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机如形影

高仙芝的关注点与杨国忠不同,杨国忠话里话外都围绕着剿贼失利的主要责任,而高仙芝则直接指出了蒲津关掌握在叛军手中,对关中的威胁究竟有多大。

李隆基虽然年迈,但也没到昏聩不堪的地步,他也十分清楚,蒲津对于关中安全,对潼关防线的重要性。因此,这才容忍了秦晋以冯翊郡守的身份继续节制神武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神武军之力来解决掉蒲津的大麻烦。

在外放秦晋的决定议定之前,李隆基曾反复的考虑了各种选择的利弊得失,最后两害相权之下,才不得已做出了以上选择。

现在,秦晋道冯翊以后,并没有达到李隆基的预期,自然心急如焚,同时又隐隐愠怒。也许他终究是低估了秦晋其人,这个人是否在玩弄养寇自重的把戏他不得而知,但是蒲津的问题久悬不下,必然会给潼关的战事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

“潼关军报,叛军已经有二十万大军越过了陕州,一部越过崤山挺近商洛,一部于关城外伺机而战。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四面出击各个击破,只要有一点出现溃败,整个以潼关为核心的防线就会功亏一篑。”

高仙芝的语气低沉,语速缓慢,在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又继续说道:

“河东城日前亦送来急报,叛军已然兵临城下,若朝廷援兵不至,可能撑不过半月。”

魏方进的神色陡而变化,他平日里在政事堂甚少理事,但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懂。

河东城位于河东道的西南部,与蒲津仅仅一河之隔,一旦此城失陷,就意味着关中东北部的防线正被叛军一点点的撕裂。倘若,皇甫恪这个时候再投靠了安禄山,那叛军岂非能够安然西渡黄河?

如此种种念头在脑子里涌了出来,魏方进的整张脸立时煞白一片。就算傻子都知道,一旦叛军从蒲津进入关中腹地,意味着他们可以从关中后方夹击潼关守军,到那时,就是战神白起在世,只怕也无力回天了。

高仙芝的分析正中杨国忠下怀,局面很可能变的不可收拾,这一切都是秦晋的行动不利所导致的,因此在局面继续恶化之前,朝廷有必要追究此人的责任。

但是,杨国忠并没有公开表示要追究秦晋的责任,只是清天子立下决断,不能再做犹豫之举。

他十分笃定,自兵变以后,秦晋已经彻底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只要这厮有任何风吹草动,必然会换来天子成倍的猜忌,如此下去还能用他费尽心力的想办法吗?只要坐观其变,天子自然就会出手了。

煽风点火这等该做的事都做了,撕破脸皮的事还是留给天子来做吧。

就在杨国忠暗暗得意,等着天子下罪于秦晋之时,天子却在沉默了多时之后长长叹了口气。

“兵事不易,临阵换将,实乃大忌。再看看吧!”

一句话让杨国忠肚子里的笑意顿时就变成了恨意,想不到天子还是没能下定治罪秦晋的决心。

他在卫伯玉被杀一事上选择了妥协,满以为会换得天子的体恤,会将秦晋从郡守的位置上拉下来,可万想不到,居然等来了这等结果。

“臣以为,朝廷要敦促秦晋,限期平定皇甫恪叛乱,必须将蒲津关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不为叛军所乘。只有如此,哥舒翰才能安心在潼关抗贼。”

高仙芝的关注点仍旧在蒲津关,至于秦晋剿贼是否失利,应该追究什么责任,则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杨国忠似乎从中发现了一个可乘之机。

“叛军猛攻河东,必然志在蒲津,不如使哥舒翰在潼关展开一次反击,以钳制叛军在河东的攻势,另一面敦促秦晋乘机尽快平定皇甫恪叛乱……”

就实而言,杨国忠的这个建议中规中矩,就连高仙芝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得到了三位宰相的一致劝告之后,天子最终选择了这个方案,分别向冯翊和潼关派遣中使。一面敦促秦晋限期剿贼,一面向哥舒翰传达攻击叛军,钳制河东攻势的敕命。

回到府中,杨国忠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在借故鞭笞了一个粗心大意的奴仆之后,命人将族侄杨行本召来。

自从杨行本离开神武军以后,杨国忠对他颇为重视,原本有意使其做京兆少尹,但被杨行本一口回绝。他认为自己年纪太轻,资历浅薄,如果坐在京兆少尹的高位上,必然招致非议,到时被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做事肯定会缩手缩脚。

