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晋商身影

李仲联、刘三水等大粮商终于到了最后时刻。

作为商人,李仲联、刘三水最为优秀的品质就是识时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已经被彻底地逐出了江南粮食市场,除了转行,无路可走。

至于手头的几百万石粮食,除了卖给扬州货栈外,别无他途!

于是,他们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找到了顾秀林,希望能够尽力挽回损失。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最终,货栈以五钱银子一石的价格将所有粮食全部吃入,立即投放至各地粮店。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斗争之后,江南的粮价终于稳定下来,维持在九钱银子一石的水平上,让老百姓、让各地地方官长舒了一口气。

江南的工商业已经极度繁荣,稻田面积已经下降至危险水平,每年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用,缺口达到六百多万石,需要大规模从外地调运。待邦泰掌握江南粮食市场后,每年从荆湖地区调集大量的粮食运往江南,最终“湖广熟、天下足”正式取代“苏杭熟、天下足”,大行于世,成为人人熟知的谚语。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好,好,好……”一个头发花白老人躺在竹椅上,微睁着双眼,从口出吐出一连串的好字,似乎遇到了平生未遇之快事。

“爹……”老人的下首,一年轻人垂手侍立,对老人的好心情似乎一点也不理解,愕然道:“林小三耍阴谋诡计,顷刻间掌控了江南粮食市场,何喜之有?”

老人合上了双眼,并不理会惊愕的儿子,似乎进入了入定状态。

“爹……”年轻人似乎等得有点不耐烦,拖长了声音,叫唤了一声。

老人一下子从入定状态中苏醒,双眼闪出一丝精光,盯着年轻人斥道:“怎么?沉不住气了?”

年轻人的头低了下来,低声道:“爹,林小三心思歹毒,狡猾多端,咱们一时不防,吃了他的大亏,此仇此恨,不得不报!”

老人似乎一下子被激怒了,露出一丝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厉声道:“一点长进都没有!跑了这么年的商,你怎么就看不透?”

年轻人明显不服气,抿着嘴,深吸了口气,道:“爹教训的是。”

老人的怒色更盛:“不服气么?你听好了!咱们一介商人,谁也惹不起!与其花心思与他人争斗,还不如多琢磨如何挣钱!风口浪尖的事咱们绝不能做!”

年轻人眉头微微皱了皱,道:“风口浪尖?爹的意思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老人摇了摇头,又躺在了竹椅上,微闭着双眼,开始养神。

良久,老人睁开眼,问道:“票据防伪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年轻人沉吟片刻,眸子中露出一股喜色,道:“爹,我懂了,我这就去安排!”

老人终于满意地笑了笑,挥手道:“让范成义去江南吧……你不能去江南,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年轻人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满脸潮红,道:“明白了。爹真是深谋远虑,越低调越好,就让徽州人去承受林小三的怒火吧,咱们闷声发财才是上计。”

看着年轻人离开的背影,老人的眉头紧皱着,心里叹道:“这林小三还真是让人难以捉摸,为何就不卖铁呢?”

……

这个老人就是范永斗,年轻人乃其子范三拔。江南豪商与林纯鸿展开粮食大战,早就惊动了范氏家族。待江南豪商惨败的消息传来后,无异于在范氏家族中扔下了重磅炸弹,范氏家族在这次商战中,能获得什么利益,就成了范氏父子日夜琢磨的事情。

早在几年前,范氏父子敏锐地觉察到票据的高额利润,立即在山西开设了票号。哪想到,开办不到六个月,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伪造票据,一下子亏损银两高达三十多万两。范永斗气得几欲吐血,动员全家族的力量,终于揪出了幕后黑手。

伪造票据的不是别人,正是林纯鸿的荆州集团。

三十多万两银子!

