将现银全部挪为了储备银,每日生产的银币非常有限。

后来,朱由检下旨,严禁邦泰私铸钱币,林纯鸿干脆停了冲压银币,将所有水力、风力机器全部用于冲压铜币,每日赚取惊人的利润。

随着邦泰高层的眼光日益长远,大部分高管已经意识到,大明混乱的钱币制度已经对邦泰的生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邦泰急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

这点,徽商和江南豪商的要求同样强烈。因此,全国上下,建立统一货币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每月总有几份奏章谈及此事。

正好林纯鸿用事实证明了冲压银币和铜币乃一本万利的事,朱由检和温体仁遂下定决心整顿混乱的货币制度,统一冲压银币和铜币。

温体仁信心十足,一心一意想把铸币一事揽入怀中,从而彻底掌握大明的财政,这才有温育仁费尽心机从张明桥处弄到铸币技术细节一事。哪想到朱由检对官府的贪*腐、低效深恶痛绝,根本不相信官府能做好此事。刚好铸币机构宝源局隶属于工部,而大太监张彝宪钩校工部、户部事务,于是,朱由检将铸币一事交予张彝宪负责,所得利润全部归入他的内帑。

朱由检做得更绝的是,他完全听从了林纯鸿的建议,规定张彝宪每铸造一枚银币,需上缴六分利,每铸造一千文铜钱,需上缴一百五十文的利,并定期派人抽取钱币检测钱币成色,防止张彝宪弄虚作假。

这一下几乎将张彝宪逼入了绝境,以张彝宪的组织能力及宝源局的技术现状,根本无法做到盈利,哪谈得上上缴利润?

张彝宪无法,只好不停地向林纯鸿示好,并派心腹前往广州,希望林纯鸿救他一命。他非常清楚,朱由检对铸币抱有厚望,自己办砸了此事,估计有生命危险。

对于朝廷铸币,林纯鸿当然乐观其成,这不仅对邦泰赚取利润有利,而且关系到整个大汉民族的未来,无论从哪方面看,林纯鸿都不会让朝廷将此事办砸。

而且,对于朱由检将铸币交给太监负责,林纯鸿举双手赞成。毕竟,要与工部那帮死脑筋打交道,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与太监打交道则容易许多,可以明目张胆地进行利益交易。

林纯鸿想到此处,突然感到一阵心悸:自己热衷于交流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啊?如海盗、如太监、如贩夫走卒、如失意士子、如逃奔至荆州的边军……全是大明的边缘势力。而大明的主流势力,如温体仁、瞿式耜、张溥、熊文灿、左良玉……与他们交流时,不仅费心费力,而且感到厌烦无比。

“来这个时代七八年了,看来我还是没有彻底融入啊……”

“不对,也不是没有融入,很可能大明所谓的主流势力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看来我还得着力培养新兴势力,这才是最大的战略……任重而道远啊……”

林纯鸿又陷入沉思中……

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561章 战马(五)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586章 西北剧变(一)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07章 教育为本第57章 百般刁难第486章 敌袭第620章 郑彩之略第473章 联防第622章 欧洲之行(一)第129章 言为心声第656章 灭国之战(一)第386章 观营第553章 纷争第256章 四面出击第550章 锦衣卫之惧第331章 偶遇第616章 大时代(一)第202章 大明舆第60章 发展方向第249章 未雨绸缪第5章 愁于生计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35章 为情所困第297章 沸腾的陈家第34章 乡村大计第519章 口谕第15章 祸不单行第262章 主动出击第550章 锦衣卫之惧第313章 滩头之战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453章 圣地亚哥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444章 回师第449章 炮击城墙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426章 入彀第412章 两难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311章 甲多岛第609章 中计第695章 争斗不休第434章 破灭第374章 粮道第209章 喘息之机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472章 范文程第661章 灭国之战(六)第560章 战马(四)第310章 大白鲨旗第230章 双管齐下第153章 南阳方略第221章 海商大会(一)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33章 穷途末路第667章 光禄院(二)第197章 逐步推进第372章 沁水据点第559章 战马(三)第90章 白杆女将第667章 小成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291章 内阁剧变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584章 行知学刊第682章 交趾风云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23章 海洋战略第514章 隐忍(二)第21章 洞庭湖匪第331章 偶遇第559章 战马(三)第68章 大展宏第658章 灭国之战(三)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643章 虎丘书堂第520章 试探第672章 广南布政使司第676章 莫卧儿帝国第621章 使团归来第527章 重装骑兵第303章 庄园之战第205章 应对之策(二)第230章 双管齐下第369章 速度比赛第284章 风潮平息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74章 粮食大战第72章 猇亭怀古第48章 婚姻大事第273章 绝地反击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648章 东南变局(一)第587章 西北剧变(二)第49章 保卫货栈第169章 唯一选择第475章 杀伤第436章 惶恐
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561章 战马(五)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586章 西北剧变(一)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07章 教育为本第57章 百般刁难第486章 敌袭第620章 郑彩之略第473章 联防第622章 欧洲之行(一)第129章 言为心声第656章 灭国之战(一)第386章 观营第553章 纷争第256章 四面出击第550章 锦衣卫之惧第331章 偶遇第616章 大时代(一)第202章 大明舆第60章 发展方向第249章 未雨绸缪第5章 愁于生计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35章 为情所困第297章 沸腾的陈家第34章 乡村大计第519章 口谕第15章 祸不单行第262章 主动出击第550章 锦衣卫之惧第313章 滩头之战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453章 圣地亚哥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444章 回师第449章 炮击城墙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426章 入彀第412章 两难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311章 甲多岛第609章 中计第695章 争斗不休第434章 破灭第374章 粮道第209章 喘息之机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472章 范文程第661章 灭国之战(六)第560章 战马(四)第310章 大白鲨旗第230章 双管齐下第153章 南阳方略第221章 海商大会(一)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33章 穷途末路第667章 光禄院(二)第197章 逐步推进第372章 沁水据点第559章 战马(三)第90章 白杆女将第667章 小成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291章 内阁剧变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584章 行知学刊第682章 交趾风云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23章 海洋战略第514章 隐忍(二)第21章 洞庭湖匪第331章 偶遇第559章 战马(三)第68章 大展宏第658章 灭国之战(三)第183章 授衔整编第643章 虎丘书堂第520章 试探第672章 广南布政使司第676章 莫卧儿帝国第621章 使团归来第527章 重装骑兵第303章 庄园之战第205章 应对之策(二)第230章 双管齐下第369章 速度比赛第284章 风潮平息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74章 粮食大战第72章 猇亭怀古第48章 婚姻大事第273章 绝地反击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648章 东南变局(一)第587章 西北剧变(二)第49章 保卫货栈第169章 唯一选择第475章 杀伤第436章 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