于是,杨国忠在审慎考虑之后,仍旧让杨行本留在了军中,协助卫伯玉训练新军。后来,卫伯玉率大部新军北上以后,杨行本并没有随行,而是留下来节制已然为数不多的新军。

但就是这些人,对于杨国忠而言,也是在朝中与各方反对势力政争的资本。自从重返政事堂以后,他已经隐隐然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再也不是天宝十四年的朝堂,百官们各自分派,互不相和,有人站在高仙芝一侧,有人则站在行事向来低调的魏方进一方,当然还有不少人仍旧肯为杨家效力。然而终究是有太多的人对杨国忠阳奉阴违,当初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呼百应的威风再也感受不到了。

“族叔!”

杨行本的话向来不多,见了杨国忠也仅仅是称呼一句族叔而已。

不过,杨国忠却并不以为忤,有本事的人恃才傲物,这是自古以来的通例。而且,他也知道,第一次罢相时,自己为了自保曾经牺牲了杨行本的父亲,这个族侄虽然口中不说,可心中一定是还有怨愤的。

这些在杨国忠看来,并不是不可挽回的。他与杨行本都姓杨,身体里都留着相同祖先的杨氏骨血,就算打断了骨头,也还有筋连着。只要假以时日,会抚平杨行本心中伤口的。

所以,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国忠不但对杨行本送钱物送宅邸,甚至还将他的两个胞弟送到门下省历练。

这种对族人的格外关照,杨国忠甚少为之。杨行本对此也有所感化,态度已经不像先前那么抵触,除了说话还是惜字如金以外,但凡在做事上,总能让杨国忠分外满意。

由此,杨国忠愈发觉得,当初留下杨行本的决定英明极了。

“来了?坐吧!卫伯玉被杀的事,你可想出了对策?”

杨行本面色依旧木然,回应道:

“哥舒翰嚣张跋扈,多行不义早晚自毙。侄儿认为,且先看他猖狂,将来必会难以善终。”

杨国忠哪有耐心等,来自哥舒翰的敌意越来越浓,万一这老竖子铤而走险……只要想一想,都浑身发冷。

“潼关有消息,哥舒翰有部将建议他起兵,清君侧!”

“这个消息,族叔可确实?”杨行本问道。

杨国忠轻轻叹了口气,“就是没有证据啊,如果有证据,某今日就在圣人驾前,参他一本,让他再难翻身。”

“既然没有证据,族叔又何必做无谓的忧心?卫伯玉死难复生,新军也不可能回来。以侄儿之见,哥舒翰功成之日,就是烹走狗,藏良弓之时。万一哥舒翰兵败,他也必不得活……”

杨国忠的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某说了这么多,你如何还不明白?咱们等的,哥舒翰却等不得,若再束手示弱,哥舒老贼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难道忘了安家的下场吗?”

杨国忠口中的安家,指的是右羽林大将军安思顺。在安禄山造反之前,安家的风头亦是不弱,就算杨国忠都要忌惮三分。安思顺以为举发安禄山造反有功,并没有受到牵累,虽然受到猜忌,而彻底失去了实权,但根基人亡仍在,颐养天年亦不是不能。可结果如何呢?哥舒翰一朝权在手,就借助天子对安家的猜忌,一举族灭了安家。

安思顺一家的惨死,竟然给了杨国忠很大的刺激。在他手中族灭的大臣,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但他从未因为哪一家断子绝孙而心生惧意。独独安思顺一家上下百余口的惨死,让他切身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是兔死狐悲。

杨行本让他坐看哥舒翰的覆亡,他又何尝不想?只是哥舒翰会给他留这个机会吗?恐怕,哥舒翰不等自己覆亡,就会想方设法使杨家跌入无尽的深渊。

仅仅从天子对待的哥舒翰的态度上就已经可见一斑。哥舒翰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了新军主将卫伯玉,天子非但不加以斥责,甚至仍旧使其继续节制大军。明眼人当然能看出来,这是天子为了大局做的妥协,只要哥舒翰能守住潼关,击败叛军,天子的一切妥协都是值得的。

杨国忠曾暗自揣测,如果哥舒翰彻底撕破脸,将矛头指向了自己,天子究竟会不会替他出头?反复思考了一百种可能,他最后都只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绝不会!