范家人无不对林纯鸿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对林纯鸿实施报复。

不过,荆州集团几乎与范家没有任何交集,想报复也找不到门路,而且范永斗似乎也没有报复的心思,只想一心把范家的蛋糕做大。这次江南燃起的战火,终于让范永斗逮着了机会,按照范永斗的意思,似乎想重开票据,从林纯鸿的碗中分一杯羹。

范家的动作非常快,不到五日,范成义一行就抵达了徽州府绩溪,投了拜帖,准备拜访故人李多义。

李多义乃徽商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麾下的产业涉及食盐、棉布、丝绸等多个行业。财力甚至比王大俊还要雄厚,只是因为王大俊占据了扬州的地利之势,这些年一直被王大俊打压,屈居王大俊之下。

范成义在绩溪扑了个空,李家家人告诉范成义,早在十日前,李多义就去了扬州。

范成义一行立即往扬州赶去,终于在扬州堵住了李多义。

两人一番密议之后,李多义将范成义带至徽州会馆,准备让范成义参加徽商大会。

这次徽商大会,可以说是被林纯鸿给逼得。林纯鸿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控制了粮食终端市场,王大俊等一众豪商虽一百个不愿意,却束手无策。

这给各地的豪商敲响了警钟,他们敏锐地觉察到,邦泰绝不会就此收手,下一个目标会是棉布,还是茶叶,与或是生丝?

豪商们焦虑无比,不约而同地汇集到扬州,试图集中力量对付林纯鸿的威胁。

王大俊此次率领粮商与邦泰争斗,遭到了惨败,其声望大幅度下跌,会长之位隐隐有不保之势。他见众人的眼神明显带着一丝轻蔑,辩解道:“邦泰经营荆湖多年,手头粮食千万石,更是拥有报纸,这次李仲联败得一点都不冤!反观棉布、生丝、茶叶等大宗商品,则无此忧,大伙尽可以放心!”

“哼……王会长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假装不明白?”棉布商人李多义冷哼一声,直言不讳地反驳道:“诸位从商多年,无不明白一个道理,粮食就是所有货物的基准,粮价上涨,所有货物价格就上扬,反之,粮价下跌,所有货物价格就应声下跌!王会长,是不是啊?”

李多义实力雄厚,乃徽商中首屈一指的豪富,早就对王大俊的会长之位觊觎万分,这次瞅到了机会,自然一点情面都不留给王大俊,尤其最后的一句反问,更是阴气十足,让王大俊满脸通红。

李多义自有一帮拥泵者,无不鼓噪,纷纷言道:“就是,林小三控制了粮食,必然兴风作浪,这对咱们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多义坐在王大俊右首,眼睛瞟向王大俊,看着王大俊正准备出言,抢先拍了拍手,大声道:“林小三咄咄逼人,欲从咱们口中抢食,熟忍孰不可忍?”

豪商们纷纷摇头,大声叫嚷道:“林小三得了势,岂有咱们的活路?说不得了,好歹得斗上一斗……”

贾思宜夹杂在人群中,一直沉默寡言,见众人轻言开启战端,心中大不以为然,站起身来,向众人拱了拱手,道:“自古商战,无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望各位慎重!”

贾思宜与邦泰合作密切,崇祯五年从邦泰采购三桅大帆船后,几乎霸占了扬子江上将近三成的运输市场。后来林纯鸿在广州定下海上规矩后,贾思宜看到了商机,当机立断,在长洲造船厂订购了五艘六桅大帆船,搞起了江海大联运,贾氏商业帝国上升的势头非常明显。

豪商们试图对邦泰开战,贾思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一则,商战会对他的生意造成恶劣影响;二则他与邦泰联系紧密,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很有可能被双方视为叛徒,被碾压成齑粉。

于是,当豪商们一片喊打之声时,他不得不站起来,表示反对。

李多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啐了贾思宜一口,慨言道:“现在不是我们主动挑起纷争,而是林小三逼着咱们这么做!李仲联的例子就放在那里,只要眼睛没有瞎,都可以看见!李仲联、刘三水什么时候撩拨过林小三?”

李多义的话激起了豪商们的同仇敌忾之心,纷纷出言指责贾思宜。

贾思宜羞愧不已,向李多义抱了抱拳,一声不响地坐了下来。

李多义得意地看了看王大俊,索性站起身来,大声道:“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方能争取一线生机!”

说完,李多义的目光落在一直不说话的范成义身上。范成义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拱手道:“我们范家紧随诸位脚步,并无异议。只是有一条,此事如何着手?如何以最低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此言一出,豪商们无不凝神细听。毕竟,大方向定了,具体从哪方面着手涉及到一众豪商的切身利益。

李多义胸有成竹地说道:“自古破敌,无不以己之强,攻敌之弱!林小三看似强大,实质上有一致命的软肋,那就是票据!”

第108章 东林来人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492章 掳掠第542章 变局第159章 五峰惨案第599章 战略主动权第53章 公堂之上第109章 步步紧逼第174章 亲信之殇第86章 围剿曹操(一)第19章 两山口之战第625章 权宜之计(二)第135章 泌阳纵火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441章 炮战第167章 童庄河口第192章 不欢而散第35章 风起云涌第642章 西北与东南第68章 大展宏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558章 战马(二)第451章 陷落第136章 突发营啸第355章 钢丝绳游戏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291章 内阁剧变第383章 兄弟之间第305章 汉魂第50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615章 人心第30章 山雨欲来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16章 隐忍(四)第663章 灭国之战(八)第599章 战略主动权第649章 东南变局(二)第672章 广南布政使司第34章 乡村大计第30章 山雨欲来第109章 步步紧逼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255章 局势险恶第128章 张献忠义子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176章 纳妾风波(一)第93章 白杆被围第407章 惊闻第591章 金银复合本位第444章 回师第53章 公堂之上第351章 牛筋的用处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14章 原始的炮战第54章 春香楼里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26章 入彀第262章 主动出击第437章 清港第83章 辽州之战第345章 轿子与缠足第287章 家居琐事第83章 辽州之战第447章 鲲鹏之略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43章 海盗受抚第516章 隐忍(四)第129章 言为心声第378章 汝州钱祚徵第659章 灭国之战(四)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263章 惨烈对阵第71章 兵甲初备第437章 清港第343章 少一个吹枕边风的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537章 雷霆决战(二)第436章 惶恐第502章 筹谋已久第165章 温柔之谋第636章 神刃军第463章 收缩第253章 年关议战第19章 两山口之战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120章 观口守营(四)第328章 第一次谈判第521章 济南第195章 倏忽而败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76章 先期侦察第667章 小成第103章 京师耳目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182章 游戏规则第484章 唤醒
第108章 东林来人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492章 掳掠第542章 变局第159章 五峰惨案第599章 战略主动权第53章 公堂之上第109章 步步紧逼第174章 亲信之殇第86章 围剿曹操(一)第19章 两山口之战第625章 权宜之计(二)第135章 泌阳纵火第161章 湖广巡抚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441章 炮战第167章 童庄河口第192章 不欢而散第35章 风起云涌第642章 西北与东南第68章 大展宏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558章 战马(二)第451章 陷落第136章 突发营啸第355章 钢丝绳游戏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291章 内阁剧变第383章 兄弟之间第305章 汉魂第50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615章 人心第30章 山雨欲来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16章 隐忍(四)第663章 灭国之战(八)第599章 战略主动权第649章 东南变局(二)第672章 广南布政使司第34章 乡村大计第30章 山雨欲来第109章 步步紧逼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255章 局势险恶第128章 张献忠义子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176章 纳妾风波(一)第93章 白杆被围第407章 惊闻第591章 金银复合本位第444章 回师第53章 公堂之上第351章 牛筋的用处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14章 原始的炮战第54章 春香楼里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26章 入彀第262章 主动出击第437章 清港第83章 辽州之战第345章 轿子与缠足第287章 家居琐事第83章 辽州之战第447章 鲲鹏之略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43章 海盗受抚第516章 隐忍(四)第129章 言为心声第378章 汝州钱祚徵第659章 灭国之战(四)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263章 惨烈对阵第71章 兵甲初备第437章 清港第343章 少一个吹枕边风的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537章 雷霆决战(二)第436章 惶恐第502章 筹谋已久第165章 温柔之谋第636章 神刃军第463章 收缩第253章 年关议战第19章 两山口之战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120章 观口守营(四)第328章 第一次谈判第521章 济南第195章 倏忽而败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76章 先期侦察第667章 小成第103章 京师耳目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182章 游戏规则第484章 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