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将假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哈里发送礼第七百四十四章:两军再交战第九十三章:无声胜有声第一百一十八章:此间有春风第一千九十一章:枭雄入穷途第五百三十四章:肉汤可退敌第四百六十四章:整军待贼来第三百八十八章:崔焕有改观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胆怯康多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云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六十四章:大夫有所求第五百一十章:夜半劫军粮第十七章:兔丝附蓬麻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长安城第十五章:风雪将欲来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败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钓誉第一百七十三章:得胜未有心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还长安第六百七十四章:朽木难堪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亦为有情人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机第四百二十七章:内外有合击第五百三十章:贼将添血债第十六章:诛杀卖国贼第七百八十二章:秦琰的不满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峥嵘第八百二十五章:攻心方为上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终夺路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死志存心矣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将巧献计第二百五十二章:选择荆棘路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乡重第二百二十四章:门下再敢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游说护闻城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阴构陷第二百章:邪术难惑上第九百零五章:傀儡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三章:临阵现倒戈第一百八十九章:狼狈再为奸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将再振作第五百三十章:贼将添血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动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乡重第七百五十三章:顺水有人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亲见前总督第四百六十五章:后继岂无人第五百六十七章:胡将生新法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一千二百十六章:成功的谈判第七百八十章:河水低处流第六百二十八章:东都忽内讧第四百九十五章:发难既功成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九百五十三章:无辞愈加罪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抵达木鹿城第五百九十章:君臣有奏对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神武军威武第五百八十五章:决心渡渭水第一千四十九章:两相皆劝进第三百二十七章:长史兼河工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难洞明第九百三十九章:大战终开幕第一百八十三章:小荷尖尖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优素福野望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叙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殇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门出虎子第八十三章:夜半突袭营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将巧献计第九百八十八章:观摩有感触第一千五十七章:两尹俱惶然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登高望东方第三百九十八章:民心不如贼?第五百八十七章:败于野蜂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乱攀咬第六百九十章:祖孙夜相见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击时第九百八十三章:惊闻噩耗声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难分辨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第八百五十一章:捷报入长安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将为军心第一千六十章:神武军长史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胀第七百零八章:毒妇生恶念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法兹勒受挫
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将假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哈里发送礼第七百四十四章:两军再交战第九十三章:无声胜有声第一百一十八章:此间有春风第一千九十一章:枭雄入穷途第五百三十四章:肉汤可退敌第四百六十四章:整军待贼来第三百八十八章:崔焕有改观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胆怯康多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云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六十四章:大夫有所求第五百一十章:夜半劫军粮第十七章:兔丝附蓬麻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长安城第十五章:风雪将欲来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败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钓誉第一百七十三章:得胜未有心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还长安第六百七十四章:朽木难堪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亦为有情人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机第四百二十七章:内外有合击第五百三十章:贼将添血债第十六章:诛杀卖国贼第七百八十二章:秦琰的不满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峥嵘第八百二十五章:攻心方为上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终夺路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死志存心矣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将巧献计第二百五十二章:选择荆棘路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乡重第二百二十四章:门下再敢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游说护闻城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阴构陷第二百章:邪术难惑上第九百零五章:傀儡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三章:临阵现倒戈第一百八十九章:狼狈再为奸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将再振作第五百三十章:贼将添血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动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乡重第七百五十三章:顺水有人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亲见前总督第四百六十五章:后继岂无人第五百六十七章:胡将生新法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一千二百十六章:成功的谈判第七百八十章:河水低处流第六百二十八章:东都忽内讧第四百九十五章:发难既功成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九百五十三章:无辞愈加罪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抵达木鹿城第五百九十章:君臣有奏对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神武军威武第五百八十五章:决心渡渭水第一千四十九章:两相皆劝进第三百二十七章:长史兼河工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难洞明第九百三十九章:大战终开幕第一百八十三章:小荷尖尖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优素福野望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叙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殇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门出虎子第八十三章:夜半突袭营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将巧献计第九百八十八章:观摩有感触第一千五十七章:两尹俱惶然第四百一十七章:使君亲临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登高望东方第三百九十八章:民心不如贼?第五百八十七章:败于野蜂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乱攀咬第六百九十章:祖孙夜相见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击时第九百八十三章:惊闻噩耗声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难分辨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第八百五十一章:捷报入长安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将为军心第一千六十章:神武军长史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胀第七百零八章:毒妇生恶念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法兹勒受挫